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才能讓孩子學會理財?

鄧衍強


讓孩子管家庭的帳本,學著記賬,讓他知道,家裡錢都怎麼花的,怎麼攢的,用什麼方法保值升值的,怎麼存著的,怎麼賠出去的。否則孩子可能只知道和他有關的花銷和懵懵懂懂知道的父母的收入是多少,感覺父母給自己的零花錢和買零食玩具的錢只佔父母收入的很小一部分,父母給的太少。


紅143749300


我教我的兩個孩子理財是從他們的壓歲錢開始。

今年收了壓歲錢之後,他們不再像以往一樣乖乖的上交,這時候我想到了一條妙計。我跟他們說,只要你們把錢放在銀行裡,這個錢就能夠生小錢,然後你的錢會越變越多。兩個孩子一聽,馬上就把他們收的壓歲錢全交給我。我挑了兩個股票型基金,將他們的壓歲錢全存了進去。

雖然從過年到現在股市幾經起伏,可是他們的原來買入的金額竟然還增長了20%多。我會給他們定期看賬戶裡的錢,說你們的錢又生小錢了哦。他們都很高興,現在手頭一有點零錢馬上就交給我,說媽媽你幫我存起來,我要讓我的錢越生越多。

平常他們要是想花點錢買零食玩具什麼的,我就會提醒他們,那我把你幫你把錢從賬戶裡取出來,就不能再生小錢了哦。這個時候他們會很謹慎的考慮一下,到底是要買還是不買,有的時候他們會放棄,有的時候會堅持買,那我也遵從他們的決定,我覺得從這個角度去培養低齡的孩子們理財是比較好的一個方法。



會理財的勇敢心


為什麼孩子的為人處事、生活習性和父母很相近呢,因為孩子從小就開始模仿父母的生活習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自然也包括理財。所以培養孩子的理財技能,首先得父母身體力行,父母是最好的老師

我有個同事小A,是一個男孩,記得有一次我們去超市,發現他總是花並不多的錢,而能買更多的東西,並且從來都不多買,假如買蘋果就最多買兩個。

其實這是個簡單的例子,但是就可以看出小A是從小就養成這樣的習慣,這種習慣是一次性傳授的嗎?顯然不是,唯有父母平時的身體力行才可以。

可能有的人會覺得這是小氣、斤斤計較,其實這不是,反而是一種節儉,一種理財技能。理財不僅僅是投資股票、基金,生活中會花錢也是一種理財。孩子學理財,也大可不必一定要學股票、基金等專業的技能,其實學會生活的財務規劃,學會生活也是一種理財技能。

就如很多父母要求自己孩子要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可是你去翻遍整個家裡,連一本書都找不到,孩子怎麼能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假如父母本身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家裡好幾個書架,假如平時不打麻將,不看電視,不玩手機,有時間就讀書,自己的孩子想不喜歡讀書都難。

