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添輔食後一直吃米粉嗎?

一如既往150180638


嬰兒添輔食後一直吃米粉嗎?



不是的,吃米粉的原因主要是害怕孩子過敏,而且4-6月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候,寶寶的乳牙才開始長,咀嚼能力還不是很強,米粉軟糯能夠滿足寶寶營養需求,所以是最佳選擇。

隨著寶寶乳牙的越長越多,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增強,寶寶對輔食種類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爸爸媽媽可以根據以下原則進行添加。

各個月份輔食添的種類

  • 4~6個月寶寶而言,米粉、麥粉、水果汁、蔬菜湯都是很適合的選擇。米粉可以吃2-3個月;
  • 7-9個月寶寶可以增加食物的種類,並變換烹調的形式。比如,肉泥,蔬菜泥,主食類如稀飯、麵條、面線也都可以讓寶寶逐漸嘗試,也可以混合製作成料理。例如肉泥蛋黃稀飯;



  • 10-12個月寶寶,除了以往所嘗試的食物可以維續食用,也可能加嘗試的種類,以及嘗試更紮實的食物類型,例如干飯、全蛋。
  • 1歲以後的寶寶可以吃的輔食種類更多了,如:肉、魚、家禽、雞蛋;奶製品;水果和蔬菜;穀類、馬鈴薯、大米、麵包、麵食等都可以嘗試了,而且不用打成泥狀,蔬菜和肉可以切成條和塊,讓孩子抓著吃。

給寶寶添加輔食遵守的原則

1. 循序漸進的原則

給寶寶添加輔食,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一種到多種,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粗到細,慢慢的添加。

2.嬰兒吃米粉多長時間

米粉可以吃多長時間,並沒有具體規定,它屬於泥糊狀食物,是一種很好的過渡期食物,等寶寶長的牙齒長出來,可以吃粥、吃麵條時就不需要吃米粉了。

3.如何選擇米粉



市場上營養米粉種類很多,該怎麼樣給寶寶選擇呢?

一般來說,米粉是按照寶寶的月份來風階段的第一階段是針對4--6個月的嬰兒的米粉,此階段米粉,添加和強化的是蔬菜和水果;

第二階段是針對6個月以後嬰兒的米粉,常常會添加一些魚肉,肝泥,牛肉,豬肉的營養更加豐富;

當然,除了按月份選擇米粉以外,媽媽還可以根據自己寶寶的需要挑選不同配方的米粉,如交替餵養胡蘿蔔配方和蛋黃配方的米粉。可以讓寶寶吃的更均勻全面。


丁媽親子時光


我也以為寶寶添加輔食以後會吃很久的米粉,因為當時去選購米粉的時候上面寫著6-36個月,感覺是要寶寶吃到3歲。加上剛開始寶寶吃米粉還蠻快的,所以囤了不少米粉在家。

結果我們家寶寶到了1週歲以後吧,幾乎就不肯吃米粉了。主要是因為我們給寶寶的輔食添加了很多花樣,比如說一開始是純米粉,後來給開始吃蒸蛋黃、蔬菜泥、肉泥、粥、麵條、爛米飯……不知道哪天開始,寶寶再也不肯吃米粉了,週歲的時候嘴裡才長了6顆牙,可是寶寶就已經喜歡吃米飯、喝湯湯水水的了。

所以我覺得吧,寶寶在添加輔食的初期,是從米粉開始的,主要是為了防止寶寶對食物過敏以及不消化。但寶寶到了8個月以後,或者說出牙較多的情況下,就要從泥狀食物慢慢轉換到把食物切丁、切片,來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以及利用各種食物來獲取更多的營養。

至於喝粥,寶寶也不能頓頓喝粥,因為粥的營養有限。就算給寶寶喝粥,我們家也是搭配著寶寶肉鬆,或其他蔬菜、肉泥等一起吃的。逐漸就過渡到吃爛米飯了。


薯條媽媽如是說


一般來說,從寶寶4個月才可以添加米粉,由少到多,逐漸添加。我家寶寶是從6,個月開始添加米粉的,添加的是地球最好這個牌子的高鐵米粉,添加了一個月純米粉後,就開始在米粉中添加蔬菜泥和肉鬆了,孩子特別喜歡吃,也更加有營養。



