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替誰的“天”,行什麼“道”?

一百單八好漢齊聚梁山,打出的旗號是:替天行道。也就是說,本來應該有天來行道的,現在天道顛倒,只能由我們這些好漢來代為實行了。那什麼是天道呢?老子的《道德經》說: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這個意思很明顯了,天道損強補弱,人道則損弱補強。既然要實行天道,那就應該“劫富濟貧”,這也是梁山每次打劫的“精神勝利法”。


水泊梁山:替誰的“天”,行什麼“道”?

梁山好漢

那麼既然實行天道,首先當然要“損有餘”了,這方面梁山還是比較在行的。好漢們打劫的不僅有貪汙腐敗的官員,還有很多無辜客商,長年奔波的商人其實每個銅板都是辛苦錢,賺的錢比靠強盜行徑打劫來的要清白得多。但是在梁山好漢眼裡貪官富商都是“有餘”的人,都在“替天行道”範圍。


水泊梁山:替誰的“天”,行什麼“道”?

梁中書給他的岳父大奸臣蔡京送生日禮物,一出手就是10萬貫,普通家庭一年用度也就一兩貫,這傢伙“餘”太多了,必須劫。於是在智多星的調度下,軟硬兼施,把這大批的財物成功截獲了。關鍵是劫完後呢?“補不足”了嗎?當然“補”了,好漢們說了,把這單一劫,就可以“快活自在一輩子”了。原來補的全是自己,梁山真是“窮”啊,最需要大補,吃瓜群眾、貧苦百姓,你們別圍觀了,都洗洗睡吧。還有打無為軍的那次,掠回來的財物也沒有分給貧困百姓,而是大搖大擺、理所當然地全被宋江帶回了梁山。


水泊梁山:替誰的“天”,行什麼“道”?

智取生辰綱

當然說梁山好漢一點也不顧及百姓感受,也是冤枉的。攻下東昌府的時候,大部隊進城打開了官府糧倉,拉走一半糧食,剩下一半還真是留給了百姓。還有就是攻打祝家莊的時候,梁山英雄們打了個大勝仗,繳獲極豐。宋江都說,幹完這一票,以後的三五年都不用怎麼忙活了。看著這些財物,宋江當然特別高興,下意識又準備把它們全部弄回梁山,好在軍師提醒,需要籠絡人心,就不要打劫老百姓了,好歹給他們一點甜頭。宋江一點即醒,不能竭澤而漁不是,於是從那些財物中分出了一點點施捨出去,就這麼九牛一毛,那些得到分贈的老百姓已是感激涕零了。後來梁山即便富得流油,也沒見主動幫老百姓脫脫貧,所謂行道,其實行的是“人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水泊梁山:替誰的“天”,行什麼“道”?

都說老百姓是天,要是能替老百姓行道,也是功德無量了,但從上面看來,梁山根本沒把老百姓當天來看待。那這個“天”又是誰呢?也許他們把自己當最窮的百姓,自己就是天了。這樣對內是不是就應該公平了呢?要說上梁山的人確有富的,但大多數還是窮得叮噹響,要不然不會被把宋江幾兩銀子當“及時雨”了。因此上梁山是,都希望好處均攤。開始也是這麼做的,但是越往後,梁山財物漸漸就不再均分了。權力越大的將領分得越多,那些下層兵丁能得到的財物寥寥無幾,這根他們要反的那個宋家天下有什麼區別?


水泊梁山:替誰的“天”,行什麼“道”?

所以在首領宋江眼裡,替天行道那個“天”其實還是皇帝,當實力不足縷被打壓後,皇帝夢做不成,那就還奉趙家帝君為“天”吧,最終問題還要回到體制內來解決。他的這一想法,得到了很多原來體制內的人的認同,大多原先體制外的一聽有進體制內的機會,也是默默盤算,有點小興奮。只有對體制徹底失望和無感的武松和李逵等人堅決反對,那又有什麼用?你們還真以為自己是“頂天立地”的好漢?於是接受招安,迴歸“皇天”,已經成為多數人的共識,能“逼上梁山”,怎麼就不能“逼下樑山”?所以痛快投降吧,“天”還是那個天,咱替不了人家,“道”也還是那個道,咱行不了就別行了,老實歸順吧。


水泊梁山:替誰的“天”,行什麼“道”?

接受招安

在梁山“替天行道”過程中,貪官汙吏沒見殺幾個,無辜百姓倒是遭殃不少。單說“天殺星”李逵,在梁山攻打祝家莊後,隨著扈三娘被捉,扈家已經派了人來聯繫投降的事情,李逵卻把扈家莊的老小几百口人殺了個乾乾淨淨。在劫法場時,救宋公明就救唄,李逵卻大開殺戒,連晁蓋都看不下去了,挺朴刀叫道:“不幹百姓事,休只管傷人!”李逵哪裡聽叫喚,一斧一個,排頭砍將去。這樣替天行道,老天爺有知,不知會不會派雷公電母來把他劈死!梁山“替天行道”大旗被李逵砍倒,也是最好的諷刺吧!


水泊梁山:替誰的“天”,行什麼“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