就如有名的現代作家王小波,從小喜歡讀書,可謂飽讀詩書,學富五車,是平白無故就喜歡讀書的嗎?不是,因為從小家裡除了書就是書,有事沒事就看書,自然就喜歡上看書了。

所以,父母平時的生活習慣、愛好是培養孩子愛好的最好老師,潛移默化的力量不可忽視。

教孩子理財不可怕,也不難,難得是我們父母得改變,得身體力行。

比如,父母平時多讀財經書籍,多讀理財啟蒙書等,最不濟家裡要買點理財啟蒙書籍等,讓孩子隨手可以翻到。

又比如,父母平時就要在孩子面前進行記賬、規劃財務等理財事務,從而再平時的生活習性中慢慢引導他,啟發他。

這種從小啟迪孩子做一件事,總歸好於長大了逼迫他,且效果會更好,其實不止理財,很多事情都該如此。


小魏財經


教育小孩子理財之前,為人父母也去了解一些理財知識。財商學校是不教的,只能家長自己教。如果家長不教,以後也會有人替你教。比如商家,各種偽精緻生活,提前享受等等。

我家孩子大概是上幼兒園的時候開始設計到一些基本的理財概念,比如工資,負債,資產等。也是她問我就回答她,然後舉例些身邊她能認識的人和接觸到的事情給講。

現在到了小學,零花錢什麼每週發一次,自己支配。壓歲錢知道存起來,說要養 “大白鵝”,給她下金蛋。我們就了張卡給她,讓她自己存,自己管理。平時只是給她建議,她自己做決定權。(白鵝的出處是來自於一本兒童理財書的理財方法)。

說句題外話,前兩天情人節,小姑娘自己主動拿錢出來請我跟她爸爸吃甜品。問她原因,說要讓我跟她爸爸感情更好,所以她給我們過節。通過這件小事,可以得出結論,不用擔心年紀小就灌輸金錢,會讓兒童吝嗇,小氣等。


愛理財的寶媽


想教孩子學會理財,做好如下簡單幾步:

一、教孩子認識錢。

我們都是中國人,當然先教孩子認識人民幣,分、角、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百元大鈔,有條件的話還可以認識一下美元。

領取工資當天,把工資條給孩子讀一讀,基本工資、全勤、績效、補貼等等,告訴孩子平時衣食住行的錢是這樣來的。



二、帶孩子花錢。

帶孩子去菜市場,問問豬肉價格,看看雞肉怎麼賣,順便買點空心菜、蘋果。豬肉漲價了,少買些,青菜夠兩餐就好。

三、由孩子管理壓歲錢。

孩子的壓歲錢由孩子負責,由其存放儲罐,或可以幫孩子開個戶頭存銀行裡,孩子需要動用壓歲錢購買學習用品、玩具,可以給出科學、合理的意見。



四、讓孩子體驗掙錢。

週末、塞暑假期間,可以選購一些義烏小商品,帶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擺攤賣東西,孩子親身體驗掙錢的不易與樂趣。家裡有條件的,可以帶孩子去自家或親朋好友的店鋪、公司派傳單、做銷售,掙小錢。

讓孩子懂得理財,關係其一生成長及幸福指數,學會理財越早越好。


木帥情感


先說為什麼要教孩子理財?


我們有句古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理財不僅是人生中非常重大的課題,更是終身的課題。著名理財專家徐建明老師就提到,投資其實是種樹。如果說種一顆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那麼第二好的時間就是現在。孩子現在3歲,剛上幼兒園,園裡已經開始舉辦暑期集市和下午茶會,教孩子認識人民幣,用錢買東西,體會付錢交易的過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孩子更是如此。孩子逐漸長大,會接觸到壓歲錢、會需要零花錢、會面臨同學之間的交往,這都或多或少地和錢有一點兒關係。可是,直接把零花錢甩給孩子、壓歲錢全部“充公”、或者給錢讓孩子與同學應酬攀比,其實都是不正確、更不負責任的做法。早早培養孩子的財商,幫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財富觀,學習財富積累的方法,才是學習之外,當代父母應該給與孩子的必要教育。


再說教孩子理財,都要教什麼?


1. 選擇——讓孩子感受財富,早早做出人生的選擇。可以帶孩子到不同檔次的小區參觀,到不同家庭狀況的親友家做客,分別到高級餐廳和路邊攤吃飯。讓孩子切身體會“有錢”和“沒錢”的區別。當然,目的不是鄙視貧窮和羨慕財富,而是引發孩子對金錢的思考。在此基礎上,教給孩子理財最重要的課題——儲蓄。

2. 儲蓄——教孩子買東西消費之前,先付錢給自己。拿到零花錢、壓歲錢,並不意味著可以隨意買東西,而是應該有目標、有計劃的按比例進行儲蓄。付錢給別人買東西之前,先付錢給最重要的自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開啟理財的實踐的第一步,實現財富的積累。


還有,要教孩子樹立財富管理,和適當的理財方法,要怎樣做?


