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黃信,因何綽號“鎮三山”?實力怎樣?

nuli學習


刀叔觀點:鎮三山,應該是繼“打虎將”之後最大的笑話了。

宋江偶然間救了清風寨正知寨劉高的妻子,在將其妻送上清風山之後,劉高的妻子卻恩將仇報。宋江不僅受到劉高的重刑伺候,還被劉高賣給了官府,當時青州知府慕容彥達派來押解宋江的就是黃信。

黃信乃青州指揮司總管本州兵馬統制霹靂火秦明的徒弟,因為他本身武藝高強,威鎮青州。許多戰役中黃信都是作為輔助出場,基本沒有他獨自對陣的畫面,對其很是忽視。

黃信屬於比較早上山的,雖然沒什麼重要大功,但是苦勞也不少。武功也比較符合這個位置,雖然和大部分天罡星比不了,在地煞星裡還是很突出的,他排在37位,三打一才打贏他的燕順也能排在50位。水滸傳裡的官職很混亂,不過大致是節度使>統制>都監>團練>提轄>都頭。

這麼一看,落草前級別比黃信高的也只有關勝、秦明、呼延灼而已,董平和黃信平級,林沖、徐寧不好判斷。

張清都只說是東昌府中的將領,沒說什麼職務,估計到不了都監。他是正規軍官,帶部隊的話,比史進、劉唐這樣比他能打但是沒帶過兵的人作用要大。至於蓋過孫立,雖然孫立的武功明顯更高,但是既然兩個人排在一起了,把提轄排在都監前面就顯得不那麼合適了。畢竟不全是按照武功排的,否則安道全該在末位了。

現代學者在評論黃信這一人物時,一個共通點是,認為其綽號“鎮三山”是一個大笑話。

其一,黃信根本不是二龍山三位大當家的對手,即便是清風山上三個頭領,交手幾十回合便回敗下陣,就黃信這點能耐跟“鎮三山”這個綽號相比,實在是言過於實了。

其二,其後來被師傅秦明勸說投於宋江後與三山強盜同效力宋江,因而這一綽號在梁山上自然會引起諸多尷尬。

如果說鎮三山是個笑話,他的武藝則更加不入流。

黃信拍馬舞劍,直奔燕順。三個好漢,一齊挺起朴刀,來戰黃信。黃信見三個好漢,都來並他,奮力在馬上鬥了十合,怎地當得他三個住。

“奮力"表明黃信已經用盡全力了,怎地當的住已經證明黃信招架不住了。雖說三(清風山三位頭領,燕順、王英和鄭天壽)攻一,但這三個人聯手也沒有五虎實力吧,參考呂方強小彪,加上郭盛平石寶,也就是2個強小彪最多弱虎-強驃水平,清風山三人能贏2個呂方?

黃信在梁山上的人際關係、以及其最終得以善終的結局,全靠的是他作為宋江的“心腹”秦明徒弟的身份。


王銘葦


《水滸傳》裡有一個人物很有意思,他開始是大宋朝廷命官,曾經親自捉拿過宋江,投奔梁山後,不僅沒有遭到宋江的打擊報復,反而不聲不響中,成為宋江的親信,爬升到高位,排名地煞星第二位。縱觀整部《水滸傳》,他佔的篇幅不多,然而十分精彩,他就是鎮三山黃信。

鎮三山黃信

眾所周知,水滸的排名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三十六天罡基本上是屬於參加革命較早,或對山寨功勞巨大,或武藝高強,一般人很難排上;七十二地煞之首是神機軍師朱武,參加革命早,能力也不小,梁山的頭號智囊是智多星吳用,二號智囊就是朱武,實際上真正的大陣仗的排兵佈陣都是朱武主持,比如三打祝家莊、徵田虎、徵方臘等等,他排名地煞星第一無可爭議。排名地煞星第三的病尉遲孫立的武藝更是高強,比起天罡裡面的大部分如劉唐、解珍解寶之流只強不弱。功勞也不小,三打祝家莊就是頭功。黃信位列其間,號稱地煞星。

