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飛輪腕錶為什麼那麼貴,入門級陀飛輪腕錶一般什麼價位?

用戶63834413


很多品牌都有出高端的陀飛輪款式的腕錶,提及陀飛輪,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貴!沒錯,像百達翡麗、江詩丹頓、寶璣等老牌知名腕錶品牌推出的陀飛輪款式往往價格不菲。但我們為什麼不轉換下思路,去考慮下親民價位品牌推出的陀飛輪款式呢?比如今天鄒三山要聊的這款泰格豪雅的陀飛輪款式腕錶。

這一刻終於來了:主流瑞士品牌正式發佈最平價的陀飛輪腕錶。我們在泰雅豪雅(TAG Heuer)的巨型巴塞爾展館裡急不可耐地試戴了這款時計。雖然 Carrera(卡萊拉 ))Heuer-02T 計時碼錶早在一年前就已發佈,然而實物依然相當震撼。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它如此令人難忘。

這款腕錶自消息發佈之初就十分引人矚目,因為主流瑞士品牌從未推出過如此平價的陀飛輪錶款。而市場也很容易因為它極具競爭力的售價而忽視陀飛輪的實際品質。

我們一進入泰格豪雅展館裡的會議室便見到了 2016 年巴塞爾展上的最大驚喜。我們迫不及待地衝向桌上的腕錶托盤,拿起卡萊拉 Heuer-02T 腕錶的兩個版本就開始仔細欣賞。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天哪,實物看起來太棒了!」

說正經的,我一度擔心看到實物時會有點失望。我內心一直有個聲音告訴我說這枚腕錶一定在用材上有所妥協,以便在廣告中大肆宣揚其價格優勢。但現在的我已經打消了這個念頭,必須承認的是,泰格豪雅的工程師神乎其技地打造出一枚看起來並不廉價的平價陀飛輪腕錶。卡萊拉 Heuer-02T 體型豪邁、非常顯眼。不過它的名字( TAG Heuer Carrera Heuer-02T)裡「 Heuer 」出現了兩回,這多少令人有些困惑。無論如何,這一作品的實物還是無比驚豔的。

也許這麼說有點誇張,那麼讓我們來仔細看個究竟。泰格豪雅卡萊拉 Heuer-02T 的錶殼設計與Heuer-01 相同。因此無論你喜歡 Heuer-01 與否, 02T 也不會改變你對這一設計風格的看法。本作在卡萊拉系列中屬於現代風格,其保留了又長又直的表耳(不適合手腕偏幼的人群),而表耳之間的黑色塗層插片又令錶帶得以緊密銜接。

我們曾見過尺寸更小的 Heuer-01 計時腕錶,所以也許泰格豪雅會推出 45 毫米直徑以下的陀飛輪款式也說不定。

目前泰格豪雅卡萊拉 Heuer-02T 腕錶只有一種錶殼規格: 45 毫米直徑。這一造型奔放而又極為現代的錶殼更會在手腕上高高凸起。即便如此,得益於橡膠材質以及品牌專屬表扣的巧妙運用,本作的整體重量也得到了控制,因此戴起來還算舒適。

本作品的碩大表殼為陀飛輪機構和錶盤上的其他元素提供了充足的排布空間。雖然聽起來可能有點奇怪,但這款腕錶的協調比例卻是讓人(至少對我來說)倍感驚喜的一大亮點。

從品牌提供的新聞配圖來看,腕錶的一分鐘陀飛輪框架、擺輪在碩大表盤、寬厚表圈以及修長表耳的包圍下略顯偏小。但實物的視覺效果卻出奇和諧,給人以渾然天成的視覺感受。

回來之後我仔細分析了在現場拍到的所有照片,偶然發現了此表在圖片中會顯得不協調的關鍵原因。近距離觀察錶盤的話,陀飛輪的確有些顯小,並且錶盤的其餘部分還會加重這一心理感受。但如果你以平時戴錶的角度觀察實物的話(如圖中所示),其各個組成部分卻是相得益彰,而陀飛輪和兩個小錶盤也能恰好呼應。

如我們之前的報道所言,這枚腕錶並非「從零開始設計」。Heuer-02T的機芯其實是基於泰格豪雅自制的CH80機芯改造而來。大家還記得CH80嗎?這枚機芯原來的代號叫做Caliber 1969。品牌在2014年發佈的卡萊拉CH80腕錶就搭載著這一機芯。


想想看,將 6 時位小錶盤變成陀飛輪,這是多麼精明而又幸運的事情啊。設計師幾年前在 CH80 機芯上留下的小錶盤設計,今時今日卻成就了 Heuer-02T 腕錶極富對稱美感的陀飛輪佈局。

