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得高血壓有什麼方法可以控制?

老媽無敵711


首先,要確定一下您的高血壓等級。並不是說剛得高血壓就是一級高血壓。有些人發現高血壓比較晚,而等發現了時候,已經是三級高血壓了。所以我們應當以你是哪級高血壓來確定應該如何控制血壓。


一般情況下,理想的血壓為120/80mmHg,130~139/85~89mmHg為臨界高血壓,為正常高限。

1級高血壓(輕度):140~159/90~99mmHg;


2級高血壓(中度):160~179/100~109mmHg;此時有左心室肥厚、心腦腎損害等器質性病變,但功能還在代償狀態;


3級高血壓(重度):≥180/110mmHg;此時有腦出血、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等病變,已進入失代償期,隨時可能發生生命危險。


若患者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分屬不同的級別時,則以較高的分級為準。每一級高血壓又分為低危,中危,高危,而相應的控制措施自然也不盡相同。


一、遵醫用藥

在此,說一下降壓藥。常用於降壓藥物主要有5類,即鈣拮抗劑(CCB)、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β受體阻滯劑或以上藥物組成的新型複方製劑。而具體用藥,一定要遵醫囑,切勿私自用藥。


二、合理膳食

牛奶富含優質蛋白質,並有輕度降血膽固醇作用。通過調控主食,可調控血糖、血脂及體重。高鈉、低鉀膳食是我國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發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鈉鹽(氯化鈉)與血壓水平和高血壓患病率呈正相關,而鉀鹽攝入量與血壓水平呈負相關。我國大部分地區,人均鹽攝入量12-15克/天以上,嚴重超標6克/天的飲食建議。


三、控制情緒

高血壓患者一定不要生氣,要有樂觀開朗的心態。情緒波動會使我們的血壓起伏不定,嚴重損害我們的身體健康。笑一笑,十年少,是很有道理的。


四、適量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如步行、慢跑、騎車、健身操等為好。體重指數(BMI)與血壓水平呈正相關,BMI≥24 kg/m者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是體重正常者的4倍,腰圍男性≥90cm或女性≥85cm,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是腰圍正常者的4倍以上。


我是王藥師,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傳播心腦血管疾病知識,為健康中國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留下一個贊吧!另外,如果您還有高血壓的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大家好,我是一名腎內科醫生,對於高血壓病人血壓的調節也有點自己的心得,不瞭解的讀者可能不知道,像我們腎內科很多尿毒症患者都會合並高血壓,相對於普通高血壓患者來講,腎性高血壓更難控制,有時候聯合用藥需達到三、四種一起,經常碰到血壓控制不好的我都會對他們進行宣教,今天剛剛看到這個題目,那我就來做一期“高血壓”的科普講解!

到底什麼是高血壓?

  • 像高血壓這個慢性病其實很多人都已經聽過,但是我發現,很多老百姓對高血壓數值其實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跟他詳細交待了有些人過幾天又弄混淆了,到底多少才是正常的血壓我吃過藥了這個血壓正常嗎我昨天忘記吃藥了血壓也沒有出現升高嘛,人也沒有什麼不舒服,難道我的高血壓好了
    其實這幾個只是眾多疑問中的一小部分。

  • 高血壓它是一個慢性病,所以有高血壓的患者觀念一定要轉變,不要把所有希望寄託在醫生身上,醫生只是在初期予以干預以及宣教,出院了再家裡還是要靠自己,所以自己一定要學會怎麼管理好這個慢性病,把血壓管理好,那麼出現併發症就會比血壓控制不好的要好很多。
  • 高血壓其實並沒有特異性的症狀,很多人發現有高血壓時可能還是在健康體檢、藥店測血壓等無意發現,在早期部分人由於血壓上升可能會有
    頭暈、頭痛、心悸等不適,但是如果沒有及時發現,人體對這些症狀就會耐受,直到頭暈進一步加重、視力模糊出現送到醫院發展已經是高血壓3級高危型了,所以沒有高血壓的患者在步入中老年以後還是要定期看看血壓的情況,有高血壓正在服藥的患者則更要關注血壓,看看自己每天的血壓水平怎麼樣,以防止血壓過低或過高。

  • 高血壓是我國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全國約有
    1.6億左右,在35-74歲的人群中,高血壓人數約有1.29億,而它呢,又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可以劃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兩大種。

高血壓是怎麼診斷的?

