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火併王倫一事,王倫的心腹在哪裡

水泊梁山在《水滸傳》中佔據極為特殊的地位,它不但是眾好漢的根據地,而且還是貫穿始終的一個江湖象徵。在當下,短視頻盛行的情況下,有這麼一個短視頻獲得眾人的推崇與傳播,裡面是一個電視劇的片段,這個片段之所以獲得大家的一致認同,不是因為畫面有多精美,而是裡面的主人公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水泊梁山火併王倫一事,王倫的心腹在哪裡

水泊梁山

這句話其實也可以直接套用在北宋的這個“水泊梁山”江湖上,小小的水泊梁山就是縮略的大宋江湖,而這樣的江湖,確確實實從來不是什麼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曹雪芹說得好,“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在看似打打殺殺大口吃肉的水泊梁山上,其實掩藏著各色人情世故。

水泊梁山火併王倫一事,王倫的心腹在哪裡

《水滸傳》劇照吳用形象

《水滸傳》中的王倫,作為第一代水泊梁山的主人,他其實更接近一種土財主的感覺,手下有杜遷、宋萬、朱貴而已,守著一畝三分地,老老實實的做個強盜,站在讀者的角度來說,這是個目光短淺的強盜,可是仔細想想這種評價,就會啞然失笑——都混到做強盜了,還有目光長遠的說法嗎?

別說,還真有。比如說剛剛打劫了生辰綱的晁蓋等人,他們就對強盜這個職業有著截然不同的規劃與發展目標。這兩種強盜無疑是不相配的,但也不至於水火不容,畢竟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就是。然而正所謂無巧不成書,《水滸傳》將這兩種強盜撮合到了一起。

水泊梁山火併王倫一事,王倫的心腹在哪裡

影視劇中的晁蓋形象

在書中,王倫是個白衣秀士,算得上知識分子,文化素質其實還過得去,而晁蓋是鄉下的土財主,手下的人除了吳用還算是個文化人,其餘的不過都是些莽夫而已,晁蓋率領眾人前來投奔王倫,王倫就馬上開始智商上的降維打擊了,應該說王倫的偽裝其實還算到位:

到得大寨聚義廳上,王倫再三謙讓晁蓋一行人上階...一個個都講禮罷,分賓主對席坐下...單說山寨裡,宰了兩頭黃牛,十個羊,五個豬,大吹大擂筵席。眾頭領飲酒中間,晁蓋把胸中之事,從頭至尾,都告訴王倫等眾位。王倫聽罷,駭然了半晌;心內躊躇,做聲不得;自己沉吟,虛作應答。筵宴至晚席散...晁蓋心中歡喜,對吳用等六人說道:“我們造下這等迷天大罪,那裡去安身!不是這王頭領如此錯愛。我等皆已失所,此恩不可忘報!”

若是沒有其他文化人的點撥,晁蓋這類莽夫倒還真以為王倫是個和他們一樣胸懷大志的強盜,幾乎就要納頭便拜了。可惜,晁蓋身邊有一個文化人,他叫吳用。

吳用道:“兄長不見他早間席上與兄長說話倒有交情;次後因兄長說出殺了許多官兵捕盜巡檢,放了何濤,阮氏三雄如此豪傑,他便有些顏色變了,雖是口中答應,心裡好生不然一一若是他有心收留我們,只就早上便議定了坐位。林沖那人頻頻把眼瞅這王倫,心內自已躊躇。我看這人倒有顧盼之心,只是不得已。小生略放片言,教他本寨自相火併!”

瞧瞧這麼個吳用,他哪裡就無用了?一眼就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人情世故的江湖可從來不可單看表面:若是有心收留晁蓋,怎麼會一直沒說坐位的事情,看著盛情款待,實則不過虛以委蛇罷了。 吳用是個有文化的,他一眼就看穿了,但吳用提出來了的解決方法簡直讓人不敢置信——教他本寨自相火併。

水泊梁山火併王倫一事,王倫的心腹在哪裡

智多星吳用一點也不無用

憑良心而言,面對王倫盛情款待,僅僅因為這麼個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原因,就要動刀子,比起王倫這種白衣秀士,他吳用才更像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強盜。但是這難道不正說明了王倫沒有搞清楚自己的身份認定嗎——他所以為的人情世故還是那套書生相交的人情世故,他覺得對這幫同道好吃好喝招待一下,回頭給點路費也就打發了,就如同當初自己還讀書時結交的那些進京趕考的書生們一樣。

