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腦卒中,為什麼還要檢查心臟?

zhm_327439078


心臟的疾病是導致卒中發作的原因之一。

心臟電流傳輸出現紊亂時,會導致心臟收縮不完全,無法把血液充分排出,就會導致血液滯留形成血栓。而心臟的血液泵出心髒後,在主動脈弓處有三根血管,這些血管主要通向頭顱。所以,心臟形成的血栓也最容易流到腦部,形成腦卒中。這種腦卒中就叫做心源性腦卒中

心源性栓子50%源於“特殊的心律失常”,而其中80%的栓子都是栓塞到腦組織裡去了,變成腦卒中,20%的人會發生周圍的栓塞,栓塞到肢體,會導致肢體的壞死甚至截肢;栓塞到其他臟器,會造成其他臟器的梗死。

心源性腦卒中的特點:多發栓塞、腦梗面積大、反覆發作。

心臟形成的血栓一般都比較大,在心臟收縮的過程中,血栓有可能會發生脫落,隨著心肌組織的收縮對血栓的擠壓和血流的衝擊,血栓很容易形成碎塊,隨著血流造成多處的散播,造成一次多發性的栓塞。這就是心源性的血栓和普通的血栓的不同的地方。

另外心源性腦卒中,因為心臟裡的血栓比較多,所以堵塞的也都是相對比較大的血管,造成比較大面積的腦梗。

心臟裡的血栓源頭沒有被控制,很容易長出血栓,又容易脫落,所以復發風險也非常高。


兒科醫生鮑秀蘭


神內小美醫生;
回答僅供參考;
歡迎關注、留言;
互相交流、探討、學習!

對於這個問題,小美醫生要好好給你解釋解釋,因為臨床上類似的情況很多。很多人會質疑我們“我們是來看腦子的,給我們做那麼多檢查干啥,這有啥用?”



小美醫生想要告訴你:

在臨床上對於卒中患者我們往往會同時檢查心電圖、心臟彩超等,主要的原因分為兩方面:

一、對於臨床腦卒中住院患者來說,多為中老年,患者自身往往合併多種疾病,我們進依靠患者表述並不能完全真正的瞭解患者的一般情況,基礎狀態,我們往往為了排除嚴重的心臟病,避免醫療風險會常規給入院患者完善心電圖檢查,對於心電圖異常的患者我們互進一步排查有無合併需要治療的心臟疾病,避免心源性疾病而發生危險;
二、對於卒中的病因,其中一部分為心源性卒中。指的是心臟的疾病是導致卒中發作的原因。常見的合併房顫的患者,尤其是陣發性房顫。臨床上對於患者卒中病灶比較多發,或者動脈粥樣硬化性病因導致卒中的證據不足時,我們需要考慮到心臟來源的栓子導致的卒中,此時我們先建議完善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對於高度懷疑合併房顫的患者甚至需要反覆的行動態心電圖檢查;此外也許要完善心臟超聲,明確有無合併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臟結構的改變,有無合併心房粘液瘤等,也是為了
篩查卒中發生的心源性病因;


總而言之,檢查心臟的原因主要是:

  • 明確有無合併心臟方面的疾病,評估患者的一般情況,畢竟心臟我們都知道是人體很重要的一個器官;

  • 此外,還是對於明確疾病病因的需要,心腦是想通的,心臟的疾病也是可以導致卒中發生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歡迎關注“神內小美醫生”,瞭解更多健康資訊!!!

希望我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