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經》思維下怎樣過好當下?

生活147125292


老子五千言,字字珠璣,句句箴言,不光是帝王之學,也是人生之道,哪段話都可以作為我們的人生指南。若說在《道德經》思維下過好當下,最有實效意義的莫過於“上善若水”了,因此

領會並運用好它,人生無處不精彩。

上善若水,就是要學習水的“善利萬物而不爭”,就是要學習水的善待萬物的品德,視天下萬物“若己身”,與人為善,與物為善,不傷人不害物,與萬物平等。

但這不是水德的全部,如果這就是水的品德的全部,乾脆皈依佛門算了。所以這不是老子的用意所在,老子說它“幾於道”(第八章),是因為它隨方就圓,能伸能縮,目標明確,時機來臨時,決不放棄,直至目標實現。

老子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至善之德,表現在他的七種德性上,這七種德性就是我們應該領會和效法的。

第一,居善地。就是停留在最合適的地方。這個合適,不是人意識下的合適,人總是向著高處走的,而水性善下,水總是順其自然地向著低下之處流動,直到找到合適的容身之處。此之謂居善地。人也應該居善地,所謂善地,就是適合施展自己的地方流動。

第二,心善淵,淵,深也。水心向淵,可居之地則沉潛剛克,優遊自適。莊子雲:“夫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雖盜蹠與伯夷,是同為淫僻也。意思是說:人若失去自我,總是依著他人的意願 做出抉擇或人生走向,即便他是大賢伯夷,也跟盜蹠沒啥兩樣,因為他心浮氣躁,心虛沒譜。所以人就應該像水那樣,時刻保持深沉寧靜的心理,和光同塵於環境,而不處處彰顯自己,自矜自誇,將自己孤立於環境之外。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一個形單影隻,失去群眾基礎的人,怎麼可能成功呢?

第三,與善仁。水不管流到何處,都能與環境友好相處,利澤萬物,恩不圖報,隨方就圓,曲直隨形,不與環境爭長短,只做利他不害己的事情。隨方就圓是至善德性,水的原則是能方能圓,隨物賦形,沒有人設,不要固定形態,不標榜所謂的個性。

事實上,所謂的個性,只是不成熟的代名詞,人,既要有性,也要有格,若是光耍性子沒有原則,就會失控。而做人最高的原則就是像水那樣“隨方就圓”,不拘一格。

第四,言善信。水有什麼信用可言?李益詩曰: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長漲潮落,成雲結冰,到點必然,絕不失信於人,這便是水的善信。

同時,遇圓必旋,遇方必折,遇塞必止,遇決則流,也不失信於人。

人總是希望跟誠信的人打交道,誠信靠譜,誠信為立足之本,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不會讓人失望的人,最靠得住。總是讓人失望的人,終將一事無成。

第五,正善治。水是最公平的,沒有等級觀念,沒有親疏厚薄,一視同仁,不偏不向,唯公是從,無私無慾,能一碗水端平,處理好各種關係。故云“善治”。人之所以有矛盾有糾紛,多是偏袒、不公造成。只有像水那樣守中

持公,才能獲得眾人稱道。

第六,事善能。

水無定形,以器為形;水無定性,以勢呈性,或方或圓,或緩或急,什麼樣的容器,什麼樣的地形,它就會呈現出什麼樣的形態,沒有自己固有的形態。

水不只謙下,更不是退讓妥協,而是能為之,則定為之,此“為”,是其水德水性決定的,不是不想為之,或者不想不為之,當它沒有力量時,它是安靜的,當它有力量時,一定會竭盡其力,用而為之。

第七,動善時。水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不保守,也不固步自封。它會審時度勢,策應環境。它會夏散冬凝,應期而動,不失天時,不失地利。堵則止,決則流,不凝不滯,順其自然。

有此“七善”之美,人學而得之,不亦善乎?


