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的佔地面積有多大?是玉溪大還是大理下關大?

徐紫諾


玉溪市簡介

聚焦到玉溪市

玉溪市地處雲南省中部,距省會昆明市88公里,自古就有“省會屏藩”之稱。市境總面積1004平方公里,轄6鎮3鄉、76個辦事處、442個自然村。境內居住著漢、彝、回、白、哈尼等民族。

玉溪市歷史悠久,早在西漢就置俞元縣,唐代設溫富州,元代設新興州。1916年根據境內碧澄如玉的玉溪河改稱玉溪縣。1983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玉溪市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就是玉溪地區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和地委、行署所在地。

玉溪市地處低緯度高原,最高海拔2614.1米,最低海拔1502米,屬中亞熱帶溼潤冷冬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年平均降雨量997毫米。境內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現已探明的主要礦藏資源有鐵、銅、鉛、硅石、大理石、煤、白雲岩等16個礦種。玉溪的礦泉水儲量豐富、水質優良。動植物資源也比較豐富,有動物及高等植物1500多種,森林覆蓋率為44%,1991年玉溪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

玉溪市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沃野豐饒,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較好。主產水稻,經濟作物以烤煙、油菜為主。玉溪是由農業縣發展起來的新興工業城市,1994年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的比例為28.73:1。初步發展起以“兩煙”(烤煙、捲菸)、“兩建”(建築、建材)為龍頭、皮革、紡織、機電、化工、印刷、冶金、食品、塑料等齊頭並進,擁有一定規模的新興工業體系。玉溪捲菸廠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最先進的現代化大型企業。玉溪的傳統食品冬瓜密餞、芝麻片、油滷腐等名特產品色香味美、膾炙人口。


大理市1983年10經國務院批准,由原來的大理縣和下關市合併組建為大理市。


大理市簡介


大理市地處雲南省西中部,總面積1468平方公里,由24個民族組成,其中白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5%,漢族佔28.7%,回族佔2.77%,彝族佔2.7%,其他僳僳族、納西、苗、藏、壯、傣、佤、怒等二十個民族佔0.83%。大理市轄10個鄉鎮,2個辦事處,以及經濟開發區和省級旅遊度假區。是一座以白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的邊疆城市。

大理市1983年10經國務院批准,由原來的大理縣和下關市合併組建為大理市。1987年被列為全國首批對外開放城市和雲南省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之一,雲南省政府批准大理市實行省內計劃單列。1994年6月國家體改委、國家科委批准大理市為全國科技體制改革試點城市之一。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為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滇西陸路交通樞紐和重要物資集散地,也是我國與東南亞國家進行文化交流,通商貿易的重要門戶。大理境內有巍峨蒼山,浩瀚洱海。東是雞足山的南出山脈,海拔在2500~3000米之間;西為點蒼山脈,平均海拔3782米,最高4122米;洱海是燕山造山運動時昆明凹陷地區產生的斷層湖泊,平均水深9米,海拔1973米。大理歷史悠久,文物古蹟眾多,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民族風情濃郁,是國務院公佈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


大理市比玉溪市大


可是玉溪明顯要比大理下關大


就是愛搞怪


玉溪市簡介  聚焦到玉溪市  玉溪市地處雲南省中部,距省會昆明市88公里,自古就有“省會屏藩”之稱。市境總面積1004平方公里,轄6鎮3鄉、76個辦事處、442個自然村。境內居住著漢、彝、回、白、哈尼等民族。  玉溪市歷史悠久,早在西漢就置俞元縣,唐代設溫富州,元代設新興州。1916年根據境內碧澄如玉的玉溪河改稱玉溪縣。1983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玉溪市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就是玉溪地區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和地委、行署所在地。  玉溪市地處低緯度高原,最高海拔2614.1米,最低海拔1502米,屬中亞熱帶溼潤冷冬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年平均降雨量997毫米。境內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現已探明的主要礦藏資源有鐵、銅、鉛、硅石、大理石、煤、白雲岩等16個礦種。玉溪的礦泉水儲量豐富、水質優良。動植物資源也比較豐富,有動物及高等植物1500多種,森林覆蓋率為44%,1991年玉溪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  玉溪市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沃野豐饒,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較好。主產水稻,經濟作物以烤煙、油菜為主。玉溪是由農業縣發展起來的新興工業城市,1994年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的比例為28.73:1。初步發展起以“兩煙”(烤煙、捲菸)、“兩建”(建築、建材)為龍頭、皮革、紡織、機電、化工、印刷、冶金、食品、塑料等齊頭並進,擁有一定規模的新興工業體系。玉溪捲菸廠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最先進的現代化大型企業。玉溪的傳統食品冬瓜密餞、芝麻片、油滷腐等名特產品色香味美、膾炙人口。  大理市1983年10經國務院批准,由原來的大理縣和下關市合併組建為大理市。  大理市簡介  大理市地處雲南省西中部,總面積1468平方公里,由24個民族組成,其中白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5%,漢族佔28.7%,回族佔2.77%,彝族佔2.7%,其他僳僳族、納西、苗、藏、壯、傣、佤、怒等二十個民族佔0.83%。大理市轄10個鄉鎮,2個辦事處,以及經濟開發區和省級旅遊度假區。是一座以白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的邊疆城市。  大理市1983年10經國務院批准,由原來的大理縣和下關市合併組建為大理市。1987年被列為全國首批對外開放城市和雲南省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之一,雲南省政府批准大理市實行省內計劃單列。1994年6月國家體改委、國家科委批准大理市為全國科技體制改革試點城市之一。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為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滇西陸路交通樞紐和重要物資集散地,也是我國與東南亞國家進行文化交流,通商貿易的重要門戶。大理境內有巍峨蒼山,浩瀚洱海。東是雞足山的南出山脈,海拔在2500~3000米之間;西為點蒼山脈,平均海拔3782米,最高4122米;洱海是燕山造山運動時昆明凹陷地區產生的斷層湖泊,平均水深9米,海拔1973米。大理歷史悠久,文物古蹟眾多,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民族風情濃郁,是國務院公佈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  大理市比玉溪市大  可是玉溪明顯要比大理下關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