雖然陀飛輪在照片裡看起來比較小,但實物效果還算合適。這一點可以說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此外,本作的小型陀飛輪雖然是工程師們妥協的結果,但更小、更輕的陀飛輪卻意味著更高的運作頻率(和隨之而來的計時精度),以及動力儲存的提升。


原本的不得已之舉卻意外地有利於提升腕錶性能:泰格豪雅卡萊拉 Heuer-02T 的運行速率為 4Hz(每小時 28,880 次),符合現代製表對精準度與可靠性的要求。而作為一枚同時搭載陀飛輪與計時功能的腕錶,其在動力儲存上能達到 65 小時已算不俗。


鄒三山的玩表秘術


表的三大複雜功能,對於所有愛表的玩家來說,都有著無法抗拒的魔力。今天發條魚就跟大家來聊聊,帶陀飛輪功能的那些腕錶,相信其中總有一個是你夢想的目標。

在介紹以下十款腕錶之前,我們來複習下關於陀飛輪的基礎知識。陀飛輪名字來源於法文Tourbillon,有“漩渦”之意,最早在1795年由寶璣先生所創。陀飛輪其實是一種儘可能抵消地心引力對鐘錶擒縱系統中的機件造成的誤差的裝置,一般1分鐘轉360度,這也是它最理想的旋轉速度。陀飛輪裝置的製作非常複雜,是考驗一個腕錶品牌實力的典型代表。

▼卡地亞cartier-藍氣球系列 W6920001 機械男表

萬表價:¥673,200.00

卡地亞的藍氣球已經夠火爆的了,當藍氣球遇上陀飛輪,又會發生什麼奇妙的反應?首先肯定是價格。直接從數萬身價蹭蹭蹭像坐火箭般飆升十倍有餘,來到67萬的高價。

這款46毫米超大表盤的卡地亞,搭載了9452 MC型浮動式陀飛輪機芯,“C”字形陀飛輪框架兼具秒鐘指示功能,鐫刻象徵著頂級製表水平的日內瓦優質印記“Poinçon de Genève”,內含19枚紅寶石軸承,精美絕倫。18K玫瑰K金凹槽式錶冠,鑲嵌一顆凸圓形藍色藍寶石,深灰色電鍍雕紋錶盤,打造了極具卡地亞特色的阿拉伯數字。


▼萬國IWC-葡萄牙系列 IW546302 機械男表

萬表價:¥316,000.00

陀飛輪在法語中,有旋風的意思。在萬國的葡萄牙陀飛輪腕錶中,9點位置的陀飛輪裝置,在錶盤上旋轉飛馳,一刻不停地給它的擁有者上演一場又一場機械美感的大秀,它在60秒之內剛好旋轉一週,不差分毫,讓你永遠都看不膩。拱形邊緣表鏡令腕錶外觀更加經典和諧,並在視覺上降低了腕錶的厚度。18K紅金的錶殼搭配鍍銀錶盤,雍容華貴。

透過藍寶石表鏡,你能從容不迫地慢慢欣賞萬國高級製表的魅力。腕錶搭載的IWC萬國表自制98900型機芯配備精雕細琢的鍍鎳銀合金3/4橋板。這款機芯源自於1930年代為懷錶設計的機芯,自面世以來不斷改良,現在萬國的製表工程師將其振頻改為每小時28800次,從而保證其精準的走時。


▼寶璣Breguet COMPLICATIONS 系列 5347BR/11/9ZU 機械男表

萬表價:¥2,606,452.00

要說陀飛輪,怎能不提陀飛輪鼻祖——寶璣呢。雖然現在很多品牌都可以做到雙陀飛輪的設計,但寶璣鼻祖的地位不易撼動。這款經典複雜系列腕錶搭載了傳奇性的588機芯,配備了18K玫瑰金錶殼,18K鍍銀錶盤上純手工打造了寶璣最為驕傲的標誌性之一—手工璣鏤紋,兩個獨立運轉的陀飛輪以橋架固定於每十二小時旋轉一次的中央底盤上。腕錶使用寶璣擺輪遊絲,絕對是純正原汁原味的寶璣原創。

寶璣在創意方面,從來都不虛任何品牌。光是陀飛輪能轉怎麼夠,寶璣甚至讓整個錶盤都轉了起來,當腕錶開始計時,錶盤和陀飛輪開始同時運轉,錶盤的速度慢於秒針,讓你可以欣賞純機械的美感,但又不至於頭暈目眩。

