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如何與高三的孩子交流?

eyeshadow5647


看到這個問題,想必是一位非常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了!就聊聊我對孩子的一些看法吧!

不一定全對,不對勿噴!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一樣,父母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就如同海綿,瘋狂的吸收外界給傳達的信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及生活經驗的增加,孩子已經有了一些自我判斷的能力,這個時候,孩子就像是濾布,加進去的東西,過濾來進行吸收,所以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都會有自己的想法,有些孩子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很好的與父母溝通交流,互通信息!而有的孩子在這個時候,與父母的溝通就會變少。

為什麼呢?原因有多種,父母的原因和孩子本身的原因,而父母起主要作用。

其實孩子本能的是願意與父母親近的,願意與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或看法。當孩子跟父母分享事情的時候,父母若是直接就是否定,批評或者是不耐煩或者敷衍等一些負面的行為,那麼久而久之,孩子就不願意主動與父母分享了!父母給孩子的任何回應,孩子都可以準確的把握到!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到底喜不喜歡自己的分享。所以,當父母給出一些負面的回應的時候,那麼孩子為了“做一個乖巧懂事的好孩子”慢慢的就會封閉自己的內心,不再主動與父母交流溝通!剛開始父母親可能覺得孩子長大了,懂事了!不與父母爭執犟嘴了,可是時間久了以後,父母幡然醒悟,感覺與孩子越來越遠了,這個時候,再主動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孩子的表現確實拒絕!

傷心難過嗎?那是肯定的,可是,當孩子主動與自己父母分享的時候,父母給出了怎麼樣的回應呢!?

那麼,已經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的話,該怎麼改善呢?其實只要父母能夠意識到與孩子之間有了隔閡,同時願意為了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而努力的時候,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了!

接下來就是,父母努力做到,贏取孩子的信任,慢慢的讓她們主動與父母溝通!

1、保持耐心

不論孩子跟父母說什麼,一定要保持良好的耐心,聽他們把話說完,不要打斷他們,適時的給與正面的回應即可。

2、保持冷靜

當孩子說出某些不好的事情的時候,父母要保持冷靜和理智。千萬不要上去就是批評和否定自己的孩子,這樣會讓孩子更加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覺得父母是不理解自己的!

3、擁有同理心

同理心非常重要,什麼是同理心呢?跟同情心不一樣的。同理心是,現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感受對方的情感和情緒的波動!並能夠理智的說出,孩子情緒波動的原因,獲得孩子的認同感!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理解自己的,那麼,孩子信任有安全感了,自然就會願意與父母溝通和分享了!

4、信息互換

我們有時候也要把孩子當個大人去看待,他們是有這個能力的!除了接受孩子的分享以外,父母也可以適當的,主動跟孩子分享自己的一些事情,讓孩子主動參與到家庭任務中來,不要捨不得讓孩子幹!只有讓她們參與進家務中,讓她們獨立完成一些事情的時候,他們才會有家庭的認同感,其實也是在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每個人都是家庭的一份子,都應該為家庭做出貢獻!

在這裡分享一下自己的小竅門,比如說,父母孩子三人,每個人都要為家庭出力,小時候,孩子是沒有工資,那麼可以讓他用自己的獎狀來代替工資:

寶貝,你看,這個月爸爸獲得了**元獎金,媽媽也獲得了單位領導的獎勵(獎狀),那麼寶貝獲得了什麼呀?

類似這樣的事情很多,在生活中,都可以嘗試!

當然,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說的再多不如去做,做的好不好,關鍵在於心!

願天下兒女都可以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