  • 測量方法:必須使用的是經過核准的水銀柱或電子血壓計,然後在安靜狀態下坐位測量上壁肱動脈的血壓。
  • 測量結果:沒有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且非同日測量三次以上如果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
    90mmhg,我就可以診斷你有高血壓了。
  • 注意了,為了進行更詳細的評估,近年來又根據有無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臨床併發症等對高血壓進行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的劃分,像糖尿病、年齡、吸菸、飲酒、蛋白尿、腎病、心肌肥厚等都是它需要參考項目。

  • 如果是繼發性高血壓,那麼就是針對最原始的疾病進行治療,如嗜鉻細胞瘤、醛固酮增多症等常見疾病,如果誘因解除了,那麼血壓很大概率就可以恢復正常而不需要應用降壓藥物。
  • 如果是原發性高血壓,無非兩種方法,即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通過對題主問題的理解,對於剛發現的高血壓有什麼方法可以控制?相信我如果說什麼什麼降壓藥物可以控制血壓應該不是題主想看到的內容,所以我最主要需要科普的應該就是“非藥物治療”了。
  • 對於藥物治療,總體需要把握的原則就是:小劑量、優先選用長效製劑、聯合用藥、個體化,目前臨床上的一線降壓藥物有5種類型,具體選用那種類型,是否需要聯合應用就由醫生根據每個人情況的不同來選用。

剛得高血壓有什麼方法可以控制(非藥物治療手段)?

可以講,非藥物治療是高血壓治療的基礎方法,尤其是剛診斷為高血壓的患者更應該關注,對於輕微患者具有肯定的降壓作用,飲食治療加上其它非藥物治療還可以顯著預防心腦血管併發症。

①降低體重:肥胖者高血壓的患病率增高,可能與血容量及心排血量增加,血管反應性增高及高胰島素血癥引起的RAS系統激活有關,所以減肥不僅僅可以降低血壓,對於控制糖尿病、冠心病都有好處,所以這是方法之一


②限制鈉,增加鉀、鈣、鎂的攝入:為什麼出院小結上醫生都要寫上低鹽低脂飲食,就是因為膳食高鈉、低鉀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所致限制鈉和(或)補充鉀是飲食干預的核心所在,注意了,是核心,具體的生理機制講起來比較複雜,非醫學朋友看起來也頭暈,這裡我就不展開講解,大家謹記,飲食上注意清淡、多吃蔬菜水果、每天鹽的攝入量控制在6g以下,所以這是方法之二。


③運動:適當的體育鍛煉以及體力勞動是可以降低血壓的,特別是休息時血壓,減少運動時血壓和心率的增加的幅度,這同時也能達到減肥、消除精神緊張等不適,具體如慢跑、游泳、爬山、太極拳等均可,所以這是方法之三。

④拒絕抽菸,限制飲酒:

飲酒會刺激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血漿兒茶酚胺水平,交感神經系統活性增強,腎上腺素適當增加,綜合一起,血管收縮,血壓就升高了;而吸菸會刺激交感神經,使得兒茶酚胺和加壓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甚至心律失常,同時吸菸還會損傷動脈的內皮細胞,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血管阻力增加,血壓就升高了,所以這是方法之四。

⑤調整好心態:從流行病學的角度調查發現,從事腦力勞動和緊張工作的人群高血壓患病率會增高,與生活緊張程度、精神心理因素、社會職業都有關,及時有高血壓也不要聽說需要長期吃藥等就要心理壓力,應從容面對,改變長期習慣的不良生活方式、飲食習慣、自覺配合醫生治療,這就是方法之五。

大總結

對於輕度的高血壓患者來講,以上所講的非藥物治療效果甚至可以和藥物治療相比,如果在經過半年的非藥物治療還是無效以及出現了左心室肥厚、冠心病等併發症時,即使血壓是輕度升高,還要需要儘早配合藥物治療為妥,這時候非藥物治療就是輔助治療了,最後還是想送給大家一句話,非藥物治療需要有一個自律性,貴在堅持!