1. 身教大於言傳。父母自己有清晰的財富目標,明確自己當前的財務狀況,把家庭資產在各類不同風險等級的產品中進行均衡配置,讓家庭財務處於良性運轉,必然能給孩子帶來深刻的影響。

2. 帶孩子閱讀適合年齡段的書籍,學習金融理財知識。比如出版近20年的歐洲著名理財童話《小狗錢錢》,這本書10年前就買來,一直躺在書櫃裡。最近讀書的時候翻出來,發現其中關於制定財富目標、執行財富目標、處理負債和正確投資的觀點和基本方案都有所涉及,深入淺出,孩子也能看懂,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好書。

比如美國作家戴維·比安卡的《藍籌孩子》,書中用165張簡單有趣的圖片說明了100的金融知識點,13歲的孩子都能讀懂股票、基金、期權、做空……這些高大上的金融詞彙。不僅適合孩子,也適合同樣希望學習投資理財知識的父母。有了這本書,相當於懷揣一本金融小詞典,再難的金融理財詞彙知識點都能秒入門,更重要的是,充滿趣味的圖片能有效激發孩子的興趣。有了興趣,一切就都不難了。

好啦,希望回答可以幫助小夥伴兒~對理財話題感興趣的小夥伴兒歡迎關注或者留言哦~


海倫兒朱


基於一些讀者朋友們的建議,筆者在2018年開通了《小烏龜資產配置》網絡公開課。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一些關於本公開課的各種相關信息。


(1)網絡公開課,和你出版的書本,以及平時寫的文章有何不同?

答:《小烏龜資產配置》公開課,是對於本人寫的小烏龜投資智慧系列的有效補充。

在網絡公開課中,我可以藉助多媒體的形式,針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更加豐富和深入的解讀分析。如果僅是乾巴巴的文字,對於一些非金融背景出身的讀者可能會比較有挑戰性。而多媒體的網絡公開課,則有更強的互動性,並且適合那些平時有比較多的碎片時間,而不一定有空靜下心來看書的讀者朋友們。

該公開課共有五大章,每一章又包括9~10個小節,每個小節時常為10~15分鐘左右。讀者朋友可以在有空時分批進行學習,每次學習10~15分鐘,在試圖消化的過程中記下自己遇到的問題,定期和本人進行溝通討論。

《小烏龜資產配置》公開課同時組織定期溝通會。我們的工作人員會提前聯繫公開課學員,收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惑,每個月組織本人和學員們通過微信進行語音互動,回答學員們的各種問題。


(2)《小烏龜資產配置》公開課適合哪些讀者觀眾群?

答:主要適合兩大人群。

第一類是在校大學生和剛工作2~3年的年輕人。對於這個群體來說,本課程最大的價值在於幫助他們系統學習投資理財知識和實踐方法。如果他們將來有考CFA的打算,那麼本課程中覆蓋的很多內容也能幫助他們對CFA知識點有更加透徹的理解。

第二類是70後和80後。對於這個群體來說,本課程最大的價值是可以幫助他們自己動手,實現科學和系統的資產配置。


(3)《小烏龜資產配置》公開課的目標是什麼?

答:本課程的目的,是幫助學員從理論到實踐,學習並掌握一套基於嚴格的證據支持,完整可行的投資理財方法。

我的願望是:各位學員在完成這套課程後,可以自己動手實現科學的資產配置和投資理財。

同時,我希望本課程的學員們在遇到銀行理財經理、第三方理財機構理財師,基金經理,券商客戶經理時能夠慧眼識珠,很容易就看出他們售賣的產品的風險、邏輯和蹊蹺之處,讓自己真正成為一個聰明理性的投資者。


(4)《小烏龜資產配置》公開課主要覆蓋哪些內容?

