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玉米先不施肥後期追肥行嗎?

用戶8757818350822


種玉米先不施肥後期追肥是可以的,我們村很多人就是這樣做的。他們的做法是,在小麥收割前人工在小麥間套種玉米,等到小麥收割完畢玉米就已經長的有10cm左右的高度。在這個時候節省了播種的時間可以直接進行澆水,在澆水之前撒上覆合肥,在後期的時候根據玉米的生長情況再進行追肥。

那麼先播種再施肥這樣做合理嗎?科學嗎?

著名的哲學家黑格爾曾經說過,存在即合理。那麼同樣的先播種再追肥,這樣的做法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只有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才能夠在種植玉米的時候得心應手。今天小夥子就和大家分析分享一下所瞭解到的情況,讓大家在種植玉米的時候做一個參考。


在說這個事情之前,咱們還是先了解一下玉米的施肥要點。首先,玉米的生長需要富含有機質的土壤,能夠為玉米的根系吸收營養,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如果土壤鹽化、鹼化或者酸化嚴重,那麼你是在多的肥料玉米也不會高產。其次,富含有機質的土壤可以滿足玉米部分氮磷,鉀元素的需求以及大部分中微量元素的需求。

我們這邊地處平原地區,每年的小麥和玉米的秸稈都採取了粉碎還田的措施。因此我們這裡土壤是比較肥沃的,土壤中的有機質是不缺乏的。另外我們村這邊還有好幾個養豬場,養雞場,有機肥的資源豐富,價格不貴基本上是免費的。每過兩三年,在小麥種植前翻地的時候就會在田裡面施入豬糞或者雞糞。因此,對於我們這邊來講,先播種再施肥影響不大。


那麼種玉米先不施肥後期再追肥,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土壤的墒情。播種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土壤的墒情,如果土壤過於乾旱,就先不要播種。過於乾旱的土壤不利於玉米的出苗。我們這裡套種玉米的時候,時間一般是在小滿之後。這個時候小麥正處在灌漿的中期,由於在灌漿前期給小麥澆了灌漿水,這個時候土壤中的溼度還是能夠滿足玉米出苗的要求的。另外在套種玉米的時間,也可以選擇在小麥收割前的兩三天完成。小麥收割完畢以後,立即進行澆水。


土壤的肥力。這也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如果土壤本身的肥力差,玉米的出苗就會受到影響。玉米還沒有出苗的時候去追肥那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現實的。

追肥的方式也很重要。肥料施入地下被土壤覆蓋,才能夠避免肥力的揮發,才能夠有效地發揮肥料最大的效果。我們這裡經常使用的是一種,可以播種肥料的設備。前面用兩個人拉著,後面一個人扶著,可以把肥料播入地下。不過這種方式唯一的缺點就是,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我鄰居的李叔叔65歲了,家裡三個兒子都出去打工了,家裡面只剩下他和老伴兒兩個人。這種施肥方式對他那面來說是不適用的,他們所能做的就是在澆水之前撒到地裡面。


綜上所述,不管是先播種再施肥還是先施肥再播種都是可以的。問題的關鍵是,你有沒有時間和條件去進行後續的管理?對於玉米的種植來說,最重要的是,你需要保證土壤肥沃並且有豐富的有機質。只要能保證到這個條件,其他的管理就很簡單了。


賣柚子的小夥子


來分享我的經驗:

第一種玉米可以先不施肥,等它長出來,有手指那麼高了,就可以施點肥了,但記住不用太多哦!

如果是化肥,要蓋點土才行,不然就放水裡面,讓它溶了,拿來澆就可以了,農家肥也一樣,不要太多,因為玉米還太小了,怕會死。

等玉米長有膝蓋那麼高了,又可以施第二次肥了。

這就是我的經驗,我是農村人,每年都要種點玉米,自己吃,昨天我還種了呢


瀏陽何姐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談談農村農民是怎麼想,做的。你不到農田勞動,不知農民苦。按正常科技來說種植,上四次肥,提苗肥,小喇叭口肥,大喇叭口肥,抽穗揚花結棒肥。又不浪費肥資源,玉米長的好,產量高,這是定局事。這是專家在控調屋裡,按書本上種植技術要求指導農民做法。你們知道嗎?夏季至立秋天氣多炎熱嗎,日平均三十七八度,上四次肥,對於農民種地來說,不現實。農民會這樣做嗎?沒一個這樣做的。農民兄弟,為了減輕炎熱,勞動強度痛苦,是這樣安排的,一,是種玉米時不上肥,到玉米長到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時,用農機種植肥料,玉米專用肥,如果到雨季下雨多,就不用澆水,乾旱不下雨,就就澆灌一次清。二,是播種玉米時,就把肥料種地下了,氮肥少種,到玉米長到抽穗結棒再上尿素,澆灌一次,清。這樣效果很好,一般不鬧天災,產量很高,農民朋友及減輕勞動強度,少受苦,受累。兩全其美。謝謝大家。



