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金殿是怎樣建成的?

視拍


武當山當地有這樣一個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被敵人追趕,逃到武當山下的一座茅屋內,向茅屋主人一位道士求救。道士擔心追兵會把自己的茅屋燒掉。朱元璋許諾說,若逃得性命,將來一定送你一座金殿。



道士便施展法術,把朱元璋隱身。追兵找不到朱元璋,非常忿怒,武當山金頂上的金殿果然一把火燒掉了茅屋。追兵走後,朱元璋卻找不到那位道士,想來想去,認為是武當山的真武大帝救了自己。當上皇帝之後,朱元璋履行當年的諾言,在武當山的最高處為真武大帝鑄造了一座金殿。


這當然只是傳說。實際上,這座金殿是由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永樂皇帝朱棣建造的。那麼,朱棣為什麼要建造這座金殿呢?這麼龐大的尺寸又是如何鑄造出來的呢? 原來,明代的皇帝信奉道教。朱棣為了強調“君權神授”,鞏固自己的皇位,大力推崇道教。他將武當山尊為“太嶽”,地位抬得比五嶽還高,還親自主持修建了規模龐大的武當山道觀。為了完成這項工程,明朝政府動用了數十萬民工,歷時12年,建成了9宮、9觀、36庵堂、72巖廟的大規模建築群,總面積達到驚人的160萬平方米。

為了突出道家的尊貴地位,這些建築採用了與當時北京正在修建的皇城相同的建築模式,所以後世便有了“北建故宮,南建武當”的說法。在規模龐大的宗教建築群中,位於山頂、供奉著真武大帝的金殿無疑是規格最高的一座殿宇。它鑄造於永樂十四年(1416),朱棣親自命名為“太嶽太和宮”,將它和紫禁城內的太和殿比肩。


這座大殿模仿了木結構建築的建築樣式,並採用了殿頂中等級最高的“重簷廡頂式結構複雜,非常豪華。但它並不是用黃金鑄造的,而是用俗稱“九花銅”的九種金屬混合冶煉的材料打造。鑄成以後,再在外表鎏金,所以格外輝煌燦爛。整座大殿也不是一次鑄成,而是分成無數個小部件,在北京分別鑄造,再從水路運送到武當山上組裝起來的。這些零部件精密拼接,嚴絲合縫,竟然看不出一絲鑄鑿的痕跡,展現出極為高超的工藝水準。

武當山的道教古建築群體現了我國古代宗教建築藝術的最高成就,而武當山金殿更是我國現存體量最大的金屬建築,其藝術成就和文化價值之高,堪稱舉世無雙。


尚武菌


金殿位於武當山天柱峰頂端,為銅鑄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是武當山的精華。

金殿是中國最大的銅鑄鎦金大殿,建於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股殿高5.5米,寬5.8米,進深42米。殿內棟樑和藻井都有精細的花紋圖案。藻井上懸掛顆留金明珠,人稱和避風仙珠”。

傳說這顆寶珠能鎮住山風,不讓山風吹進殿門,以保證殿內神燈長明不滅,而山風也確實從不吹進大殿、吹滅神燈。金殿內供奉著“真武祖師大帝”的餾金銅像,重達十噸,傳說坐像的原型就是明成祖朱棣。金殿坐落在山頂160平方米石築平臺正中央,朝向為東偏南8°,非常符合北緯30°觀看日出,所以殿內的真武大帝是日出的第一個目擊者,而真武大帝的眼是半睜半閉狀態,當地人說他是在陽光下冥思。

金殿完全仿照明代標準土木工程結構建造,不用一釘一木,而是由80噸精銅和300公斤黃金鑄造的。殿宇由1200多個鑄銅鎦金構件,經過插榫、安裝、焊接而成。它們是在何處鑄造的?是整體鑄造的還是拼裝而成的?又是如何運送的呢?這個移密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被解開。

1416年,武當金殿的構件在北京造好,然後經京杭大運河、長江、漢水運至武當山下的草店,最後經人工運至山頂組裝而成。據說下船運上山頂時曾組織了十萬民工,採用人抬人拉等原始辦法,把笨重的構建、神像一件件運上天柱峰。

工匠們先按照木結構的方式拼接組裝,再將金片和水銀熔鍊成金泥塗抹在大殿上,的鎦金的大殿就這樣做立在金頂上了。

奇怪的是,從1416年建成至今,金殿在1600多米高的天柱峰頂經歷了近600年的風吹日曬,仍然完好如初、光彩奪目,似乎歲月和風霜不曾在它身上留下痕跡。它是怎樣避雷的呢?