寶璣也從來不會只做表面功夫,在腕錶的背部,你可以看到細緻到百分百純手工雕刻的無與倫比的浩瀚宇宙,除去中心的橋板和紅寶石軸承,地球便處於最顯眼的位置,四周點綴著點點行星,寶璣立體的浮雕被雕刻在6點的位置,每每看上一眼,都足以讓人驚呼它的美麗。


▼格拉蘇蒂原創 Glashütte Original PanoLunar陀飛輪腕錶系列 1-93-02-05-05-04 機械男表

萬表價:¥791,370.00

格拉蘇蒂原創與朗格都是代表了德表的最高製表水平,有人說,看他們的複雜工藝腕錶,每一件都是一枚藝術品。這款Pano系列的原創,保留特有的不對稱設計,將較大的時分針指示盤放在錶盤的偏左位置,與7點位置的飛行陀飛輪排成一線。右下方的超大日曆窗口用黑色數字配象牙白底色,與暖銀色的錶盤略有差別,顯示大牌的細緻獨到之處。右上方的月相顯示窗,金色的月亮和星星閃爍在藍色夜空中,整個錶盤完全符合黃金分割原理,令人賞心悅目。

腕錶與許多陀飛輪的設置一樣,以藍鋼小秒針顯示秒數。在Pano的飛行陀飛輪這幾種,擺輪、棘爪槓桿以及擒縱輪被組裝在同一個懸臂框架內,每分鐘轉動一圈,是公認的理想旋轉速度。


▼泰格豪雅TAG HEUER 卡萊拉CARRERA系列 CAR5A8Y.FC6377 機械男表

萬表價:¥89,895.00

昨天那位喜愛泰格豪雅的朋友,這款高性能的豪雅計時碼錶還帶了陀飛輪,足以坐上你心目中的最愛之位了吧。腕錶打造了黑色鏤空的錶盤,黑銀灰色系的搭配,保持了豪雅一貫的運動氣息。

6點鐘位置設每分鐘旋轉1圈的陀飛輪及碳和鈦金屬陀飛輪框架,炭黑色使它不如其他的陀飛輪起眼,但中間的KIF避震器的紅寶石猶如整個錶盤的點睛之筆,讓你絕對不會看走眼。鈦金屬打造的錶殼和金屬按鈕讓你輕鬆計時,把握時間。腕錶搭載TAG Heuer Calibre Heuer 02陀飛輪機芯,擁有65小時動儲時長,帶日期快調功能。

▼天銘Timing-陀飛輪系列 8100SX 機械男表

萬表價:¥57,400.00

天銘是擁有精巧瑞士製表技術的腕錶品牌,它的造型獨到精巧,個性十足,以大膽創新的機械錶製表工程及高級陀飛輪腕錶見長,具有極高的辨識度。這款天銘腕錶採用了卡羅素裝置。

而卡羅素是19世紀末由旅居英國的丹麥籍製表師巴納·伯尼克森所發明的新型擒縱裝置,它的結構更為簡單,價格也更便宜,卻能起到與陀飛輪同樣的,抵消地心引力的效果。卡羅素與陀飛輪最大的區別在於兩者的動力傳輸路線。陀飛輪採用固定齒輪,通過框架的旋轉為擺輪和擒縱裝置提供動力。而卡羅素則不設固定齒輪,它有兩個獨立又互補的運轉輪系。

除了具有卡羅素裝置,這款天銘還配備了晝夜顯示功能,指針式日曆也是必不可少的,動儲顯示以明顯的紅色來表示,一目瞭然。精鋼表圈令腕錶的男性氣息更為強烈。


▼宇舶Hublot 王者至尊系列 731.QX.1190.GR.ABB12 機械男表

萬表價:¥159,715.00

給大家來個特別的吧,發條魚好久沒有提過宇舶了,宇舶這款腕錶,應該是今天講的所有陀飛輪表裡面最低調的,或許真正的老玩家會由衷地讚歎,這才是宇舶的極致珍品。雖然它的外表依舊霸氣張揚,但是卻將陀飛輪隱藏在厚實堅固的碳纖維錶殼之內,不顯山不露水。

眾所周知,宇舶是玩轉材料的一把好手,這款腕錶使用宇舶獨家改造的全碳纖維材質打造了直徑為48mm的錶殼,非常輕便,固定表圈的6個H型鈦金屬表圈又重點突出了宇舶的硬漢氣息。之所以說它是珍品,因為它超越了以往所有宇舶表的極限,將潛水錶的深度徹底打破,直接去到4000米之深!總的來說就是,大、輕、穩!


