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患者的飲食要吃全素食嗎?

蘇蘇81903


我是腎病主任盧志遠,15年臨床經驗,擅長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疑難腎病。有問題隨時評論或者私信


得了腎病之後,有部分患者往往不敢吃肉,甚至完全吃素食,覺得這樣的“忌口”會減輕腎臟負擔。甚至有的腎病患者為了,能把自己的指標降下來每日過著 “粗茶淡飯”、苦行僧般的日子,到頭來,可能指標沒降多少,落得個“營養不良、體質虛弱”實際上,腎病患者不瞭解科學的營養搭配,全素的吃法反而更傷身體。

全素並不適合腎病患者

醫生常說“吃清淡點”,的意思的多吃蔬菜、水果,少鹽,肉食不要吃太多,適量吃肉,並不是鼓勵全素飲食。

我們的身體,每天都需要蛋白質、能量、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來保證機體的正常運作。而多種多樣的食物,給我們全方位提供了這些營養物質。

蔬菜、水果、穀物類的食物,雖然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豐富,但其中的蛋白質含量普遍偏低,且由於氨基酸組成的原因,人體對素食中蛋白質的吸收利用度沒有肉蛋奶類的高。

因此營養學上把肉蛋奶類產生廢物相對更少的蛋白質稱為“優質蛋白質”,而蔬菜水果類的蛋白質稱為“非優質蛋白質”。因此建議腎病患者:優質蛋白佔一天總蛋白的比例至少在50~60%以上,如果只吃全素,很難達到這樣的比例要求。

蛋白質是一種重要的營養成分,它能用來幫助我們建立肌肉、修復損傷的組織,對抗感染。因此,全素飲食可導致腎病患者因缺乏足夠的蛋白質,而變得瘦弱、營養不良、抗感染能力差,腎沒養好,身體先垮了。

葷素搭配身體倍棒

飲食要多樣化,雨露均霑,與其全素飲食不如均衡飲食,葷素搭配才是適合腎病患者的好習慣。

腎病患者每天可以吃1個雞蛋(提供優質蛋白7g)、1杯250ml的牛奶或者是400ml豆漿(提供優質蛋白8g)。

每天都可以有適量的肉食,1~2兩(1兩肉提供優質蛋白10g左右),一週7天的時間咱們各種肉食搭配著吃、換著吃,不要只偏好豬牛羊肉這樣的紅肉,雞鴨鵝類的禽肉也要時不時嚐嚐。



我是腎病主任盧志遠,15年臨床經驗,擅長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疑難腎病。有問題隨時評論或者私信

盧志遠大夫


答案是:不

全素食不適合腎病患者

我是「小復先生」講腎病聊健康更多腎病診療知識盡在“同名”微信公眾號裡。瞭解跟多腎病知識。

我們的身體,每天都需要蛋白質、能量、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來保證機體的正常運作。而多種多樣的食物,給我們全方位提供了這些營養物質。

蔬菜、水果、穀物類的食物,雖然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豐富,但其中的蛋白質含量普遍偏低,且由於氨基酸組成的原因,人體對素食中蛋白質的吸收利用度沒有肉蛋奶類的高。

因此營養學上把肉蛋奶類產生廢物相對更少的蛋白質稱為“優質蛋白質”,而蔬菜水果類的蛋白質稱為“非優質蛋白質”。要求建議腎病患者:優質蛋白佔一天總蛋白的比例至少在50~60%以上,如果只吃全素,很難達到這樣的比例要求。

蛋白質是一種重要的營養成分,它能用來幫助我們建立肌肉、修復損傷的組織,對抗感染。因此,全素飲食可導致腎友因缺乏足夠的蛋白質,而變得瘦弱、營養不良、抗感染能力差,腎沒養好,身體先垮了。

特別是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兒童腎友,對蛋白質的需求量比較大,又加上因為腎病的原因,蛋白質從尿液中大量漏出,如果家長一味認為全素飲食好,過度限制肉食類食物的攝入,可能影響孩子今後的正常生長。

準確來說,“低蛋白飲食”的全稱應該是“保證充足熱量的優質低蛋白飲食”。

我是「小復先生」講腎病聊健康更多腎病診療知識盡在“同名”微信公眾號裡。瞭解跟多腎病知識。

保證充足的熱量

熱量對人體的重要性就像汽油對汽車一樣,沒有充足的熱量人體就不能正常工作。而熱量主要靠飲食攝入,能提供熱量的營養素有碳水化合物、脂質和蛋白質。素食中能提供熱量的主要是是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的主食。為了保證機體能夠正常工作,採用純素食的腎友需要食用大量主食。但主食中的蛋白質均為非優質蛋白,攝入過多主食與控制蛋白質攝入量的初衷背道而馳。大部分精製主食的血糖升高指數較高,一次食用過多容易使血糖波動較大,對患有糖尿病的腎友來說有一定的危險。