作者寄語:每天都會為大家分享科普內容,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以上很多都是有文獻來源的,如果看完覺得有幫助,就幫我點贊、轉發、關注一波,謝謝大家支持。

參考文獻:

1、梁萬年,主編.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全科醫學概論.第2 版,2005.

2、李娜,汪華偉,等.高血壓的非藥物治療概述,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4(14)11.

3、樊芳珍.預防併發症是高血壓護理的重要目標(J).中國社區醫師,2012,14:286.

4、得吉,達瓦普遲,等.拉薩市城鎮30-70歲藏族居民高血壓患病率調查分析(J).中華心血管病雜誌,2010,38:755-758.


張壘醫生


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貌似得了高血壓就意味著必須終身服藥,所以剛發現高血壓的朋友,往往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要不要吃藥?吃到什麼時候?事實上,得了高血壓並不意味著要吃一輩子藥,而且在剛得高血壓的時候,有些情況是根本不需要吃藥的。

剛得高血壓,什麼情況下不需要吃藥?

偶然發現血壓升高

其實,我們在一天當中,不論是血壓正常的人還是高血壓患者,血壓都是持續波動的,過度勞累、過度用力、緊張焦慮、寒冷或者炎熱、咳嗽、飲食及用力排便等因素,都會引起血壓升高,甚至還會出現高血壓症狀,比如在比較敏感的人身上就會出現頭暈、頭痛等反應,還有體檢的時候,環境不好、趕時間、排隊等情況,也都可能影響血壓。

因此,一次血壓升高,是不能被診斷為高血壓的,而且這種暫時性的血壓升高,一般是可以恢復的,大多數並不影響健康。很多人是在偶然間量血壓,發現自己血壓達到了高血壓的標準(高於140/90mmHg),這時候,先不要緊張,靜下心來休息10分鐘到半小時,再測兩三遍,如果還是高,建議隔上一兩天再測一下。

調整生活方式後血壓正常者

一般來說,對於剛發現的高血壓患者,醫生並不會一定讓你吃藥,而是會根據心血管危險分層來決定你是否需要吃藥。所謂的心血管危險分層,就是將高血壓分成低危、中危以及高危及很高危三種級別,對於低危患者,需要先改善生活方式並監測血壓,同時儘量改變其他危險因素,觀察3個月,如果血壓仍然高於140/90mmHg,再考慮吃藥。

對於中危患者,則要把3個月縮短至1個月,如果在改善生活方式以及改變其他因素後,血壓仍然高於140/90mmHg,再考慮吃藥;而高危及很高危的患者,則一開始就需要吃藥,同時還得調整生活方式,並儘量改變並存的危險因素。

不吃藥該如何控制血壓?

吃,很關鍵

“少吃鹽”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正常情況下,只要限制每天攝入的鹽不超過5克(大約一啤酒蓋),就能使血壓降低2-8mmHg。對於習慣了“重口味”的朋友,可以逐漸減量讓味覺慢慢適應,不應求快,如果突然大幅減少食鹽的攝入,不但對生活質量影響較大,還會破壞體內水分平衡,反而不利於血壓的控制。

如果你最初鹽的攝入量為每日10克,那麼就先減至8克,適應一段時間後在逐漸減至6克、5克,也可以用點兒花椒、桂皮之類的香料來取代鹽。烹飪時最好在起鍋前將鹽撒在食物上,這樣鹽附著在食物的表面,沒有滲透到內部,能使人感覺到明顯的鹽味,同時又減少了近一半的用鹽量。

吃了少吃鹽外,很多人容易忽視的是,鉀的攝入量、飲酒、咖啡都與血壓升高有關。鉀對於人體細胞、組織和器官的正常運轉至關重要,尤其是心臟和肌肉收縮,因此適當補鉀也是很有必要的。生活中,許多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鉀,新鮮水果和蔬菜就是很好的鉀來源,比如土豆、香蕉、鱷梨、杏仁、花生、柑橘等等,其實如果我們堅持多樣化的飲食,並不難通過常規飲食獲得足夠的鉀。

