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已統一北方,孫、劉歸順就行,為啥非要分裂國家、生靈塗炭?

長喜1690202815422


三足鼎立雖然三方有實力上的差距,但是這三方都不願意稱臣。劉備若是對曹操稱臣就是打自己的臉;孫權也不會甘心將父兄的基業拱手讓給曹操。



曹操統一北方

曹操統一了北方奠定了曹魏的基礎,但是曹操還不具備同時向天下所有諸侯開戰的實力。曹操得了劉琮的荊州勢力後,執意要繼續討伐東吳,其實在這個時期曹操是有機會統一天下的。賈詡曾出策說固守荊州安心發展幾年,東吳會不戰自降。如果曹操聽了賈詡的計謀,那麼劉備就沒有機會入川成立蜀漢,而漢中張魯的投降,曹操完全可以先行伐蜀滅劉璋。那麼這樣就沒有三足鼎立了。一旦曹操滅了劉璋,那麼東吳就真的不戰而降了。


劉備、孫權不投降促進統一進度的原因

劉備自出山就打著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一直以匡復漢室為己任。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自得勢起劉備就一直罵曹操為漢賊。如果劉備降了豈不是自己打自己臉,一下子自己的理想和報復不都成了笑柄。

孫權繼承了父兄基業後想的就是偏安一隅,割據一方。基業都是父兄打下來的,自己割據稱王稱帝都合情合理,但是將江東基業拱手讓給曹操,自己再對曹操俯首稱臣那孫權肯定不能同意,不然也不會有赤壁之戰。孫權雖然沒有大志,但是他想仗著天險獨立成為國中之國。


總結:劉備、孫權投降曹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在他們眼裡想的都是自己統一而不是終止戰爭。


青梅煮酒品三國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罵王朗一段裡,王朗認為天下是有德者居之,曹操掃平群雄,有大功勞於天下,該做這天下的皇帝,讓諸葛亮不要頑固抵抗,投降過來一起過安生的日子。諸葛亮痛斥王朗的言行違背了人臣之德,最後直接攻擊人身,把王朗給罵死了。

這一段其實王朗與諸葛亮討論的事情,是一個關乎政權正統的問題,就是誰應該來做這天下的皇帝。王朗沿用周代的政治倫理,說“以德配天”,有德者而居之。諸葛亮則認為曹家是漢臣,卻行篡位之事,是德行有虧,不能做皇帝。他們其實都是在自己的立場上來解釋自家政權的合法性,王朗說曹家建有大功業,是萬姓推舉出來的皇帝;諸葛亮說漢家福澤綿延,國祚不絕,是從漢獻帝那裡繼承來的皇帝。

正統,這個詞比較玄乎,其實說白了就是統治合法性的問題。統治的合法性,就是要解決如果你來做王,別人為什麼要聽你的招呼的問題。這個合法性有幾個來源,一般來說是有民主選舉、君權神授、社會價值的反射性認同等幾種方式。傳統意義上,中國曆代王朝之所以強調正統,其實強調的就是君權神授體系。皇帝的權力是天神給予的,你敢不聽嗎?歷朝歷代都說是黃帝一脈,百姓而為同一家,善擇國號以明其德。

在劉備時期,就經常把“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的口號掛在嘴邊,這其實也是在為自己的勢力尋找合法性,甚至諸葛亮出師北伐也是在為蜀漢政權尋找合法性,不然為什麼蜀中民眾要聽從一幫外鄉人的命令呢?

那麼曹操能不能大度一些?只要孫劉兩家維持表面的恭順,大家和氣生財就好,這樣也就不用大動干戈了。從上面的分析就可以得出,這根本行不通。曹操不去打他們,他們也會找點事來打曹操,不然他們就沒有辦法說服他們統治區的民眾。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中國的地緣特點也決定了南北分立時間不可能太久,中原板塊的實力在農業經濟為主流的時代過於強大,只要中原安定,南方始終不能成為其對手。而根據禮法,大一統政治,又是正統的必要條件。所以自命正統的王朝皇帝,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標就是完成大一統,這樣才能祭祀天地,封禪泰山,青史留名。

何為大一統呢?秦始皇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意即不僅僅是領土方面完成漢地統一,還要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乃至於思想上都完成統一建設。

曹操之所以天下三居其二也不稱帝,可能就是因為在孫劉那裡吃了虧。所以他說如果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意思是如果曹丕有能耐,就學周武王滅商之後,完成大一統再建立新的皇朝吧。可是人心都是肉長的,尤其是居於上位的人,即使你衣食無憂了,可是那些跟隨著你打天下的人可還想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呢,誰不想攀龍附鳳,要個開國元勳噹噹?曹操是實幹家,自己有軍功,還能鎮得住場子;曹丕帶兵的機會少,軍功不顯,如果不立即篡位,把天下名器收歸己有,難保那些將領們不會分化瓦解。