問道黃老


在《道德經》的思維下怎樣才能過好當下?這個問題提得“既很好,又很及時”。用《道德經》思維來提高自我道德修養,引導人們生活過得穩定,和諧,幸福,安康很有必要。

用《道德經》思維來端正人們思想。用《道德經》思維來規範人們追求物質利益的行為。勢在必行,很有必要,以下就來分別論述:

首先來論述,用《道德經》思維來端正人們的思想

《道德經》中倡導的,為人,謀事,養生,管理等之道。就是教導我們處世哲理。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道德經》第四十章。

這句話引導人們思維,要反向思考,反向行動。不要追求“多”,而要追求“少”,這裡指的“多”與“少”就是《道德經》“陰柔”思維。這樣去做了,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態度。為人處世更加圓滿。這樣的思維之道,對當今社會的人際關係最為實用,對我們當下生活有很好指導作用。

當下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生活節湊越來越快,選擇越來越多。環境,生態,自然加劇,使人心變得越來越浮躁,越來越焦慮,困惑越來越多,幸福指數反而降低。這樣就要以《道德經》思維來修心,開智慧,看破紅塵,洞見世界的智者。做一個心地清靜,心態平和,心靈純淨的哲者,用《道德經》思維心就可以沉靜下來,就沒有那麼多浮躁,那麼多焦慮。生活過得輕鬆又快樂。

再來論述,用《道德經》思想來規範追求物質利益行為。

當今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人的主觀意識發揮不斷增強,自主創業,自我發展來獲得更多財富已是現實,為此要用《道德經》思維來提高自我道德修養非常重要。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這句話不難理解,也並不難做到。其實就是教導人們為人做事要“本份”。“本份”就是不刻意去追求德,是自然而能的行為,就是有道德。反之,有目的去追求德,把德的行為有意表現出來,就是別有用心行為,這就是無道德。只要人人有《道德經》這種思維,就不會為了利益而去弄非作假,想方設法來得利益而不擇手段。這樣得來的利益也是暫時的,不會長久的,搞不好還會違規違法懲處。活在當下,牢記遵紀守法。

當今社會,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全面進入小康社會,人們過上了小康生活。活在當下要感到滿足和珍惜。然而,有些人總不知足,賺錢來得慢而挺而走險,道德底線全無,結果害自己又害別人,太不應該。應接受《道德經》思維改變一下人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財富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東西”,這也是《道德經》中的道理,能夠思維到這一點,就會使人“本份”地活在世上,輕鬆又快樂。

綜上所述,僅舉《道德經》中兩句言論來說明,《道德經》中的每句言論,是端正我們的思想,規範自我道德行為,是我們人生為人處世的指路明燈。使我們活在當下這個美好社會懂得知足和珍惜。

在《道德經》的思維下,形成有道德觀念,就是一種理念。是一種很自覺的行為表現出來,是仁和義內在的自律。法律是強制性的,而禮是倫理道德,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就是有道德。做一個懂道德,行本份的人,值得全社會尊重,也心安理得。

總之,當今的社會謀求自主創業,自我發展的開放社會,真可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有能力確實使你有了很大的財富,更要積德累厚,厚的功德才能承受得起你今天所擁有的物質財富,承受得多,擁有得多,就更要更多的積善行德。否則,只怕德不配位早晚遭殃。

這是《道德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和“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這兩句言論真理。千真萬確!


劉夢輝1445414400581


《道德經》的意義很廣。如果說《易經》的八八六十四卦是人生歷程的敘述,那麼《道德經》就是這些歷程的歸納總結。為什麼?因為當你經歷過八八六十四種不同的人生經歷後,你就馬上會聯想到那條曲曲折折充滿崎嶇的道路。當你站在道路上,回想曾經的奮鬥歷程,你就會感慨萬千百感交集。當你走在道路上,你就會不由自主地告訴過往的行人:路上小心。

為此,由道路引申到方法,比如:引申到認識方法和思想方法。有了道路,我們的思想就有載體;有了道路,我們認識事物就有了參照物。有了認識方法,我們就能不斷髮現自己和發現自然;有了思想方法,我們就能不斷挖掘自身的潛能。如此循序漸進,活在當下你還能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在線靈童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以柔克剛。寧折不彎,充其量是一時之英雄。陰陽要平衡,自然界生態要平衡,人世間需要公平正義公道,人心需要平衡。雙方矛盾需要調節,法律也需要公平正義。柔不是軟弱、讓步,是一種處事哲學,一是適者生存,二是用智慧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人心態要靜,要正,也可以說是中庸之道,尊重事物的發展規律。我認為在這樣的思維下,才能在社會上生活的更好,披荊斬棘,如魚得水,大展宏圖,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瓜多多


