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放學後》:從三個角度解析作品創作手法

《放學後》裡,我想寫的是出於普通人無法理解的動機而行兇的故事。這個書名引發了一些討論,可我至今都覺得不錯。——東野圭吾

東野圭吾,日本推理小說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譯成中文,廣受讀者好評,如代表作《放學後》、《秘密》、《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湖畔》等等,其中《放學後》是其成為職業作家的轉折點。

1985年,《放學後》獲得江戶川亂步獎,從此東野圭吾成為職業作家,從事專職寫作。

《放學後》為東野圭吾的創作道路增加自信和砝碼,他從校園推理小說體裁入手,從推理層次設定,敘事手法,以及有關於人性救贖的深刻創作主題,向我們展示了一部優秀的作品該具備的優良品質。

正如東野圭吾的作品都要表達一種思想:既慰藉飽受死亡威脅的心靈,又揭露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關係一樣,其中都蘊含著對人性的細微觀察和獨特表達,《放學後》也是這樣一部作品。

人性往往是捉摸不透的,尤其是在不同的年齡時期,有著不同的特質。在高中階段的女性,正值青春期,她們關注的美好、純粹、寄託等種種情結,不易被侵犯,並得到她們的時刻捍衛。

《放學後》就是從這一出題入手,而創作出的作品。

東野圭吾《放學後》:從三個角度解析作品創作手法

01 推理層次設定,逐漸引人入勝,是推理小說的重要寫作手法

東野圭吾的很多作品都以第一人稱“我”來敘述整個敘事情節,其中的“我“是重要人物角色,既要從旁觀者的角度敘述一件事的發生始末,以及對此的看法,還要參與情節其中,扮演證人、參與事件調查的角色,讓讀者能從“我”的身上看到整個敘述節點和進展情況。

由“我“設定的情節,把我們帶入作品的推理過程中。

第一個層次:人物角色設定和事件原由。

《放學後》中的“我“是一所私立女子高中的教師,事件的起始也是由“我”開始——身邊有人要殺我。

作品中幾個關鍵人物都與我或間接與我有關,因為我參與學校社團“射箭社”,而兇手惠子和惠美,一個是射箭社社長,一個是其中的成員。

第二個層次:小說高潮部分,接連兩個謀殺案的發生,都與我有關。

村橋在密室被殺,是第一個高潮。密室是我經常使用的男更衣室,跟我有往來的高原陽子,成為嫌疑人對象,是一個“障眼法”;第一個案子還未破,第二個“小丑”被殺接連而至,本來扮演小丑的人是我,兇手要殺的人也是我。

這兩個謀殺案看來都與我有關。

第三個層次:我是第一個知道兇手是誰的,並設置懸念由我來揭曉。

我不僅與兩個事件有關,而且是辦案的重要證人,我瞭解其中的人物性格,以及過往事情的經過,所以我最有發言權。

以我的角度介紹兇手的動機一點都不顯得突兀,通過我的敘述,作品到達尾聲階段,也通過我的敘述,向讀者展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人性弱點,以及啟發人們的創作主題:人終此一生值得珍惜的到底是什麼?她們守護的是那份純粹和美好。

《放學後》的創作手法,不僅在於層層遞進的情節,還在於敘事方式上的娓娓道來。

東野圭吾《放學後》:從三個角度解析作品創作手法

02 故事形式的寫作方法,讓作品富有趣味性

在藝術手法上,東野圭吾認為“小說首先應該是一個好故事,一個讓人喜歡聽下去的好故事”。

東野圭吾是個多產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講故事的形式都不一樣,這也是他的作品暢銷和吸引讀者的原因之一。

比如,《解憂雜貨店》採用的穿越時空的敘述方式,《惡意》採用的是案件參與方各自獨白的方式,《白夜行》是以時間順序描寫,從多重角度審視主角的方式敘述等等。

作者一直在挑戰如何講好一個故事。作為他出道前的《放學後》,故事的形式雖不是離奇或出人意料,但由第一人稱“我”前島老師的娓娓道來,讀起來也是酣暢淋漓。

《放學後》後的每一部分都是以時間的進展開始,由我來敘述,身邊的人物和事件都是由我來支配和推動。

故事發生在女子高中,故事的主人公前島老師就是這所中學的老師,他入職已久,並掌握故事全部框架。故事開始的引子設計巧妙,前島老師遭遇三次暗算,到底是誰在暗算他呢?

第一起密室殺人案,由於前島老師遭暗算的事情一直縈繞在心,所以他比較關心案件的進展,由他的敘述,我們知道案件的整體流程及進展要素。村橋老師遭遇不測,跟前島老師被暗算有關係嗎?

第二起學校運動會扮演小丑的竹井老師被毒死案件,前島老師不得不想到自己,因為扮演小丑的人本來是他自己,當時臨時更換的竹井老師。故事中涉案的人物都認為,兇手要殺的是前島老師。兇手到底是誰呢?

暗算前島老師的人是誰?圍繞這一故事主線而開展,發展了一系列與之相關的事件,讓故事進展逐步讓前推進。這樣的寫作方法,讓作品富有連貫性、趣味性。

《放學後》不僅在故事講述方法上平鋪直敘,富有趣味性,它的寫作主題更是發人深省。

東野圭吾《放學後》:從三個角度解析作品創作手法

東野圭吾

03 人性的獨白,發人深省的結尾,是作品創作的最大意義

東野圭吾曾在訪談中談道:“人性的獨白、社會的炎涼,這些是人類永遠需要關注的命題。”

《放學後》裡兇手殺人動機曾令很多人感到費解,兇手被偷窺,不足以造成直接殺人動機。

而東野圭吾給出的答案是,當美好、純粹、真實的事物被破壞時,恨意便由此出發。

這就是作品對人性的獨白。人性是不可思議且是脆弱的,我們發現越是美好的東西,越是脆弱。當美好且脆弱的東西被破壞時,旁觀者覺得可惜和遺憾,而體會更深的當事者不僅是失去一件美好的東西那麼簡單,還有重重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失望和絕望。

在這樣的影射之下,人性本來的面目就暴露無遺,造成兇手殺人動機。

行為心理學家華生說,一個人對人類的生活觀察得越為密切,就會越深刻認為,看來最有實力的東西,往往正是一個人的主要弱點。

處於高中時期的女性,所擁有的美好,和純潔的東西就是她們最有實力的東西,同時也是她們的弱點。如果一個人的致命弱點被人發現,就會潛有被攻擊致命的可能,在這樣的情況,無論是誰都要奮力反擊。

不讓弱點成為眾矢之的的方式之一,就是讓發現弱點的人在世界上消失。

由此來看,《放學後》對人性的剖析,對生活的觀察,有獨到的見解,兇手的殺人動機原來就是為了守護那些美好的東西。

一部好的作品都應有發人深省的寫作主題。推理小說是通過所發生的案件,以及作為各個角度審視者的心理活動描寫,突顯對於人性的獨白。

作品所傳達的主題,加上人們對現實生活中的反思,才能最終做到人性救贖,引起人們對於人性的關照和解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