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多少儒將?你最喜歡誰?

史學達人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儒將?多不勝舉。何為儒將,我想先把我心目中對儒將的定義說一下。

所謂儒將,可以分開來解釋,儒:儒雅、有文化有學識,即使不當赳赳武夫,也可當個文官,或者教書先生等文職人員;將:統領千軍萬馬、征戰沙場的一軍統帥。

儒將與猛將的最主要區別就是,經常作為一軍統帥出現在軍隊裡,而猛將則經常作為先鋒出現在戰場上。儒將制定方略、排兵佈陣;猛將具體實施、熱血沙場。儒將是大腦、猛將是胳膊。中國歷史上儒將的代表有韓信、周瑜、陸遜、趙雲、陳慶之、袁崇煥、曾國藩等;猛將的代表有樊噲、張飛、秦瓊、尉遲恭、彭德懷、許世友等。

下面我要重點講我軍歷史上最著名的儒將,也是我喜愛的將軍之一。

劉伯承元帥

  • 劉伯承元帥是我軍歷史上對軍事理論研究最深的人,精通《孫子兵法》,並由於畢業於蘇聯伏龍芝軍校,對西方的軍事理論著作也深有研究,如《戰爭論》,《制空權》等等,被稱為當代孫武,中西合璧的最佳典範。這是他儒的方面的最佳體現。

  • 劉伯承元帥,除了理論修為無比深厚之外,戰略規劃、戰場指揮也是軍中屈指可數的,他指揮了很多經典的戰例,如參與指揮的《四渡赤水》、抗日戰爭的夜襲陽明堡、設伏七亙村以及長生口、神頭嶺;解放戰爭的《千里躍進大別山》《橫掃大西南》等,千軍萬馬、指揮若定。這是他作為將的最佳體現。

聶榮臻元帥

  • 聶榮臻元帥,從小聰明好學,在那個時代,從私塾啟蒙、到縣裡的中學堂,都是學習成績拔尖的存在。從小博覽群書,如對達爾文的《進化論》、赫胥黎的《天演論》都深有研究,如果不當將軍,完全可以作為文化精英聞名於世,這是他儒的體現。

  • 聶榮臻元帥,棄文崇武,參加到解放人類的革命鬥爭中,聶榮臻與林彪率部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跳出包圍圈。抗日戰爭中,作為主要指揮員參與指揮了《平型關大捷》等戰役;解放戰爭中,獨立領導第五大軍團,與國民黨上將軍傅作義進行了長期拉鋸戰,著名戰役有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平津戰役等。這是他將的體現。