前途無量165124393


種玉米不施底肥不是說不行,而是說對玉米後期生長不好。玉米可以說是短期種植就能收穫的作物,夏玉米種植都是三個來月收割,我們本地種植的玉米都是生長週期一百一十多天的夏玉米,所以底肥對於玉米的生長很重要。但是有些地區種植春玉米,春玉米的生長時間比夏玉米要長,後期追肥對玉米高產也會有較大的影響,但也需要底肥。

玉米底肥對於玉米出芽和苗期生長有很大的作用,特別是苗期,玉米所需要的養分基本上都來自於底肥。過去常見的底肥是有機肥,但是有機肥氮肥含量較少,所以在玉米拔節之前會有一次追肥,多是尿素,然後進入玉米大喇叭口期也會追肥,同樣是尿素。從玉米生長特性來看,大喇叭口期的追肥對玉米高產有很大的作用。

玉米大喇叭口期追肥雖然多是尿素,而且追肥多伴隨著澆水,既保墒又保肥,但是這個時期的追肥對每戶農民朋友來說卻各有特點。有些農民朋友追肥使用尿素,有些農民朋友追肥使用複合肥,多采用溝壟追肥方式。也有些朋友採用過去的老辦法,追施人糞肥或者其它肥料,但是無論何種追肥,都是為了補充玉米秸稈生長需要的養分。

過去我們本地玉米種植,在玉米灌漿成粒期也追肥。但近兩年因為高溫,很少有人再去追肥,主要是玉米地裡悶熱,年輕人沒有時間去澆水,老年人有時候不安全,所以基本上都是

玉米種植時就施足底肥,連大喇叭口期都不追肥。這幾年玉米種植下來發現產量也不錯,總結經驗就是玉米底肥要施足,我們本地玉米底肥多是八九十斤複合肥。

敲個黑板:玉米想要高產,底肥還是非常關鍵的。特別是只種一茬玉米作物的耕地,玉米播種期間必須把底肥施足;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注意二次或者三次追肥尿素,可以結合地情和苗情酌情增減分量,而且追肥之後要澆水提墒促進肥料吸收,總之追肥對玉米生長有好處。


海棠小醉


種玉米是先不施肥而是後期追肥這個問題應該是各人選擇方法不同而已,在我們膠東一帶,一般是種玉米時直接跟上底肥。至於種玉米先不施肥後期追肥行嗎?梅花來解答這個問題。

在我們膠東地區種植玉米,有套科和直播兩種方式。套種是在小麥沒有收割之前,人們就在小麥的溝裡種植玉米。

因為這種種植方式,小麥還在生長,種植的時候就很不方便,這是人們為了保證玉米的生長期,不至於影響秋後種植小麥,因此提前採用了一種種植方式。這種種植人們一般都是一個人在前面刨窩,一個人在後面播種,同時用腳把種子埋在土裡,一個人推著用長竹稈做成的分領器,根本顧不上施底肥。因為小麥長得那麼高,人多了在麥地裡會踩壞了小麥,因此套種的時候一般是三個人一組。不過,這種種植方式,當玉米長到十公分左右,可一定要及時的追肥。就跟人一樣,小時候沒有得到充足的營養,苗肯定長得要弱小。先天不足只能後天來補了,只要及時的補充營養,就不至於影響玉米的生長,也不會影響玉米的產量。

而另一種種植方式,這是小麥收割之後的直播。這種種植方式,一定要隨著播種,隨時施下底肥。因為小麥收割之後,在種植玉米,玉米的生長期就會縮短,因此要想玉米長得快長得好,必須要及時的施上肥料,保證玉米的生長期間所需要的營養。要是小苗的時候沒有營養,玉米拔不起來,葉子不茂盛,對後期的授穗影響很大,嚴重地造成玉米的減產。因為小麥的生長基本上把土壤裡的養分吸收的差不多了,因此,這種種植方式必須種植時要直接跟上施肥。


