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湖南大學!

在這裡,你能看到20、30年代的西洋古典主義和折衷主義建築,40年代的早期現代主義建築,還有50年代的中國傳統風格建築。

在這個校園裡,你可以閱讀一部中國近代建築史。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1988年,嶽麓書院建築群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湖南大學早期建築群名列其中。被列為“國保”的湖大早期建築又增加9棟,分別是:二院(今物理學院實驗樓)、科學館(今校一辦公樓)、工程館(今教學北樓)、大禮堂、老圖書館、勝利齋教工宿舍、第一學生宿舍(今基建處辦公樓)、第七學生宿舍(今離退休處辦公樓)、老九舍(今重點實驗室),形成千年學府湖南大學國寶建築群。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1,一院(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是古代漢族書院建築群,古代四大書院之一。位於麓山南,湘江北。1988年,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北宋開寶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由官府捐資興建,正式創立嶽麓書院。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見山長周栻,並賜書“嶽麓書院”四字門額。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歷經千年,絃歌不絕。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嶽麓書院古建築群分為教學、藏書、祭祀、園林、紀念五大建築格局。主體建築面積有31000多平方米,分為書院主體、附屬文廟及中國書院博物館。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其古建築在佈局上採用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築如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集中於中軸線上,講堂布置在中軸線的中央。齋舍、祭祀專祠等排列於兩旁。

2,二院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近代折衷主義建築風格的典型代表。建於1925年,建築面積:2929㎡。著名建築學家劉敦楨設計。1927年,湖南大學超出嶽麓書院向外發展新建一棟教學樓,稱為“湖南大學第二院”,1929年竣工。

1988年,二院擴建為物理實驗室。二層磚木結構,紅磚清水牆,保留了原來的木質門窗和木樓梯及欄杆。
現為物理實驗室。

3,科學館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西洋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建於1937年,建築面積4353㎡。湖南大學蔡澤奉教授設計。1933年開始興建。

三層磚木結構,紅磚清水牆。東門內門廳牆上刊有1937年湖南省主席何健題寫的“學以致用”石碑。1938年遭受日軍飛機轟炸,部分受損,主體仍完好。1945年9月15日,抗日戰爭湖南地區受降儀式在此樓裡舉行。中國軍隊第四方面軍司令王耀武接受了日軍第20軍司令官板西一良的投降。現建築整體外觀保持原貌,外部門窗和內走廊牆壁、門框等都保存原物。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1948年,由柳士英教授主持加建了一層,保留了原有塔樓和女兒牆及簷口,將原有的平屋頂作為第三層樓板而加上了琉璃瓦的西洋式坡屋頂,與原有建築的風格和氣質,渾然一體。


現為學校一辦公樓。

4,工程館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西洋早期現代主義建築、表現主義建築風格,建於1947年,在當時的中國極為罕見。建築面積7430㎡。1953年竣工,著名建築學家、建築教育家柳士英設計。

三層磚木結構,紅磚清水牆。建築外觀及內部整體保存完好,門窗等細部均保持原貌。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柳士英現代主義風格最典型的代表作。

現為新聞傳播與影視藝術學院、校電視臺辦公場所。

5,大禮堂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1951年,湖南大學大禮堂由柳士英教授支持設計,1953年竣工。三層混合結構。

建築的設計和建造是時代的產物,在當時經濟困難的條件下,採取了大跨度木屋架,最經濟的鋼筋混凝土構件斷面,普通水泥粉刷,儘量減少輔助面積等措施,僅費舊幣25億元(人民幣25萬)的低廉造價。建築外觀、內部、門窗、細部全部保存原樣。建築位於校園西北部,北面有一片桃樹林,是嶽麓書院“八景”之一的“桃塢烘霞”。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2002年,湖南大學大禮堂被列為湖南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老圖書館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1946年,湖南大學老圖書館開工修復遺址,建築面積2362㎡。。由柳士英教授主持設計,1948年竣工。有書庫三層,目錄廳和辦公房若干。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三層混合結構,紅磚清水牆。中國傳統式綠色琉璃瓦屋頂,正立面外牆門窗造型有西洋早期現代主義造型特徵。1951年,湖南大學老圖書館擴建,總面積達2300多平米。她與嶽麓書院前的大禮堂組成了極富民族特色的仿古建築群,成為湖大校園建築的“經典”。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現為學校圖書館特藏分館。

7,勝利齋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西洋早期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建於1948年,建築面積2211㎡。柳士英設計。依據地形整合,田字形平面,內有四個庭院,四周迴廊環繞,院內安靜舒適,十字形廊也很好的豐富了內部空間的縱深感。

木構門窗均保持原樣。庭院內做了適度的整改,鋪砌了帶裝飾圖案的卵石園路。勝利齋是柳士英先生手法與觀念都表達得非常明晰的現代主義傑作。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目前作為嶽麓書院學生學術場所。

8,第一學生宿舍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1945年,第一學生宿舍由柳士英教授主持設計,1946年竣工。原為第六學生宿舍,後改為第一學生宿舍。

一舍建設時值抗日戰爭勝利不久,抗戰時期湖南大學遷往湘西,校舍遭到日軍轟炸、焚燒,損失慘重。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建築立面造型簡潔,重點處理入口部位。其他牆面上用長長的水平線條連接窗臺或簷口最後繞成一個圓窗結束,更是具有他獨特“柳式圓圈”的風格。


現為基建處等辦公場所。

9,第七學生宿舍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表現主義建築特點。柳士英設計,建於1947年,建築面積2511㎡。原為學生宿舍。

七舍最大的特徵是南立面極富表現主義色彩的牌樓。曲線的母題貫穿整個牌樓,中部則用豎向長窗貫通,提供樓梯間大面積採光的同時成為立面簡潔的構圖元素。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七舍“7”字的八角形底板也與拱門左右兩個八角形窗形成呼應。

現為離退休處、保衛處、社區服務辦公室等場所。

10,第九學生宿舍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湖南大學早期建築

建於1946年,建築面積,2127.8㎡。原為女生宿舍,柳士英設計。

二層磚木結構,青磚清水牆。早期現代主義建築風格。日字形平面,內有兩個庭院,中間兩層通廊連接,四周迴廊環繞。走廊臨庭院一面做成半圓拱形柱廊,具有民國時代建築的典型特徵。
現為學校科研實驗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