粟裕將軍

  • 粟裕將軍,他是湖南省立第二師範院校畢業,在那個年代、師範生絕對是可以算作知識分子的,如果沒有革命,粟裕將軍可能會成為一個教書先生、教育家。

  • 在歷史上有兩個師範生很厲害,一個是偉大的戰略家毛主席,戰略天下第一;另一個是大兵團作戰天下無雙的粟裕,他的軍事指揮能力在毛主席眼裡都不需要懷疑。

還有很多比較儒的將,如林彪元帥,陳賡大將等,看起來文質彬彬,其實胸有千軍萬馬。

我是彈史遇見你。歡迎點評~


彈史遇見你


]說到近代史,中國十大元帥,我最喜歡的是劉伯承元帥,他是一代儒將,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它是我國軍校奠基人,孫子兵法,在十大元帥當中,用的最好,劉伯承元帥,在長征的路上,為中央當先鋒官,過彝族區,劉伯承元帥,和彝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金蘭之好,微紅軍到達陝北,革命取得勝利,寫下了千古佳話,劉伯承元帥,在紅軍時期,他和朱德,同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英勇的鬥爭,不記個人安危,最後,紅四方面軍,終於在陝北會師,這個一劉伯承元帥,努力是分不開的,在十大元帥當中,劉伯承元帥,是一位智者,胸懷坦蕩,用兵打仗,以少勝多,創造歷史奇蹟,在抗日戰爭時期,劉帥指揮,楊成武,炸掉日本人飛機場,一天兩次,用兵,狠狠地打擊日本帝國主義囂張,為中國人民抗日,分光露臉,特別是解放戰爭時期,劉伯承元帥,千里挺進大別山,上黨戰役,取得輝煌,劉伯承元帥,在解放大西南,橫掃千秋,國民黨聽了劉帥的大名,望風而逃,尤其是劉帥,在解放四川當中,不少是劉伯承的同學,都望風歸降,這顯示出,劉伯承元帥,德高望重,有勇有謀,為新中國的解放,再立新功,劉鄧大軍,安天下,創造歷史奇蹟,再還有一個,岳飛,是歷史,一代儒將,以少勝多,一出事,800破十萬,火燒金兵,牛頭山救駕,大敗金兵,幾十萬,朱仙鎮,岳飛再造輝煌,打金兵全部消滅,創造歷史奇蹟,一代儒將,岳飛,中華民族的英雄,寶貴財富,千古傳佳話,永遠寫在歷史上,板上釘釘,第三個儒將,三國裡的趙雲,文武全才,有勇有謀,最主要是趙雲,辦事,準確,性格也好,在長坂坡前,大戰曹兵,殺了,七出七進,救少主,劉禪,採用一段佳話,把趙雲,累的不輕,劉備見了,把劉禪往地下摔一下,這才有一段,劉備摔孩子,到買人心,以後趙雲,跟隨劉備,東擋西殺,文武全才,長剩將軍,一杆長槍,白袍,銀龍馬,威風凜凜,在三國當中,哪次都有趙雲的身影,在,劉備去世後,跟著諸葛亮,福寶後主劉禪,跟隨諸葛亮,出山,到了晚年,忠心耿耿,忠心保國,趙雲一代儒將,名垂千古,謝謝


北斗星3557


朱德、粟裕、陳毅、鄧華、蕭克、左權、葉挺、黃興、蔡鍔、朱瑞、關羽、張飛、鄧萍、岳飛、徐向前、彭德懷、戚繼光、霍去病、蔡申熙、許繼慎、段德昌、彭雪楓、劉志丹、尋淮舟、羅炳輝、張雲逸、張自忠、李家鈺、武士敏、陳安寶、唐淮源、趙登禹、馮安邦、吳克仁、饒國華、郝夢齡、佟磷閣、黃梅興、戴安瀾、王銘章。





有才君子


中國歷史上儒將很多的,特別是近現代歷史上我黨就產生了諸多儒將,如劉伯承、聶榮臻、葉劍英、陳賡等人。不過要說到頂級儒將,當然是周恩來同志。

雖然周恩來長期被人稱作周總理,似乎周恩來以文治見長,可是實際上,周恩來在軍事方面也絲毫不遜色,是我軍儒將的代表人物。

周恩來在革命年代,曾長期在軍隊歷練,帶過兵、打過仗。

黃埔軍校成立時,周恩來擔任過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

北伐時,周恩來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第一軍副黨代表;

周恩來曾領導了南昌起義,打響了黨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第四次反圍剿時,周恩來和朱德領導和指揮紅軍打退了國民黨軍隊的第四次圍剿。

抗日戰爭爆發後,周恩來出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主任,努力團結各方面主張抗日救國的力量,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解放戰爭中,周恩來任軍委副主席兼代總參謀長,協助毛澤東組織和指揮解放戰爭,同時指導國統區的第二條戰線的鬥爭。

周恩來在軍隊系統工作時,風度翩翩,不僅展現了一代儒將的風采,也征服了許多中國人。


袁衛宇


中國歷史上的儒將真的太多了,三國時期的周瑜、諸葛亮這都是儒將中傑出的代表人物,當然了說到中國歷史上的儒將,周恩來總理是不得不說的。

周恩來

關於周恩來總理的事蹟我們也都是最為了解和熟悉的,他是新中國的締造人之一,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們最先熟知周恩來是因為他的那句“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到了他青年的時候,就開始到了歐洲留學。

正是在留學的期間,他加入到了中國共產黨,回國之後就開始領導了中國的革命。

也就是說在中國最為危難的時候,周恩來選擇了投筆從戎。他先是加入到黃埔軍校,擔任政治部主任一職。

然後,在1927年他又領導了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

對於中國人民來說,南昌起義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場戰役。

因為這一次戰役,打響了黨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誌著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大地上,誕生了一支為人民而戰的隊伍。