地煞星黃信

他是如何做到的,很值得琢磨。

黃信參加革命早嗎?黃信從《水滸傳》第三十二回出現到第三十五回投奔梁山,此時的梁山上映聚集了晁蓋、吳用、公孫勝、林沖、劉唐等一干人馬,資歷肯定比不上,也不如新入夥的秦明、花榮,甚至不如 燕順、王矮虎、鄭天壽,畢竟人家先在清風山落過草。

黃信武藝高強嗎?他出場時,原文介紹”他本身武藝高強,威鎮青州,因此稱他為“鎮三山”。那青州地面所管下有三座惡山:第一便是清風山,第二便是二龍山,第三便是桃花山。這三處都是強人草寇出沒的去處。黃信卻自誇要捉盡三山人馬,因此喚做“鎮三山。”一聽之下,可能覺得黃信是個武藝超群的大人物。不過原文說了黃信是自誇,埋下了伏筆。黃信馬上就遇到了挑戰,在押送宋江回青州的路上,碰見了清風山的燕順、王矮虎、鄭天壽劫道,黃信先以語言恫嚇”你那廝們不得無禮!鎮三山在此!“,沒有收到成效之後,”黃信拍馬舞劍,直奔燕順。三個好漢一齊挺起朴刀來戰黃信。黃信見三個好漢都來並他,奮力在馬上鬥了十合,怎地當得他三個住。亦且劉高已自抖著,向前不得,見了這般頭勢,只待要走。黃信怕吃他三個拿了,壞了名聲,只得一騎馬,撲喇喇跑回舊路。三個頭領挺著朴刀趕將來。黃信那裡顧得眾人,獨自飛馬奔回清風鎮去了。眾軍見黃信回馬時,已自發聲喊,撇了囚車,都四散走了。“

三山中的哪一山都打不過

上了梁山之後,黃信一直打醬油,唯一一次獨立上陣是與呼延灼對陣,交戰不到十合,被呼延灼一鞭打落馬下,不難知道,黃信的武藝實在稀鬆。

但“能力之外的資本等於零”在黃信身上並不適用。

我們先來看看混官場的黃信怎麼樣?

話說宋江閒來無事,四處閒逛,在桃花寨(強盜窩)救了一位婦人是清風寨(官府)知寨劉高的夫人,突然想起清風寨當副知寨的花榮,興致勃勃地跑去見網友。不料,劉高與花榮文武不和,在途中被劉高一把拿了,花榮強行搶回,送走後又被劉高偷偷捉拿。劉高狀告到上級青州知府處,知府慕容彥達派黃信前來處理。且看黃信如何處理,堪稱精彩。

首先,懂得打造招牌,懂得經營關係。他原是青州府的兵馬都監,都監在宋代是個八品小官, 掌管本城廂軍的屯駐、訓練、軍器和差役等事務,差不多是個民兵大隊長的官。加上宋代重文輕武,可以說是個雞毛小官,相當於現在的科級幹部。明知轄區內有三夥土匪,他卻自稱“鎮三山”,給自己取這麼一個名字並不是為了拉風,而是標準的政治正確,投上司所好。因為,別說一個黃信,就是十個黃信也剿滅不了青州境內的土匪,但口號不能不喊,聲勢不能不造,作為地方主官的慕容知府並沒有主動剿滅轄區內三夥土匪的意願,但明顯需要屬下時刻表態剿滅之決心,以示自身之態度。所以,在收到下屬劉高的報告後,得知治下出現嚴重的社會穩定事件,第一反應是叫黃信前去處理,可以說,黃信極力打造的招牌起了作用。他本是霹靂火秦明的部下,又拜他為師,秦明說:“黃信那人亦是治下;二者是秦明教他的武藝;三乃和我過的最好。當時的秦明是青州兵馬統制,相當於軍分區司令,是他的頂頭上司,能得到這樣的評價,可見黃信處理關係的能力非同一般。