儘管種植的方法不同,對玉米的施肥也不同,但是,山村梅花還是覺得,最好是種植時直接跟上底肥,可以從苗期保證養分,更能促進高產,而後期追肥只是一種彌補的辦法。


山村梅花


種植玉米先不施肥後期追肥也是可以的,在過去的農村種植玉米,前期都是不施入底肥的,在玉米苗期進行追肥,只要時間恰當,同樣能夠達到玉米高產的效果,但是後期追肥要比在播種時直接施入底肥麻煩一些。即便是玉米在播種的時候施入了底肥,在玉米的生長週期內要根據情況還是需要追肥的。

1、玉米追肥的誤區

追回時間掌握的不夠及時,影響了玉米苗期的生長你發育。一次性施入底肥後,在整個玉米的生長週期內,也不管不顧玉米苗生長的是什麼情況,就不再追肥。只追肥不澆水,或者是不看玉米苗的長勢,不下雨不追肥,以上這些都是玉米追肥的一些誤區存在,是不利於玉米生長的。玉米如何追肥才更加科學合理,切看以下幾點。

2、要及時追肥

玉米的最佳追施肥的時間,多是在玉米在出現大喇叭口的時間段,這個時候也是玉米對營養需求最旺盛的時間,也是玉米生長髮育的過程中的關鍵時間,玉米出現了大喇叭口時,也一般是在玉米12片左右葉子展開的時間,這個時間要抓住時機,及時的追肥。


3、追肥的種類

過去農民對玉米追肥,大多數都是採取單一的肥料尿素,雖然說尿素在玉米短時間內的生長起著很大的作用,但由於其營養成分單一,時效性短,不能夠全面的為玉米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雖然玉米對磷肥的需求量比較少,但完全缺乏磷肥也是不可以的,因此在追肥當中,建議適量增施磷肥、鉀肥類。

4、追肥施用的方法

過去農村追肥使用的方法,通常都是一人拿著鋤頭,一人端著化肥,就這樣一錛一丟,在用土覆蓋上,就完成了追肥作業,這種方法就挺好的,能夠讓肥料充分的發揮它的效用,但是工作效率低,現在有一種化肥播施耬,這種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施肥的工作效率,也是很不錯的。對於給玉米追肥儘量避免撒施,撒施肥雖然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會損耗不少的肥效。

5、玉米生長週期內的追肥次數

一般的情況下,在農村種植玉米,最少都要追肥一次,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在玉米大喇叭口週期內追肥,對玉米生長有著很好的效果,但也要根據土壤的肥沃度進行決定,土壤肥力比較充沛的情況下,一次追肥也就可以了,如果是土壤比較薄瘠,或者是第1次追肥肥力效果不好,玉米出現了營養不良的狀況,可在後期補充二次追肥。



關於玉米追肥的問題,以上就是農大所瞭解的一些方法,供參考。你對於玉米施肥的問題還有哪些不同的見解?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農大知事


你好,種玉米不能偷懶,施肥要循序漸進,才能實現高產!

玉米雖然種植廣泛,但是不同的人種植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卻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大家沒有掌握種玉米的技巧,特別是施肥技巧。

比如玉米才種下去的時候到發芽這段時間,只需要足夠的水就可以了,對肥的要求並不是很高,甚至到了發芽後對肥的要求也並不多,如果這個時候用的肥太多,很容易造成燒根死苗的情況,剩下的沒有被吸收的養分就被分解浪費了。

對於玉米來說,一般在耕地的之後到播種之前稍微撒一些底肥就可以了,讓玉米播種後快點發芽就夠了。當然也有很多人覺得這個時候還沒發芽,就是一顆光禿禿的玉米粒在土裡面不用費,於是耕完地之後直接把種子撒下去,這樣雖然玉米還是會發芽,但速度會很慢,而且幼苗不會很強壯,看起來黃黃的、小小的。所以提前撒一些底肥在地裡面,等到玉米出芽之後就可以慢慢的吸收一些養分,讓幼苗的質量變得更高,也為後期的長大打基礎。

幼苗長得很快,大概大半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漲到三四十釐米高的樣子,這個時候要進行第一次補肥,因為前面十幾天的生長已經把底肥用的超不多了,後面長勢會越來越快,因此要及時補充肥料,不要讓養分斷檔。這個時候追肥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因為很多人都覺得前面又底肥,後期等到小玉米長出來之前補肥,養分才不會浪費,其實對於玉米來說如果這一次補肥缺少的話,很影響後面玉米的大小,產量自然也不會高。