▼海鷗表Sea-gull-陀飛輪系列 818.927 機械男表

萬表價:¥35,880.00

作為中國最大的機芯製作商,海鷗怎麼可能做不出來陀飛輪。這款海鷗又被人稱為青年陀飛輪,除去它遠遠低於瑞表陀飛輪的價格之外,還有它偏年輕化的休閒設計,比如陀飛輪兩邊設置了基礎的兩眼式24小時顯示和指針日曆窗,12點則是動力儲存,一目瞭然。

亮點是腕錶的採用的ST80機械機芯,陀飛輪採用偏心設計,美觀程度更高,同時精準度也相當不錯,值得喜歡國表又不願錯過陀飛輪的朋友入手。


▼飛亞達Fiyta-大師系列 GA8548.TBB 自動機械男表

萬表價:¥20,699.00

能上天的飛亞達造起陀飛輪來也是毫不含糊。這款飛亞達的大師系列腕錶使用經典的黑金配色,表圈使用18K黃金打造。

盤面上6點位置是巨大的陀飛輪裝置,3點位置的日夜顯示盤對比清晰強烈,與9點位置72小時動力儲存顯示對應。真空離子電鍍金針指示精準,足以彰顯佩戴者儒雅時尚的氣質。


▼北京Bejing-中華陀飛輪系列 穿越時空 B009201419P 陀飛輪機械錶

萬表價:¥13,980.00

現在made in china的口號越來越響亮,中國製造的實力讓所有人都肅然起敬。陀飛輪我們自己也能造。北京表就是我國第一個做出自己的陀飛輪裝置的品牌,並將其命名為“中華陀飛輪”,其造型宛如一隻靈動翩然的春燕,因此又叫中華靈燕陀飛輪。

這款“穿越時空”由中華陀飛輪之父許耀南大師親自操刀設計,錶盤上鑲嵌了整整20顆璀璨的天然鑽石,剛毅有力的寶劍型指針與粗大的羅馬數字搭配,形成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氣宇非凡。腕錶搭載北京自產TB01-2陀飛輪機芯,整個陀飛輪組件共有57個,重量僅有約0.2g,輕如鴻毛。這得益於其製作原料——航天材料鈦合金,保持穩定的同時極大的減輕了材料重量,這也是這枚中華陀飛輪手錶走時精準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萬表手錶交流


陀飛輪是鐘錶領域的重要話題。18世紀末19世紀初由亞伯拉罕-路易-寶璣大師發明,最初設想是通過其消抗地心引力對懷錶走時精度的影響。


據一個小道消息說,在1970年代之前,瑞士只研發過500款陀飛輪懷錶。陀飛輪安裝到腕錶上是“石英革命(1975年左右)”以後的事情。由於腕錶普遍比懷錶小,加之陀飛輪組件近百枚,非常難以加工、安裝及調試。上世紀末據說全球會做陀飛輪的鐘表匠僅80餘人。所以當時瑞士主流品牌的陀飛輪表普遍價格在100萬人民幣區間。

陀飛輪旋轉起來威風凜凜具有極強的視覺衝擊力。華人鐘錶大師矯大羽於1991年在香港製造出中國人第一枚陀飛輪腕錶,北京手錶廠許耀南大師於1995年製造出中國內地第一枚陀飛輪腕錶。北京手錶廠及天津海鷗錶廠於2004年前後開始批量生產國產陀飛輪腕錶。目前國產陀飛輪的入門價格是2萬左右。


2002年瑞士斯沃琪推出過價格2萬多元的陀飛輪表“天鑽一號”(限量),是瑞士最便宜的陀飛輪。泰格豪雅的陀飛輪表在10萬元人民幣左右。積家陀飛輪50萬以上(積家球形陀飛輪200萬以上)。寶璣100萬左右,百達翡麗的5101P長動力陀飛輪將近人民幣300萬元。


大眼仔通訊社


陀飛輪貴當然因為難做。想一下相當於一片天鵝羽毛的重量,總共六七十個零件,在手工製表年代確實是非常精細,甚至可以說是難以完成的工作。

自從法國製表大師寶璣發明了陀飛輪以後,這個特殊的結構一直是瑞士頂尖製表高手角逐天文臺最精準表大賽冠軍的利器,一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些能夠在天文臺舉辦的測試中,獲得最精準鐘錶桂冠的幾乎都是陀飛輪表,其製表師與調錶師往往都有詳細的記載,成為人們判斷一款貌似普通的古董表價值超高的依據。如今數控機床的普及,讓陀飛輪的製造能力大幅度提高,相應地成本也應該有所下降,不過拆裝調校陀飛輪的難度依然很高。瑞士產陀飛輪相對性價比高的可以推薦康斯登FC,豪雅最新推出的也極便宜。