其次,工作態度端正,執行力強。“這兵馬都監黃信上廳來領了知府的言語,出來點起五十個壯健軍漢,披掛了衣甲,馬上擎著那口喪門劍,連夜便下清風寨來,逕到劉高寨前下馬。”領到任務立馬就辦,絲毫不耽誤功夫,這執行力,這態度在領導眼裡肯定沒說的。到了現場,劉高及其手下已經被花榮大鬧清風寨嚇破了膽,束手無策。黃信馬上定下”鴻門宴“的計策,並親自上門輕鬆地賺得花榮前來,讓他束手就擒。整個過程,黃信有勇有謀,能說會道,氣度非凡,處理得乾淨利落,精彩紛呈。讀者有興趣可找原文來看,金聖嘆在此章批註了十餘處“黃信能”“黃信會說”,由衷讚歎。

執行力不是喊出來的

再次,處事利落,處處留有餘地。雖說是奉命前來辦案,很顯然黃信不僅是公事公辦,並不傷害當事人的尊嚴和利益。雖然捉拿了花榮,卻讓花榮心服口服,不覺得是刻意打擊。請看原文:”黃信接過酒來,拿在手裡,把眼四下一看,有十數個軍漢簇上廳來。黃信把酒盞望地下一擲,只聽得後堂一聲喊起,兩邊帳幕裡走出三五十個壯健軍漢,一發上,把花榮拿倒在廳前。黃信喝道:“綁了!”花榮一片聲叫道:“我得何罪?”黃信大笑,喝道:“你兀自敢叫哩!你結連清風山強賊,一同背反朝廷,當得何罪?我念你往日麵皮,不去驚動拿你家老小!”花榮叫道:“也須有個證見。”黃信道:“還你一個證見!教你看真贓真賊,我不屈你。--左右!與我推將來!”無移時,一輛囚車,一個紙旗兒,一條紅抹額,從外面推將入來。花榮看時,卻是宋江;目睜口呆,面面廝覷,做聲不得。黃信喝道:“這須不干我事,見有告人劉高在此。”花榮道:“不妨,不妨!這是我的親眷。他自是鄆城縣人。你要強扭他做賊,到上司自有分辯處!”黃信道:“你既然如此說時,我只解你上州里,你自去分辯。”便叫劉知寨點起一百寨兵防送。花榮便對黃信說道:“都監賺我來,雖然捉了我,便到朝廷,和他還有分辯。可看我和都監一般武職官面,休去我衣服,容我坐在囚車裡。”黃信道:“這一件容易,便依著你。就叫劉知寨一同去州里折辯明白,休要枉害人性命。”

最後,他更有著官場的油滑。嚴格來說,黃信也不認真,他並不過問具體的案情,明明是一個殺人犯兼江洋大盜宋江,連基本的訊問程序都不走。“後面取出宋江來,教黃信看了。黃信道:“這個不必問了。連夜合個囚車,把這廝盛在裡面!”頭上抹了紅絹,插一個紙旗,上寫著:“清風山賊首鄆城虎張三”。宋江那裡敢分辯,只得由他們安排。”簡直就是葫蘆僧判斷葫蘆案。看似不負責任,其實更深層的意思是一切處置權都交給上司,把最大的功勞留給慕容知府。正是這樣的油滑,請問哪個上司不愛?