我知不道你所說的《道德經》的思維下生活,是否指的是無為不爭?大家普遍認為老子是消極避世的,主張無為不爭。其實老子說“無為不爭”重點在那個“為”,而不是在“不爭”。行動上要有為,語言上不爭。就是最主要的是去把事情做好,語言上不用去過多的爭辯。如果一個人不爭,怎麼可能會在社會上過的好,機會需要努力爭取,好好把握的。

另外,老子所說的“道”指的是一切規律,主張要識別規律,按照規律辦事。不被社會紛亂的信息洗腦,不隨波逐流,知道自己心裡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為人做事要自利利人,就是做一件事情對自己好,但不損害他人的利益,對別人也有利。在生活中不斷修正自己的言行,做一個內心坦蕩,沒有掛礙的人。



道德圖


大道至簡.不欲則剛.嗜慾深者天機淺.嗜慾淺者天機深!





木緣村7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中最厲害的8中思維

01

對立統一的思維

老子認為,高下,美醜,前後,禍福這些都是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甚至在某種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辯證法思想,讓我們看到對立物之間的真實關係。

02

逆向思維

春秋時期,儒家提倡仁愛、禮義和忠孝,認為只有仁愛、禮義和忠孝等美的才能改造社會,融合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但老子採用逆向思維,他認為,“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紛亂,有忠臣。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老子認為,仁義、孝慈、忠義恰恰是社會風氣壞的表現。是大道被破壞的表現。

03

不爭思維

老子曰:“唯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是你的不必爭,不是你的不用爭。老子認為,聰明人能在最恰當的時候示弱隱強,做出退讓。老子一向的主張是:退、守、弱、柔。不爭,才能保全自己,才能立足不敗之地。

04

利他思維

老子說,水善利萬物。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這個世界上,什麼才是真正的無敵?儒家說,仁者無敵。這與老子有相通之處。只有利他的人,才是無敵的。

只有利他的人,才會有精神上的大格局,有靈魂上的高度。反之,如果只是為自己的私慾所矇蔽,看問題、做事情始終離不開自己的慾望,那永遠只能是井底之蛙。

05

戰勝自己的思維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老子認為,能瞭解別人的稱為機智,能認識自己的才叫有智慧和通達;同樣地,能戰勝別人的只能說明這個人有能力,而只有那些戰勝自己的人才可以稱作強者。

06

守柔貴雌的智慧

老子推崇柔弱的智慧。他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後身體就變得僵硬。柔弱的東西,更懂得變化。譬如一棵樹,有生命的時候,都是有韌性的,風來了可以隨風搖擺。而一棵枯死的樹,就變得堅硬了,風來了就吹斷了。

07

要重視“無”的價值

老子指出,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老子告誡我們: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一定要看到“無”的價值。盆子、杯子等器具內部是“無”的,所以能裝東西;人建造的房子內部是“無”的,所以能住人。人們很容易看到眼見的實物,卻忽略了“無”的價值。

08

守正出奇的思維

老子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意思是說,治國要用“正”,帶兵打仗要用“奇”,取得天下要通過“無事”。

正代表了原則性的東西,奇則代表了打破規則。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懂得守正出奇的思維,首先要尊重規則,有些事一定要名正言順、有條不紊,但又要懂得打破規則,懂得變通創新方式。


貴極登峰


老子被後人按照西方哲學體系的標準,被歸入自然主義哲學家的範疇,是有道理的,他對社會、個人存在、發展的哲思觀點,都是從自然規律類比推理過來的,一句話以天道推理人道,用道德經的話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就會產生傷害,有傷害就有怨恨,怨恨則是其他不良情緒的根源。人與人的怨恨是社會組織最大的毒藥,也是人生的大敵。怨恨必須想辦法消除。

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根基深厚,有必要回顧一下老子的道德經哲學批判觀點,找到古典社會從有序到混沌的歷史原因,減少社會問題的發生,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發展。在老子看來,天下最大的善性莫若水,水不僅是衡量個人道德品質的標準與處世修養的尺度,同時更體現出一種順其自然而與世無爭的人生心態。 上善若水,老子認為水是天地之間最有善德的事物。水柔弱而不爭,養育萬物,無所不容,無所不用而澤被萬物;水行天道,順自然,處卑下而不亢,始終如一而勇往直前。

在當今有為了利益而反目的兄弟,還有為了利益而越來越疏遠的人際關係,我認為我們應該倡導大家學習道家返璞歸真的思想,少一些利益征討,多一些親情友誼。細看人生許多日子,不要因為他短就可以忽略,因為再小的一天也是昨天所不能擁有的明天,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能夠真正的超然不受拘束?是“道”所衍生的人民。





哥讀書


在道德經思維下如何過好當下?