優質低蛋白

慢性腎病病人的低蛋白飲食不僅僅是“低蛋白”,還強調“優質蛋白”。

蛋白質被人體分解吸收之後會產生含氮廢物,如肌酐、尿素等,通過腎臟濾過,最終由尿液排洩,所以慢性腎病病人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入。未透析的慢性腎友把蛋白質控制在每天每千克標準體重0.8g為宜(標準體重可按(身高(cm)-105)kg估算),既能保證人體對蛋白質的需要,又能保護殘餘腎功能,延緩腎功能的惡化。

那優質蛋白又是指什麼呢?蛋白質由各種氨基酸組成,其中有8種氨基酸必須通過食物攝入。必需氨基酸的數量充足,比例合理的蛋白質被稱之為優質蛋白。腎友的腎臟出現一定問題,不能正常排洩蛋白質的代謝廢物,所以要把有限的蛋白攝入指標讓給優質蛋白,優質蛋白的攝入量應占總蛋白攝入量的60%以上。優質蛋白的來源主要有魚、禽、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和豆製品。

光吃素還有哪些不科學的地方?

蔬菜水果是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理想食物。許多礦物質對人體益處很大,如鉀離子對高血壓的控制有一定幫助;而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防止出現便秘。

但是腎友們如果有水腫、少尿、無尿等情況出現,食用過多蔬菜水果極可能引起高鉀血癥、高磷血癥等,造成不良後果。

腎友們每天食用四兩(200g)水果、一斤(500g)蔬菜即可滿足人體所需,食用蔬菜前先行焯水還可去掉大部分的鉀、磷離子。

另外,動物性食品含有部分植物性食物所不具備的營養素。

如:

紅肉類食物含有大量亞鐵離子,對貧血的腎友來說是飲食補鐵的良好來源;

白肉類食物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能夠保護心血管的健康;

奶製品是腎友補鈣的良好來源,每天飲用一杯有助於預防腎性骨病。

對於腎病患者來講,飲食是非常重要,“吃好”也能治病,需給予動態飲食管理。

什麼是動態飲食管理?

動態飲食管理一般分為兩點,第一點就是以患者病情為中心,第二點就是飲食喜好,其實重點還是根據病情為主,根據患者的營養狀況、體力、氣色等結合病情嚴重程度動態調整當腎衰患者營養狀態良好、體力充沛、氣色好時應適當控制嚴格一些(特別是血肌酐上升加快者,要求更應嚴格)。出現營養不良、體力下降明顯、氣色不佳,應及時調整飲食方案,適當增加優質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此為動態飲食。根據自己喜好合理的搭配肉、蛋、奶的種類和數量。

我是「小復先生」講腎病聊健康更多腎病診療知識盡在“同名”微信公眾號裡。瞭解跟多腎病知識。


小復先生


腎臟病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且通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壓、貧血等併發症。

那麼,腎臟病患者的飲食要如何安排呢?需要吃全素食嗎?

就讓超哥帶大家一探究竟吧!

答案搶先知:


飲食是人們生長髮育及抵禦疾病的物質基礎,腎臟病人更應該注重均衡飲食。

應在提供正常代謝所需能量的前提下,減少腎臟的負擔,而不是簡單的通過吃全素食就可以調理的。

全素食容易忽視優質蛋白、充足的熱量和食物的合理搭配等因素,可能造成營養不良,電解質紊亂等不良後果[1]。


【腎臟病】

腎臟病是指各種程度的腎臟結構和功能的障礙,後期會出現腎功能減退,代謝廢物滯留、水電解質紊亂、酸鹼平衡失調以及內分泌功能減退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徵[2]。

調查顯示慢性腎臟病患病人群病死率是一般人群的40倍[3]。

腎臟病患者的飲食營養情況是影響併發症發生率和存活率的重要因素[4]。


【腎臟病患者的飲食指南】

腎臟病患者的飲食要根據具體病症及併發症做相應的調整,做到攝入量和利用率相對平衡。

全素食不僅難以降低腎臟負擔,而且容易造成營養不良等後果,從而影響腎臟功能。

1、 限鹽

對於腎臟病患者來說,降低飲食中鹽的攝入可以降低血壓,並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尿蛋白,從而延緩慢性腎臟病的進展。