有這樣一身能耐的人物在哪裡都不會埋沒,不當軍官當土匪的黃信換了馬甲照樣風生水起。

投降宋江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與宋江一起做證婚人,把花榮的妹子嫁給秦明。這真是一件超級複雜,而多家共贏的事件。很顯然,這件事情是宋江的主張,他很會利用給人許配婚事的手段收買人心,比如將貌美如花武藝高強的扈三娘嫁給猥瑣的王矮虎。此舉可以一來迅速穩定剛剛被滿門抄斬的秦明,二來可以加固與花榮的關係。聰明人黃信很默契地GET到了宋江的意圖,錦上添花,與宋江一起做證婚人,把自己和秦明一起捆綁賣給宋江。

可以說,宋江從此也認識了黃信。厚黑學宗師李卓吾曾說過:如黃信者,真可人也,用得用得。同樣厚黑的宋江對人精黃信開始惺惺相惜,投桃報李。要知道,黑宋江可不是一個好惹的人物,得罪了他的閻婆惜被殺,出賣他的黃文炳甚至被活剮。黃信卻能做到共棄前嫌,成為宋江的心腹。至此,宋江的十大心腹也湊足了:三十六天罡裡的吳用、秦明、花榮、戴宗、李逵和張順;七十二地煞裡的宋清、孔明、孔亮和黃信。

厚黑學

成為心腹後,他非常小心。雖然貪功,但從不冒進,向來都是嚇得了就嚇,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不做硬骨頭,只做滑頭。徵方臘行動中,折損了大部分梁山人馬,武藝差的、腦子不好用的、貪功冒進的、脾氣暴躁易怒的基本上都活不下來。黃信安然挺到了最後,入京得授武奕郎兼諸路都統領,仍任青州。升官發財,衣錦還鄉,儼然成功人士。

黃信,梁山可人也。


老施野談


因為黃信多次自誇,表明自己要捉盡三山土匪,所以人稱“鎮三山”!!!至於他的實力,非常一般!小彪中等水平!!!

黃信是梁山五虎將之一秦明的徒弟,原青州兵馬都監,曾立志要捉盡三山土匪,因此人均稱其為“鎮三山”;黃信雖然立下志願,卻並沒有真去剿過匪,相反,土匪還來找他的麻煩;那日!黃信領了一百四五十軍馬,押解宋江、花榮前往青州,交與慕容知府發落;軍馬正行之間,突然跳出燕順、王英、鄭天壽,帶著四五百小嘍囉,要救宋江、花榮;顯然黃信“鎮三山”的名頭,根本唬不住這些三山好漢,為什麼呢?一則黃信並沒剿過匪,二則三山好漢也並非等閒之輩,所以即便他亮出名頭,也不會有人怕他;黃信當時說道“你那廝們,不得無禮,鎮三山在此!”,指望用自己名頭嚇退對方,再看這清風山好漢時,人根本就不睬他,並無半點懼怯,相反,換來的只是一番無情的嘲笑,三人道“你便是鎮萬山,也要三千兩買路黃金,沒時,不讓你過!”;幾番奚落之後,鎮三山終於發怒了,拍馬舞劍,直奔燕順去了,這三個好漢也一齊來戰,黃信不能敵,倉皇逃命,兵也不要了,囚車也不管了,一個人獨自逃命去了;為何要獨自逃命?你看原文“黃信怕吃他三個拿了,壞了名聲。”“黃信哪裡顧得眾人,獨自飛馬奔回清風鎮去了”,此時的黃信,依然想著自己那一文不值的名頭,簡直愚昧不堪……

他的名頭確實一文不值,誇張、虛假,沒有任何真實意義,說出去得不到任何尊敬,換來的只會是嘲笑,看不起;為什麼這麼說?他名曰“鎮三山”,要剿盡三山土匪,實際上只是個浪得虛名,無才無德之徒,他剿匪了嗎?根本就沒有;別說三山土匪,就連一山土匪他都剿滅不了,連清風山的燕順、王英都打不過,如何敢與二龍山的魯智深、楊志、武松交手,那還不打得他滿地找牙……







小學生愛歷史


每次我看到黃信的外號,就總是不由自主的想笑。

黃信是青州知府慕容彥達麾下兵馬都監,師父是霹靂火秦明,黃信綽號“鎮三山”,這綽號裡的“三山”指的是青州地界的清風山、二龍山、桃花山。我們先來看看這三座山上都有哪些強盜賊寇。

