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時怎麼做,能讓別人對攝影作品“印象深刻”?

柳侍墨


攝影時怎麼做,能讓別人對攝影作品“印象深刻”?

【4句攝影口訣,讓別人對你的攝影作品“印象深刻”】


怎麼能讓被人,對自己的攝影作品印象深刻呢?最直接的回答是,作品不一般,別人才會印象深刻。那怎麼才能做到,攝影作品不一般呢?

攝影自學班,總結了4句口訣,幫大家拍出、修出讓人印象深刻的照片:

人美景美有特色。印象深刻角度特。

霧氣光影選時刻。特殊效果名聲赫。

下面結合例圖,為朋友們解說下,這4句口訣的用法和含義:

1、人美景美有特色。

怎麼能拍出人美景美的照片?大家記住這條不變的真理:


人美、景美,拍出來才美。這並不是廢話,這是被很多人忽視的事實。但怎麼能把美的人和景拍美呢?

(1)拍人,找前景。怎麼拍出虛化前景:把粉色花瓣放在鏡頭前,對焦在人面部的,就可以拍出前景虛化了。

(2)拍“偉岸”的景物,要遠距離,拍大景。因為它“偉岸”,所以不適合拍細節。


2、印象深刻角度特。

讓人對你的照片,印象深刻,第二個實用的技巧:

不要用人眼角度去拍攝。比如可以仰拍,可以俯拍。

怎麼把夜景照片拍亮?有兩種方法:



(1)提高感光度(ISO)。但是,並不建議,因為很多設備,不支持高感光度,如果ISO過高,照片噪點大,看著非常粗糙。

(2)把相機放到三腳架上或其他穩定平臺處,不要手持,然後,降低快門速度。因為快門慢了,所以進光多了,所以照片就亮了。


3、霧氣光影選時刻。

有的朋友,羨慕別人拍的,霧氣繚繞和有光有影的照片,但自己輕易拍不到?怎麼辦呢:

(1)在清晨去林間或者湖面拍攝,可以拍到霧氣。

(2)在傍晚,可以拍到黃色光線。

(3)用遮光簾,遮住窗口光,留出一條,照亮擺放好的靜物。有光照,霧氣更繚繞。


4、特殊效果名聲赫。

還可以用雙重曝光等技術,拍攝或者後期製作雙重曝光。這種特殊效果的照片,手機就能做出來。

想了解怎麼做雙重曝光效果的朋友:


點贊並轉發,這片教程,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後,私信我4個關鍵字:雙重曝光。

就收到製作方法了。

感謝您的贊和轉發,非常感謝!

歡迎大家來關注我哦,更多實用,好記的教程,每天更新,等你們呦!


攝影自學班


內容,唯有內容。

再好的形勢,如果缺乏了內容上的新意,也將流於平淡。比如頤和園的金光穿洞,比如布達拉宮,你拍得再好,觀眾看了也不會有共鳴。

內容上的乏味,無法用形式彌補。

而唯有內容,這才是吸引人的關鍵。

紀實攝影攝影上有個說法叫決定性瞬間,任何攝影都適用。攝影表現的也是一個瞬間的凝固,哪怕是延時攝影,也是一個時間段的凝固。

那這個時間,這個瞬間,它的內容將會是它的價值最主要的部分。


貓黑條頭


風景片要有氣勢,人像片要有情緒,紀實片要有故事,讓人印象深刻的攝影作品,一定要有內涵和靈魂。


我們拿相機去隨手拍拍樹、拍拍花,那不叫攝影作品,只能叫做照片。我們去拍一大堆,慵懶妹子的糖水,那也不叫攝影作品,那叫寫真。真正能稱為攝影作品的片子是不多的。

拍攝出作品,尤其是印象深刻的攝影作品。攝影師首先要有發現它的眼睛,賦予它主題、感情、生命的能力,為什麼說讓人印象深刻的攝影作品都是有生命的,因為這張照片,承載的太多,會給你講一個長長的故事。大部分攝影師很難有機會能拍到和拍出這種具有感染力的片子。建議大家欣賞下每年美國普利策新聞照片獎的獲獎作品,這才是有靈魂的攝影作品。



可能我們把印象深刻的攝影作品定位的過高了。對於我們普通的攝影師或攝影愛好者,拍攝作品的時候,一定要多思考,我要拍的是什麼,為了展現什麼,怎麼拍才能更有創意,如何展現才能凸顯主體,對,就是這個主體,想讓觀眾眼前一亮,必須第一眼讓觀眾看到主體。這時,現有階段,我們對印象深刻攝影作品,應該去完善和提升的東西。


這個問題真心不好回答,唯有堅持拍攝,堅持提高,照片蛻變成作品的那一刻,可能就是你對攝影的思考突破瓶頸的那一刻。這種量變到質變的昇華,需要大量的拍攝照片作為堆積。


陌上小麋鹿


突出主題,對比明顯,讓人眼前一亮,


網友探測局


有新的視角,更要有新的獨特的內容。來自日常生活場景,表達比轉樂觀向上的情懷。這些都會是我關注比轉多的。


包新光


那得問陳老師


隔壁老王58282073


賞心悅目,大氣磅礴。








頤正泰平


我喜歡拍攝人文紀實類。可能因為原來一直在做新聞報道吧!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有故事,透過照片能感受到溫情冷暖,自然和諧,社會現狀等等,這樣會引人深思,回味無窮。我覺得,技法可能會引起很強的視覺衝擊,但是故事才能留住永恆的思想,照片裡有了故事,才有感覺,才能印象深刻!




狗蛋視界


同一地點考慮考慮別人怎拍。我用啥方法與他不一樣。








大行60


我喜歡拍景,主體明確,大家第一眼看了感覺拍的有點意思的那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