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你最痛恨的一句話是什麼?

冷卻的第三隻眼


所以教師最痛恨的一句話是什麼?

我們知道教師是很辛苦的。但是教師的辛苦並沒換來人們的理解。幾乎所有的教師都最恨痛恨的一句話是: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不知道這句話到底是哪位專家說的。有人說這句話是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的。那麼為什麼老師們這麼痛恨這句話呢?


首先,這句話被上級領導,經常在開會上提起。

不管是校長,還是上級哪個領導總是用這句話來要求老師。每次開會總是提起。把這句話當做了老師頭上的緊箍咒。 到時候給老師念上幾句,如果如果你教學不好,提醒你沒有什麼客觀原因,那肯定是你態度上出了問題。這句話彷彿成了老師頭上的一個枷鎖,讓老師無法進行分辨。


第二,這句話否定了老師的一切努力,學生成績不好,那不是學生的問題,是老師的無能。

你要知道影響學生的學習是來自於各方面。來自於家庭環境方面的因素,學生自身的智力方面,還有社會大環境方面的因素……方方面面,不能把學生成績不好就歸結為老師不會教。老師是其中一方面的因素。但絕不是決定性的因素。我們原來提倡老是起著主導作用。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如果把學生學習的問題都歸結為老師,和這個問題相悖嗎?老師豈不成了教育的主體?如果是那樣的話,一個最棒的老師,最優秀老師,他的學生是不是都可以考上清華和北大?

第三, 這句話成了學生家長攻擊教師理由。

凡是孩子在班裡,學習不好家長就以此為理由責怪老師。責怪老師沒有盡心竭力出工出力。而且家長理由非常充足。把學生學習不好,所有的責任都推給魏老師。甚至以此為理由攻擊和謾罵老師。


結束語:可以說這句話這些年來讓老師們深受其害,隨著老師們的不斷反駁,這句話漸漸的佔不住腳了。老師們摘掉緊箍咒的日子到了。

我是景行說教育,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拙文能得到您的喜歡,也期待您的關注和參與問題的討論,謝謝!


景行說教育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前半句說得太狂傲,好象自己是無所不能的人,對那些頑劣不可救藥的人他都能教育成才,那麼請問你教過的學生有沒有罪犯?有沒有貪官?如果有,你這話不就是在放屁嗎?後半句我承認是有一些不會教的老師,但不能把學生沒學好的罪過全都歸咎於不會教的老師身上!你教出了好人才,但也不能排除你會教出敗類。總而言之,我覺得這句話體現的主旨是: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能的人,之所以出現教育的失敗,都是因為"不會教"的人教出來的結果!教育是家庭,學校,社會多個不同平臺共同作用的結果,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只靠單方面的力量是不會產生好結果的。


冰清玉潔1957


作為老師,我最痛恨的一句話就是每次上面來檢查,學校立馬開會,校領導反覆強調迎檢工作的重要性,然後擺著一張臭臉一本正經:“上級領導來我校檢查,各塊自己負責,局裡採用追責制,責任到人,誰出問題誰負責!”

臥槽!本來就怕領導,看見領導嚇得直打哆嗦,再這麼一威脅恐嚇,我幾天都食不甘味睡不安寢。生怕我負責的那點地盤檢查不過關,被局領導追責。說句實話我也沒想過要被追多大的責,反正聽校領導的口氣感覺要坐牢似的😂😂。說真的,各種檢查比較頻繁,經常在緊張中煎熬度日,我的心臟都有點不舒服了。這不,今天下午又開會迎檢了,我現在正在後悔做老師:娘希匹的!上輩子殺豬,這輩子教書。說實話,做老師倒不是上課難,是迎檢太難了。

今天聽了校領導的佈置和重要講話 ,我又坐立不安了。打個電話給同學,同學大笑說我真是傻得出奇,說檢查不過關,首先校領導擔責,追責再怎麼也不會追到咱老百姓頭上……

就想求證一下:我同學說的是不是真的?



牧遙


我最痛恨的是某些專家講的,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話其實就是沒有實際教學經驗,嚴重脫離教學實際的所謂專家說的!我遇到過這樣的學生,從外表看,這孩子正常,並且學前班時,在家裡就會開三輪車。可是學習書本知識,咋教不會。一個字,一天寫50遍,寫了一週,還是不會。現在四年了,自己的名字寫不上。作為校長,我也不信,後來我親自教他,也是如此。專家,你來試試?