這個問題提得好,我們崇拜老子的學問和思想,但如何運用老子的思維,來應對過好當下的生活,這還真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老子所述道德經,有81章,每章都包含著人生的很多哲理。這些哲理已涉及到人們認知的各個領域。而我們在運用老子《道德經》的思維時,我覺得堅持以下幾個方面的認知觀念最為重要。

一是關於“道”的認知。

老子在《道德經》中,開頭一章就說:“道可道,非常道”,二十五章又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當下,我們用老子的思維,就要明白這個“道”的重要性。道是什麼?《道德經》四十二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來看,道就是一種混成之物,也即是有和無的統一。“夫道若大路然”。萬物歷程,循環往復,不可窮極。這是自然的規律。同時,在老子眼中,道是統領一切的,比天還重要,這個看法是很值得領悟的。那麼道法自然又是啥意思,我認為就是遵從事物的內在規律,不要違背原本的公認道德真理。同時,人生一世,選擇什麼樣的道,是正道還是邪道,尤其要明瞭。正道能使人向好的方向邁進,前途必定光明。邪道只會誤入歧途,結果自然不妙。

二是關於德的認知。

老子在多處有過對德的敘說。特別是51章有這樣的專論:“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一個人懂了道,就會重視德,沒有德,也不可能有道。道和德是相關聯的。《道德經》本就是論述道與德的,生而為人,有德才會有道,厚德才能載物,這也是每個人需要懂得的基本道理。

三是關於無為的認知。

《道德經》48章說:“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所以,老子主張的無為,“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用“無為”之法則,才是治天下之正道。老子所謂的無為,以發展的眼光和我們現代人的理解,其實是指人應有所為,有所不為。比如對人類有益的事,就應該有所為;對人類無益的事,就應該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四是關於善的認知。

老子多處論及對善的看法。《道德經》49章說:“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一個人活著,選擇以善處世,十分重要。而對不善者,同樣還要以善應對,這更重要。所謂以德報怨也就是這意思。做人若能有這樣的善心,就不會有狹隘的報復之心,就不會恨人,自然也就少了許多的衝突矛盾。所以,德善之人,終有善報。這個道理,也是人類應明白的智慧。

五是對不爭的認知。

《道德經》66章說:“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又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些論述,都強調了不爭的重要性。人與人的相處,若都能理解這個不爭的道理,那無論人與人或每個家庭甚至國家之間都可以減少摩擦,和睦的人類社會就能建成,許多的矛盾衝突就都能化解。

六是對水的認知。

老子《道德經》八章有一句話:“上善若水”。水的特性很多,水利萬物,水甘居下,水能化冰,水能化氣,水能包容汙垢,又有吞吐淨化汙穢之能耐。水還能載舟,又能覆舟。水的作用很多,又與萬物不爭。為人處世,只要會像老子所說,像水一樣能“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那麼,任何時候,都自會處於不敗之地。

以上幾點,都是《道德經》中最強調突出的觀念和智慧,一般而言,人們若能掌握這五大智慧,並善於運用到生活中去,相信人生的命運大都會通達順暢。當然,除此五點之外,《道德經》中還闡述了“大象無形”、“知足之足”、“自知者明” 、“死而不亡者壽”等許多觀點和智慧。如果我們善用老子的思維,在當下加以正確運用,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陽光和希望,前景就一定很光明。我所說的是否有道理,還望讀者多加評論。


牛仔文史


人類歷史文化文明發展到今天,還是要繼續發楊道德精神,緊跟新時代,新新思想,新理念,新境界,更好的完善自我,實現人生最高夢想,以德,義,禮,智,信,作為人生的左右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