想學習卻學不進去怎麼辦?

用戶7224062086103


我也一樣,知道需要努力學習,就是靜不下心來,一看書就瞌睡,可是強迫自己看吧,看了等於白看,根本看不進去,最後,終於想了一個辦法,每次不想看書的時候,就想想領導讓你做這做那的事,你就有上進心了,就可以幻想,如果你有本事了,直接把辭職信甩領導臉上,這麼一想就會覺得看書很有意義了。





王曉花


題主大人,我和你還真是同病相憐啊,我還看了挺多蠻專業的回答,然而,對我都沒什麼可操作價值。

現如今,我大概摸出了一條路,我一般會有一個特別明確要學習的項目,比如一個半年後就要參加的雅思考試,這個時候,我會給自己定一個配套的項目交替著學,這個項目比如說就是學習金融知識,每次我都會先學雅思的內容,學到不想學了,就換成金融,金融不想學了就換成雅思,但是每一天的開始都是雅思。但是要保證晚上的時候,是以金融結尾的。

但是光是這樣是不夠的,長時間學習,或者想學習,我的體力精力都不是很好,所以,我還會做運動,我有下載一個keep軟件,定了每週運動3次,就為了保證一般的體力和身體健康。堅持一個月的效果也挺明顯的,比較有心力做事,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是如此。

我覺得題主現在應該多去試一試不同的方法。慢慢的形成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並且把它變成習慣。如果還在初高中還好,過了高考之後的學習就挺難的了,步入社會就更難了。

《習慣的力量》這本書前面講了一堆實驗啊什麼的,我覺得題主可以隨便翻翻,但這本書的最後有一套流程,我覺得含金量特別高。下面附上這個的流程。

改變習慣的流程

  1. 找出慣常行為,要弄清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慣常行為;
  2. 用各種獎賞進行試驗:為了確定哪些苛求在驅動習慣,就要用不同的獎賞做實驗。這也許會花幾天、宜州甚至更長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你在做出切實的改變時不應該感到任何壓力,把自己想象成數據收集階段的科學家就行;
    1. 例如:在實驗的第一天,你會非常想去咖啡廳買餅乾,那麼你得調整一下你的慣常行為,這樣會得到不同的獎賞。你選擇用什麼行為取代買餅乾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測試各種假設,確定哪種渴求在驅動你的慣常行為;
    2. 等你試了4-5個不同的獎賞後,你就可以用老辦法尋找其中的規律:每次活動之後,那支筆在紙上寫下你一回到桌前就想到的頭三樣東西。可以是你的情緒或者思維,或者寫下對自己感覺的想法,要麼就寫出頭三個你想到的詞;
    3. 然後設一個15min後就響的鬧鐘,等鬧鐘響了,你就問自己是否還有吃餅乾的衝動;
  3. 將暗示隔離出來:基本的可能類別(地點,時間,情緒狀態,其他人,之前緊挨著的動作)
  4. 制定計劃

鋼鏰兒的世界


我也經歷過這樣焦慮的情況。每到考試季,每天都感覺自己很頹廢,想去學習,最後被宿舍溫暖的床和手機給打敗。

其實,這是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養成的理論很多,但是複雜的理論對於我們考試時候學習習慣的養成,實在有些不實用。

在我的摸索中,發現了一個很神奇的方法,我把它叫做「雕刻習慣」。

方法也很簡單,跟我一起來做吧。

比如,你學習的地方是去「圖書館」,而你每天去圖書館最大的阻礙就是「玩手機」。那麼,我們就把「圖書館」這三個字,雕刻在我們心中。(聽起來有些沙雕,但是嘗試一下吧)