飲酒會使血壓升高,就不用多說了,而咖啡也具有輕微升高血壓的作用,不過也因人而異,為了驗證咖啡因對你是否有升血壓的作用,可以在喝完含咖啡因飲料的30分鐘內測量一次血壓,如果血壓相較之前上升了5-10mmHg,那麼就說明你對咖啡因的升壓作用比較敏感,以後還是少喝為好。


愛的左右手


高血壓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慢性疾病,對於新診斷的高血壓患者,建議大家應積極規範化就醫診治,充分評估病情後製定個體化方案,以穩定控制血壓。

高血壓的治療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和降血壓藥物,其中生活方式干預應貫穿治療的始終,大家應注意低鹽飲食、戒菸限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並注意監測血壓水平變化和定期複查。

一般情況下,高血壓一經診斷均應開始使用降血壓藥物,但對於新診斷的原發性高血壓,如血壓水平不超過160/100mmHg,切無其他基礎疾病,可考慮暫不使用降壓藥物,先進行生活方式干預三個月,如血壓仍不能達標,則必須開始使用藥物。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高血壓的症狀已經出現,患者該如何每天控制高血壓?

1、控制情緒

我們必須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切勿鬱鬱寡歡。情緒轉變的起伏是神經過敏的一個重要原因,增加了我們周圍血管的阻力,這將嚴重影響我們長期的正常生活。

2、適度鍛鍊

總的來說,中老年人不提倡舉重、100米賽跑等無氧代謝運動,建議以步行、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爬山、球類運動以及健美操等大肌肉群有節奏運動為特徵的有氧代謝運動更好,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

3、培養音樂細胞

音樂可以幫助我們減輕壓力,放鬆大腦,預防疾病。

4、合理的飲食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一天一袋牛奶。我國成年人每天需要攝入800毫克鈣,但我們的飲食普遍缺鈣,平均每天攝入約500毫克。每袋牛奶237毫升,含鈣約280毫克,易於吸收。牛奶富含優質蛋白質,對降低血液膽固醇有輕微作用。第二種是每天大約250克碳水化合物,相當於300克主食,這因人而異。它可以小到150克,大到500克。通過調節主食,可以調節血糖、血脂和體重。第三種指的是每天3份高蛋白食物,這是健康的重要物質基礎,不可忽視。也可以增加到4份。這相當於每公斤體重含1-1.5g蛋白質。每種高蛋白食物相當於以下任何一種:50克瘦肉、100克豆腐、一個大雞蛋、25克大豆、100克魚、蝦或雞鴨肉。

5、戒菸

當每天吸菸少於5支菸時,吸菸的相對風險已經很低,因此,假如吸菸者不能完全戒菸,可以建議他們將每天吸菸量減少到5支以下。


小復先生


據數據表示,身處現代的我們患高血壓的幾率一直居高不下,這是由於生活壓力大、精神越來越崩潰,或是因為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就放肆大吃大喝所致。

高血壓存在於我們的親戚朋友中間,不僅不遙遠反而非常“親民”,並逐漸呈現年輕化,40到50歲的中年人已經成為了高血壓的主力軍。



血壓看的是局部壓強!

血壓是血液對血管壁的衝擊形成的,如果血壓增高了,說明血液對血管壁的衝擊力增大了,長時間必然會損害血管以及其他器官,甚至引發心腦血管意外疾病出現。

這種力會因為血管的空間變化而變化,如果血管發生了硬化狹窄,那麼此處血管壁需要承受更大的力量,壓強會變高,血壓快速上升。



查出高血壓,不必太著急,治療高血壓除了定期服藥,可以適當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調節好自己的血壓情況。

保持愉快心情

如果每天都容易動怒,那麼血壓就不會低。因為一旦上火動怒,血液就會在短時間內集中在大腦,容易形成高血壓的症狀。因此大家每天都要保持好心情,不要有太大的情緒波動,要以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心情面對生活。

適當的運動

散步是一種非常好的運動項目,散步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保證消化系統的功能。而且也有助於消解多餘的脂肪,避免血管動脈硬化等問題,達到緩解血壓的效果。