在日常食物基礎上加2~ 3g食鹽即可達到美國營養師協會對腎臟病患者建議的鈉攝入值:2000~ 2400mg/d[5]。


2、 低蛋白攝入

蛋白質攝入量應既符合殘腎功能的可耐受水平、減少尿毒症症狀,又要避免引起營不良,保證充足的能量供給。腎臟病患者的推薦蛋白攝入為0.4-0.8g/(kg·d)[6],根據併發症及患病階段做相應調整

蛋白質是構成生物體重要的物質,但蛋白質的過多攝入會給腎臟造成負擔。

其中優質蛋白質的比例應在50%以上[5]。

雞蛋、牛奶都屬於優質蛋白。

3、 補充足夠的熱量

在限制蛋白質的同時必須保證攝入足夠熱量,有利於最大限度地利用飲食中的蛋白質,避免營養不良的發生[5]。

較高熱量食物包括糖類、玉米粉、藕粉、山藥、紅薯等。


4、 適量飲水

有水腫情況的患者也要限制水的攝入量。

水的每日攝人量為24h的尿量加50mL,這其中包括湯、飯、菜中所含的水分[7]。

5、 清淡為主,切勿暴飲暴食

腎臟病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脂質代謝異常,血脂異常可促進腎小球硬化的發生,加重腎臟損害[8]。

腎臟病患者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切勿暴飲暴食,避免營養過剩而給腎臟造成負擔


【總結】

腎臟病患者的飲食不僅不能吃全素食,還要注意均衡飲食。

蛋白質、脂類等營養素的攝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飲食上注意量的控制,而不是完全杜絕,遵從醫囑,同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更好的抵禦疾病。


“超哥話食”和你一起關注疾病與飲食調理!

參考文獻

[1]李周夏,鄧躍毅.慢性腎臟病與飲食治療[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誌,2013(14):916-917.

[2]葉任高,李幼姬,劉冠賢.臨床腎臟病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531-532.

[3]Collins AJ,Li S,Gilbertson DT,et al.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Medicare population [J]. Kidney Int Suppl,2003,64(87):S24-S31.

[4]常立陽,張紅梅,徐佳美.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飲食結構分析[J].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2013(29):726-728.

[5]唐雯,魯新紅,汪濤.慢性腎臟病飲食營養管理[J].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 Medicine,2010(30):516-517.

[6]閆冰娟.低蛋白飲食干預與慢性腎臟病進展[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誌,2017(26):179-183.

[7]楊玉潔.腎臟病患者的飲食及護理[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誌,2007(2):178-179.

[8]何璐晨,張紅梅,常立陽,陸曉豔.慢性腎臟病患者營養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護理與康復,2017(16):225-228.


超哥話食


“全素食”,這是許多腎病患者在飲食方面的誤區。事實上,我們要求腎病朋友“忌口”,並不是說飲食要全素,而是應“雨露均霑”科學搭配。

人體要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需要各種各樣的食物來提供必要的能量和營養,比如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等缺一不可。

就拿蛋白質來說,作為人體重要的營養成分,它在血漿中又分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金屬結合蛋白、內分泌結合蛋白等。各自發揮不同的作用,一旦缺失,會使身體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幾率,還可能導致微量元素缺乏,內分泌功能紊亂等多重損害。對於患者來說,不僅腎容易受影響,身體各項機能也將失去平衡。而我們從食物中攝取的蛋白質,一方面來自水果、蔬菜、穀物等素食,稱為“非優質蛋白”,蛋白質含量偏低,吸收率低。另一方面來自肉蛋奶等食物,稱為“優質蛋白”,產生廢物少,吸收率高。由於許多腎病患者會從尿液中流失部分蛋白,如果只吃素食,遠遠達不到要求,所以通常我們建議患者每天攝取的蛋白質中60%以上是優質蛋白,那就是要加入肉蛋奶,而並非全素食。

很多腎友擔心吃肉會升高肌酐,但靠不吃肉維持的肌酐水平,其實是一種假象。吃肉少,肌肉萎縮,代謝減少,所以肌酐才不明顯升高,但不能說明腎功能好。所以,腎病患者要吃蔬菜、水果,以及適量的肉蛋奶,身體才平衡。

本期答主:蘇紅 醫學碩士


杏花島


腎臟病患者的飲食絕對不能全吃素,營養不良同樣會傷害我們的腎臟!

其實,慢性腎臟病患者如何吃?2017年國家衛計委已經給出了比較明確的指導意見,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如果你作為一名腎臟內科醫生或患者,沒有讀到2017年最新的《慢性腎臟病患者膳食指導》,這是國家層面科普的失敗,值得反思!