答:本課程主要包括五大章。

第一章:大類資產概述。

第二章:金融投資理論及應用。

第三章:錯誤的投資習慣。

第四章:基金深度分析。

第五章:資產配置實操指導。

每一章下面的小節內容如上圖所示。本課程每週發佈一節,時長為10~15分鐘。總計50節課左右,大約1年播放完畢。購買的讀者可以無限次回顧重複學習。

在每一節課程的最後,本人會向觀眾們推薦一本相關的經典書籍,作為課外擴展讀物。


(5)如何申請學習《小烏龜資產配置》網絡公開課?

答:目前本公開課僅在網易雲課堂上發行。

在網易雲課堂中搜索”伍治堅“,或者點擊此處,都可以找到本課程。


(6)有沒有該公開課的樣板,可以讓我先觀看一下,再決定是否學習?

答:可以的。

第一章:大類資產概述中的第一節:股票和第二節:政府債券可以免費預覽。


(7)《小烏龜資產配置》網絡公開課,和網絡上其他那些比較熱門的投資類公開課有何不同?

答: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

首先,本人提倡”證據主義“。我提到的投資理念,哲學和方法,都是基於嚴謹的學術研究,有充分的證據支持。我最看不慣的就是歪門邪道,信口開河,缺乏證據支持的各種”偽科學“。

其次,筆者本人就是基金經理,管理10億左右的資金量,有十多年的基金投資從業經驗。我希望在課程中,和大家分享一些課堂中學不到的,唯有通過多年實踐經驗才可能總結出來的投資心得。

再次,本人建立並倡導的投資哲學,有比較明顯的”學院派“風格。我所採納的很多證據和研究,都來自於頂尖大學教授在頂級期刊上發表的研究論文。這和本人一貫提倡的”證據主義“一脈相承。強調證據,講究邏輯,追求高質量的分析標準,是本課程不同於其他投資類課程的主要特點之一。

因此《小烏龜資產配置》課程,更適合那些有一定學歷,已經建立起邏輯思維習慣的讀者和觀眾。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伍治堅


學會“錢生錢”

少兒理財是銀行目前正在開發的新業務,很多銀行針對兒童開發相應的理財產品,讓孩子從小學會利用金融理財產品,靈活運用資金,學會“錢生錢”的道理,這樣從小培養孩子的賺錢意識和能力。父母可以給孩子開設獨立的銀行戶頭,資金累積到一定數目以後,還可以購買人民幣理財品,進行基金定,慢慢積累金錢。另外父母還可以採用定期發放零用錢的方法,鼓勵孩子記小賬本等日常理財方法訓練孩子的用錢能力,檢驗消費導向,能及時糾正不好的理財觀念。

“小錢成大錢”

日常生活中,父母都會給孩子零用錢,過年時,孩子還會收到不少的壓歲錢,將這些零散的錢學會系統運用,是教會孩子理財的重要一步。父母可以利用一些銀行產品讓孩子學會儲蓄錢財,如零存整取+整存整取,進行教育儲蓄等方法都可以。

樹立正確理財觀

正確健康的金錢觀能使孩子更瞭解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懂得金錢的價值,對以後享受、開創人生更加有利。正確的理財教育,既要教會孩子良好的金錢觀念,用理財方法來管理金錢,培養正確判斷和合理選擇的智慧。更是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恩、自信等良好的品德,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父母可以從日常生活教育下手,進行孩子的理財教育及觀念培養,建立儲蓄觀念,明白金錢是用來為人生服務而非人生目的,不做金錢的奴隸等。

金錢對還未成熟的孩子來是個敏感的字眼,如果父母教育運用得好,就可以使孩子以後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財富觀念,如果平時讓孩子想買什麼就無限滿足,沒有理財的教育,導致孩子長大後錯誤的理財觀念。