戒菸限酒

得了高血壓之後,必須得戒菸限酒。因為菸草中的尼古丁會造成血管收縮,引起血壓增高;而酒精則可以使心跳加快,也可以引起血壓升高,所以千萬不能濫酒。



合理的飲食

合理的膳食能夠幫助阻止血壓的升高,同時要注意在飲食中最大限度的減少糖的攝入。還可以適當吃些低鈉含量而富含鉀的新鮮蔬果,這樣可以減少鹽的攝入。

堅持良好的作息

只要條件允許,一定不要熬夜,如果你堅持每天規律睡眠,充足的睡夠6~8個小時的睡眠,可以有效的保證你的身體在夜間的休息,不但有利於降血壓,還有利於機體免疫力的提高。

高血壓患者要想控制好血壓的話,最好採取長期服藥的方法來服藥控制。除此之外,食療也是可以幫助控制血壓的,在生活方面這裡也給出了不少建議,希望大家生活調理做到這以上幾點,會助你有效控血壓。

(我是羅民,三甲級醫院在職主任醫師,有著三十多年臨床一線工作經驗的“老”醫生,我的努力只為收穫大家的認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希望您能點贊、關注,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或私信我,我會盡力幫助大家!)

羅民教授


近些年來,患上高血壓的人越來越多,而患上高血壓的併發症—腦出血疾病的患者數量也越來越多,而高血壓腦出血疾病的發病率不僅高,高血壓腦出血疾病的死亡率也不低 ,那麼在得了高血壓在飲食方面需要注意什麼呢?

一 、高血壓患者要食用植物油

患上高血壓腦出血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少油少鹽,但是實際生活中做飯菜不可能不放油,患者家屬要注意,放油做菜最好使用植物油,植物油相比較動物油來說對患者身體的威脅沒有那麼大,因此,患者在往後的生活中儘量避免食用動物油 ,即便是要吃油也要食用較為健康的植物油。

患者不僅在吃植物油方面要注意,在日常的生活中,患者還要儘量少吃膽固醇含量特別高的食物,膽固醇含量過高,會增加患者身體中的血液的粘稠度,對患者身體有一定的傷害,非常容易導致患者腦出血病發,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患者在往後的生活中,要少吃膽固醇含量較高的食物,像是動物的內臟就儘量不要吃了,還有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傷害最高的肥肉,患者家屬也要避免患者食用。

防止患者身體受到更大的傷害。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可以在生活中多吃一些豆製品,豆製品可以促進人體中膽固醇快速排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在生活中吃大量豆製品,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膽固醇給自己帶來威脅,像是雞蛋清 、瘦肉等,同豆製品一樣,有著非常好的促進膽 固醇排出人體的作用,因此,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以上幾種食物 ,幫助身體排出膽固醇,幫助身體保持健康。

二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維生素C對人體來說非常重要,不僅能夠改善脂肪和類脂的代謝,幫助膽固醇更好地消化排出,還能夠增強人體對外界的抗應激反應和免疫抵抗能力,因此,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對維生素C也有很大需求。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非常豐富,患者在往後的生活中每天食用大量的水果,能夠豐富自己身體中的維生素C,從而幫助自己的身體快速排出膽固醇這類對患者身體傷害威脅大的物質, 使患者體內的血管更加緊密,減少出血的可能性,使患者能夠平安健康的生活。因此,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像是芹菜 、黑木耳 、蒜頭等蔬菜 ,還可以多吃一些蘋果 、桃子 、香蕉等新鮮水果 。豐富患者體內的維生素C,讓患者健康生活。

三 、高血壓患者要多吃含碘較多的食物

碘能夠幫助人體更好地進行新陳代謝,維持人體內器官的正常運轉,對大腦的溫養作用非常大,不僅如此,碘還能夠幫助人體控制體內膽固醇的含量,減少人體血液的濃稠度 ,對高血壓腦出血有著非常大的預防作用。因此,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食用碘 ,使患者體內血液濃稠度降低,減輕患者體內膽固醇的含量,加速膽固醇排出人體的速度 。

