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的喝茶習慣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ZQ1531


據說清朝同治年間,廣東就有飲茶的風俗習慣,不少點心小吃都是早已有之。但其實真正流行,應該是在改革開放後。

北方人談生意都是在酒桌上,推杯換盞之後稱兄道弟,生意達成。廣東人重商,但並不喜飲酒,習慣在早茶、午茶時間談生意或聊家常,而豐富的茶點小吃也讓大家輕鬆愜意,久而久之形成了廣東特色的飲茶文化。

廣東的飲茶文化非常講究,出品精細,樣式豐富,也湧現出了一大批成名酒樓,如廣州酒家、陶陶居、泮溪、南園、北園等。不過如今的年輕一代,對傳統飲茶不大感冒,寧願去一些新穎別緻的現代茶樓,如點都德。傳統酒樓變革迫在眉睫。


小禾熊


據說起源於清代同治或光緒年間,當時的設備簡陋,街邊僅幾把木桌椅迎客,後來才規模發展成為茶樓。


飯飯走天下


說起廣東早茶的來源,要追溯到咸豐同治年間。當時廣州有一種名為“一釐館”的館子,門口掛著寫有“茶話”二字的木牌,供應茶水糕點,設施簡陋,僅以幾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腳談話。後來出現了茶居,規模漸大,變成茶樓,此後廣東人上茶樓喝早茶蔚然成風。直到今天,廣東早茶中茶水已經成為配角,茶點卻愈發精緻多樣,這種傳統文化隨著廣東經濟的迅速發展不但沒有消失的跡象,反而越來越成為廣東人休閒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