愛投資官方


一:理財意識越早培養越好

九年義務教育裡沒有專門的理財課程,但人的一生哪裡能跟錢分開呢?所以理財這門課越早培養越好,家長從小就要注意及時教育孩子的理財意識。比如,帶著孩子去購物、去買菜,讓兒童理解買與賣的關係,也可以讓孩子算一下該付多少錢,找多少錢,這對心算速度可有很大提升。

二:經常鼓勵孩子用勞動賺錢

經常有家長把家務按勞動強度分成不同的價格,如掃地是1元,洗碗是3元,晾衣服3元等,並登記在本子上,每月發一次“工資”孩子可以用這筆工資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或是儲蓄買個大件。但這個方法要注意,雖然是培養教育孩子,但也不能事事用錢來衡量,畢竟為家裡幹一定的勞動是家庭成員的義務。

三:讓孩子理解錢的價值

比如上一節45分鐘的鋼琴課是200元,當不認真地上完一節鋼琴課後家長告訴孩子,剛才上鋼琴課的200元,可以給你,200次搖搖車,60瓶酸奶,可以買一個你喜歡遊戲機,能用好幾年,讓孩子通過物化的對比了解錢的多寡。

四:讓孩子學會記賬

給孩子準備一個記錄收支情況的理財賬本,讓孩子記錄和管理自己的收支,學會平衡在那麼多自己希望獲取的東西中最終哪些值得買,並定期評價理財計劃的結果。

五:幫助孩子分析理財原因

外出需要買礦泉水,便利店農夫山泉2元,恆大冰泉4元,買這個品牌還是買那個品牌?買這個型號還是買那個型號?並把它們不同品牌或不同型號的優點、缺點列出來進行分析,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產品,這樣不但可以建立孩子的金錢觀,還會讓他們知道錢怎樣使用才得當。

後期也可以在孩子面前算經濟賬,跟孩子聊聊一個月自己掙了多少,打算做一個怎樣的收支預算,然後告訴孩子每月為買日用品、其他生活必需品、衣服、孝敬父母等一共需要使用多少錢。

六:讓孩子參與旅行計劃

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應該讓孩子參與整個旅行計劃的的制定,然後旅遊回來再總結為什麼舉得好或不好,理由是什麼。經常進行理財經驗的交流,孩子長大了對單項的理財方案或活動執行就會比較容易理解與掌握。

教育孩子理財,在於滲透生活的點點滴滴,父母也應做好榜樣,孩子學會理財也就事半功倍。

今天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大家,給大家一些方向。魚兒媽專注於親子成長和科學育兒,更多問題答案請關注我的頭條號:魚兒媽,期待能與你交流喲。


金魚媽媽談育兒


想教會孩子理財,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從零花錢開始培養孩子的理財觀。生活中,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一起制定一個零花錢計劃。規定好零花錢的數目、用途、如果花完了怎麼辦、教孩子記賬、鼓勵存錢。

2、教會孩子花錢。這裡說的花錢是指讓孩子學會購買真正需要的、性價比比較高的物品,避免衝動消費、重複消費、炫耀式消費等等。要在花錢之前,先列好清單,想好 要買什麼、去哪裡買划算、怎麼買、如何討價還價。

3、讓孩子養成記賬的習慣。財商教育的目標不是單一追求節儉少花錢,而是要爭取用最少的金額換來最多的“價值回報”,學會計劃、取捨、權衡、反思,才是我們財商教育的目標。

4、讓孩子參與家庭支出。如果家庭有記賬的習慣,家長可以向孩子公佈家庭收入和支出賬目,這樣便於孩子瞭解家庭財務狀況和每個家庭成員的消費情況,讓孩子能夠明白生活的不容易,能夠看到父母的辛苦付出。

5、壓歲錢做好儲蓄和投資。給孩子建立一個壓歲錢賬戶存起來,做為孩子的教育基金。有大的開支的時候要一起商量,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我是輕煙說育兒,專注育兒理念的傳播。歡迎關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