清風山原先有三位頭領,燕順、王英和鄭天壽。這三位頭領都是弱小的角色,沒有什麼戰鬥力,但是宋江來了之後,帶了花榮和秦明,秦明還是黃信的師父,這兩個人都是狠角色,事實證明黃信鎮不住第一座山。

二龍山更是狠人出沒,頭領有魯智深,武松,楊志,施恩、張青、孫二孃,底下還有一個曹正的酒店,簡直就是縮小版的梁山,以黃信的功夫上去,也鎮不住。

桃花山的頭領是周通和打虎將李忠,黃信衝上去說不定還能打,但是桃花山和二龍山交情不淺,後來呼延灼帶兵攻打桃花山,李忠打不過後就寫信向二龍山求助。於是,魯智深、楊志和武松等人到達支援,和呼延灼拉成均勢。可見黃信去了也鎮不住。

不過《水滸傳》也說了黃信自己自誇要捉盡三山人馬,因此喚做鎮三山。


人者仁義也


前言:

黃信是青州兵馬都監,慕容知府手下。他是秦明的高徒,身手武功不錯。青州轄內有三座山,分別是清風山,二龍山,桃花山。是屬於他管轄範圍之內。可這三座山賊寇盤踞,剪徑橫行。黃信也有滅他們的志向,鎮三山因此得名。

押送宋江途徑清風寨,無人認識,自掌耳光

黃信的海口誇出去,是因為自忖武藝高超,素無敵手,對三山賊寇不屑一顧。那他的武功高到哪個份上,這還需要考究一番。如何考究,就是跟人較量。要不單挑,要不群毆。假若殺入敵營,如入無人之地,你的武功的確高出天際。考驗先從清風山開始。

不是有誇口說,三山賊寇過來,他能團滅麼。這次他押著宋江和花榮回青州,還真先從清風山過。他帶的人馬不算多,有一百四五十人。可剛過一座林子,就聽到擂鼓震天,林子裡竄出三五百個小嘍囉,把他們團團圍住。

這個人海戰術,以三五百號人,對付一百四五人。從贏面來看,黃信佔不了優勢。但黃信很自信,對他來說,不過是些小嘍囉,以他的喪門劍,能幹掉百來號人不在話下。可他夠自信,他的手下卻沒那麼自信。

跟他一起的劉高是個文官,除了會念佛保佑,起不了太大作用。其他士卒也是烏合之眾,一見到對方人多勢眾,當場嚇得屁滾尿流,轉身就要跑。

這些士卒想必從來沒打過仗,平時只在清風寨過太平日子。一見有人剪徑,首先想到保命要緊,趕緊先溜。如果不是黃信喝住,轉眼跑個精光,只留下黃信一個人孤零零站在林子裡,場面不免有些尷尬。所以撐場面的事,還得靠黃信。

只見圍上來的小嘍囉並沒進攻,只是按兵不動。過了半晌,三個穿紅著綠的大漢,跳了出來。一個是燕順,一個是王英,一個是鄭天壽。黃信以為看錯了,見過打劫的,沒見過穿得如此鮮豔來打劫的,這可是生平頭一遭。如果在街上碰到,以為是跳大神的。