水泊梁山火併王倫一事,王倫的心腹在哪裡

王倫的書生思維

實際上,王倫的人情世故並不是江湖上強盜的人情世故,在與他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同道強盜們眼裡,他的這種行為無異於稚子持金於鬧市。王倫又想沽名釣譽,又想獨善其身,結果就是用他那書生的人情世故來生搬硬套強盜的為人處世。

水泊梁山火併王倫一事,王倫的心腹在哪裡

又想沽名釣譽,又想獨善其身的王倫

當初林沖來投奔王倫的時候,王倫的內心描寫是什麼?《水滸傳》是這樣說的:

我又沒十分本事,杜遷、宋萬武藝也只平常。如今不爭添了這個人,他是京師禁軍教頭,必然好武藝。倘若被他識破我們手段,他須占強,我們如何迎敵?

“這人太能打,上山可能要威脅我們,還是給點錢(路費)打發走為好。”這是黑老大山大王該考慮的事情嗎?這明明是個主流社會的白衣秀士的思路啊!說得再通俗一點,王倫自己入了黑社會,卻還按照以前在主流社會的規則辦事,以為做強盜就是和以前一樣,看到有能力的朋友就喊過來一起聚一聚,回頭該幹嘛幹嘛,給倆兒錢(路費)就算“會做人”了,殊不知這江湖上的“人情世故”,可不是三瓜兩棗就能打發的了的。

水泊梁山火併王倫一事,王倫的心腹在哪裡

白衣秀士:王倫

王倫要當強盜頭子,又要兼顧白衣秀士的人設,是很困難的,因為江湖上的強盜頭子,你要麼就心狠手辣,乾脆翻臉不認人,什麼林沖晁蓋,統統不讓上山,我就死守水泊梁山,這麼多的嘍囉駐守,官軍都打不了,諒你們再有什麼萬夫不當之勇也攻打不下來,落個小氣的名聲也就落吧,反正過得滋潤就行;要麼詭計權謀先絡人心,對這些慕名而來的豪傑們大加以賞賜,大氣一點將他們收為己用。

水泊梁山火併王倫一事,王倫的心腹在哪裡

酸儒王倫不堪大用

可王倫偏偏都不選,又偏偏都要選,那可就麻煩了,正如吳用所料,可不就是引火燒身,搞得吳用他們走出了一步“殺王倫、佔梁山”的惡招:

王倫道:“何故推卻?非是敝山不納眾位豪傑,奈緣只為糧少房稀,恐日後誤了足下眾位麵皮不好∶因此不敢相留。...”林沖雙眉別起,兩眼圓睜...“你前番,我上山來時,也推道糧少房稀!今日晁兄與眾豪傑到此山寨,你又發出這等言語來,是何道理?..我其實今日放他不過!”王倫喝道:“你看這畜生!又不醉了,倒把言語來傷觸我!卻不是反失上下!”林沖大罵道:“量你是個落地窮儒,胸中又沒文學,怎做得山寨之主!”晁蓋,劉唐,便上亭子來虛攔住王倫,叫道:“不要火併!”

想想也是,晁蓋這夥兒人連十萬貫的生辰綱都劫,敗官軍辱命官的事情都做了,這種強盜要麼就別讓他們近身,遠遠的阻攔在山下得了,要麼就收為己用,可笑王倫竟然想用幾次宴席以及錢(路費)就給打發走。被火併的時候,還幼稚的可以,在那邊叫喊“

我的心腹在哪裡?”

王倫見頭勢不好,口裡叫道:“我的心腹都在那裡?”雖有幾個身邊知心腹的人,本待要來救,見了林沖這般兇猛頭勢,誰敢向前。林沖即時拿住王倫,又罵了一頓,去心窩裡只一刀,察地搠倒在亭上。

晁蓋借的可不就是你王倫本來應該收為心腹的林沖之手嘛,王倫就算當日命好,僥倖得以不死,遲早也會被江湖的人情世故所淘汰。今日不納林沖,明日不收晁蓋,但卻都放入山寨,後日或又有豪傑來投,又是一頓宴席之後想要將人家打發,火併只是早晚。

水泊梁山火併王倫一事,王倫的心腹在哪裡

被火併的王倫

不要以為王倫之死這只是小概率事件,事實上,林沖本該是王倫鐵打的心腹,但恰恰因為王倫連一落魄如喪家犬且逆來順受的林沖都不敢留為心腹,從這個角度就決定了王倫是無法在江湖上活下來的,“江湖上的人情世故從來不是請客吃飯”,可惜王倫到死都沒明白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