首先說說: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膳食指導原則

1.平衡膳食

平衡強調是不要一味地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還要注意能量的攝入,以防止發生營養不良!此外平衡的另一個要求及是食物要多樣化,不能天天老三樣,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的飲食完全可以做到有趣有料。

2.合理計劃餐次及能量、蛋白質分配

強調吃飯要定時定量,要合理分配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能量,根據實際情況時可以在三餐間增加點心等食物,來確保總能量達標。

3.膳食計劃個體化及營養教育

這個應該不難理解,人與人是不同的,比如疾病的狀態、飲食的偏好;而我們國人對於營養的問題是沒有太多概念和方法的,尤其是一些慢性腎臟病患者根本就不注意自己的飲食,需要我們患者、腎臟內科醫生、營養師,以及社會公益平臺來共同努力。

最後說說《慢性腎臟病患者膳食指導》中強調:要優質蛋白飲食:

什麼是優質蛋白飲食?優質蛋白飲食就是要限制米類、面類等植物蛋白質的攝入,而是將奶類、蛋類或肉類、大豆蛋白等優質蛋白質食品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你還能堅持一直吃素嗎?

關於如何吃的話題,有時間我們慢慢展開。


健康幾何


不能。慢性腎臟病患者也需要營養,全素飲食是錯誤的。

一方面,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物質,另一方面,高蛋白飲食又會對腎臟造成負擔。所以,慢性腎臟病人一定要控制飲食。

體內的鈉含量越高,腎臟的負擔越重。所以,所有的慢性腎臟病,都應該低鹽飲食。水腫的病人,還要控制飲水量。

3期及以後的慢性腎臟病人,也就是慢性腎功能衰竭病人,總的飲食要求是低鹽、低脂、優質低蛋白飲食。

1、低鹽:慢腎衰後,腎臟的排鈉能力下降,體內的鈉蓄積,水鈉瀦留而出現水腫,嚴重者出現心力衰竭。所以,低鹽飲食非常重要,建議每日鹽的攝入不超過5g,除控制食鹽以外,注意控制隱性鹽,比如醬油、醃製食品、加工食品、味精等。

2、低脂飲食:平時飲食的油脂以不飽和脂肪酸(茶籽油、橄欖油、亞麻油、魚油等)為主。室溫下為固體的油(牛、豬、羊油)含飽和脂肪酸多,應少吃或不吃。動物內臟的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嘌呤含量高、磷含量高,這些都是慢性腎臟病的大忌,最好不食用。

3、優質低蛋白:

我們常說的代謝廢物血肌酐、尿素氮等都來自於蛋白尿,大量的攝入蛋白會產生更多的代謝廢物,給腎臟增加負擔,所以慢腎衰患者要控制蛋白的入量。

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有一些氨基酸,人體不能合成,只能靠動物蛋白補充,這些氨基酸稱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的蛋白稱優質蛋白,奶、蛋、魚、瘦肉等是優質蛋白,新的國家標準認為大豆蛋白也是優質蛋白,都可以適量食用。

此外,關於肉食的烹飪方法,應避免油炸,最好煮和燉,而且不要喝湯。因為湯中含有大量的嘌呤和磷,加重慢性腎衰竭患者的高尿酸和高磷血癥。

蛋白質攝入量限制在0.6g/日/Kg體重以下就是低蛋白飲食。

優質低蛋白,通俗的說,就是吃好點,少吃點。

關於慢性腎衰竭病人蛋白質的控制,似乎存在著一個矛盾。一是人體代謝需要蛋白質,另一個是還要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為了滿足這兩個方面的要求,可在嚴格控制蛋白的情況下,補充必需氨基酸藥物比如開同(α-酮酸)等。


李青大夫


全素食是錯的。

很多腎友都認為得了腎病要少吃,要吃齋,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身體的恢復需要營養,而我們人體最主要的營養就是通過食物供給的,如果過分的去節制,就會出現營養不良,導致腎病病情的加重。我們腎友真正需要的是改變飲食結構,適當減少蛋白的攝入量,增加優質蛋白,同時保證總熱量的攝入達標。腎友們不妨來看以下的兩點

保證合理的優質低蛋白飲食 適量吃些瘦肉、雞肉、魚肉、雞蛋、牛奶等優質蛋白食物,雖然總量不能過多,但一定要吃,否則我們的身體就會缺少蛋白質。尤其是蛋白流失較多的腎友更要注意。

維持合理的飲食熱量 我們吃的食物幾乎都提供熱量,我們腎友的肉蛋奶類的分量已經減少了,有的甚至還需要減少主食的攝入,那我們就只能通過蔬菜來維持熱量了,以保證我們身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源。因此 ,我們腎友要葷素搭配,營養均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