①首先,在腦海中想象出一塊巨大且堅硬的石頭,它清晰地樹立在那裡。

這樣的印象要在你腦海中非常清晰,這樣才能方便未來形成條件反射。

②然後,拿出一把刻刀和一把錘子,用意念控制錘子在石頭上一筆一劃的雕刻下,「圖書館」這三個大字。

直到它非常清晰,又深深地印刻在你的心中。

③最後一步,建立「玩手機」與去「圖書館」之間的神經映射。

每當自己玩手機的時候,就在大石頭面前,用大錘子將手機砸碎,只留下「圖書館」這三個大字。

這樣,你一拿起手機,就想起了這個場景,督促自己去圖書館。接下來 ,採用「一分鐘行動法」,從大腦中有這個想法,到放下手機,開始收拾東西去圖書館,只給自己留一分鐘的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不要給自己找任何藉口,你都有時間坐在那裡玩手機了,為什麼沒時間去圖書館?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對我很有幫助,分享出來,希望也對苦惱於考試的你有幫助。


靈姍的成長筆記


很多人都會這樣,覺得自己想要成績好,想當優等生,並且覺得自己很努力了。我每個學期機會都會有這樣的情況,覺得自己超級努力,也有那麼幾天是超級努力的,自己很想玩又想成績好。最後堅持不下來我,又覺得應該有放鬆有學習才好,優等生一定是死讀書,天天學習。但是有一天我去隔壁寢室的時候我才發現,她們全在床上玩手機。她們說晚上從來不學習,都是白天學習。而且她們平時週末在我出去的時候也會出去玩。

歸根結底是自己沒真正的下苦心。可以看看《穿普拉達的女王》,安迪的成長曆程,其實對我有很大的影響。你得逼你自己,你現在所擁有的光鮮亮麗的生活都是父母給你的,等你步入社會,你得靠自己,不是說只有成績好才能出人頭地,但是成績往往能給你提供更多機會,人脈、經驗、漂亮的簡歷。那些不靠成績的人往往是少數,你不要把自己的生活也幻想的可以一帆風順。

多讀一些書,讀一些經典的、好的書,充實自己,和別人聊天時往往很容易看出一個人的內在。每天運動,其實是在讓身體放鬆。逼自己聽講,逼自己認真完成作業,逼自己多花一些時間學習,慢慢的這些都成了你的習慣,你就不用逼自己了。還有一點,多和父母溝通,知道了父母的不容易,就更能促進自己學習努力。

這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能幫助到你


Brain璇藝王


我也有過這種情況,特別是在考試前期,很想好好的複習,可是總是靜不下心,總是很煩躁。解決這種情況的方法,從我自身來說,我感覺最有用的就是找人聊天,我不太喜歡找老師聊天,因為聊不開,我喜歡找朋友,你也可以嘗試,交流真的能給自己的身心得到放鬆。

如果你有一個會聊天的充滿正能量的朋友,那你就很幸運,在你學不下去的時候,多和他(她)交流吧,聊天南地北都可以,只要你們開心。不久你就會發現,自己的煩躁心情就得到很多的緩解。漸漸的不想學習的躁動心,就會被安撫。


此外,讀自己喜歡的書,也是一種不錯的辦法。我也嘗試過。自我感覺,挺有效果。

希望你能早日調節心情,投入到戰鬥中啊。


CC與小跟班的秘密基地


學不下去最重要的原因是自身的惰性,以及追求目標的動力不足。

若干年前,我一個朋友大專畢業,本想找個1000元的工作,但是處處碰壁,最多的只給到600元。無奈,只能專接本繼續去讀書。因為之前經歷過找工作的艱辛,所以破釜沉舟讀書,最終考取研究生。

學習確實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內心必須對勝利極度渴望,有強烈的成功追求。

可能有的人覺得學習很輕鬆,但是對於多數人學習,記憶知識,確實是一件吃苦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學好英語的秘籍是每天堅持背英語,可是能堅持下來的能有幾個人。

