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中班,身邊同學都在報英語班,這麼小的孩子有必要嗎?

用戶65415634117


報的好處大於不報。

小孩子學語言快。中班的孩子4-5歲,這個時候語言發育得最快了,母語已經學得很好了,這個時候能夠讓他接觸不同的語言並在這樣的語境下練習,相信會有很好的進步的。當然前提是能有好的語境,如果只是學些ABCD或者一些簡單的單詞的話,那意義就不大。這個時候的孩子還是對各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對新的語系和內容也會比較感興趣,學起來也快。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慢慢會變得害羞和怕被嘲笑,那時再學英語效果就沒那麼好了。我自己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本身語言天賦一般,到初中高中才學英語,那個時候已經不好意思再開口就講了,只是簡單學些聽和讀,到大學後雖然自己早上經常到學校後山坡是早讀英語,但也是進展不大,現在已經對自己的口語放棄了,嗚嗚嗚。

不報就是省一點點錢。當然如果家庭經濟比較困難,那也還是沒有太大必要,畢竟這個時候小孩子學英語更多是一種培養興趣,真正對學習語法詞語含義等幫助不大。如果能練習好口語就是意外收穫了。每個孩子的語言天賦差別很大,有些孩子就是很難學習其他語言。退一萬步說,就算學不好英語,以後的發展也還是選擇很多,只是英語好多一項技能,技多不壓身嘛。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也不是一個必要條件,只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事。

如果家庭經濟允許的話,能報就報唄,畢竟,學好了英語人生也就多了一條路,也許這條路以後對孩子成長很有幫助呢,誰也說不準,你說是不是。

我是一名80後奶爸,主業是做市場研究,主要興趣點是研究兒童保險配置,最大的心願是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成長,歡迎大家多多溝通交流。


兔子愛大米


我自己是英國留學回來的,在大學當老師。也曾經給女兒和幼兒園的小朋友開班,從三歲到四歲講了大半年的英語,後來因為家裡老人生病,這個課就停了。跟女兒一起學英語的這些同學陸陸續續在外邊又報了班,但女兒的英語學習就此放下了。我的女兒今年也在中班,的確是像題主提到的這個現象一樣,很多小朋友都去報了不同的英語班,上各種英語課。我分析了他們上英語課的原因主要有這麼幾個:

一是為了小孩子從小有一個沉浸式的英語環境,所以家長認為在五歲之前的幼兒期去學英語是很有必要的。二是因為孩子明年將要升入小學,有一些比較好的私立校是有入學考試的,對幼兒基本的英語交流能力是有要求的,所以家長會有針對性的去選擇一些幼小銜接的英語班對孩子進行訓練。

其實家長有沒有必要送孩子去上英語課,有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就是孩子自己的興趣和語言能力。我從來不相信,一個孩子英語說得比母語好是一件好事。因為語言的第一功能是用來溝通的,而不是用來炫技和參加考試的。所以送孩子上英語班無可厚非,但前提是孩子一定要對自己的母語掌握的比較好,能夠有較好的語言溝通能力。

有些家長會特別沉迷於孩子會背一些英文兒歌會唱一些英語歌曲。但實際上這個對於語言的提高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如果是希望孩子將英語作為一個很好的交流和學習工具的話,建議還是選用一些跟國外同年齡段同步的英語教材就可以。

如果以某些私立小學入學考試作為目標的話,就需要根據這些學校的出題範圍和題型(比如說,選擇題、口語題、聽力題等等)做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不過說句老實話,我看過一些私立學校幼升小的小學入學考試的英語題,真的是完全超出了五六歲孩子正常的認知能力。即使孩子會做這種題也只是掌握了一些考試技巧,而不意味著孩子整體英語能力的提高。

所以在為孩子選擇英語課或者英語班這個問題上,我們的建議是針對孩子自身的語言能力(母語能力)和家長能夠給孩子解釋知識點的能力,去為孩子選擇一個比較適合他們當前水平和長期學習計劃的一種輔導方式(可以是課程為輔,家長為主的一種方式)。

我是一個倡導無論如何都要自己帶孩子的媽媽,因為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他給你的遠遠大於你付出的。上述觀點供您參考,歡迎留言討論,也歡迎關注我的號——講常識、說真話,認真探討養育孩子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

親媽:留英雙碩士,傳媒經濟學博士在讀,高校媒體專業教師,致力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親媽學堂