7-8個月之間,給孩子開始添加大米粥,就是早飯,晚飯大人熬粥,也給孩子吃,白天我要上班 期間再添加米粉。米粥裡面也添加蔬菜泥,肉鬆和雞蛋花。



當然,兩餐之間也會給孩子添加水果泥,像蘋果,香蕉,都有添加。現在二寶一週歲兩個月,已經不吃米粉了,正常跟大人吃飯,也吃母乳。孩子25斤,胖胖噠!



個人建議,孩子添加輔食後,營養要均衡,不能單純吃米粉,要不營養跟不上,營養孩子正常生長!


瑞媽銳言


你好,我是「吱己」。這個問題我們一起分享。

昨天和一位媽媽聊天,她產後5個月就回歸職場了。現在工作時間寶寶都是由她的婆婆在照顧,寶寶6個月的時候,她聽了我的建議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而且買了很多嬰兒米粉,還專門跟她的婆婆交代瞭如何餵養。婆婆也非常樂意地接受了,逐漸寶寶也喜歡上了吃米糊,每天開始能吃兩頓米糊,加上4-5次奶粉。


但是現在1歲了,寶寶的食物卻依然只有奶和米糊她嘗試過讓婆婆在米糊裡添加蔬菜或者肉泥,但是婆婆都說試過了,孩子不喜歡吃,後來就又回到了純米粉的餵養。而且她發現婆婆為了讓寶寶喜歡吃米糊,還每次都在米糊里加了醬油,雖然她很反對,但是婆婆說孩子就是這樣才愛吃!
因為她白天要上班,對婆婆的做法也只能萬般無奈。

為什麼我當時建議她要及時為寶寶添加輔食?

一、滿足寶寶的營養需要。寶寶滿6個月之後,單純的母乳或者是配方奶沒有辦法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而輔食能夠而外為寶寶提供更多的鐵、鋅、維生素等營養元素,而且提供更多的熱量和飽足;

二、鍛鍊吞嚥和牙齒咀嚼。6個月以後寶寶進入更多能力的快速學習期,這個時候讓他嘗試更多的食物學習咀嚼和吞嚥,將會有助於他習慣進食,避免日後挑食厭食。同時添加輔食對於寶寶的牙齒健康發育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鍛鍊腸胃消化能力。寶寶的腸胃消化及吸收功能正在逐漸發育,這時練習吃輔食,可以促進鍛鍊腸胃消化能力;

四、幫助寶寶認知能力的發育。寶寶的嗅覺、味覺功能在接受輔食的過程中會漸漸建立,添加不同形式類型的輔食,對其心理認知和行為協調能力發展有一定的幫助。甚至有研究表明,嘗試的食物形態越多的寶寶越聰明。

添加輔食一定要在6個月嗎?

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規定顯示,建議純母乳或配方奶餵養到寶寶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舊的規定是4月齡,因為0到6個月的寶寶可以在母乳或配方奶中獲得足夠的營養,因為寶寶的消化吸收系統和免疫還未發育成熟,太早添加輔食會造成寶寶過敏或不適。

所以理論上最早要等到寶寶滿4個月以後再添加輔食,這個各位寶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是最遲不要超過7個月。

6個月開始吃米糊之後,就一直吃米糊就可以?

