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心梗,聽說過肺梗死?久坐不動下肢腫要注意

心肌梗死、腦梗死如今成了我國民眾的頭號致命疾病,令人望而生畏、聞而心驚。

心肌梗死是因心臟中的冠狀動脈在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為脂肪與血塊阻塞,以致心肌缺血壞死。

腦梗死則是因為腦中的動脈血管被阻塞,導致腦組織缺血壞死。

腦梗心梗,聽說過肺梗死?久坐不動下肢腫要注意

腦動脈之所以被阻塞,除了與冠狀動脈阻塞同樣的原因之外,還可能是由心臟中因心房顫動而產生的血塊(這種在心臟、血管中的血塊可阻塞血管,猶如門栓插入栓孔,故稱為血栓)脫落下來,循著動脈血流被衝入腦血管中所致,這種腦梗死又常被稱為“腦栓塞”

還有一種腦梗死是因為血液在腦血管中凝結起來,在“自己家裡”形成血栓,阻塞了腦動脈,所以又可稱為“腦血栓形成”。

總之是心臟或大腦的動脈血管被阻塞了產生的結果。

心梗、腦梗,肺會不會梗呢?

肺也會梗塞,不過比心梗、腦梗少些罷了。然而,少雖少些,其嚴重性卻絕不亞於心梗、腦梗,而且近年來肺梗塞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但由於肺梗塞的症狀常不典型,加以以往較為少見,故病人,甚至醫生對此病的警惕性不夠,有時會坐失治療良機。

心梗、腦梗的發生,除了腦栓塞,主要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腦栓塞則是由來自心臟中的血栓阻塞了腦動脈所致,而肺栓塞亦是如此。

腦梗心梗,聽說過肺梗死?久坐不動下肢腫要注意


不過腦栓塞的血栓來自左心房,經左心室,隨著血流進入主動脈,進而進入腦動脈中造成阻塞,而肺栓塞的血栓則是來自右心房,經右心室,隨著血流進入肺動脈造成了肺動脈阻塞。

不過,這隻佔肺栓塞的少數,更多的並無心房顫動的肺栓塞的血栓來自下肢、骨盆腔深部的靜脈。全身的靜脈血流入右心房,經右心室進入肺動脈,到達肺泡進行二氧化碳與氧的交換,而這些血栓也夾雜其中,隨著靜脈血進入了肺動脈。這肺動脈猶如一棵樹,由大的枝分成小的、更小的枝。

血栓如大,則可阻塞較大的肺動脈分支,影響肺的面積亦大,血栓如小影響自然少些;血栓如多,阻塞許多分支,影響自然大些,反之則小些。

肺動脈阻塞的後果

與心梗、腦梗不同的是:肺動脈阻塞後的問題倒不是肺組織的缺血壞死,因為肺組織本身的血液供應除了肺動脈外,尚有相當的部分來自支氣管動脈,因此肺動脈阻塞後肺組織並不會立即缺血壞死,但是肺組織終究是缺血了,肺泡會塌陷或是肺泡內滲出液體來,影響氣體的交換。

腦梗心梗,聽說過肺梗死?久坐不動下肢腫要注意

而且肺動脈一旦阻塞,其中含高二氧化碳、低氧的靜脈血便也無法到達肺泡進行氣體交換,以致病人缺氧明顯。

二是由於肺動脈阻塞,心臟向肺動脈搏血時阻力明顯增加,甚至引發急性心力衰竭。

當然這兩者皆與肺動脈阻塞的程度、範圍有關。肺梗塞的症狀也與肺動脈阻塞的程度、範圍相關。

可以輕到無症狀,重到迅速死亡。通常有所謂“肺栓塞三聯徵”即氣急、胸痛、咯血的說法,但實際上出現這三聯徵的病人僅約佔全部病人的三成。

三個症狀齊全的雖不多,但在較重的病人中,呼吸急促大多是有的。心悸亦多見,病人常煩躁不安,甚至有暈厥、血壓下降的情況

腦梗心梗,聽說過肺梗死?久坐不動下肢腫要注意

對一個突然發生無法用常見疾病解釋的呼吸困難的病人,便應考慮有此疾病的可能。

由於許多病人的血栓來自下肢的深靜脈,故若發現病人單側下肢腫脹,對診斷肺栓塞更有提示的作用。胸部CT或磁共振檢查可以確診此病;血液D二聚體檢查對診斷此病亦大有幫助。

診斷一經確定,病情嚴重,尤其是出現明顯的血液循環障礙者應即作溶解血栓的治療,若病情較輕者亦可用肝素等抗凝藥物治療,以防止新的血栓再度形成。阿司匹林對預防此病亦有效果。

早年人們注意到此病可見於乘飛機長途旅行者,尤其在經濟倉中由於空間狹小,旅行者久坐不動,下肢靜脈淤血,終於有血栓形成,脫落後栓塞肺動脈,造成肺梗塞之事,於是曾稱此病為“經濟倉綜合徵”。

腦梗心梗,聽說過肺梗死?久坐不動下肢腫要注意

實則久坐不動者,尤其是臥床日久者皆易發生此病,與經濟倉並無關係。

心房顫動者、孕婦、服避孕藥者、腫瘤患者、下肢手術者及家族遺傳性高凝血癥者更易發生此病。

故此類人員更應避免久坐、久臥,必要時可考慮預防性服用阿司匹林。

心房顫動者更應堅持服用華法林等抗凝藥,以策安全。

久臥多因患病無法起身之故,護理人或家屬應定時為之翻身,最好能協助其做些被動的下肢活動。

久坐除殘疾人士外,則多為對久坐的危害缺乏認識所致,若有所認識,即使是乘坐飛機經濟倉旅行,在飛行平穩時亦可起身走動走動。

在辦公室工作者,更應該不時地(比如每隔一小時)起身做些活動,有益於預防肺梗塞。

其實,活動之益尚不僅在於預防肺梗塞,有人研究發現,久坐不動者甚至某些癌症的發生率也高,嚇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