由此可以看出,碘是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法寶, 既能降低患者體內血液的粘稠度,還能降低患者體內的膽固醇,很好地預防患者發生腦出血或者腦梗塞,能夠很好地保護患者的健康。患者在飲食上要多食用含碘較多的食物,像是海帶、蝦米以及紫菜等食物中含碘量非常豐富,患者家屬可以經常給患者做以上食物,預防患者腦出血。

四 、高血壓患者要少吃鹽

飲食上要少油少鹽,少吃油在上文已經說明了,少吃鹽對患者保持身體健康也非常重要 。鈉能夠增強人體中血液的粘稠度,而鹽中的鈉含量非常高,食用大量的鹽會使患者的血壓飆高,對患者的傷害非常大,很容易引發病發。因此,患者每天攝入的鹽要保證在五克以及五克以下,防止患者體內血液的粘稠度上升從而引發腦出血、腦梗塞的危險 。 患者在飲食上要保持清淡,做到少油少鹽,儘量避免加重自己的病情,高血壓腦出血疾病本身的致死率就非常高,情況嚴重者會偏癱,情況更嚴重者可能會直接死亡,因此,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儘量避免病情的加重,保證自己的健康。

五 、高血壓患者不要接觸神經興奮的食物

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要儘量使自己的心情平靜 ,不要大悲大喜 ,要讓自己的精神保持在平穩的一條線上,防止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過於激動使血壓上升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因此,高血壓患者在飲食上也要注意,儘量不要接觸到能使自己神經興奮起來的食物 ,像是度數比較高的酒,較為濃稠的茶水以及提 神醒腦的咖啡等飲品,高血壓患者儘量不要接觸,防止患者血壓升高從而引發危險,還有做飯的時候也不要放過於刺激的調味品,也要儘量避免刺激到患者。因此,患者在生活中不僅要戒酒戒濃茶,食用的飯菜也不能過於刺激,像是重口味的特辣、特酸、特麻等食物,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一定要謹慎食用,自己的健康是第一位的。

六 、高血壓患者要食用纖維食物

纖維食物對人體非常有好處,能夠幫助人體健康規律的排便,對於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來說,健康規律的排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患者排便不規律,很有可能會因 為便秘使腹壓升高從而引出腦出血,對患者身體有很大的威脅。因此,適量地食用含有纖維的食物對高血壓腦出血的患者來說非常重要。患者每天還要喝適量的白開水,幫助自己身體規律排便。


肛腸科林醫生


發現及時、病程較短的高血壓患者,血壓對心腦血管、腎臟、視網膜等靶器官的損害一般較輕,但也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合理的降壓方案,避免血壓進一步升高,減輕對靶器官的損害,降低各種併發症的發生風險。那麼,剛診斷的高血壓患者如何降血壓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部分高血壓患者可僅依靠非藥物治療控制血壓達標,部分患者需在非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藥物降壓。血壓升高的幅度越大,對靶器官的損害越嚴重,因此所有高血壓患者應根據血壓水平制定降壓方案,血壓達到160/100mmHg時,未來發生心肌梗死、腦卒中等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會上升至中等程度,此時所有患者均應給予藥物降壓。合併糖尿病的患者,會協同損害心血管、腎臟、視網膜等靶器官,因此這部分患者並非血壓達到160/100mmHg才需啟動藥物治療,診斷高血壓時就應給予藥物降壓,而且降壓目標也更嚴格,非糖尿病患者血壓通常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則需要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由於治療高血壓的目的是減輕靶器官損害,預防慢性併發症的發生,因此已經出現心腦血管、腎臟、視網膜等靶器官損害,或已經出現冠心病、腦卒中、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也應使用藥物降壓。

在治療方面,所有高血壓患者均應改變生活方式,即非藥物治療,應將每日鈉鹽攝入控制在6g以內,少吃醃製食品、醬油、味精,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少吃富含脂肪、膽固醇、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適當增加富含膳食纖維食物的攝入。建議高血壓患者每週運動5-7天,每次運動半小時,選擇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為宜,如慢跑、快走、騎車、打太極等,同時應減輕體重,以將體質指數控制在24以內為宜。注意減輕精神壓力,避免熬夜。戒菸雖然不能直接降血壓,但卻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戒菸,同時應限酒,能戒酒則更好。需要啟動藥物降壓的患者,建議選擇長效降壓藥,可持續24小時控制血壓,有利於減少血壓波動,可進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起始治療可小劑量給藥,根據血壓水平逐漸加量,血壓達到160/100mmHg時就應聯合用藥,即使用兩種藥物降壓;血壓低於160/100mmHg的患者,若單藥治療不能控制血壓達標,也應聯合用藥,不僅可增加血壓達標率,還可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