相對動輒數十萬,至少也是十萬以上的陀飛輪表,國產貨一萬或者幾千都有,其質量穩定性與材質的耐久性是比較大的問題,還需要認真觀察,玩一下可以是否值得收藏難說。最後應該指出,陀飛輪雖然製造起來複雜,但只是一種複雜的調速裝置,除非有其它複雜功能,它一般不屬於複雜功能表,有興趣瞭解的人可以搜索一下,這是業內行家的權威觀點,不少資深人士豆有所誤解,值得花時間瞭解一下。


福祿嘻哈


先講重點

陀飛輪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擒縱系統,只是發明的時候,200年前,那個年代做小零件非常難,零件都要人手慢慢搓,安裝也麻煩,做起來特別麻煩,週期也長,不利於量產,所以陀飛貴也是情理之中。

那時候陀飛是為了準,今天科技發達,包括材料的改進,普通的款都可以做到很精準,而且現在生產設備也先進多了,陀飛的生產已經變得簡單也可以大量生產。

JLC的陀飛是現代款中第一家做到10w+的品牌,鋼款,推出來的時候嚇傻很多品牌,從此陀飛走入民間。

既然陀飛精準意義不大,那為何還有生存的價值,而且賣那麼貴呢?國產也出而且很便宜

今天選擇陀飛,主要是品牌還有美觀,不好看的就放棄吧。

另外:陀飛出現在錶盤上,一直轉啊轉, 也形成了一個社會認同,就是陀飛輪很貴,這也是其存在的一個重大原因。

我目前只有一隻陀飛,jlc 的翻轉,機芯在背面,低調得不告訴你。



以下資料來自維基

陀飛輪(法語:Tourbillon)(飛盤的一種)是由法籍瑞士著名鐘錶大師亞伯拉罕·路易·佈雷蓋,常稱寶璣(Abraham Louis Breguet)於1795年發明,是機械鐘錶機芯中的一個裝置。陀飛輪裝置的設計本身是用於懷錶之上,因為懷錶垂直的放在口袋中,或掛在頸上時,地心引力會影響擺輪搖擺速度,引致出現誤差。

陀飛輪的原理基本上是把遊絲、叉式槓桿和擒縱系統設計在同一軸上運作,陀飛輪在運行時會不斷旋轉,以減少地心引力所做成的影響。

但隨著二十世紀手錶的興起,由於手錶並非長時間垂直放置,因此陀飛輪裝置對手錶的作用已經沒有懷錶那麼大,但陀飛輪裝置極其複雜,而且由於製作成本及工藝的要求相當高,因此陀飛輪便成了高級手錶的代名詞

一枚配置陀飛輪的積家腕錶

德國製表大師Alfred Helwig,1927年發明了第二代的陀飛輪表,將飛輪固定支架去除,稱為“飛行陀飛輪”(Flying Tourbillon)。

中國製表大師矯大羽,1991年在香港的天儀軒發明了第三代的陀飛輪表,1993年獲得專利。他不僅去除了飛輪固定支架,連飛輪旋轉框架也去除了,並改造了擺輪夾板,使陀飛輪重量大減,增強穩定性,且更具藝術美。他的陀飛輪表稱為“矯氏神奇陀飛輪”(Kiu’s Mystery Tourbillon),又稱“中國陀飛輪”(Chinese Tourbillon)。

近年,中國大陸多間鐘錶廠如海鷗手錶及上海手錶等,成功研製出陀飛輪機芯,使得亞洲陀飛輪手錶出現


A哥AVR


目前陀飛輪我瞭解的就瑞士跟中國在生產 陀飛輪機芯瑞士的20萬起 海鷗的1萬起 但是目前國內一些用海鷗機芯的做工跟用材比海鷗好,銷售在5000起 還是值得玩玩









UHONOUR宇赫鐘錶


1. 您想過什麼叫做陀飛輪麼?什麼又叫做入門級的?2. 暫且把您所說的入門級理解為最便宜的陀飛輪手錶,根據做工以及款式不同5千到1萬就有。3. 您需要知道的是陀飛輪並不是都那麼貴,一個手錶的價格是很多元素綜合起來的,不是簡簡單單看有沒有陀飛輪!希望您能夠繼續對手錶抱有熱情,不斷學習手錶知識!


愛表的小學生


比較了好多祛斑的東西,我最後選了菲泊絲麗,是外用的祛斑霜,斑沒了皮膚也跟著變好很多,現在不認識我的根根本看不出我以前有過斑, 我覺得那個不錯,你可以試試,不過就是有點小貴,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不過能把斑去掉也算是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