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全職媽媽帶的孩子成績反而沒有上班族帶的孩子成績好呢?

莞漂早早媽


我覺得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很多媽媽做全職媽媽是因為孩子在家裡沒有人帶。但是媽媽在家裡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她們自己給孩子做了一個怎樣的榜樣?自己是否也在成長?這些都是影響孩子成績的因素。


我在網絡上看過一篇作文。這篇作文是一個小學生寫的。作文的題目叫做《我的媽媽》。在作文裡這樣寫到:

“我的媽媽不上班,平時就喜歡打牌和看腦殘的電視劇,一邊看還一邊罵,有時候也跟著哭。她什麼事也做不好,做的飯超級難吃,家裡亂七八糟的,到處不乾淨。

她明明什麼都做不好,一天到晚只知道玩兒,還天天叫累,說都是為了我,快把她累死了。和我一起玩的同學,小青的媽媽會開車,她不會;小林的媽媽會陪小林打乒乓球,她不會;小宇的媽媽會畫畫,瑤瑤的媽媽做的衣服可好看了。我都羨慕死了,可是她什麼都不會。

我覺得,我的媽媽就是個沒用的中年婦女。”

不知道大家看完後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如果做一位全職媽媽在家裡家務也做不好,沒有其他什麼技能的話,連孩子都會覺得媽媽是沒用的。而且媽媽還會對孩子說:我都是為了你才不去上班的。這種情感的綁架會讓孩子感覺到非常壓抑。孩子不喜歡這樣的媽媽。

再看看上班族的寶媽。她們人在職場,有自己的一份工作,可以說明這樣的媽媽是獨立的而且也是有能力的。職場中的媽媽,她們與這個社會是有連接的。因為工作的需要,她們也會不斷的學習和成長自己。會更有自己的思想。

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她們與孩子會有更多的話題。她們的視野也會比較大。因為人在職場,她們認識的同事和朋友也會更多,有更廣的人脈關係。在教育問題上也有更多機會與他人互相交流和討論。


一位努力的寶媽,她們能夠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很多時候孩子並不願意聽媽媽的大道理,他們更多的是去模仿父母怎樣去做。我們經常到過一句話叫:行大於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榜樣。

董卿在央視《面對面》的一期節目中說了一句話: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是她以一個母親的身份得到的體悟,“所以我應該努力去把自己變得更好。讓他在未來真正懂得的時候,對你有愛也有尊敬。從你身上可以學到一些好的品質。”

一個職場中的媽媽,她們的努力、拼搏、吃苦、堅韌不拔的精神能夠影響孩子一輩子。特別是父母在工作當中遇到一些挫折,能夠樂觀去對待的時候,這也就教會了孩子要有抗挫能力,而不會是一顆玻璃心。

當然,這也並不是絕對的。有些寶媽是全職媽媽,但是她們教出來的孩子也非常優秀。雖然這些寶媽沒有去上班,但是她們也會有自己熱愛的一份事業。現在有很多全職媽媽就是這樣的,比如做自媒體、做電商、做職業講師等等。因為時間自由,所以他們會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孩子,教育孩子。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你您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我是雨後山林靜,一位正面管教講師。感謝您為我點贊並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