從此,中國的革命掀開了歷史的新篇章。

後來,周恩來和毛澤東一起,領導中國共產黨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為我們建立了獨立自主的新中國。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他被選舉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周恩來不但是中國人民心目中最為偉大的人,而且也是世界人民心目中最為偉大的人。他就是中國歷史上典型的儒將。

鄧小平

當然了我們最為熟知的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他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儒將。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的經濟,是通過鄧小平實施的改革開放發展起來了。

正是因為他帶領人民取得巨大的成就,讓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之一,所以,他被人民稱之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其實早在鄧小平實施改革開放之前,也就是新中國成立的過程中,他已經是一名戰功赫赫的將領了。

大家都知道的劉鄧大軍,就是劉伯承的鄧小平帶領的軍隊。

關鍵是鄧小平很早就加入到中國共產黨了,土地革命的時候,為了響應周恩來領導的南昌起義,他在廣西領導了百色起義,為中國早期的革命運動做出了巨大貢獻。

還有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都是那個時代最為傑出的王牌軍隊。我們比較熟知的太行山一代抗日的事蹟,千里躍進大別山一戰和淮海戰役中打敗黃維的十二兵團,這都是劉鄧大軍的功勞。

所以說到中國歷史上的儒將,鄧小平也是典型的代表人物。

粟裕

粟裕是新中國的是大將之一,其實他也是一名儒將。在他大學畢業之後,就開始參軍了。只不過他和其它的將帥不同的是,他是真正的從一名士兵成長起來的將軍。

毛澤東對粟裕的評價是他是可以率領幾十萬大軍作戰的優秀將領,林彪更是把他封為軍神,說他是競打神仙仗的優秀將領。

當然了粟裕的戰功也是最為突出的,可以說無論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粟裕都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們最為熟知的第一次反圍剿戰爭,車橋大戰,蘇中七戰七捷、豫東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

這些都是粟裕領導指揮的最為經典的戰役。

所以,說到儒將粟裕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的一個人物。


史學達人


中國歷史悠久漫長,名臣大將層出不窮,其中儒將帶著自己的特色尤其吸引人的眼光。

最最有代表力的莫過於毛主席。


儒將說的是不見長於個人武力,但軍略精湛,愛兵如子,為人有長者之風

毛主席毫無疑問都符合,我們沒聽說過他槍法多好,力氣多大,但我們都知道他用兵如神,人民軍隊和他相得益彰,毛主席用兵正奇相合,既有浩浩蕩蕩的正面進攻,又有出乎意料的戰術安排,在他的領導下,中國和人民才站了起來。


毛主席戰略意識的高超集中體現在《論持久戰》中,在這篇文章中他詳細分析了抗日的三個階段,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進攻。其中戰略相持最為重要,從1938年到1945年,漫長的戰略相持階段中,毛主席指揮人民軍隊打游擊,建立敵後根據地,讓侵略者疲於奔命,不堪其擾,這樣才最終迎來了抗戰的勝利。


毛主席對軍隊士兵的愛護也是出了名的。他說我們的軍隊不是封建社會舊社會的“臭丘八”,是人民的子弟兵,讓軍人第一次得到了真正的尊敬。他又說,軍隊中要充分保證士兵們的政治權利以及其他各種權利,讓士兵們更加擁護黨的領導。也正是如此,我們的軍隊才在惡劣的條件下屢屢反敗為勝,並最終建立新中國。

毛主席為人節儉自律。他一雙拖鞋穿破了也要再修補接著穿,負責他生活問題的相關人員一次次修補,最後實在不能再補了,這才不穿。他的衣服也是類似,洗得發白的中山裝是他最愛的裝扮。每天睡得是硬板床,花銷也全是來自自己的稿費,不佔國家的便宜。因此,斯諾說他從共產黨身上感受到了世界上其他任何政黨都不具有的“東方魔力”,正是這種作風下的共產黨才帶領了人民獨立自主,繁榮富強。


漫談國史


中國近代史有很多儒將,比方說劉伯承、周恩來、朱德、羅卓英、薛嶽、黃維等等,這裡面有不同陣營的儒將,如果不看陣營的話,單純按喜好來說,我最喜歡的儒將還是我們自己陣營的劉伯承元帥!