不對。

雖然嬰兒米粉有添加較為全面的營養元素,但是並不足夠,寶寶在添加了米粉輔食之後,應該逐步增加其他的食物,例如蔬菜泥、果泥、肉泥等,以補充寶寶所需的其他營養物質。

對1歲左右的寶寶來說,除了食物的種類之外,食物形態的多樣性也很重要。米粉都是糊狀的,對寶寶來說就是不用咀嚼就可以直接吞嚥,這對於正在長牙齒的孩子來說是不好的,應該逐步從糊狀過度到顆粒狀等形態。


我們對於添加輔食應該遵從幾個基本原則:

一、 寶寶1歲前還是主要以奶為主食,其他的為輔;

二、 為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要一樣一樣逐步添加,以排除過敏的可能;最安全的早期添加食品有米粉、蘋果、梨、香蕉、木瓜、鄂梨、西蘭花、胡蘿蔔、白薯、土豆和南瓜等;

三、 輔食的添加應該按照“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的原則,有序地漸增,直到每日2-3餐;

四、 輔食應該先從穀物類開始,從植物性食物過度到動物性食物。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建議是高鐵穀類米粉。

五、 寶寶滿一週歲前,所有的食物都不能加任何鹽、糖或其他調味料。


更多詳情,請關注「吱己」,閱讀更詳細的文章《吱己育兒|1歲寶寶只吃奶和米糊,奶奶說只要管飽就夠,媽媽發飆了》。


吱己


當然不能一直吃米粉。一直吃米粉的話,首先是營養肯定跟不上,而且寶寶開始出牙之後,吃米粉也不能鍛鍊他的那咀嚼功能。當然也可以喝小米粥啊,大米粥或者是你們自己熬的是像燕麥之類的都可以給他喝,要看寶寶喜不喜歡,先一點一點的讓他嘗試。寶寶開始出牙之後可以給他吃一點兒顆粒狀的食物。我家寶寶開始出牙之後,我就給他做那個紅薯,煮熟之後然後切成條再放在那個小碗裡,讓它自己用手抓著吃,它非常非常喜歡,可能吃的滿天都是,但是它非常喜歡。還有像南瓜,土豆啊,給它切成小塊,然後蒸熟之後,弄一部分給他弄成泥,然後放幾塊在小碗裡讓他自己用手抓著吃,我覺得可以鍛鍊他的那個咀嚼功能跟吞嚥功能。因為每個寶寶他的那個咀嚼功能都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後天來鍛鍊的,所以一定不要錯過那個鍛鍊他的黃金時期,一直吃米粉的話,你就可能沒有辦法鍛鍊他的這部分功能。寶寶越來越大,之後出的牙越來越多,可以給他添加一些蔬菜啊,肉啊,給它切成小丁,可以給它燉的爛一點,寶寶不能一直吃米粉,首先它的營養不均衡,寶寶的營養需求就跟不上,寶寶的飲食一定要營養均衡。


悅然媽咪日常生活


當然不是!

米粉是嬰兒剛添加輔食時候的過渡輔食,待孩子越長越大後,米粉是可以慢慢換成其餘的輔食種類,如到了7、8個月後可以給寶寶嘗試爛麵條、爛粥;9、10個月後可以添加饅頭片、小餛飩等等。

之所以會給寶寶添加米粉輔食,除了它是專為嬰幼兒設計的均衡營養食品,寶寶易消化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沖泡後的性狀(流質型)非常適合剛添加輔食的寶寶,但隨著後面寶寶口腔肌肉的發育、咀嚼能力、吞嚥能力、腸道功能的不斷髮育完善,能吃的輔食種類就越來越多,而且米粉的營養成分也不能一直滿足寶寶的需要,所以寶寶添輔食後不用也不要一直吃米粉。

喵嗚在此也推薦幾道除了米粉外小月齡寶寶還能吃的其餘輔食,給有需要的媽咪們參考下:

南瓜胡蘿蔔泥

參考月齡:7個月以上寶寶

食材準備:南瓜、胡蘿蔔

製作方式:

1 南瓜和胡蘿蔔分別去皮,切小塊。然後上鍋蒸熟。

2 將兩者放入輔食機裡攪拌成泥或者研磨碗壓成細泥。

寶寶適應米粉之後,就可以開始給寶寶一樣一樣添加蔬菜泥、果泥了。南瓜和胡蘿蔔是最常給寶寶添加的食材了,兩者都富含胡蘿蔔素,對寶寶的視力發育有好處。但胡蘿蔔味道比較大,有些寶寶會不喜歡,將它和南瓜一起弄成泥,味道會被掩蓋掉一些。當然,它們兩樣分別做成泥給寶添加也可以。