黃信壯著膽子喝道:“鎮三山在此,不得無禮。”三個賊頭似乎沒聽過這個稱號,面面相覷,甚是疑惑。

看來黃信的綽號竟然是自封的。

要不清風山屬於青州管轄,地頭蛇就是黃信。連地頭蛇的名號都沒聽過,你說這個耳光打得是不是賊響亮。

這可把黃信氣的七竅生煙,這不是綽號出不出名的問題,是關乎的顏面的問題。你讓下面人怎麼看我黃信,以後還怎麼混。

本來眾士卒聽到黃信報出名號,以為賊寇一聽之下,趕緊抱頭鼠竄,逃之夭夭。正想鼓掌叫好。可這夥土匪不但沒被嚇著,還滿臉困惑,相互對望。似乎鎮三山的名號,從未聽過。

這讓眾位士卒左右為難了,心裡不停打鼓,到底是跑還是不跑?老大沒跑,自己跑了,回去軍法處置。不跑,只怕小命難保。

果然,三個賊頭髮話了:管你鎮三山,還是鎮萬山,留下三千兩黃金再說。這是不認識的回答,完全不給面子。黃信環顧四周,已經被鐵桶般圍著。若是硬拼,下面人不給力,想要殺出重圍難上加難。

黃信只能滿臉陪笑道:“我只是一個都監,帶著兄弟們回營,哪有買路錢啊。”那三個賊頭笑道:“那這樣子,給你個面子,你留下當人質,他們回營拿贖金。”

黃信自從在青州做兵馬都監,從來沒這麼膿包過。本來人馬單薄,想先和顏悅色認慫,讓賊子放他們一馬。改天再集齊人馬,征討賊寇,一洗雪恥。可讓他留下做人質,嚮慕容知府要贖金,那黃信還用混麼。

當時在慕容知府面前誇過海口,把三山的土匪剿滅。現在三山沒剿,已被一山抓為人質,還要贖金方能放回。慕容知府得知,心裡作何感想?匪未剿,先做了賠錢的買賣,你黃信的本事如何,大家心中皆知。從此仕途前程也就到此為止了。

黃信鬥三個賊頭,無力還手,只能跑路

黃信大怒,只能硬著頭皮上了。一個對三個,其他眾士卒都在下面看著,看你黃信到底如何威風。十個回合,士卒用手指頭掰著數。

我跟諸位說下,十個回合是多久。馬上交戰,兩馬交錯算一個回合。就是你衝過來,我迎上去。兵刃相接,算一個回合。步戰,是你一招,我一招,算一個回合。黃信本來想單挑,你們偏偏不講原則,要群毆。燕順羊販子出身,在梁山排五十位,王英排五十八位,鄭天壽排七十四位。

平均下來,算是排六十位的好漢打黃信,然後黃信撐了十回合,跑路了。而且是撇下眾位軍漢先溜。當然,眾位軍漢也無需操心,一見大勢不妙,跑得比黃信還快。可憐那個劉高,哪裡跑得贏,被七手八腳綁了去。

這個黃信跟他師父秦明相比,武藝差的老遠。算不上出類拔萃。雖然投靠梁山以後,跟著梁山宋江南征北戰,不過都是以副將的身份出現,也斬殺過幾位敵將。實力也就中上水準。

有人會說,他不是戰勝過遼國大將賀重寶,怎麼說他武功只在中上。如果單挑賀重寶,估計他死都不知怎麼死的。當時是賀重寶連續跟數名梁山頂級戰將:林沖,董平,花榮,秦明等人戰了一陣,因被圍剿,無心戀戰,準備策馬回營。

黃信突然殺出,賀重寶一時心慌,被砍中了馬頭,他只能棄馬逃走。被楊雄,石秀,宋萬等人趕到,齊力亂槍戳死。黃信只是趁人之危,撿了一個便宜,從武功身手,哪能贏得賀重寶一招半式?

結語

黃信號稱鎮三山,其實連鎮一山都費勁。碰到王英,燕順等人,打得他無力還手。而且三位對他也不是很熟悉,所以這個綽號其實是自封的。他的武功實力在梁山只能是中上水平,不要期待過高。儘管南征北戰還挺賣力,但只能做副將,不能當主將,實力決定了一切。



我是灣火,堅持文化原創。文筆講究精煉傳神。諸位若是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關注,留言指正。謝謝!