劉帥有不亞於關羽刮骨療毒之勇!


不管讀沒讀過三國演義,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關羽刮骨療毒,很多人對關羽都很佩服。劉伯承元帥也經歷過類似演義中關羽刮骨療毒的劇情,而且做的一點也不比關羽差。劉伯承元帥在25歲時在指揮戰鬥的過程中右眼被子彈擊傷,必須要把壞的眼球取出,安上一個假的眼球,但是劉伯承元帥在做手術的時候為了不讓麻藥影響到他的腦神經,堅決不打麻藥,劉伯承元帥整個手術完全是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做完的,試問現在誰能做到這一點?



劉伯承元帥儒將風采對軍隊有深遠影響!

劉伯承元帥不僅與周恩來、葉挺、朱德、賀龍等領導了對中國有深遠影響的南昌起義,而且打仗方面也非常厲害,劉鄧大軍的威名想必大家都聽過吧!但是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劉伯承元帥撰寫了《現代游擊隊要解答的問題》和《到敵後方開展游擊戰爭的幾個教訓》等書籍,同時還翻譯出大批蘇聯軍事教材,給當時的紅軍隊伍提供了大量軍事教材,極大的提升了紅軍的戰鬥力!



帶著眼鏡依舊那麼帥的劉帥,一身儒雅的氣質!既能打硬仗又能編寫訓練教材,還能忍常人不能忍之痛,我想儒將中沒有人能比得了劉伯承元帥。

以上為我個人見解,如果大家有不同見解,歡迎大家到留言區留言!同時歡迎大家關注我,觀看更多歷史方面的精彩回答!

歷史白話君


1933年2月底,紅一方面軍以運動戰和伏擊戰相結合的方式,在東陂戰役中一舉消滅了國民黨中央軍第52師和第59師,生俘兩個師長李明和陳時驥,將敵“中路軍總指揮”陳誠麾下的第一縱隊吃掉三分之二,創下紅軍一次殲敵精銳主力的數量之最。



陳誠不服,將原有的三個縱隊縮編為兩個,調整進攻戰術由“分進合擊”改為“中央突破”,其起家部隊第11師一馬當先攻擊在前,結果又在黃陂戰役中被紅軍誘殲,全師兩個旅僅有一個團在大霧中逃出生天,黃埔一期的師長蕭乾重傷不治,兩戰下來,敵第一縱隊三個師幾乎全軍覆滅。

兩次戰役紅軍共俘敵萬餘,繳槍10000餘支,其中比較先進的法國“哈奇開斯”輕機槍即多達300挺,山炮野炮40餘門,極大改善了紅軍的武器裝備水平,陳誠的“土木系”軍事集團遭到了羽翼漸豐以來首次重大打擊。



蔣介石給“中路軍總指揮”陳誠的手諭中無奈承認:“周恩來確是個不易應付的對手,此次挫失,悽慘異常,實有生以來唯一之隱痛”。陳誠羞愧難當,回電:“誠雖不敏,獨生為羞”,並且回到南京後,一個多月時間裡不好意思面見蔣介石,何應欽幸災樂禍之極,國民黨確實被打疼了。

這是紅軍第四次“反圍剿”的致勝之戰,我們知道,前三次敵人出動的都是雜牌軍和地方軍閥,而這一次是以蔣介石中央軍為主。此時毛主席已離開軍事領導崗位,“洋顧問”李德還未到來,戰役的主要籌劃和戰場指揮,是代理紅一方面軍總政委的周恩來和總司令朱德,看來蔣介石的情報還是比較準確的,當年的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領兵作戰絕不含糊。