現在有很多農民也知道玉米在水分足的情況下對養分的吸收會更好,所以他們會等到下雨的時候補肥,這個意識是對的,但是在實際中很多人就等下雨,明知道現在要補肥了,但沒下雨就是不動,這樣是錯誤的。因為天氣不會順著而玉米對營養的需求變化,玉米要營養的時候不下雨你不施肥這就會造成養分缺乏,後面下雨了你在施肥,可能玉米已經過了最需要養分的時間,這個時候肥料發揮的作用就不是最大的,效果不明顯,等於浪費。還有就是如果遇到乾旱的天氣,一兩個月都不小於,那玉米就不能要了不是嗎。

總結上面分析的情況,大家就不難發現想讓自己的玉米長得好,施肥不能少,而且不能偷懶想一次性解決,要在不同的時候用不同的辦法補施不同的肥,這樣玉米才能長得更好。其實玉米的施肥也是有規律的,一般就是播種前撒底肥,發芽到10釐米的時候補肥1次,這個時候肥量不能太大,到了30釐米左右的時候再補肥1次,保證生長的速度,等玉米杆有一米高的時候這次補肥要用氮肥,效果好、見效快,為玉米結穗打下基礎。按照這個辦法做了,碰上好年成的話,你家的玉米絕對不會比別人家的差,如果平時其他的管理跟得上的話,說不定還能成為當地的玉米大王。


小小肥螺


很多種玉米的農民們可能都不知道玉米到底應該怎麼施肥,但是玉米這種東西如果你種不好可能就會損失一大筆財富,現在的農民種玉米大部分採取的種玉米時和肥料一起播下,一直到收穫都不會再追肥。所以今天就來說說玉米應該怎麼樣施肥?玉米有四個重要的施肥期。

一是3葉期,是需磷關鍵期,此期磷的吸收率決定了玉米的穗行數。

二是小喇叭口期,即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時,是需氮臨界期,氮肥供應不足會影響玉米產量。

三是大喇叭口期,此期需要大量營養元素,是玉米吸收肥料的最大效率期。

四是吐穗期,吐雄穗時不能早衰,此時氮元素供應的多就會使玉米穗粒數增加。把握好這四個時期才能將玉米種的又大又甜。玉米的肥料不能用量過度,這樣反而會有反作用,會讓土壤酸化程度加劇、有害重金屬超標,玉米生長反而不利。玉米施肥應根據基肥為主,追肥為輔;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氮肥為主,磷肥為輔;穗肥為主,粒肥為輔。根據當地氣候情況,可能還要選擇不同的施肥材料,這樣才能讓玉米高產。


新新代農民


完全可以的,種肥同播是新興的農業種植技術,以前的夏糧種植全部都是先種植,後施肥。

玉米種植之後施肥一定要掌握好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在玉米苗五至八片葉子時施第一次,施肥量佔全部施肥量的百分之三十至四十。可以條播也可以穴施,但最好能與澆水同時進行。第二個時期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可以一次施入百分之六十至七十。施肥方法和第一次相同。

玉米大喇叭口期也是防蟲害的最佳時機,一定要噴灑一次農藥對蟲害進行防治,以前的都是用呋喃丹顆粒對玉米的大喇叭口進行裝藥,現在用水劑對準大喇叭口噴灑就行了。



痴騎朽翁


種玉米先不施肥,後期施肥行嗎?

首先,在我們東北種玉米,以前都是分追分兩步走,嗯,追肥首先他是費事就是第一個她得刨坑或者不防空的話,他得進行用那個李政君君去躺,所以說大家都因事,然後在地裡行走不方便,人家非常拉脖子,然後也不最便宜也不好追,所以說大家現在都選擇一炮轟了,什麼叫做一炮轟的,就是在綜藝裡的時候就把非一次性下里邊,嗯,一次下里下里邊也有一次性的好處,這樣是省去很多人工,然後減少了很多麻煩,嗯,然後產量嗯,這幾年感覺也非常不錯,所以說一下,所以說大家都選擇了一次性施肥

所以說的後期追肥是可行的,因為後期追肥,嗯,就是比較麻煩,然後嗯,到後期玉米的長勢啊肥肥粒都是非常足的,因為你後期追肥的情況下嗯嗯,就是唯一的就是麻煩一些,然後嗯,說一些事兒,所以說,後續最肥是可以的,然後有可能比一一子子裡邊還有高產,這都是這些年種地來的實戰經驗,嗯,說的對不對?大家自己考慮一下,因為這個在東北都是有一些做比較的試驗,所以說的這些都是最終得出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