所以,曹丕急匆匆的篡位,其實就是想坐實了曹魏王朝的天下,讓別人沒有挑選,只有這一個可選項。為了使曹魏政權更有合法性,曹丕不僅靈前火速即位,還立即開始了三辭三讓的禪讓流程,證明自己的天下不是搶過來的,自己的皇位是推選出來的。

這可能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


而知而行的歷史


演義

說句土話:王帝搶煞,全為吃著(穿)三國中,曹,劉,孫都有自己的奮鬥理念。曹操能當皇帝,為什麼不相當皇帝,因為他雖是漢相,已經達到了皇帝的生活水平和權力範圍,去爭亇不必要的銜頭豪無意義,從他之見只有壞處,絕無好處,這亇壞處在三國中人是不理解的,他就是怕招惹是非,這亇是非是什麼呢?就是諸侯聯盟討曹的合法化。明確點,即是謀王篡位,人人喊打,這是歷史的教訓,如西漢王莾不是篡漢嗎?,王莾是西漢成帝的大司馬,成帝二十二年篡漢,建立新朝,腳沒有站住,逃走南陽的劉秀,發檄文召集西漢舊部,三亇月聚眾近二十萬人馬,新朝只有三年反敗,劉秀建立漢光武帝中興。‘’篡位‘’,歷史上是種惡行,人人恨之。

。劉備就是要效法劉秀。如果曹操篡位,劉備可以借劉氏的天下,向全國傳檄文,可以迅速喊起原東漢各路諸侯舊部,在短時間中可以收集幾十萬人馬(劉秀三亇月聚集近二十萬兵馬),這就是曹操比劉備棋高一隻,到滅掉劉,孫再作打算。可惜赤壁之戰沒有成功,如赤壁勝利,歷史上就沒有晉朝。

。劉備的目標。就是描準二次中興,可惜他沒有向全國發檄文的機會,曹操甘當漢相,你打又打不過他,只好倦縮在蜀中,一失足前功盡棄。

。孫權憑長江天塹,他也不想一統全國,他只滿足一偶之安,經常注重武備,還擊來犯之敵。

。這三鎮軍事集團都有自已的算盤。


老龔166916589


赤壁戰鬥後,曹操回到北方以調整其策略,並在他周圍使用了一些分裂勢力。 他擊敗了馬超,並建立了關龍地區。 此時,劉備已經佔領了蜀國土地,並正在積極計劃向北發展。 因此,夾在曹操和劉備之間的漢中成為了雙方的目標。 漢中戰役可以說是劉備集團生死戰中的關鍵戰役,也是曹操統一世界的最後機會!

漢中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它是秦,龍和蜀的主要喉嚨。 如果曹操要在蜀國土地上定居,他必須攻佔漢中,而劉備要想北下就必須贏得漢中,這樣他才能進入關中地區。 依靠自己的強大實力,曹操首先在漢中使用了士兵。 建安三年三月20日,他率十萬大軍征服漢中。

那時,張露與漢中分居。 他的士兵軟弱無力,無法抵抗曹操的軍隊。 到今年11月,張露帶領其餘人投降。 僅僅半年,曹操就完全佔領了漢中。 那劉備為什麼不帶頭? 事實證明,此時劉備和孫權在荊州問題上存在衝突,幾乎會面,因此拖延了奪取漢中的計劃。

當劉備和孫權完成和約時,張露被擊敗並逃往巴西。 劉備很快“派黃泉來歡迎張璐,而張璐已降臨曹公。” 消息傳來蜀有大地震,因為曹操可能進軍蜀。 但是,此時曹操犯了一個錯誤。 他拒絕了劉X和司馬遜的提議繼續前進。

曹操北撤離後,劉備集團進行了內部討論。 人們一致認為,為了保留蜀國土地,漢中必須被沒收。 法正分析說:“今天的戰略和戰略是無敵國家的指揮官。在克的那天,廣農吉谷,觀看戰爭,可以推翻敵人,尊敬王室,可以吃雍,梁,拓寬領土 “ [H]建安22年後,劉備在宜州立足,首先派遣馬超和張Zhang來,這對我很重要。” 第二年,劉備和夏厚遠陷入了對峙。 劉備把這本書修整給諸葛亮,並請蜀派兵,諸葛亮自然不敢輕忽,立即派出了數萬支援兵。