周恩來風度翩翩,談吐高雅,在各種談判中技巧高超遊刃有餘,甚至連敵人也欽佩不止,絕對是“儒將”風範。而實際上,周恩來很早就負責中央的軍事工作,從領導上海工人武裝起義、南昌起義,到解放戰爭時期的代總參謀長,在巨人的光環下,周總理的軍事才華被嚴重低估了。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開始進行第二次合作,周恩來率代表團前往武漢工作,期間收到了兩份任職邀請,一個是孔祥熙希望他到財政部協助工作,一個是陳誠代表蔣介石希望他擔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



經過慎重考慮,1938年3月,周恩來出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中將副部長,而部長恰恰是五年前的手下敗將陳誠,可謂是“不打不相識”。周總理充分利用自己的“官方”身份和在黃埔學生中的威望,做了大量統戰工作,解放戰爭中許多起義將領,都是在這個時間段思想開始轉變的。

1947年起,在轉戰陝北期間,周恩來以中央軍委副主席的身份兼任解放軍代總參謀長,參與各大戰略區一系列重大軍事行動的決策和佈署,對許多戰役細節進行電報指示,最多時一晝夜草擬急電22封。1949年代表軍委擬定《關於統一解放軍全軍組織和番號的規定》,以及軍旗軍徽等式樣的選定,為人民解放軍的正規化建設作出巨大貢獻。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勳”。

結語的後面兩句充分表明了周總理的軍事才華,從紅軍時期到抗日戰爭時期,身著軍裝的總理帥得不行,讓我輩後人想不喜歡都難。


度度狼gg


守土古範韓,論兵新孫吳,這是陳毅元帥對劉伯承元帥的評價,精準概括了劉伯承元帥的用兵特點,充、分彰顯了他的儒將風采,也是我最欣賞的儒將。

範韓,是指范仲淹、韓琦,他們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以文官身份統兵作戰,堪稱古代儒將;孫吳,是指孫武、吳起,他們是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既是軍事理論家,分別著有《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又是軍事統帥,文武雙全,堪稱兵家聖人。

在我看來,劉伯承元帥絕對當得起這樣的評價。

劉伯承是四川開縣人(今屬重慶),年輕時考入重慶蜀軍講武堂學習,當時很多學生都染上吃喝嫖賭抽等舊軍閥習氣,但劉伯承一塵不染,把全部精力投入學習。

劉伯承不僅刻苦學習西方軍事課程,還堅持業餘時間自學中國古代兵書,《孫子》、《吳子》等經典都能熟讀成誦,品學兼優,成績出眾,一派儒雅風範,被同學們稱為“軍中菩薩”,寓意他如同出“白蓮一般,出淤泥而不染”。

劉伯承畢業後投入川軍,他雖是儒將形象,謀劃縝密,思維敏捷,打起仗來卻毫不柔弱,經常身先士卒,帶頭衝鋒,多次受傷,逐漸成長為文武雙全的川軍名將。

劉伯承最危險的一次遇險是在攻打酆都城的戰鬥中,他的右眼被一顆流彈洞穿,必須挖出眼球,換上一顆假眼,由於擔心用麻藥會影響腦部神經,劉伯承堅持不打麻藥進行手術。

整個手術過程中,劉伯承忍著劇痛沒吭一聲,還在心中默數著醫生的刀數。當手術結束,劉伯承報出手術的總刀數,為其主刀的德國醫生頓時驚為神人,讚歎他為“軍神”。

儒雅和英勇不是反義詞,二者在劉伯承身上得到完美融合和體現。

土地革命期間,劉伯承被黨組織委派赴蘇聯學習,他先是入莫斯科高級步兵學校,後轉入伏龍芝軍事學院。當時蘇聯軍校沒有中文教官,為了攻克語言難關,劉伯承刻苦學習俄語,“視文法如錢串,視生字如銅錢,汲汲然日夜積累之;視疑難如敵陣,惶惶然日夜攻佔之”,靠著這股把學習語言當作打仗一般的認真勁頭,很快“不數月已能閱讀俄文書籍矣”。

劉伯承元帥神機妙算、足智多謀,絕不逞勇鬥狠,做無謂犧牲,他的用兵特點是戰前精確判斷敵情,避免失誤;周密制定戰鬥計劃,避免疏漏;敢於出奇制勝,避免貽誤戰機。這種智勇兼備、守正出奇的軍事指揮風格讓劉伯承百戰百勝,無往而不利。