灣火


論純武力,在地煞群雄中黃信稱第二,恐怕沒人敢稱第一了吧!但遺憾的是,黃信和他師傅秦明卻總是無端的遭黑,人家又沒有找美國合拍電影…

黃信在上山前是青州兵馬都監,是個正義感爆棚的將領,在青州界內有清風山(燕順)、桃花山(李忠)、二龍山(鄧龍)三座大山,山上各有一夥賊人興風作浪,黃信立志要蕩平三山賊寇為民除害,但因為時值亂世知府為了拖業績遲遲不給黃信蕩平三山的機會,論能力,以黃信的官職和本事帶領兄弟們剿滅賊寇根本就不是問題,所以鎮三山這個綽號也不是吹的。在劉高與宋江發生摩擦後,黃信設計捉了宋江和花榮,在押送途中遭到了燕順、王英、鄭天壽的攔截,一打三撐了十多回合黃信就跑了。有腦袋有毛病的答主以及讀者從這一戰例就對黃信大黑特黑,說什麼連清風山都打不過還想蕩平三山。呵呵,首先,倉促應戰的黃信當時是處在林蔭小道,並且在馬上持短兵器對戰三個步戰長兵器且有所準備的選手,更重要的是王英、鄭天壽也並非泛泛之輩,在諸多不利因素下能撐十多回合已經不容易了,所以拿此戰來黑黃信,我勸你們還是去文體兩開花吧。

上山之後的黃信表現也不錯,徵遼時怒斬賀重寶的馬頭,然後亂軍當中將其擊殺;徵西時瞬秒潘忠;徵南時不明回合上風趙毅,還三十回合外打平郭世廣。而單從與郭世廣打鬥的這一場已經註定了黃信的實力在小彪中的拔尖的了,要知道實力不差的宣贊和郭世廣只能拼個同歸於盡。

如此表現的黃信,與孫立共同作為林沖的副手南征北戰,你還覺得他很水嗎。孫立會的他都會,孫立沒有的他不一定沒有。罕有敗績的鎮三山作為地煞武力第一人,當之無愧!


讀名著請保持自己基本的判斷力,別盲目跟風!


邏輯文史游


紅塵君曾經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列舉了梁山上一些最“名不副實”的頭領,而這位鎮三山黃信,恰好就位處其中。

何以故?且聽紅塵君慢慢道來:

名為鎮三山,其實一山都鎮不了

大家都知道黃信的綽號鎮三山,他要鎮的可不是泰山華山五臺山,而是青州治下二龍山,桃花山和清風山,這三座山上都有強人。

紅塵君實在無法理解他到底哪裡來的底氣,二龍山上的三位大哥,魯智深,楊志和武松,就算他師傅霹靂火秦明單挑都沒有任何把握能勝過其中一位,更不要說三位了,更不要說武藝比他師傅差的遠的黃信了,這種神之自信簡直可笑至極。

當然了,人有信心自然是好事,但千萬別過了火,比如你叫個托塔天王啊,入雲龍啊都沒問題,但千萬不要抱名人大腿或者貶低別人來提高自己

而黃信的真實實力,在和清風山燕順王英鄭天壽他們一戰就徹底曝光了,他帶著幾百官兵,遇到了清風山的幾百嘍囉,最後他信心十足的出馬,以為可以輕鬆擺平“一山”呢。

哪裡知道被王矮虎他們三人一輪圍攻,馬上就抵擋不住了,一個人毫不仗義的落荒而逃,把車隊都留給了對方。

而王英他們三個人只能說是梁山中等偏下水準,尤其都還是步軍頭領,天生被馬軍剋制,這種情況下黃信帶著官兵都打不過對方一群草寇,可以說明他無論武力還是統率力都相當一般。

黃信的長處

那麼大家可能問了,黃信這武力和統率力都一般,然鵝卻位居青州兵馬都監之位——乃是花榮的上級,而且最後還倖存了下來,比他師傅霹靂火秦明都強,難道他一點本事都沒有麼?