南瓜小米粥

參考月齡:7個月以上寶寶

食材準備:小米、南瓜

製作方式:

1 南瓜去皮去囊,切小塊後上鍋蒸熟,然後搗成南瓜泥。

2 小米熬成稀爛的小米粥,待粥快好時候加入南瓜泥拌勻就好了。

剛開始給寶寶喝粥,可以先喂單獨的米粥,比如熬爛的大米粥、小米粥,然後在寶寶適應了粥類輔食之後開始往粥里加入其餘食材,豐富粥的營養。

剛開始添加輔食階段,可選的食物種類不多,媽咪們要記得多變化花樣製作,能混合的食材適量混合給寶添加,寶寶就不那麼容易膩。

奶香玉米濃湯

參考月齡:8個月以上寶寶

食材準備:玉米 土豆 配方奶

製作方式:

1 土豆洗淨去皮,切小塊,上鍋蒸熟,然後放輔食機打成泥。

2 玉米粒放鍋裡煮熟,熟後撈出放入輔食機打成泥,最後玉米泥過篩去玉米渣取玉米汁。

3 開火上鍋,鍋裡倒入沖泡好的配方奶,奶煮開後加入土豆泥和玉米汁,再次煮開後出鍋,放涼後即可給寶寶吃。


這道輔食主要是想利用配方奶的奶香味來引導寶寶接受輔食和嘗試更多的輔食,所以不要介意配方奶煮開後營養的流失,反倒可以好好利用奶的香味。況且在寶寶平常的奶攝入量裡,營養是足夠夠的,不用擔心偶爾的這種做法會讓寶營養不足。

我是在全職育兒路上越走越遠的傲嬌喵嗚,歡迎你們在評論裡分享你們的育兒小經驗。當然也非常歡迎你們給我點贊贊贊喲……

喵嗚做輔食


高鐵米粉是嬰兒輔食的首選,但是並不是輔食的唯一來源。隨著月齡的增長,嬰兒對營養需求越來越高,如果只吃米粉是不夠,會導致營養素的缺乏。

還能添加什麼輔食?添加米粉之後還可以添加動植物性食品,比如土豆、胡蘿蔔、紅薯、南瓜、山藥,芋頭,菠菜,肉類等泥狀物。

做法一般是:蒸熟或煮熟後用研磨碗或輔食棒打成泥,個人推薦研磨碗,做少量輔食比較方便。打成泥糊狀就可以直接餵給寶寶吃了。土豆,紅薯在磨成泥糊狀後會有一些幹,可以適量加入水以方便寶寶吞嚥。南瓜和紅薯如果粗纖維比較多的話再用過濾網過濾一下會更細滑。除了菜泥還可以給寶寶吃水果泥:例如蘋果,香蕉,可以直接用勺子刮泥給寶寶吃。(前提是常溫水果)

輔食吃多少?輔食添加初期不強調量的多少,主要是先添加富含鐵豐富的輔食,並且讓寶寶嘗試不同的食物,品嚐不同的味道,有了味覺記憶以後再吃就比較容易接受,防止以後偏食。

輔食怎麼添加?添加輔食遵循種類由少到多種,性狀由稀到稠的原則。每添加一種新食物連續吃三天,觀察有沒有腹瀉,過敏等不良反應。若有不良反應則應暫停該食物的添加。若沒有不良反應可以嘗試將多種食物混合添加。例如,可以將菜泥添加到米粉中,或者多種食物混合在一起吃。比如,週一到週三吃米粉,週四到週六吃菠菜泥,週日就可以將菠菜泥加到米粉中吃。一天當中輔食添加的時間建議安排在大人的飯點,為以後規律進食打好基礎。




輔食添加後大便有什麼變化?寶寶添加輔食後大便會變得比較成形,因為寶寶胃腸消化系統還不完善,適應輔食需要一個過程,有時會拉出未消化完全的食物。

什麼時候可以吃顆粒狀輔食?等八九個月以後大多數寶寶逐漸長出牙齒,吃輔食就可以不必研磨的那麼細膩了,比如吃蔬菜就可以直接剁碎放到粥裡。八個月以後也可以吃蛋黃了。讓寶寶吃點半固體狀的食物,還可以幫助按摩牙齦,幫助寶寶學習咀嚼吞嚥能力,之後再逐漸過渡到固體食物。


Emma成長記


你好,我是兒科醫生小果,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寶寶添加輔食後要一直吃米粉嗎?