戎馬倥傯中,劉伯承還致力於研究軍事理論,他譯著有《蘇軍步兵戰鬥條令》、《蘇軍合同戰術》等,將先進軍事理論介紹推廣給廣大八路軍將士。

新中國成立後,劉伯承又投身國防軍事教育事業,建議並受命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籌建期間,劉伯承嘔親自撰寫、審定和翻譯教材,親自培訓師資,甚至親自登臺授課,可謂宵衣旰食,嘔心瀝血,為我軍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中高級將領。

在畢業革命生涯中,劉伯承軍功卓著,但他為人低調,謙遜謹慎,虛心學習,淡泊名利,絲毫沒有架子,從未氣勢凌人,劉伯承元帥的儒將風範在全軍無人可及。

我們看看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劉伯承元帥軍事才華的評價:

1,朱德元帥是人民軍隊總司令,被譽為紅軍之父,在我軍享有崇高威望,他評價說劉伯承“具有仁、信、智、勇、嚴的軍人品質,有古名將風,為國家不可多得的將才”。

朱德總司令明確說劉伯承有“古代名將之風”。

2,鄧小平同志是劉伯承最親密無間的革命同志和戰友,劉鄧大軍名震天下,他在《悼伯承》一文中寫道:“伯承同志是我黨我軍的大知識分子,大軍事家。他的軍事指揮藝術和軍事理論造詣,在國內外屈指可數。”

鄧小平同志一句話點明瞭劉伯承文武雙全的特點,即儒將風範。

3,陳毅元帥也是我軍文武雙全的帥才,他評價劉伯承說:“守土古範韓,論兵新孫吳”。

陳毅元帥把劉伯承比喻成當代范仲淹、韓琦、孫武、吳起,這種評價絕無僅有。

面對榮譽和功勞,劉伯承仍是一如既往的謙遜,他曾說:

“我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一點點成就,那是黨和毛主席的領導所給我的。離開黨,像我們這些人,都不會搞出什麼名堂來的。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題上‘中國布爾什維克劉伯承之墓’十二個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榮。”

伯承一生真儒將,千載誰堪伯仲間!這就是我最欣賞的儒將——劉伯承。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在中國歷史上,儒將還是有許多的,筆者最喜歡的是劉伯承。

劉伯承是新中國十大元帥之一,在戰爭年代是一位功勳卓著的將軍,他和鄧小平率領的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像一把鋼刀插進了敵人的心臟。

劉伯承出生在重慶市開州,從北伐戰爭開始,就參加了中國的革命鬥爭,一直到新中國成立。

比較出名的一次是1916年3月中旬,為支持雲南護國軍在川南戰鬥,24歲的劉伯承率領四川護國軍第四支隊,攻克了豐都城,截斷長江交通,阻止北洋軍對四川的增援。

在激烈的戰鬥中,他連中兩彈,一顆從右太陽穴穿眼而過,把他的右眼珠打傷了。

一位德國醫生主刀動手術,劉伯承為了保護腦子,堅決拒絕使用麻醉藥。德國醫生用顫抖的手摘除了右眼球,又把周圍的壞肉一刀刀挖去,劉伯承渾身冷汗,咬緊牙關,沒吭一聲。

手術後,德國醫生見他手握的椅柄上汗水直滴,問:“痛嗎?”

劉伯承回答:“才70多刀,小事!”

德國醫生問:“怎麼知道的?”

劉說:“你每割一刀,我都在心中數著。”

德國醫生大為驚訝地說:“我當了這麼多年的外科醫生,還沒遇見一個像他這樣勇敢的人。

這是一個非常有名的真實的事情,發生在劉伯承參加革命初期,軍神之美譽也從這個時候開始。

新中國成立後,劉伯承主動請纓到南京創建軍事學校,負責培養現代化優秀軍事人才。

他這種急流勇退,淡泊名利的優良作風,讓我們不僅佩服有加。

在中國歷史上,他也是一位公認的儒將,不僅可以領兵打仗,還是一位知識淵博的才子。

劉伯承將軍也是筆者最為喜歡的一位儒將。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