非也,黃信雖然在個人能力上並不突出,但卻是個很識時務的人。

比如說秦明投降宋江之後,一個人去遊說還在抵抗的黃信,黃信二話不說馬上就同意了,遠不如秦明還掙扎了一番的忠誠。

再比如黃信雖然抱著秦明的大腿佔據了地煞第二名的高位,尤其是身後還有病尉遲孫立這種不遜色八驃騎的猛將,但是黃信卻十分清醒,知道自己的實力就是做個副將,棒棒場子可以,但絕沒有獨當一面的實力,因此也是十分低調,再也沒有喊過什麼“鎮三山”,更不會和魯智深武松等人叫板。

所以最後打完方臘之後,就連五虎都倒了兩虎,包括他師父秦明,但是黃信卻是安然無恙,得了封賞,善終結束。

紅塵君說

綜上而述,黃信無論是個人實力還是帶兵打仗的統率力都只能說是一般,比孫立,宣贊這些地煞級別的尖子顯然差了不少,但是他卻有自知之明,尤其在上山之後,非常低調。

這也給了我們提示,尤其是一些個人能力並不拔尖的朋友,當你做事無法特別優異的時候,就需要在做人的方面好好下功夫了,少說閒話,抱好大腿,踏踏實實做事,最後結果也一定會不錯的


我說完了,誰贊成,誰反對?^_^


在下紅塵如鏡,一個不正經的喜歡歷史的攻城獅,還簽約過幾本水滸小說。諸位若是喜歡我的文章,敬請點贊關注轉發——這樣就能自動收到更多紅塵的文章啦,更歡迎留言聊天,紅塵君承諾每條必看必回,再次鞠躬感謝!(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紅塵如鏡


水滸傳裡的都監大人,沒一個好東西!都是使詐的高手。孟州的張都監,為拿下打虎英雄,一家幾十口子都一起詐。東平府董都監一不做二不休接連詐死老丈人詐娶人女兒,也不怕詐屍了,雖稱風流雙槍,實是下流無雙。

青州黃都監詐得最具有技術含量。那青州地面,所管下有三座惡山:第一便是清風山,第二便是二龍山,第三便是桃花山。這三處都是強人出沒的去處。黃信卻自誇要捉盡三山人馬,因此喚做鎮三山。在清風寨虛設筳宴詐得花榮一楞一楞的,不知是計,只想黃信是一般武官,必無歹意。那知黃信把酒盞望地下一擲,只聽得一聲喊起,兩邊帳幕裡,走出三五十個軍漢,一發上,把花榮拿倒在廳前。黃信喝道:綁了!更絕的是黃信與呼延灼上演雙簧詐取關勝。黃信出馬,仗喪門劍,驅坐下馬,直奔呼延灼。兩馬相交,鬥不到十合,呼延灼一鞭,把黃信打落馬下。宋江陣上眾軍搶出來,扛了回去。多逼真!關勝還真信了。


霧都溼氣


黃信,綽號"鎮三山

實力咋樣,你想想霹靂火秦明,厲害吧黃信是他徒弟


鎮三山聽著挺牛的,不過就是三座山而已,所管下有三座惡山:清風山、二龍山、桃花山。這三處都是強人草寇出沒的去處。黃信卻自誇要捉盡三山人馬,因此喚做鎮三山。


要說這個人的實力,也就是中不溜那樣!跟三國中的于禁啊,這一批人武力值差不多,但是為人比較狠,所以看著感覺有一股子狠勁兒,其實沒碰上硬茬,基本上陣前幹仗的時候,都是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打的熱熱鬧鬧的,你說要是上來碰見一個跟林沖一樣的人,不到三合,沒了, 施耐庵怎麼往下寫! 所以說


黃信雖然號稱鎮三山,其實力一般偏上! 書中說黃信自誇捉盡三山人馬,書中用自誇這個詞,就證明他沒那個能力!


巖仔dark


水滸鎮三山黃信,浪得虛名,武藝在二至三流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