實際上武當山屬北亞熱帶氣候區,雷電頻繁,年雷暴日約30天,七月最多,可達11天雷暴日天氣。當氣流沿山坡爬升,積雲發展成積雨天時,雲中電場極化,負電荷集中於雲體上部,正電荷集中於雲體中下部,電位差很大,當積雨雲籠罩太和殿時,銅鑄金頂負電與雲中正電極間頻頻閃動,火球就會滾動落下,這種壯麗景觀就是“雷火煉殿”。

電位差極大時,金殿後的古松就成了避雷針,它同金殿四角,天柱峰七條節理裂隙一同構成避雷系統,防止了雷電對金頂的損壞,這更增加了金殿的神秘感。不知500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掌握雷擊規律的,又是如何設計如此巧妙的裝置的。儘管不是海馬吐霧招來雷火煉殿,可雷火煉殿還是武當的一個千古懸謎。


聲宏紫閣


我曾經在不同季節,從東、南、西三條朝山古神道徒步登過武當山——對於這樣一個舉世無雙的世界文化遺產之地,只有用腳步去丈量,才會感受到它的無窮魅力。

位於武當山主峰海拔1612米的天柱峰頂上的金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頂,始建於明永樂十四年(1416),是武當山的象徵,也是武當道教在大明王朝扶持下走向鼎盛的標誌。

這座全部採用銅鑄而成的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正殿面積為13.7平方米,殿面寬與進深均為三間,闊4.4米,深3.15米,高5.54米,重達數百噸,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銅鑄鍍金大殿,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文物。這麼重的一座銅鑄建築,在當時科技不發達,全靠肩拉手抬的年代,是怎麼鑄造出來的?又是通過什麼方法運到1612米的頂峰之上的?這個問題在學術界至今尚無定論,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

有人認為,它的基本零件是在平原上鑄造完成的,然後被工人搬上山再逐個焊接起來。這種說法在明嘉靖年間的《武當山志》中有過記載。記載稱,永樂十四年(1416)九月初九,朱棣下令將在北京鑄造好的金殿構件,經過京杭大運河,沿長江、漢水,最後運抵武當山。

可是別忘了,金頂位於懸崖絕壁之上,這些大傢伙是通過什麼方法運上山頂的。這座大殿屋頂採用的是皇家專用的重簷廡殿式,與北京故宮太和殿形制相同。如果你留心細看金殿,遍體餾金,嚴絲合縫。如果是化零為整運上山的,那又是用什麼方法焊接得如此完美的?


泡魚兒


明代銅鑄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位於天柱峰頂端的石築平臺正中,面積約160 平方米,朝向為東偏南8°。殿面寬與進深均為三間,闊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柱上疊架、額、枋及重翹重昂與單翹重昂斗拱,分別承託上、下簷部,構成重簷底殿式屋頂。正脊兩端鑄龍對峙。四壁於立柱之間裝四抹頭格扇門。殿內頂部作平棋天花,鑄淺雕流雲紋樣,線條柔和流暢。地面以紫色石紋墁地,洗磨光潔。屋頂採用"推山"做法為特點。殿內於後壁屏風前設神壇,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冊,右侍玉女端寶,水火二將,執旗捧劍拱衛兩廂。壇下玄武一尊,為金婉合體。壇前設香案,置供器。神壇上方高懸餾金匠額,上鑄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手跡"金光妙相"四字。殿外簷際,懸盤龍鬥邊餾金牌額,上豎鑄"金殿"二字。殿體各部分件採用失蠟法鑄造,遍體餾金,無論瓦作、木作 構件,結構嚴謹,合縫精密,雖經五百多年的嚴寒酷暑,至今仍輝煌如初,顯示我國鑄造工業發展的高度水平,堪稱現存古建築和鑄造工藝中的一顆燦爛明珠。