綜上,剛診斷為高血壓的患者,應根據血壓水平、合併基礎疾病的情況、是否出現靶器官損耗與併發症決定降壓方案。所有高血壓患者均應改變生活方式,血壓達到160/100mmHg、或合併糖尿病、或已經出現了靶器官損害與併發症的患者,均應啟動藥物降壓。

感謝大家的閱讀!

若有不妥,敬請斧正!歡迎評論區諮詢與交流!

注: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生活方式干預在任何時候對任何高血壓患者都是合理、有效的治療,其目的是降低血壓、控制其他危險因素和臨床情況。所有高血壓患者都應該不同程度的參與自我管理,預防高血壓要有主動性,服用降壓藥要有良好依從性。在日常生活的管理中,首先要減少鈉鹽的攝於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控鹽小勺”去衡量。還要增加膳食中鉀的攝入,增加富鉀產品例如新鮮水果、蔬菜和豆類。控制體重,減少身體負擔,最後要保持心理平衡,不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有條件的患者可以使用經過國際標準認證合格的電子血壓計自測血壓,如實記錄血壓測量結果,觀察自己血壓變化也為醫務人員提供治療參考。


儀療君


最新數據統計表明,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高達2.7億,絕對是發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模式的改變,高血壓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且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正在威脅著越來越多人的健康。

剛得高血壓有什麼方法可以控制?

得了高血壓的人都知道,目前為止,多數高血壓患者屬於原發性高血壓,因為病因不明確,所以無法治癒,需要患者終身服用降壓藥,目的就是穩定血壓,預防併發症的發生。高血壓本身其實並不致命,它的危害在於長期血壓升高會損傷我們的心腦腎等重要的靶器官,進而誘發嚴重的併發症,如心梗、冠心病、腦中風等等。

但是,高血壓發病初期,多數患者是沒有任何不適症狀的,因此很多患者都不夠重視自己的病情,甚至不管不顧,不但不吃藥,對自己的生活也毫無節制。殊不知,高血壓的危害是在潛移默化中悄然發生和發展的,等到患者出現不適症狀時,預示病情已經較為嚴重,此時再行用藥治療已經為時已晚。

高血壓確診初期的控制方式: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用藥治療都是最為重要的干預手段。不過,很多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可能血壓升高不是很嚴重,發病原因是由於不當的生活方式或是肥胖等導致的,可以先行通過生活方式干預來降低血壓。具體的干預方式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減輕體重:肥胖或超重者應該積極減輕體重,保持健康體重,研究顯示,當患者體重下降5-10kg時,收縮壓可下降5-20mmHg。

2、適度運動:加強鍛鍊,有效的運動是輔助降壓的良方,研究表明,如能保持規律運動,血壓可下降4-9mmHg,高血壓患者的運動有一定要求,建議一週運動150-200min,每次至少30min,運動方式以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為主,如慢跑、快走、游泳、騎自行車等等,切忌劇烈運動。

3、合理膳食:飲食方面要控制高鈉鹽的攝入,每天5g以下,遠離醃製、醬制、加工食物等,同時要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少吃肉食、動物脂肪、油炸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尤其是有助降壓的芹菜、洋蔥等,避免暴飲暴食、飲食過飽,吃飯七八分飽為宜。

4、戒菸戒酒:菸酒的危害是公認的,長期吸菸和飲酒都是升高血壓的高危因素,同時還會損傷血管,加速血管病變,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一定要儘早戒菸戒酒。

5、情緒管理:長期壓力過大、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以及熬夜、過度勞累等,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直接升高血壓,不利於高血壓患者血壓的管理。高血壓患者必須注意管理好個人情緒,適度娛樂,保持平和的心態,保證充足的睡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