這時,劉備在法政的建議下改變了自己的策略,迴避事實,定軍山之戰爆發了。 在這場戰鬥中,退伍軍人黃忠將曹軍,夏厚元將軍斬首,並破壞了曹軍。在建安二十四年三月,曹操率領一支大軍協助他。 儘管曹軍此時人數眾多,但士氣低落。 劉備充滿信心地說:“儘管曹公來了,但我無能為力,我一定要有漢川。” [H]劉備調整了部署,堅持危險而不參加戰鬥,曹操無奈。 曹軍人口眾多,自然對穀物和牧草有大量需求,但漢中的地形複雜,穀物和牧草的運輸非常困難。 同時,劉備也出兵攻打曹操的飲食路,致使曹俊兵無鬥志。 最後,曹操不得不於今年5月從漢中撤離。 漢中戰役奠定了蜀漢政權的基礎,也宣告了曹操統一夢想的破滅。 七個月後,曹操在洛陽死於疾病。


西域小夥講歷史


得民心者得天下,三國時期,東漢王朝已經名存實亡,軍閥割據、群雄逐鹿,曹操在征戰中逐漸統一北方大部分區域,孫權繼承父兄基業雄居江東,劉備在借得荊州後,又取得益州、漢中,建立蜀漢政權!三國鼎立時期,整個天下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對峙局面!如問題所說,孫、劉如果歸順,天下就會前進入太平,生靈也免遭塗炭,但這也是不現實的!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管是孫劉還是曹魏來說,都不會輕易放棄自己手中的基業,都想著統一全國,建立不朽功業!並且,魏蜀吳每一個都想打敗其他兩方,造成一統中原,嚴格意義上來說,不存在分裂國家的說法,而是都不承認對方入主中原的合法性,都覺得自己有資格有能力平定天下!

對於三方來說,任何一方所代表的不是一個人一個家族的利益,而是一個集團的利益,這個集團牽扯了很多的世家、很多的派系,每個依附其下人或家族或者派系都有這樣那樣的政治目的和利益瓜葛!即使孫權和劉備願意投降曹操,以結束紛爭,使天下民眾免遭塗炭,依附於他們的世家、小團體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並不一定願意,還會出現其他李備、王權式的人物!

對於三方的首領來說,沒有那一個願意做一個投降的人,都想做雄霸天下的霸主,投降意味著失去現有的一切,成為別人案板上的肉!對於依附於三方的人來說,也不願意,利益如何劃分?蛋糕就那麼大,如何能讓大家都滿意?

亂世當需英雄人物當需武力來平定,從歷史的進程和社會的變革進步來看,有種客觀的規律,沒有那一個亂世,是大家坐下來談談,你好我好大家好,縱觀人類世界史,其實就是一部爭鬥史,在爭鬥中進步和改革,革除弊端,沒有妥協和談判的餘地,而是直到一方滅掉另一方或者另外幾方,再建立新的王朝新的秩序。

所以,孫劉不可能投降,換做任何人也不會,除非被打敗或消滅,而且,這個不是分裂國家,而是三方都想打敗另外兩方,一統天下!


小任學史


有一句話叫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以當代為例,美國最為強大,為何全世界不都歸入美國,這樣不就沒有了生靈塗炭,相信以題主的文化底蘊,可以一目瞭然的發現事情並沒有想象的簡單。

以當時的時代背景為考量,曹操宦官之後,挾天子以令諸侯,正好給吳蜀清君側的理由,另蜀國劉備身上流著莫名其妙的皇室血統,但就這一點就蓋過曹操,再加上與吳國聯盟,未必沒有翻盤的機會,所以吳蜀兩位主公更願意主宰自己的命運,而不是把小命送與他人,而他們手下的股肱之臣也更願意當名留青史的開國功臣,而非不入流的政治犯。

假使退讓投降會如何呢?以劉禪為例,一輩子被人監視,只得裝瘋賣傻,戰戰兢兢苟活於世。以漢獻帝為例,雖是皇帝,但屈居人下,自己的皇后受幽閉之刑,兩位皇子被鴆殺,也只能無可奈何。總之,自己當皇帝,說啥是啥,被滅國了,小命隨時不保!


歷史上的那人那事


孫、劉兩家不認為自己是在分裂國家!天下大亂、兵戈四起只是重新建立穩定秩序的必要行為。

孫權、劉禪在曹操統一北方,成為當時最大的地方政權時,為什麼不認同他是新的天下之主呢,有兩點:

其一、還不到投降的地步,自身利益難以割捨。

其二、不認同,不服氣。為什麼你曹操和蜀國/吳國不歸順於我,讓我做這天下共主之皇帝!