005222000995


作為教師,我最痛恨的一句話就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當我剛走上教師崗位時,聽到這句話,感覺很鼓舞人的,特別是我們這些年輕的新教師,真的感覺,世界是我們的,我們一定會教好每一位同學。但是當我工作半年後,真正的和學生接觸,在課堂上教給學生知識時,忽然感覺,對於某些個同學真的好無奈。感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這句話,對我們做教師的真的是最大的忽悠,也是對教師最大的不公。

為什麼這麼說,我可以給你一個實例:在我校九六級,我遇到一個學生。孩子從小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嬌慣的,幾乎沒有任何教養,雖然聰明伶俐,但是學習幾乎是全班倒數。當時年輕的我是剛剛走上工作崗位,一腔熱情,滿腔熱血一心撲在工作上。對這個孩子,我感覺聰明伶俐,應該是可造之材。於是幾乎是每天,我都專門拿出時間,精心輔導,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吃小灶” 。同時,和他同吃同住,因為他也是我的一個遠房親戚,可以說是在小的每一天都是形影不離。但是,成績就是沒進步,就是有也微乎其微。一年下來,孩子成績真的讓人無語。到了最後,這個孩子就直接和我說:老師,我真的不是學習的材料,你就饒過我吧……………………

這個例子,作為做教師的我,感覺真的好失敗。

後來,教學的時間長了,就遇到更多的各種各樣的學生,有很多的是可造之材,稍微一點撥,成績就突飛猛進。這樣的學生,就是水平再低的老師,都可以不費力氣地教好。但是有些學生,老師費九牛二虎之力都難以培養成才。這樣的學生,我認為,不管什麼樣的教師遇到,都會無能為力。

記得有個老教師告訴過我說,有些學生就是當柴火的材料,而有些學生就是當棟樑的材料。你教師遇到“柴火”,即使你老師再有水平,再怎麼努力,他還是“柴火”。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極大地誇大了教育的力量,也把教師推上了神壇。豈不知這樣更讓老師得到了更多的詬病,久而久之,社會上就會把教師這一職業給神話了,但是當教育的力量達不到人們所希望的目的時,人們就會把責任推到教師身上,教師就成了人們發洩怨恨的“替罪羊”。

人們啊,醒醒吧,真的有教不好的學生,但是也真的有不會教的 老師!!!


世問


最討厭的一句話就是:“你們當老師的……”“你們這些當老師的……”



買了件新衣服,好久不敢穿出來,因為上次有人就說過“你們當老師的那麼愛買新衣服,愛打扮!”說話語氣極為輕蔑,極為不屑!讓我心有餘悸。

週末心情好,畫了淡妝(其實也就是用了點顏色亮一點的口紅),結果被批評“你們當老師的還化妝!” 我很鬱悶,當時心裡千萬個辯解“這是週末哦!週末!!!”我該有自己的生活吧?!

在商場,想要了解一下新產品,有人就說“你們當老師的這都不懂!” 暈~,你以為老師都是電腦,萬維網,啥都知道啊?!

最最最經典的是————菜場正講價呢,結果被一句話噎住了——“當老師呢,還講價!暈!!! 不講價?難道等著挨宰之後,還被嘲笑成傻帽?!而且,為什麼?討價還價這種事和教師這個職業有衝突嗎?!

誰還有更經典的?歡迎吐槽哦!歡迎互相關注!


品格竹間


我的班上有個男生,從小學起就是被家長放在社會教育機構託管,整個小學幾乎缺失了父母的監管。父母在他那裡說什麼就不是什麼,可是父母意識不到問題所在,只一味地用表揚以求得與他相安無事。記得這位媽媽逐個給所有任課老師打電話,內容只有一個:請表揚我的孩子。

作為老師,肯定知道表揚能激勵學生,並且,有哪個老師不願意想方設法去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呢?哪裡需要煩勞媽媽來一一提醒老師呀?她哪裡知道,沒有原則的表揚實際上弊大於利,只能害了孩子。今天孩子在學校,也許你這個當媽媽的可以請老師儘量多表揚你的孩子,但是,孩子步入社會以後,誰來繼續表揚他呢?如果沒人表揚,相反,他遭遇到別人的批評與指責,習慣了得表揚的他會有什麼反應呢?況且,作為老師,總不能被家長的指揮棒左右著吧?

