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折騰的獨裁者:死在逃亡路上的薩利赫

2017年的12月4號,也門前總統薩利赫帶著隨從們離開首都薩那,他們的車隊一路向東,目的地是隔壁的馬裡卜省。馬裡卜省當時被也門政府軍控制著,如果薩利赫成功進入政府軍的地盤,那他就徹底安全了。

薩利赫的車隊速度很快,但依然沒有甩掉一路上追逐他們的人,追他們的是佔據著也門首都薩那的胡塞武裝。胡塞武裝逼停了薩利赫的車隊後雙方發生了激戰,薩利赫剛從車裡鑽出來立刻中槍身亡,或許他原以為憑自己那張臉和他跟胡塞武裝過去的交情可以阻止當時的槍戰。

薩利赫算是個戎馬一生的人,他生命的最後時刻身處槍戰的場景,非常符合他的身份。薩利赫曾經實際統治也門長達33年,做過士兵做過將軍還做過總統,最後在躲避反政府武裝追殺的路上離開了人世,用一句電影臺詞來說的話,他可能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這個結局。

愛折騰的獨裁者:死在逃亡路上的薩利赫

(薩利赫和美國代表談話)

薩利赫在16歲那年就加入也門軍隊,服役期間他刻苦學習考上了軍校,所以別人復員回家後他繼續深造,幾年後畢業就是少尉軍銜,所以說知識是可以改變命運的。薩利赫的仕途就是從這個少尉軍銜開始的,只要在一個行業裡踏實幹下去,那麼前面的老人退了休,位置自然就是年輕人的,薩利赫後來從排長、連長、營長這樣一路往上升,30歲就做了裝甲營的司令。

在他32歲的那年,武裝部隊的總司令發動政變,薩利赫也跟著去了。政變成功後總司令做了總統,薩利赫做了總司令。幾年後那位總司令在總統位置上被刺身亡,薩利赫就變成了也門的實際統治者,那年是1978年,薩利赫才36歲。

可能很多人做到一個裝甲營的司令就是仕途的終點了,偏偏薩利赫又往上爬了兩層,一直爬到了權力的最巔峰。說明一個道理:跟對人是很重要的。總司令不政變他做不了總司令,總司令不身亡他做不了總統。對於這位貴人,薩利赫每年都應該給他老人家上炷香。

那個時候也門分為南北兩塊,就跟現在的韓國那邊是類似的。也門在一戰前屬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更早之前屬於英國。一戰後奧斯曼土耳其被肢解,也門也趁機獨立了。就在一戰結束二戰還沒開始的中間,也門跟沙特打仗打輸了,曾經的宗主國英國跳出來逼著也門籤合同,把也門分成南北兩塊,南也門被英國繼續佔領。

愛折騰的獨裁者:死在逃亡路上的薩利赫

(也門的地理位置)

南也門在七十年代脫離英國獨立成一個國家,玩上了蘇聯的社會主義模式,南北雙方經常發生衝突,不過兩家合併的想法也越來越重。1990年薩利赫跟南也門談判後在5月22號宣佈南北也門合併。但是合併後薩利赫不讓原來南也門的人到政府機構上班,於是南北雙方又發生了幾個月的內戰,薩利赫在徹底消滅了南方勢力後,坐穩了總統的位置。

最終殺死薩利赫的胡塞武裝是北也門山區的一個什葉派武裝組織,他們最早的名字叫做“青年信仰者”,由也門人侯賽因·胡賽創辦。青年信仰者的任務是發展壯大什葉派,政治訴求是把也門建設成一個什葉派宗教國家,青年信仰者後來就把伊朗作為自己的楷模和奮鬥目標了。對於這個學生伊朗也是非常支持,資金、武器以及指導老師都會無償送過去,這是後來沙特打不過胡塞武裝的主要原因。

其實薩利赫本人也是個什葉派,他對胡賽武裝並不排斥。在南北也門剛剛合併成一個國家的時候,南方那些遜尼派武裝老是暗中搞破壞,薩利赫還把胡賽請到總統府和他推杯換盞,後來讓胡賽做了議員。這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薩利赫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利用胡塞武裝去打擊南方的遜尼派武裝。

幾年後,胡賽就和薩利赫鬧翻了。薩利赫雖然也是什葉派,但是他並不激進,他沒打算玩政教合一,他要把宗教拋開玩世俗化,並且引進西方的資金和先進技術,把國家經濟搞上去。這樣一來兩個人就聊不到一塊兒去,雖然彼此之間不至於動刀動槍,但是兩人經常在公開場合互相指責,薩利赫說青年信仰者居心不良,胡賽說薩利赫是美國人的走狗。

愛折騰的獨裁者:死在逃亡路上的薩利赫

(激動的胡賽武裝成員)

當小布什在2003年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後,胡賽和他的“青年信仰者”組織就徹底反美了,對於薩利赫的無動於衷,青年信仰者乾脆自立門戶和薩利赫對著幹,雙方終於在2004年徹底敵對,青年信仰者從此變成了一個反政府武裝。

2005年的時候,薩利赫得到情報並派出人馬對“青年信仰者”發動突襲,成功擊斃了組織的創始人胡賽。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了,“青年信仰者”一怒之下乾脆把組織名字改成“胡賽武裝”,從此徹底跟政府軍幹上了,他們的所作所為有時候跟恐怖分子沒什麼區別。

