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生下來的小豬和母豬該怎樣打理?

黃眯眯


這是分娩舍的工作,

現在規模化豬場不管哪個生產環節都有自己的標準化流程,也就是豬場生產SOP,下邊是我們場的,希望能給你有幫助!

一、明確分娩舍工作目標

1.按要求完成母豬的分娩與仔豬的護理工作。

2.哺乳期成活率:純種豬94%、二元雜95%。

3.仔豬3周齡平均體重要求不少於6.0公斤,4周齡斷奶平均體重不少於7.5公斤.

二、接生的工作細節

1.保溫箱要求

接生時(不必過早加溫)保溫箱的溫度不能超過40度。保溫箱內溫度可用調整保溫燈的功率以及懸掛高度來實現,保證箱內溫度達到要求。從仔豬躺臥的情況就能判斷保溫箱是否過熱或者過冷。在保溫板上撒乾粉消毒劑會幫助仔豬乾燥:在乾粉消毒劑中摻上鋸末或麩皮可以減少乾粉粘在體表上,要小心麩皮的黴菌毒素含量不要超標。

2.配備橡膠墊

如果母豬肢蹄已經有損傷,除了找獸醫處理外還要配備產床橡膠墊,幫助母豬恢復。如果鑄鐵板質量不好,出現過夾傷乳頭,母豬站立困難等問題,橡膠墊是個很有效的解決方案。但要確定橡膠墊足夠結實。以免母豬咬破的碎屑被仔豬誤食。

3.要求生產時有專人看管,接產時有事要離開每次時間不得超過15分鐘。

仔豬出生後,立即用抹布將其口鼻粘液清除、擦淨,將豬體抹乾,在離臍帶根部3-4cm處斷臍,斷臍時流血必須用線綁紮,斷端用5%碘酊消毒。放入保溫箱內,乾燥後立即讓仔豬吃上初乳,保溫箱內溫度30-35°C,防止賊風侵入。

5.發現假死豬及時搶救,將其前後軀以肺部為軸向內側併攏、放開反覆數次,頻率為20次/分鐘,或抓緊仔豬後肢倒提,拍其背臀數次幫助其恢復呼吸。

6.產後檢查母豬胎衣是否全部排出, 如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可肌注催產素。

7.幫助仔豬吃上初乳,固定乳頭,初生重小的放在前排乳頭, 初生重大的放在後排乳頭。仔豬吃初乳前,每個乳頭的最初幾滴奶要擠掉。

8.新生仔豬要在24小時內稱重、剪牙、斷尾。剪牙鉗5%碘酊消毒後齊牙根處剪掉上下兩側8個犬齒,斷口要平整,斷尾時,尾根部留下2cm處剪斷、5%碘酊消毒。弱仔不斷尾。

9.仔豬初生後2天內注射鐵劑2ml,預防貧血;如果下痢嚴重,可口服抗生素如慶大黴素2ml預防。如果豬場呼吸道病嚴重時,鼻腔噴霧卡那黴素加以預防。無乳母豬採用催乳中藥拌料或口服。



三、母豬的產後護理

1.哺乳母豬選用哺乳母豬料,每天喂2~3次,絕不允許用發黴變質飼料,及時清理料槽內剩餘飼料;產前3天開始減料,漸減至日常量的1/2~1/3,產後3天恢復正常,7天起自由採食直至斷奶。

2.喂料時若母豬不願站立吃料,應用手掌輕拍趕起。

3.產前產後日糧中加0.75~1.5%的輕瀉劑(小蘇打或芒硝)以預防產後便秘, 夏季日糧中添加1.2%的NaHCO3可提高採食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