玄皓道人



武當山金殿坐落在武當山主峰天柱峰上,建於明永樂十四年,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據史料記載,武當山金殿由20噸精銅和300公斤黃金在北京鑄造而成,然後再送往武當山。金殿高5.54米,寬4.4米,進深3.15米,構建嚴密精確,密不透風,最為奇特的地方就是它本身是良導體,每逢電閃雷鳴的時候,光球在金殿四周滾動,但卻擊不到金殿。金殿建造已經有六七百年了,但還是完好如初,任然光彩奪目。



武當山三大奇觀

1.永不熄滅的“神燈”


2.“祖師出汗”和“海馬吐霧”

3.“雷火煉殿”


你覺得武當山是一座怎樣的山呢?歡迎留言互動。


月明當年


武當山上的金殿是用黃金當焊接材料焊接上的,歷史書上有記載:建造時用了快100公斤的黃金,焊接的方法好像是利用黃金比銅的熔點低的特性把銅構件加熱在把黃金放上面融化,冷卻後就焊接上了,和氧焊的原理一樣!


老衲未滿十八


在武當之擎天柱峰頂,竟然吃立著一座銅鑄仿木結構宮殿式的建築——金殿。金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四年(1416),正殿面積為13.7平方米,為5.54米,重達數百噸,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銅鑄鍍金大殿,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文物。這樣龐大的整體構件是怎樣鑄造的?又是怎樣運到1612米的頂峰之上?這些問題成為武當山秀美風景中的難解之謎。

|武當金頂

武當金頂如何在海拔1612米的山峰上鑄造出來,恐怕是人們最關注的事情。有人認為,它的基本零件是在平原上鑄造完成的,然後被工人搬上山再逐個焊接起來,因為考古學家在當地發現了一些銅渣,很可能是當時焊接時留下的。這種說法在明嘉靖年間的《武當山志》中有過記載。記載稱,永樂十四年(1416)九月初九,朱棣下令將在北京鑄造好的金殿構件,經過京杭大運河,沿長江、漢水,最後運抵武當山。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就是金子和水銀的熔合物。這種熔合物被塗在接口處之後,還需要用炭火烘烤。水銀遇熱揮發,便只留下了金子粘住接口處。這也是為什麼金殿沒有焊接痕跡的原因所在。“

∣金殿傳奇

凡是去金殿遊玩的人,都會看到殿內的神燈常明,即使殿外狂風大作,殿內神燈火結卻一絲不動。大殿自1416年建成,到今天已經近600年了,神燈從未熄滅過,相傳是因為殿內有“避風珠”在為其避風。科考人員曾在這裡進行考察,發現整個大殿嚴絲合縫,三面密不透風,任何氣流在其中都無法實現對流,即使外邊狂風大作,風到了門口也無法進人,於是便有神燈不被風吹滅的現象。更為奇妙的是,神燈的燈油都被儲存在大殿的夾牆之內,那裡的空間足夠容納千餘斤燈油,可以源源不斷供給,於是神燈得以長明不滅。

除了不滅的神燈,金殿還有一處奇觀,名叫“海馬吐霧”。在金殿的屋脊上有一匹金馬全身發黑,每到夏季,它便口吐霧氣,而且還會發出跟真馬一樣的嘴聲,十分有趣。相傳它是在給雷公電母發暗號,雷公電母聽到叫聲後,便會火速趕到,即刻就會出現“雷火煉殿”奇觀。

根據科學家的解釋,金馬內部是空的,裡面凝聚了大量的高溼度氣體。雷雨前,武當山金頂氣候悶熱,金馬體內的空氣便會急劇膨脹,最後變成霧氣從馬口中噴出。金馬的長嘯聲,則是冷熱空氣上下交替時與馬口發生摩擦,從而發出類似馬嘶的金屬聲。至於“雷火煉殿”,則是一種自然現象。武當山山巒群集,氣候不定,常有雷雨。

金殿居於高處,是天然導電體,每當電閃雷鳴,金殿跟積雨雲便自然形成電位差,導致閃電。周圍的空氣悶熱膨脹,便會在電位差的導引下形成火球。如果這些自然現象都可以說明,那麼在“雷火煉殿”之時,金殿所有生鏽的銅鑄件和鐵欄杆就會像被除過鏽一樣光潔如新的現象便是難以解釋的。


武漢斑馬菌


明朝皇家在京城建成,在拆成200公斤,搬運到武當山天柱峰 ,在拼接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