為了應對吃苦這件事,內心必須有特別強烈的願望,對勝利的絕對渴望。

堅持學習必須制定學習計劃,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克服自身的惰性。

1.明確學習目標

清楚知道自己學習的目標是什麼,是想成為知識淵博的人,還是為了考取學歷。

2.制定學習計劃

每天學習必須有計劃,如果沒有完成計劃,要對自己進行懲罰,不然制定計劃完全是形式主義了。

3.建立獎懲機制

如果完成計劃可以適當獎勵自己,如果沒有完成計劃就要懲罰自己。獎勵和懲罰自己衡量而定吧,不要太離譜就行。

4.建立監督機制

你可以把學習計劃告訴你的家人或朋友,讓他們監督你,並且幫助你執行獎懲。

堅持學習是和自己做鬥爭,學不下去是沒有靜下心,需要把心沉寂下來,用心翻閱知識。

1.愛運動

當你精力無法集中時,你跑步或者游泳,把自己體力透支,是否可以安靜下來,翻閱書本。

2.找榜樣

找你身邊學習好的人,看看你和TA的差距,人家能學習,你不能學習,為啥。

3.愛學習

說到底還是你自己內心的問題,你要從內心愛上學習,自己內心不要排斥。


大海無憂


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一直都是處於想學但學不進的狀態,因為當時選擇這個專業就是我想學但是學不進去的。

我的專業是經濟學,當時看經濟學說是研究型,因為我自身性格很躁動熱血。所以希望通過這個學科的學習讓我更加冷靜理性。然鵝,並沒有什麼卵用

三年下來,我還是文不通順,語不流暢。

好了,劃重點,我是怎麼克服學不進去的

第一步,找個喜歡的人。為了在他面前表現自己,然後你會更努力的,我這種渣渣拿學習優秀一等獎是一種什麼體驗。高興的冒泡,但更高興的是和男神一起吃火鍋。

大二上時候認識了男神Z,校園十大歌手,全民K歌粉絲兩萬多,ACCA過了5門,所以他沒什麼精力學學校的課程,比如線性代數。

於是,和他交朋友以後,我說我也很熱愛學習,他說我們一起學習丫,去圖書館,我記得那時候是12月份,平安夜聖誕夜我們都是在圖書館學習中度過的。

那段日子是我學習最努力的時光

好吧,過了那段日子,我又成了一個渣渣


那麼接下來我又是怎麼學習的呢


大二下,我遇到了我男票,一個超級有學習有效率且他喜歡的我都喜歡的男人

於是他讓我學什麼我就學什麼,和他在一起一起學習。但是我完全是他的小迷妹,進步特別小!!!因為我學什麼都會去問他。

好了,到現在,我的學習效率又高了起來,堪比高考吧~

原因

我失戀了


他不愛我了,我覺得他不愛我的理由是因為我不熱愛學習,精神不獨立。

所以我現在坐得下冷板凳了,一想到他的好一想到他和我分手,就一股腦兒投入到學習中。

我就是渣,從來都是差不多就好

從來都是60分求過

但遇到了更美好的人,讓我想要變得好那麼一點點


小白姑姑


我明白你的感受,因為我曾經也有自己的想法,而現在我已經大學畢業2年左右了,給你提一點意見,希望能有幫助,儘早找回屬於自己的心靈平靜。

沒有誰是廢柴

廢柴!我不相信誰是廢柴,除非他自己選擇自己當廢柴。魯迅說過世界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別人說你是廢柴,說的多了,別人便以為你是廢柴,而時間久的讓我們自己以為自己也是廢柴。所以我覺得你首先得相信自己,並不是廢柴,你可以像唐伯虎“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般灑脫,也可以像李白“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般有信念。你指示還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發揮才能的時候,像電影《功夫》裡周星馳頹廢荒誕的人生,最後也是在生死邊緣被別人打開奇經八脈,然後悟出如來神掌的真諦,所以,別人以為的廢柴只是暫時的。