彼時曹操勢力確實是三家最大的那一家,但還沒有到完全沒能力掰腕子的地步。不打上一打,怎麼可能!

其實後來,諸葛亮北伐失敗身死,鄧艾大軍壓境,蜀國立馬很乾脆的投了;吳國一直認為自己地利優勢被晉滅國。

但是按道理講,如果某一勢力為了自身利益禍國殃民、生靈塗炭必定失道寡助,人人喊打的。為什麼蜀國、吳國仍然還有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負的能臣志士誓死追隨呢?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一點,就是古人對國家和天下的認知。

孫吳兩家有足夠的人心資本

清代顧炎武先生就曾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今人講國家,有國才有家;古人講天下,修身、治國、平天下!我們和古代人的認知是有不同的,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即為天下,古時多個諸侯國組合為天下。漢朝國力、能力可以治理時,你為天下之主;國力衰落、大權旁落時,各諸侯國有能者居之,成為新的天下之主!

在這種情況下就會產:

1、 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的人為認為你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為漢賊,是竊國大盜!你實力再強、勢力再大我們也堅決不屈服於你,一定要推翻你,還朝與劉,天下歸於正統!

2、 以天下為己任的人會認為,我自己有能力、有德行、有一幫當今賢臣良將擁護我為新的天下之主,憑什麼天下就是你曹操的!

三國後期,曹操逐漸統一北方,僅存蜀國、吳國兩地。諸葛在世時仍在秉承“匡扶漢室,統一天下”的建國理念堅持北伐,一直耗盡最後一口氣,死在北伐途中。諸葛亮剛剛去世,鄧艾大軍兵臨城下,蜀國內部開始大面積出現投降曹操的聲音,最著名而且最終勸說後主劉禪的就是那位譙周:

“自古以來,無寄他國為天子者也,今若入吳,固當臣服。且政理不殊,則大能吞小,此數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則魏能並吳,吳不能並魏明矣。等為小稱臣,孰與為大?再辱之恥,何與一辱?且若欲奔南則當早為之計然後可果今大敵以近禍敗將及群小之心無一可保恐發足之日其變不測/何至南之有乎”

你看看,勸降都是如此高水準!句句為劉禪自身利益考慮、字字為蜀地君臣人民思量,其實,以譙周為代表的士大夫階級,從沒有認為氣數盡後,投降其他更能代表天下的強國有什麼恥辱的,這是理所當然的。

有這兩點原因,讓孫劉不願投降和有了不投降的人心資本。


信步五千年


只能說明曹操沒有統一全國的能力,想收復江南結果孫劉兩家聯合破曹,曹軍損失了八十三萬軍馬,如果不是關羽放了他曹操死定了。


文化需學習


我以前也曾經思考過類似於這樣的問題,剛開始也是想不通的。後來隨著自己見識的延伸,對這類方面才有所瞭解。

不甘心放手權力

我們知道曹操、劉備、孫權、都是身處亂世,而且三方都是三分中國的三位雄主,在三國時期雖然曹操為實力最為雄厚的一方,但剩下的兩方實力也不弱。要知道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都是以極少的兵力打敗了數量是自己幾倍的敵人,而且每方都有滅掉其他兩方的野心。

最為重要的是權力非常的誘人,無論哪一方都不想放棄手裡的權力,手中有權力時他可以稱王甚至稱皇,可沒有權力時統治者會隨時變成待宰羔羊!這是雙方統治者最不想看到的。


正統觀念

曹操在當時的國民心裡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當時的人們有很強的正統觀念,那時忠於皇帝就是忠於國家,愛護皇帝就是愛國。

曹操在劉孫兩人看來就是亂臣賊子,是禍害朝廷挾持皇帝的佞臣。所以劉孫不會向他們所認為的亂臣賊子投降,因為這是對漢朝的背叛。雖然那時皇帝是個傀儡,但是依然是漢朝時期。

人的自私

其實還有個很簡單的一個方法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問問自己如果我們自己是劉孫的任何一方,你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有數百萬人聽從你而且你有滅掉其他兩方一統天下的能力,你會為了百姓而束手就擒嘛?很顯然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


沒有民族觀念

民族這個觀念是近現代才傳入中國的,在我國幾千年的文化中沒有這種觀念,這一點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表現的最為突出。很多老百姓幫著八國聯軍指路和帶路並提供幫助,而且並不覺得這是賣國的行為。英軍在侵華戰爭中派的英國人非常少,大多都是華勇營裡的中國人。


歷史上大勢已定仍互相討伐的有很多,元末起義軍內訌就是很典型的一個案例!