不過,我沒有直接拒絕這位媽媽,而是說:你看這樣好嗎?只要他遵守紀律,課堂上認真聽課,課後作業積極去完成,我肯定每天表揚他。但是,做得不好的,我還是有必要幫他指出來,然後給他時間和機會去改正。這位媽媽聽後,也就沒有再說什麼了。注:圖文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我是【湘裡妹子愛生活】。有人說,構成完美人生的四重奏是心上人,盤中餐,枕邊書和天涯路。要我說,還需要一顆精緻的心。一顆精緻的心能給人溫暖和力量。把內心整精緻了,生活也就精緻了。請點擊關注【湘裡妹子愛生活】,和湘裡妹子一起努力,共同逐夢,把生活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湘裡妹子愛生活


記憶猶新,他是我教的最不錯的學生,因為我排成績時,把他往後排了,想激勵一個趕上來的調皮生,他極不樂意的指責我:嫉賢妒能,打壓上進,我沒有反駁他,下來跟他解釋,希望他認識到他是個班幹部起個好的作用,他冷冷的拒絕了,他背後的話真是深深刺痛了我:貓哭耗子假慈悲,


苦酒獨吟風弄月


我最痛恨的一句話,我的成績與你無關。

當時我聽了。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當年我帶了一個孩子,要她學習英語,最開始的兩年對我而言,簡直就是暗無天日,每次我都想放棄不管,每次我又提醒自己,不和孩子一般見識,第二天,依然逼她背單詞,依然逼她背課文,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促使她學習,不知不覺中,她聽寫背單詞的紙足足攢了差不多一雙球鞋盒子那麼多,她看了都覺得意外說,我怎麼背單詞這麼多,從頭到尾沒有一句謝謝,最後美高一年托福考試117,她連一句感謝都沒有,是這是她自己的事情,還告訴家裡的其他孩子,你取得的成績是你自己願意學。和寄宿家庭媽媽沒關係。我當時就反駁,假如一個人餓了,想吃燒餅,他一口氣吃了九個都沒覺得飽,最後一個才吃飽 然後他說,早知道,我就應該直接吃第10個燒餅的,我說 我前兩年督促你學習的作用就是相當於前面的五個燒餅,沒有前面的五個燒餅打底子,你哪裡來的後面第十個燒餅? 慶幸的是她的託福成績117,我也算沒有辜負她父母的期望,通過艱難曲折的四年 把這孩子順利送離我家,由衷的舒了一口氣。


教育寄宿家庭媽媽


作為職教領域的一名教師,我最痛恨的應該是下面這句話:

“當老師的平時工作應該很清閒吧,還是老師好啊,寒暑假不上班還照樣拿工資”。

不知道各位同行聽到這樣的話心裡怎麼想,反正我每次聽到都很不舒服。

先來說平時。

外人眼裡,老師的工作就是上上課、改改作業,下班後就可以跟家人吃喝玩樂,各種逍遙。熟不知,教師每天不光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還要忙於各種各樣的事務性工作,應付各種檢查、評比,有做不完的教學設計、寫不完的工作方案。深夜加班是家常便飯,週末不休更是習以為常。

再來說寒暑假。

2016年,教育部等7部門印發《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規定》,其中第二章第四條規定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含實習指導教師)要根據專業特點每5年必須累計不少於6個月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沒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新任教師應先實踐再上崗。公共基礎課教師也應定期到企業進行考察、調研和學習。

教學周裡可以去掛職嗎?理論上可以,實際上呢,不行。

因為師資有限,就那麼幾個人,要承擔一個專業的教學任務,你去掛職了,意味著其他人要承擔更多的任務,再說領導也不會批准。

那麼,怎麼滿足5年掛職6個月的硬性規定呢?

好說啊,不是有寒暑假嗎,利用起來唄。

所以,盼星星盼月亮才盼來的寒暑假就要奉獻給企業了。

不過好在,雖然辛苦,卻也有所收穫。

各行各業都不容易,幹一行愛一行吧,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