你需要要一個支點

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 我就能撬動地球”,同樣你需要一個這樣的支點,你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習,學習最大的問題就是學不進去,學不進去我個人以為是缺乏興趣,沒有東西吸引你,吸引你的東西可以是某個知識讓你豁然開朗,可以是某個老師講課很有魅力,可以是班上喜歡的某個女生某科目學的很好,可以是期末的獎金,可以是同學的刮目相看......現在很明確自己的目標,那就是考的好成績,但是自己無從下下,寸步難行,就像那個金燦燦的獎牌就在不遠的山上,自己也有良好的雙腿,可就是不知道怎麼上山,於是在山地徘徊、徘徊,你看到別人無數次的成功上山下山,可是自己望眼欲穿也上不去,於是你懊悔、苦惱,你想改變自己的現狀,卻無從下手,這讓你更加懊惱。

你可以尋找一個自己的支點,我覺得這個很重要,比如學校有開很多課,那麼多種類的科目,有的是非常反感了,有的是學不進去的,但只有那麼一兩個你不怎麼反感,或者稍微感點興趣,比如我當時對其他科目不怎麼感興趣,但是對地理卻不怎麼討厭,我當時就想,反正也學不進去,都是浪費時間,還不如好好學下地理,然後花了很多時間在地理上面,除了書本上主要講的看了,課後附加的探索知識也研究了,直到有一天,我發現我對地理感興趣了,因為在課堂上老師提出的問題我知道,而其他很多同學都不知道,很多次我都在課堂上第一個回答問題,於是我更加的喜歡地理,每週都期待上地理課,有一次第二天要上地理課,我預習的第二天要上的內容,忍不住把之前的知識點複習了一遍,晚上睡下之後睡不著,是因為第二天要上地理課,我期待了一週的課程,腦海裡都是關於地理的東西。所以,你也可以找一個自己不怎麼討厭的科目,帶著自己喜歡研究它的興趣,去慢慢的學它,可以是地理、政治、歷史這些都不重要,關鍵是你要有一個,當你培養起興趣之後,你會發現其實也不難,而對於其他科目,學習方法都是差不多的,根據自己的感悟去學習其他的科目,本人建議不要聽誰誰誰的一些高端的學習方法,最好是自己摸索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自己感覺自己舒適的學習方法。


最後說一點,以後儘量少玩今日頭條這樣的新聞平臺,因為新聞是看不完的,我在頭條發表過一篇“滴滴和今日頭條背後很簡單的商業模式”,你可以看下,就是頭條的新聞推薦模式讓你看新聞“沒完沒了”,看不完的新聞,你可以關注我,還有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作者,看新聞要剋制。有問題私信我,會幫你解答的,其他讀者也可以關注我的。


鯨友館


我是一名輔導機構的老師,見到過一些學習不理想的同學。其實在我看來,能不能學好的關鍵就在於,你是不是想學,想學的慾望有多強烈。如果只是“按道理來說應該學習”那就很難,很難克服困難,各種困難,當然也包括爸媽對你造成的困難。

好,先說說為什麼學習差吧。其實這個如果真的刨根問底的追其本源,肯定是和看大你的人(多數是自己的父母)有關係的。但,誰是責任人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段時間給你造成了什麼影響,導致你學不好。根據我們觀察,學習差的同學一定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上課不聽講,或者聽講質量差。這一點不改變,你的學習是不可能有好轉的。不要看那些“大神”“學霸”,你不知道他們從小下了多少功夫,做了多少練習。是,當你問他們的時候,他們總是說,我小時候也沒有怎麼刻苦學習啊。那是因為,他在下功夫,做練習的時候並不覺得苦和累;就像現在讓他作套卷子,他做對了美的跟花似的,做錯了不高興的跟大爺似的,但是,就做卷子或者認真聽課本身而言,他並不覺得累或者苦(當然,作業多了,誰都累)。但是,我現在要求你課堂45分鐘,每一分鐘都要聚精會神的聽,你會覺得累,苦,煩。為啥,因為你跟不上老師的思路,不理解知識的意義,說白了聽不懂,再加上你沒有養成長時間主動投放注意力的習慣,所以就更難。(長時間主動投放注意力,是指,不像看小說或電視劇那樣,注意力被動的吸引,而是在內容本身就不具有吸引力或者枯燥無味的時候,你還能主動的長時間關注的能力)所以咱們總結一下,你課堂聽不進去的主要原因就是:1聽不懂,2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所以,想學習好,先把這個兩條問題解決掉。