元末時政治腐敗百姓苦不堪言,各路起義大軍多如牛毛。很短的時間裡就打的元軍沒有還手之力。各路起義軍本來可以一鼓作氣聯手滅掉北元,但是起義軍並沒有這樣做,而是進行了相互討伐。本來都是一家人,可是最後在快要勝利時進行內鬥,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總結:總的來說,當時劉孫兩家不肯投降的原因有很多,正統觀念是最為主要的原因。這和近現代的情況又有所不同,不過和當時的國情都有著分不開的因素。


板栗說歷史


東漢末年,皇帝多幼年登位,宦官、外戚乘機哄鬥爭權,政治腐敗,加上豪強地主兼併土地,人民飢寒交迫,紛紛揭竿而起。公元184年爆發了以張角為首的黃巾起義。各地軍閥借鎮壓黃巾起義之機,割據稱雄。動亂之際,出現了一批風雲際會的人物。曹操、劉備、孫權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三位英雄在促進統一上的努力和貢獻都是必須要肯定的,而貢獻最大的是曹操。

曹操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生於公元155年,卒於220年,享年65歲。20歲時舉孝廉做了郞官,從此踏上仕途。在鎮壓黃巾起義時,統兵鎮壓穎川義軍建立軍功。董卓亂朝,曹操堅決反對,參與組織聯軍與董卓對抗。董卓死後,曹操收留漢獻帝,從而“挾天子以令諸侯”,隨後滅董卓殘部、徐州呂布,在官渡之戰中戰勝北方統一的最大障礙袁術袁紹,實現了一統北方,確立了統一天下的優勢。然而赤壁之戰的失敗,讓他一統天下的抱負成為泡影。

劉備公元161年出生,比公元155年出生的曹操小6歲。劉備雖然是漢景帝玄孫,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但家道中落,幼年喪父,自幼家境貧寒,與母親織蓆販履為生,純粹平民,與皇家貴族扯不上關係。劉備24歲從軍,走上艱難創業之路,參與鎮壓黃巾起義,立下了軍功。在一起對抗董卓的陣營裡,曹操與劉備產生交集。也許是英雄惺惺相惜,已經是一方軍閥的曹操,對劉備給予了支持和幫助,使劉備小團隊在討董卓陣營裡有了一定的影響。是時劉備尚無根基,處於寄人籬下、飄泊不定。赤壁決戰,作為勝利者一方,孫劉都有收穫,而最大的贏家是劉備。此戰之後,劉備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結束了四處奔波、寄人籬下的日子。劉備乘勝取得武陵、長沙、桂陽、零陵等四郡,次年又任荊州牧,奠定了壯大發展、進據益州的基礎。

東吳的統治者孫權,生於公元182年,卒於252年,享年71歲。其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遭刺殺身亡,孫權繼而掌事,成為一方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與劉備聯合於赤壁打敗曹操軍隊,建立了孫劉聯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派呂蒙襲取劉備的荊州成功,使其領土面積大大增加。黃武元年(222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封為吳王,建立吳國;黃龍元年(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孫權稱帝后,設置農官,實行屯田,設置郡縣,並繼續剿撫山越,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

赤壁之戰後曹操吸取失敗教訓,大興水軍,進控江淮,與孫權對峙。孫權為抗曹,繼續與劉備聯盟,任其在荊州發展,此即“借荊州”之由來。三國鼎立格局形成後,雖然曹魏無論是在經濟、政治還是在軍事上對東吳或蜀漢都有很大優勢,戰略上一直釆取攻勢,但是隻要孫劉聯合拒曹,曹魏就難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無法完成統一大業。

從以上的史實來看,曹操雖然統一了北方,但尚未具備統一全中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實力。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消滅孫劉勢力並沒有合法性,他們均屬於名義上的漢臣,只要實力雄厚,各自都有割據一方的合法性,都有統一全中國的合理性。東漢末年的分裂、戰亂、生靈塗炭不是他們造成的,相反,他們雖各有野心,趁亂起兵,但都在往大一統方面努力,大方向一致,只要有可能,他們不會輕易歸順另一方,不會放棄自己的追求和理想。無論是曹操,還是劉備、孫權,在三國鼎立的形勢下,內政都是做得比較好的,由於在革新弊政、打擊豪強、緩和社會矛盾上下了功夫,所以相對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生產力發展,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這些有利於社會的發展進步,也為最終的大一統打下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