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宮醴泉銘》已寫一年了感覺有點乏味想換帖了,該如何規劃未來學習內容?

客家彭旭


《九成宮醴泉銘》是楷書四大家之一歐陽詢晚年76歲奉敕而作,被譽為“正書第一”“唐楷之冠”“楷書之極則”,可見其影響深遠。點畫瘦硬、秀潤;結體修長,中宮收緊,四邊開張,穩中求險;布白勻整,字距、行距疏朗開闊,被歷代推為學書之正途,初學之典範。

您選這本字帖當做範本,好有眼光喲!可練習一段時間後,感覺有點乏味,這純屬正常現象,每個臨帖者都有這樣的經歷,稱之為“臨帖高原期”,這個時期,很多書法練習者不僅覺得枯燥乏味,而且發現字越寫越難看,有的想中途換帖,甚至想放棄不練了。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該如何規劃未來的學習內容?

清·姚孟起臨《九成宮醴泉銘》

不忘初心,堅持下去

您能堅持練習一年,足以證明你是非常喜歡《九成宮醴泉銘》這本字帖的!應該不忘初心,堅持下去!中途換帖是學書者大忌,正如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一樣。重新換一本字帖,你還得從頭練起,並且還會有“臨帖高原期”。堅持下去是最明智的選擇,想在書法上有所成就,你必須堅持下去!

盧中南臨《九成宮醴泉銘》

暫時擱置,補充“營養”

如果你實在臨不下去了,建議暫時把字帖擱置,從網上搜集一些有關該帖的資料,比如書寫背景、作者經歷、名家評價、結字規律、章法特點等。可以向你的書友學習,取長補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補充“營養”之後,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從而促使你堅持練下去。

田英章臨《九成宮醴泉銘》

先易後難,先簡後繁。

補充“營養”之後,你還要回到原帖,堅持練習,但是再次練習要有選擇性。先選擇筆畫簡單的,比較容易寫的,你喜歡的字練習,然後再練難寫的,筆畫多的繁體字。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你會更容易堅持練下去!

但願我的建議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您學有所成!


三尺講臺兩袖清風


不知道你現在九成宮臨摹到的程度如何,若是之前沒有絲毫基本功而只臨摹了九成宮一年,那麼你大概率是臨摹九成宮沒有成功而心生厭倦,那麼我勸你首先應該找對方法再臨一年,看看自己是否會有更大的進展。如果還是不行,那麼你可以試試顏體,顏體上手比歐體容易些。你也可以走帖學道路,轉向臨摹二王那派的,你可以試試臨摹趙孟頫的膽巴碑。


大海學書


乏味,說明到了瓶頸期。

退回來,再瞭解下書法史很重要。

或者,詳細把握下毛筆的種種用法,揣摩下每種手法導致的紙面印跡,再反覆練習。

之後再繼續你的帖子練習,當有不同收穫。別輕易換帖。


阿尚青子


閱讀法帖的目的是建立自己的書寫標準及審美標準,知道這就知道怎麼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