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大地景觀

#地理君隨堂考#

是中國國家地理的微博常駐欄目

自三年前開張以來

地理君分享了無數千奇百怪的景觀

通過“這是啥”的提問格式

考驗著博聞強識的地理粉絲們

今天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

那些年,地理君出過的題

1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攝影 / 王彤

“糖炒大栗子?陀螺?吮指原味雞?”

答案:風動石

風動石是聳立在山頂或山樑上,單獨或疊摞起來的巨石,看上去搖搖欲墜,風吹能動。這塊酷似慄形的風動石,位於山東省鄒城市“怪石萬迭”的嶧山上。

中國的風動石,按自然成因大致可以分為三類:東南沿海地區,主要是受海侵、雨蝕以及風蝕形成的球狀風動石;西南地區,主要是由雨水侵蝕或冰川作用形成的風動石;北方地區,主要是由凍融作用或重力崩塌等原因形成的風動石。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中國風動石分佈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2年08期 供圖/湯惠生

2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攝影 / 楊孝

“牛糞做的牛欄?紅buff出沒?”

答案:噴氣碟

這是內蒙古達裡諾爾火山群中的噴氣碟。液態熔岩流經潮溼多水地帶,表層呈固結或半固結狀態,如果繼續噴發的熔岩中富含氣體,氣體會在地表脆弱處噴發,液態熔岩隨之噴出。每噴出一次,在噴出口四周會堆起一層環狀熔岩餅,間歇性多次噴出,熔岩餅則逐層疊起,形成熔岩堆積體。

如果條件合適,堆積體會越來越高直至形成一個小口甚至封閉,如果中途條件發生變化,則噴發停止,形成比較低矮的碟狀堆積體——噴氣碟。

3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攝影 / 方炳華

“數學試卷,每道題老師批的符號”

答案:錢塘江交叉潮

這是錢塘江口處出現的“交叉潮”,也叫“十字潮”。錢塘江喇叭狀的入海口中央有一處沙坎,它把湧潮分成東潮和南潮。兩股潮水在繞過沙洲後再度匯合,形成十字交叉狀。

4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04年02月

“石頭開會?地理君擺的?”

答案:石環

由於石塊和土的導熱性能不同,凍結速度也各不一樣。碎石導熱率大,就會先凍結,水就會向石塊附近遷移並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後體積就會膨脹,使碎石移動,這樣粗的物質和細的物質就會產生分離,這就是凍融分選作用。

凍融分選作用下,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間,巖塊就會被排擠到周邊,呈多邊形或近圓形,好像有人有意識地將石頭圍成一圈,這種凍土地貌叫作石環。

5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攝影 / 李晉

“給我來一碗這個”

答案:穴珠

喀斯特洞穴平靜無流動的水池中,有時會出現滾圓的石珠,稱作穴珠。洞頂滴水落入積水池後,若遇到小岩屑,有可能會產生沉澱和結晶。圍繞著這個小岩屑,沉澱和結晶越積越多,最終形成球形的穴珠。穴珠在形成過程中,由於受到持續的擾動,所以不會與池底粘連,而是一個分離開來的小球。

6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攝影 / 黃嵩和

“一大群白蟻窩?”

答案:紅樹林

紅樹林生長的南方沿海灘塗,一會兒高鹽度海水浸泡,一會兒烈日暴曬,甚至遭遇沒頂之災。為了適應這樣的環境,其生存秘訣除卻神奇的繁衍方式“胎生苗”以及沙漠植物般的耐旱排鹽本領之外,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極其發達的根系。

為了能夠有效地呼吸,圖中的木欖長有膝狀根,它的根先向上生長,伸出地面後,再向下生長,如此反反覆覆,樹幹四周便長出了一個個狀如樹墩的拱起。

7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攝影 / 耿藝

“桃酥?核桃仁?曲奇餅乾?”

答案:恐龍蛋化石

這是來自河南汝陽的恐龍蛋化石。河南的恐龍蛋早就負有盛名,數量眾多,而恐龍骨架化石的發現卻是姍姍來遲。2006年在河南出土的化石,被確認為大型蜥腳類恐龍化石,多年來河南省缺少恐龍化石的歷史,終於改寫。

在這片食物充足、氣候適宜的恐龍天堂裡,除了赫赫有名的黃河巨龍外,中原龍、欒川盜龍和暴龍也是這裡的主人,陪伴它們的還有巨蜥、原始哺乳類、古鳥類和翼龍等。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遠古中原大地恐龍群像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0年06期

8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攝影 / 李貴雲

“王母娘娘的洗衣機?”

答案:漏斗型盲谷

貴州旋塘是典型的漏斗型盲谷,被稱為喀斯特地質上的奇觀。旋塘的水能旋轉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從水塘東北方流入的小河,以6月為例,河水以每秒2.5—3立方米的速度向水塘注入,強大的水流推動塘水運動;二是塘中央下方有一個地下河落水洞,以同樣的速度將塘裡的水排洩出去,從塘邊一座叫觀音山的山下,湧出地表河,跟河水一起流走了。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10期

供圖/覃妮娜 繪圖/於繼東 王慶坤

9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7年04期

“糖紙?葫蘆娃碎片?補天邊角料?”