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蔓延到也門之前,胡賽武裝一直跟薩利赫的政府軍打來打去,原本也門就是一個上了聯合國榜單的窮國,一年到頭髮生這種內部衝突,就非常地民不聊生。國際社會也好幾次撮合薩利赫跟胡賽武裝停戰,但是過不了多久雙方會再次扭打到一起。

當2011年突尼斯人上街散步要求本阿里下臺的時候,幾乎在同一時間也門人也就上街散步要求薩利赫下臺。因為從1978年開始算起的話,薩利赫已經做了33年總統了,這時間也太長了點。面對這些抗議者,薩利赫開始也學習卡扎菲的做法,派兵出去鎮壓,結果軍隊和警察不斷地倒戈站在抗議者的那邊,薩利赫這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

愛折騰的獨裁者:死在逃亡路上的薩利赫

(薩利赫和美國總統小布什)

在薩利赫33年的執政生涯中,國家幾乎淪為他和家人的私產了,不但重要機關的負責人都是他的子女和親戚,那些比較有油水的領域也是他和家裡人把持。儘管總統任期只有5年,但是連任次數卻被他改的沒有限制。他原打算2011年修改憲法做終身總統的,結果這事兒被“阿拉伯之春”給攪黃了。

2011年的10月20號,卡扎菲父子被反對派們擊斃,屍體放在菜市場的冷庫裡供人參觀。這事兒給了薩利赫不小的打擊,如果自己帶著軍隊和抗議者對著幹,最後也被聯合國和北約介入轟炸,那最後自己也會變成標本讓人參觀。

於是薩利赫萌生了退位的想法,經過好多天的溝通和談判,薩利赫召集政壇大佬們開了一個發佈會,在會上他宣佈把權力交給副總統哈迪,自己從此去做老百姓了。薩利赫的退位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他和家人全都被豁免,不會被逮捕或清算。到此為止,薩利赫還算是獨裁者裡做得比較圓滿的一位。

假如薩利赫從此以後在別墅曬太陽或者帶孫子,可能他今天依然活著。只是薩利赫這人折騰慣了,前半輩子帶兵後半輩子做總統,就這樣突然被逼下臺做個老百姓他還真是有點不習慣,而且自己這麼多年下來影響力和支持者還是有一大幫的,所以在家賦閒兩年後,他又跟胡賽武裝取得了聯繫。

愛折騰的獨裁者:死在逃亡路上的薩利赫

(支持者手舉侯賽因·胡賽的照片)

那時候副總統哈迪雖然轉正,但是他在軍界並沒有多少支持率,這就給了胡賽武裝很好的機會,再說薩利赫雖然有殺創始人之仇,但是現在也是個可以利用的人,於是胡賽武裝就看中了薩利赫的影響力和帶兵打仗的能力跟他合作。而薩利赫看中的是胡賽武裝的人馬,有朝一日利用他們再次攻入首都,自己依然是總統。

2014年的9月份,胡賽武裝果然攻入了也門首都薩那,正牌總統哈迪被迫逃到沙特,後來輾轉來到了南方城市亞丁,宣佈也門政府以後就在亞丁落腳辦公。這亞丁面對的就是當年海盜盛行的亞丁灣,可見他跑的是有多遠。把政府趕走以後,胡賽武裝就解散了國會,宣佈成了一個過渡政府。鬧了三十多年,胡賽武裝終於爬上了人生巔峰,變成了統治階層。

可是胡賽武裝畢竟沒有執政經驗,用一句歷史課本上的話來說,胡賽武裝有歷史的侷限性,作為一個充滿部落氣息和宗教氣息的組織,根本就不知道怎麼治理國家,所以組建政府的事兒還得交給薩利赫那幫人。可是合作了一段時間,胡賽武裝就發現薩利赫骨子裡還是瞧不上自己,在新政府裡想踢開自己單幹,胡塞武裝就不高興了,逐漸架空了薩利赫。

愛折騰的獨裁者:死在逃亡路上的薩利赫

(2011年抗議者要求薩利赫下臺)

手裡沒有兵,薩利赫心裡也挺緊張,開始嘗試接觸沙特聯軍,想借助沙特聯軍消滅胡賽武裝。當自己的行為被胡賽武裝發現後,薩利赫感覺處境越來越危險,於是在2017年的12月2號,薩利赫公開大膽地在電視講話中宣佈,願意和沙特聯軍談判,一起對付胡賽武裝。薩利赫的行為得到了沙特、美國和政府軍的歡迎,但是徹底惹怒了胡賽武裝,他們立刻指責薩利赫的背信棄義,聲稱要把薩利赫幹掉。

12月3號胡賽武裝開始派人在薩那全城搜捕薩利赫,薩利赫被迫向首都隔壁的馬裡卜省逃亡,結果在半路上被胡賽武裝截住,於是這個行伍出身玩了一輩子兵馬和權術的獨裁者就死在了反政府武裝的手裡,那天是2017年12月4號,薩利赫75歲。

時隔12年,胡賽武裝終於報了創始人被殺之仇。

如果安全下臺後沒去找胡賽武裝,說不定他今天還活著,在徹底閉上雙眼之前,不知道薩利赫有沒有留下後悔的眼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