當然不是了!

為什麼強調先添加米粉

這裡說的米粉,不是一般大家家裡自制的米粉,而是市售的加強鐵米粉。

因為在6個月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寶寶從孃胎裡帶出來的“鐵”元素差不多用完了,需要通過輔食來補充。

而這時,加強鐵的米粉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除了加強鐵米粉,還可以選擇牛肉、豬肝等富含鐵的肉泥。

除了米粉,我們還可以選擇

當給寶寶添加輔食後,我們不要侷限於米粉,我們還可以選擇這些:

  • 各種蔬菜,比如土豆泥、各種菜泥、豌豆泥、胡蘿蔔泥等等,只要當季、新鮮的都可以;

  • 各種肉泥,比如豬肉、雞肉、牛肉、魚肉、蝦肉等等,統統可以;

  • 還有各種水果泥,比如蘋果泥、香蕉泥、火龍果泥、牛油果泥等等。

總之,我們要遵循從稀到薄,從少到多,從一種到多種,從簡單到複雜這些原則就行。

每添加一種食物,讓寶寶適應一段時間,就可以添加新的食物了。

每種食物也可以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大,做成不同的食物性狀,比如胡蘿蔔,一開始是胡蘿蔔泥,加水成流動狀,然後慢慢是不能流動的泥狀,然後是胡蘿蔔碎末,再說胡蘿蔔顆粒,最後可以是胡蘿蔔條。

你看,一個胡蘿蔔就可以有這麼多花樣,花點心思,每個食材都可以變化萬千。

米粉營養好,可以一直吃米粉嗎

首先,我們要糾正,沒有哪個食材是營養最好的。

每個食材都有它獨特的一面,在哪一個方面比較突出,但不能完全替代其他食材。

就像強化鐵的米粉,最大的優勢就是強化鐵,他的維生素、脂肪、蛋白質含量遠遠不夠,而這些也是寶寶生長髮育所必須的。

所以,寶寶添加輔食後,不要只盯著一個食物,一定要全面,才能保證寶寶營養全面。

其次,米粉是一個糊狀食物,不能鍛鍊寶寶的牙齒咀嚼功能。

所以,伴隨寶寶月齡的增大,一定要增加食物的密度、硬度,來鍛鍊寶寶,幫助寶寶牙齒萌出。

最後,如果食物添加不全面,不及時,還會錯過寶寶嘗試新食物的機會,造成寶寶挑食、厭食。

等寶寶長大後,媽媽反應過來,再糾正,就比較困難了。


我是小果醫生,三甲醫院兒科醫生,二寶媽媽,從醫十年餘,歡迎關注瞭解更多育兒知識。

兒科醫生小果


米粉和粥都是輔食的一種,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最好是含有高鐵的米粉。但不代表要一直吃米粉,不然攝取的營養太單一也不好。

看來寶媽是對輔食有誤解呀,很多新手媽媽也容易踩雷,那我們來分析下吧



一、添加輔食有哪些常見的誤區

誤區1:要到寶寶滿6個月才能加輔食

醫生一般建議“母乳餵養的寶寶,6個月加輔食;母乳和奶粉混合餵養的寶寶,5個月添加輔食;純奶粉餵養的,4個月就要添加輔食了”