給你的建議:1做準備。告訴自己,有一件很苦很苦的事要做,而且是必須做的事,做好吃苦的心理準備(我不建議你和爸媽說,你要好好學習了,你直接做就行。所以,你也要準備好迎接可能來自爸媽的不理解或者誤解)。2 知識上逼自己一把。多問,多想,多做,請你相信我能理解後來者想要居上而要克服的困難和要吃的苦。因為我們的學習效率低,所以我們常常要比別人學習的時間長,長兩三倍的時間都很正常。你作業做到十一二點,是正常情況,但是,如果你能堅持下去,你就很牛。下課了,別人都出去玩或者去廁所,而你能拿著題去問老師,那你就很牛。如果這道題是本堂課已經講過的,但因為你的走神或者底子差沒聽懂,而硬著頭皮就去問老師,你就很牛。重點就一個目的,在這堂課結束之前,把儘可能多的知識弄明白,能弄明白多少,就弄明白多少,讓你每天學習的知識量有提升,走出越不學越不會,越不會越不學的怪圈,別拖!3 上課走神,課堂上多回答老師問題,難的不會,咱就回答簡單的,簡單的不會,定義公式必須要背過。看準老師的問題到底那個是我能回答的,起碼站起來單獨回答一個,那也是勝利。做題的時候,遇到難題就先過,先做簡單的,只要你做出題目來,就有進步,後期要做的只是把會做的題目數量變多。桌洞裡準備一根苦瓜,一走神就拿出來咬一口,堅持到底,我保證這個方法有效。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學習是一步一步慢慢來的事情,他對你的耐性和吃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無論今天老師講了幾個知識點,你吃掉一個就勝利一個,吃掉一對就勝利一雙。一點一點的吃掉他,貴在每天都能一點一點的吃掉它。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這個挑戰,不知道,以後的你回頭看今天的你,對你是喜歡還是恨。試試吧,我願意相信你。我等著看你的進步。我叫吳海斌。


我叫吳海斌


接下來複讀的日子過得飛快。因為我知道自己已經沒有機會,時間去浪費,我知道我優秀的成績可以讓沉悶的家庭,事物纏身的爸爸媽媽看到光明和希望。早上五點起床早讀,晚上回來做題到十一點,白天上課再也不會打瞌睡了。最奇怪的是之前一直聽不懂的物理化學忽然如有神助,一切豁然開朗。初中升高中考試,我記得考了全縣大概五十名左右,然後就是高中,大學,沒有費多大力氣找到工作。當然現在我也沒有做出來什麼驕人的成就,但是那一段堅持,奮鬥的時光每次回想起來總會讓我內心升起一股感動,這樣一段全身心投入的經歷常常激勵我前進,讓我在以後遇到困難的時候有信心有勇氣面對它。人定勝天,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前人這些流傳至今的話是有原因的。

父母因為你成績不好對你的責罵希望你不要過多記在心上。父母不一定能夠按照我們期待的方式對待我們,但是我們可以做到他們期待的方式。你現在的身份是學生,職業就是學習。試著靜下心來,不要被其他無謂的事情困擾。假想自己沒有絲毫退路,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才能充實自己的大腦和內心,精神世界豐富起來,人就會變的無比強大,很多潛力也就會挖掘出來。

抱歉我囉嗦了這麼多,因為我很能體會你的感受,也特別想幫助你清醒過來。這世上,最可貴是生命,最美好是青春,千萬不要隨意放縱自己。等你努力到一定程度,有了選擇的智慧和能力,生活就會在各種意料不到的時候給你各種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