答案:火山灰

這些華麗的色彩,來自顯微鏡下的火山灰。它們平時看上去毫不起眼,顯微鏡下卻呈現出異常細膩的質地和炫目的金屬光澤。

10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攝影 / 董保華

“滷牛肉?髒髒包?”

答案:砒砂岩

砒砂岩深藏在黃河“幾”字形臂肘的東北部、鄂爾多斯高原的一隅。它是一種鬆散的岩層,由於其上覆岩層厚度小、壓力低,它的成巖程度低、沙粒間膠結程度差、結構強度低,乾燥時堅硬如石,遇水浸泡則鬆軟如泥。當地百姓戲言“放個屁就能把它崩開”,所以諧音“屁砂岩”。站在砒砂岩的溝坡中,只見暴雨洪水沖刷的痕跡非常明顯,有的地方還旋出浪窩來。

11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攝影 / 單之薔

“餅乾?橘子皮?”

答案:邊石壩

地下水沿著不平坦的洞穴底部流動時,碳酸鈣會以微小凸起為核心析出,慢慢將它包裹起來,形成邊石。邊石內常積水成塘,橫過水流方向、凸向下遊的壩狀邊石叫做邊石壩,形似梯田。這是北京石花洞中邊石壩構成的微型鈣華池群景觀,這些鈣華池每層的厚度僅為釐米級,但是在微距鏡頭之下,它們的階梯狀層疊清晰可辨。

12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攝影 / 郝沛

“雅丹地貌?”

答案:硅化木

當樹木在火山噴發中被火山灰掩埋,或是淹沒在富含硅質的地下水中,與氧氣隔絕讓它們免遭細菌分解,火山灰或水中的二氧化硅就會逐漸滲入樹木,一點點代替原來的有機質成分,直到把樹木變成化石。化學成分雖然改變,硅化木仍大致保留了樹木的木質結構和紋理。

在新疆奇台有一個叫石樹溝的地方,迄今為止,這裡在地表發現的硅化木超過1000 株,它們大多屬於柏型木屬、南美杉型木屬、原始雲杉型木屬等,保持了原來生長狀態的直立樹樁硅化木比比皆是,像是密集的碉堡群。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中國主要硅化木自然公園分佈示意圖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 2009年03期 資料提供:範曉

13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圖自 《中國國家地理》 2017年12期

“鉛筆人?火箭頭?”

答案:火山學家

這不是天外來客入侵地球,而是早期的火山學家。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過對火山熔岩湖的探險,人類總是用盡各種方式,企圖深入火山內部一探究竟。1960年,法國地質學家哈倫・塔捷耶夫拍攝了紀錄片《魔鬼的高爐》,表現了非洲尼拉貢戈火山熔岩湖的壯麗景觀。在這部紀錄片中,哈倫・塔捷耶夫穿著“鐵盒子”,猶如天外來客。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尼拉貢戈火山熔岩湖

14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攝影 / 劉詩平

“石灰?叫花雞?”

答案:可燃冰

這是開採自南海海底正在氣化的可燃冰樣品。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情況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也叫“天然氣水合物”,主要分佈於海底沉積物或寒冷的永久凍土中。在海底,它依賴巨厚水層的壓力和深處的冷水接觸來維持固體狀態。

在常溫常壓下,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釋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氣和0.8立方米的淡水,是一種未來可期的清潔能源。

15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攝影 / 梁文生

“抹茶巖燒地貌?碼好的牛肉乾?”

答案:龜背巖

龜背狀熔岩由於形似龜背,所以稱“龜背巖”。火山噴出的玄武質熔岩(溫度高、黏度小、流速快)流經山谷並在低凹溼地處聚集,熾熱的熔岩遇到水體後,使得水迅速汽化形成氣泡。氣泡的上湧和氣體的不斷釋放使得熔岩池頂底的溫度和密度產生差異,從而形成了對流,岩漿逐漸冷卻固結成巖便形成了眼前獨特的“龜背巖”。

圖中阿爾山地區的龜背巖,是目前為止中國發現的唯一一處規模大、發育好、保存完整的龜背狀熔岩,在全球範圍內也十分罕見。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龜背巖演化過程

《中國國家地理》 2016年09期 繪圖/項樂

在欣賞奇異地貌的同時

還能學到地理知識

更能看見網友令人捧腹的荒唐作答

好看好懂還好笑

#地理君隨堂考#

微博等你參與呀

話題

15道題,你答對了幾道呢?

- END -

封面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別錯過

这些都是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地景观

在好奇寶寶眼裡,各省是什麼模樣

最具欺騙性的地名,你上當了嗎

大地上的眼影盤

口口聲聲說愛我,卻認不出我

三疊字,漢字中的華夏風物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