誤區2:添加輔食後,就不吃奶粉了

即使添加了輔食,寶寶的主食還是要以奶粉為主,一般每天吃800毫升以上。輔食輔食就是輔助主食的,只是一種補充。

誤區3:給寶寶喝鮮榨果汁,更有營養

一般1歲以內的寶寶,不建議喝果汁。可以在添加輔食時,把水果製成水果泥給寶寶吃。

誤區4:不給寶寶吃食用油

1歲以內的寶寶每天需要補充5-10g油脂,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是可以適量加些嬰兒食用油的,比如核桃油、牛油果油等。

誤區5:給輔食裡面加鹽

一般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吃鹽。不然腎臟負擔加重,無法消化,會給腎臟帶來額外傷害。



二、什麼時候添加輔食

1.寶寶可以控制頭部,頸部有力不會東倒西歪

寶寶基本能夠坐直身子,不會兩邊歪,頭部可以自由轉動,但是是有意識地轉動,不想吃的時候可以搖頭,或者扭到一邊表示抗拒。

2.寶寶有吃東西的慾望

比如大人吃東西,寶寶會很認真地看著,甚至流口水,感覺很想吃的樣子;或者伸手想抓,用食物逗他,他會張開嘴要吃。

3.體重達到出生時候的2倍

醫生一般建議,寶寶體重長到出生時候的2倍,或者14斤以上就可以添加輔食了。

4.給平時一樣多的奶,寶寶明顯吃不飽

寶寶吃的量跟平時一樣多,卻吃不飽了,說明該加輔食了。

我家寶寶平時吃180毫升,管4小時,突然只到2個多小時就開始叫著要吃。而且吃了180還嫌不夠,哭著還要,這就給他加輔食了。



總之,寶寶輔食添加要適度適量,慢慢一步步來,添加輔食後,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因為寶寶腸胃比較脆弱,不一定能全部吸收,要根據寶寶身體情況,調整輔食。

歡迎關注@滬漂媽媽談育兒 , 孕產育兒的路上,我們一起成長哦~


滬漂媽媽育兒


各月齡寶寶輔食添加內容

  • 6個月:含鐵米粉,香蕉,蘋果,梨,魚。

進食方式:泥糊狀,用小勺餵食

  • 7-9個月:麵條,碎菜,肉末,土豆,桃子,麥片粥,胡蘿蔔,磨牙餅乾,南瓜。

進食方式:糊狀,可以讓寶寶用手拿或用杯子喝

  • 10-12個月:蔬菜,軟米飯,小餃子,小餛飩,牛肉,豆腐,家禽,豆類,蛋黃,酸奶。

進食方式:切成可以一口嚥下不會噎住的小塊,讓寶寶手拿著吃或者用碗端著吃

  • 13-18個月:杏,西紅柿,奶酪,葡萄,全蛋,草莓,牛肉,菜花,瓜類,芒果。

進食方式:弄碎,讓寶寶與大人一起在餐桌吃飯

  • 19-24個月:混合蔬菜汁,營養布丁,湯,燉菜,可以少量增加調味料。

進食方式:根據孩子營養攝入,用孩子的餐具盛放食物,自己吃。

寶寶添加輔食不僅僅是增加營養

  • 鍛鍊手部肌肉:要大膽讓孩子自己嘗試吃食物,不要怕孩子弄的很髒,給大人增加工作量。孩子自己吃食物,可以鍛鍊他的小手肌肉的發展,使孩子的手指更靈活。

  • 增加自信:通過自己吃飯,孩子也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增加自信心。如果小月齡寶寶自己吃不好,可以採取部分自己吃,部分大人餵食的方式。

  • 促進口腔發展:通過不同形狀食物的添加,讓寶寶口腔肌肉得到鍛鍊,有利於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一味的怕孩子噎到而一直吃軟的泥糊狀食物,不利於口腔肌肉發展。

  • 培養專注力:孩子專心的自己吃飯,即使吃不好也樂此不疲,大人的鼓勵,讓孩子更加樂於嘗試,對於孩子專注力的培養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泡泡育樂園”有很多的育兒知識與大家分享,同時有專業的睡眠顧問和心理諮詢師可以給媽媽提供幫助。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不同的看法,也可以關注公號留言,泡泡與更多的媽媽一起,致力於孩子的健康和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