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婆婆總是在一邊說三道四,怎麼辦?

8708397518561娜娜


不知何時開始,帶孩子已經成為了老人必備技能和必幹事項,長此以往老年人自然形成一種主管意識:“我才是孩子的媽媽”,你們只是生育工具。

形成這種觀點也非一朝一夕,由於現在物價飛漲,壓力劇增,生活成本加大,經濟部分依賴老人的情況大有人在,老人又出錢又出力,你還不讓別人說話?

要想老人“閉嘴”:第一:你個人經濟獨立

第二:給孩子營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

第三:慢慢和老人交談改變觀點,老人的愛是無私的愛,而不是佔有和控制。 孩子的教育理應由生父聲母全權決定,老人可以提意見,但別當著孩子的面。 教育孩子是永遠只能存在一種聲音


伊伊慢生活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我們不和老人生活在一起,一個月偶爾的見一到兩次面,每次見面,孩子在爺爺奶奶身邊都特別跋扈,霸道,感覺好像有人給她撐腰了。

我也不會指責她爺爺奶奶有地方做的不對,這樣對孩子不好等等,我老公會看不下去,會吆喝孩子,說老人,結果就是:孩子哭,老人不願意。

爺爺就對我老公更大聲呵斥,不允許在他們面前教育他孫女。

我有時候也在想,幸虧平時都是我在帶孩子,如果爺爺奶奶帶,性格,認知方面孩子肯定不正,但也考慮,偶爾的放肆一下孩子,也無所謂,老人可能因為不常見,所以格外的寵,至於管教的問題,等到他們都走了,我們在教育,孩子也能聽進去,也不會掃了老人的興致。

但是,如果長期住一起,建議,還是和老人商量好,教育孩子時候,全家態度要一致,不然孩子不聽,而且一家人都上火,明確的對婆婆說,你是孩子媽媽,不會害了孩子的。大家目的一樣,所以要互相相輔相成!




小云愛生活


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我認為一個家庭成員之間最好不要出現兩種聲音,現在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吵不得打不得,好多家庭都會有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情況發生,在處理問題的時候這樣很容易讓孩子混淆視聽,不能正確的分辨對錯,那麼在需要糾正的問題上,作為父母一定要耐心,細心,給孩子明確的指導。當然作為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樣,言傳身教。為了孩子生理和心理健康快樂的成長,家庭成員之間一定要多溝通,切不可過於溺愛。


hh白羊座


這個問題,我的觀點特別明確,管教孩子不管是誰在管教,一定要在理上,跟誰在管教沒一點關係,而且要和家中的長輩對生活中各類事情的評判價值觀達成一致。

對於管教孩子,千萬不能有:我是孩子父母,我才有管教權,其他人都靠邊站的想法。

  • 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人財產,覺得自己想吵才可以,父母吵孩子幾句,心理就受不了,變得極度的護短。
  • 其實小孩是最能揣摩人心的,這是天生的,當父母特別護短的時候,不允許長輩去教育,孩子自然能揣摩得到,很容易培養孩子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的習慣,在父母面前一套,在爺爺奶奶面前一套,在姥姥姥爺面前一套。
  • 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小孩做錯了,誰都可以指出來,但前提是家庭會議中能夠統一價值觀,對一件事情的看法,一大家子能夠統一觀點統一認識,這樣在教導小孩的過程中,才不會讓小孩產生困惑,而且能快速得接受這種價值觀。

回到具體的問題中,之所以你覺得不滿,就是因為你們的價值觀其實沒有趨同,大家在教育問題存在很多分歧,對於婆媳關係,大部分都是很難處的,那麼要想教育觀點趨同其實也是要費勁的,但好在夫妻之間是最容易統一觀點的,先在夫妻之間將教育觀點趨同,然後把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告訴你老公,讓你老公去協調他媽是最好不過的;當然如果有些家庭是丈母孃存在這個問題,就需要老婆去協調了。


尤佩奇與神奇魔方


轉自網絡:

老人幫我們帶孩子,一方面減輕了年輕父母的負擔,另一方面又增加了負擔。畢竟老人家的思想和年輕人不一樣,對小孩,不少老人家除了寵依然是寵,另外在飲食上,老人家也可能習慣了用自己的那一套,我們要是反駁,矛盾就有可能一點點升級直至最後的兩敗俱傷了!如果在這樣的局面裡,孩子也得不到正面的教育!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要想在孩子教育上面跟婆婆處好關係,要學會用三招來化解這個問題:

1、少說婆婆不行。

許多媽媽看到婆婆沒按自己交代的做,心裡總會老大不舒服,說出的話也是硬梆梆的,說得最多的就是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其實這也會讓婆婆難受,會在不經意中,不自覺的把自己和婆婆對立起來了。所以,要學會少說、不說不行。

2、多借用醫生名義。

媽媽跟婆婆溝通的時候,如果感覺對方臉色不怎麼對,可以加上一句:這是醫生說的,她們說這樣做對小孩是最好的!這樣做能夠讓婆婆更加信服,畢竟有許多婆婆不一定相信爸爸媽媽,但會相信醫生。

3、見縫插針的給婆婆科學觀念。

比如看電視的時候,要是出現問題小孩的短片,媽媽可以一邊看一邊訓兒子:寶寶,你看,小時候要天就給天,要地就給地,大了教不了了吧?小朋友是不能寵的哦,媽媽要把你教育成誠實自立的人!呵呵,雖然是講孩子,可媽媽的話卻是故意說給婆婆聽的,這些批示見縫插針的科學觀念,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婆婆,拉近和媽媽的關係。

最後,和你的丈夫說這件事,讓你丈夫自己去化解,畢竟是他的媽媽。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件【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置中設置學習休息時間。

更多孕產、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嘿呦喂哦


我是直接說的,我的孩子我要為他的人生負責任。所以請你不要插手!

如果有想法請事前或事後和我說,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你疼愛孩子這比誰都真,我知道的!但是這樣做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

很多人覺得不好意思對婆婆說,覺得是對婆婆不尊重。其實恰恰相反,如果你不說,這樣的事情隔三岔五發生,時間一長,你肯定會爆發!到那時婆媳關係會更緊張!

所以,一開始就心平氣和,清楚的表達自已的想法,反而會更好!


海濤的幸福小家


沒辦法,不是說你,換做誰都沒有辦法,但是如果問題發生在別人身上,我們都能講出很多道理,並且每個道理都是很有道理的樣子。

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這是一個多因因果的關係,涉及三方,婆婆媳婦孩子,會結合生活中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並且不確定什麼時候會突然的發生,不可控因素實在太多了,我可能通過一個辦法或者方案就能夠解決呢



可以試試躲,就是時空方面的躲,時間是指換個時間教育不差這一會兒,空間是指換個地方教育,不是非要當著婆婆的面或者非要在這個地方教育,如果實在躲不過去了,怎麼辦呢?愛誰誰,當然要注意強度和火候,適當的衝突和爆發可以使雙方反思和警示

別說是婆婆了,換個人換成是親媽,情況會好一點嗎?大多數情況是未必的,換做親老公呢,他能安安靜靜的做一個旁觀者嗎?

所以不要太在意,不要太糾結,能躲就躲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93d000d68bdc2ed609e\

吳小律不小


說得對就聽,說得不對就不聽。現在我們的思想和婆婆輩的日思想完全不一樣,他們動不動就會說他們以前帶娃就是這樣過來的,還不是長這麼大了?他們忽略了一個關鍵點,生活的時代背景不一樣。現在科學技術水平越來越高,思想跟不上,以後容易在社會上走更多的彎路,科學育兒還是很有道理。尤其是隔代教育多少會出現老人寵溺的現象,越寵溺,孩子的脾氣就大,有的溺愛達到啥程度?比如上高中了,連飯都不會做,學習上高分生活上低能?一樣不能適應社會,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從小培養孩子們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IQ是先天的,而EQ卻可以通過後天培養


靖淵麻麻


你可以和婆婆好好談談,說明你的立場。

針對孩子出現的一些需要糾正的行為,建議你和你婆婆好好談談,說明你的立場。事情發生的時候,大家有了共識,就能避免不必要的衝突、避免讓孩子覺得混淆,孩子其實也會更有安全感。

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管教理念

,改變需要時間。如果每次都能堅持原則,相信孩子會逐漸明白原來有些行為可以,有些行為不可以!切不可讓中國式溺愛變成中國式傷害。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820000b1b22e3b2324d\

奔跑的噬菌體


你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你吧,遇到這樣的問題應該和婆婆說道理,和她說小孩都是我們的心頭肉,我們都是為了小孩好,所以孩子做不對的地方應該教育批評[微笑]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