我女兒今年剛上幼兒園小班,她是下半年的孩子,馬上快四歲了,在她3歲9個月的時候,偶然的機會,我們給她報了英語興趣班。

本來一開始,我是十分抗拒的,自己心裡想的是孩子5歲前就以玩為主,所有興趣班5歲之後再考慮。但是和她一起玩的小夥伴的媽媽,也是我們的鄰居,辦了一個英語興趣班。

這個媽媽一直是從事少兒英語的,她女兒和我女兒一樣大,為了開始給自己女兒教英語,她在小區裡辦了英語培訓班。和我女兒一起玩的幾個小夥伴都報名參加了,加上我們都是一個樓裡的鄰居,幾次免費課都是三番五次的邀請,而且我女兒看到小夥伴參加了自己也非要去參加。基於以上原因,我們還是給孩子報了英語課。

最終我們報課的目的只是想讓孩子對英語有所瞭解,並沒有指望她真的能夠學到什麼東西,所以報了之後的學習也是很隨意,在家老師有留作業就學學,沒有作業偶爾玩玩課程中自帶的遊戲。

但是孩子上課後表現出的興趣確實是我們沒有預料到的。

首先,孩子很喜歡上。因為課程的全程都是各種遊戲,加上都是一個小區裡的小夥伴,一節課下來,玩的簡直不要太高興。

第二點,我發展我女兒平日裡自己玩遊戲的時候,會自己唱學的英語歌曲,會把自己學習的單詞或者句子運用到自己的遊戲中,這點確實讓我很意外。

第三點,孩子上了有三個多月的課,沒有抗拒或者不想去的表現,目前看來興趣還是非常大的。

所以,經過女兒上興趣班這件事,讓我對興趣班的看法有所轉變。對於孩子要不要上英語培訓班,我覺得父母應該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孩子是不是感興趣,如果孩子感興趣,並且對老師上課的方式與內容不排斥,那麼也可以考慮給孩子班班。

第二點,如果決定給孩子報班,最好多走幾家培訓機構,看看他們的教學方式是否適合自家的孩子

。我女兒的英語課堂,我看到的是老師會準備特別多的道具,獎品和遊戲,每一堂課都不同。畢竟孩子還小,課堂上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培養興趣比學習什麼內容更重要。

最後一點,對於孩子的興趣班最好當興趣來看,千萬不要寄予厚望。如果父母太過於注重成績和結果,對於孩子來說,興趣可能會變成壓力,畢竟給孩子報興趣班,還是希望孩子把興趣先培養起來。

所以,要不要報興趣班還是綜合考慮孩子的興趣和家長的要求。興趣班對於小朋友來說,真的是一個啟蒙,它既不是洪水猛獸,需要我們避之千里,也不是如意金箍棒,有了它就能暢通無阻,如何用好興趣班,就看家長如何來考慮!


豌豆媽媽育兒


有必要,當然有必要了!

我是一位4歲寶寶的媽媽,我的寶寶兩歲多開始學英語,幼兒園從小班開始就在學校裡報英語班,這學期中班,繼續報了英語,我來講一講小孩子學英語的事情吧。

小孩子的語言學的越早越好,主要是要培養語感。兩歲多的時候,我總送他去外教那裡學英語,也有其他小朋友的家長問我,覺得這麼早學能學到啥啊?其實我當時也沒有覺得對要讓孩子學會什麼,只是覺得培養語感,和外教互動的時候不怯場,大方自信就好!小班的時候,老師用自然拼讀法教的26個英語字母,每個字母有三四個單詞,有些單詞不常用,兒子很自然的就能讀出來,一些連我都不認識,那個時候就覺得英語對於小朋友來說就像學說話,他根本不知道難易,常用不常用,教了就會了開口很容易,只是高頻詞他會脫口就來,低頻詞,可能要猶豫一會兒,只要我們經常給他們複習,他還是會的。本來我覺得小朋友學東西快,也沒有什麼感覺。某一天我給孩子讀英文繪本的時候。涉及到一個風箏的單詞kite ,我讀的時候沒有太在意,我寶寶就問,媽媽,風箏的單詞怎麼跟貓cat 一樣啊?當時我都有點震驚了,因為我上學時,是初中開始才學習英語。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教什麼就死記硬背什麼,幾乎沒有去思考這樣的問題。而我兒子還不到4歲,只是從耳朵聽到,就已經能問出來這樣的問題,終於看到了,早早的英文啟蒙明對他的益處。

我們學英語的時候是靠記憶,小孩子如果在七八歲以後再學,估計跟我們一樣都是靠記憶在學英語,在我們初中,高中,大學差不多學了10多年,然後在社會上也不斷的在使用英語,但是我們只是啞巴英語,而且我們英語寫文章的水平根本就不高,因為沒有英語思維能力。小孩子早早的學英語,英語會和母語一樣成為他們自然而然的一種的語言方式,自然而然的一種思維方式、講話方式,而不是記憶。記憶是會消退的,那種自然而然的,哪怕我們多久不用了,當你處在那個環境中,你會馬上本能的反應出來。像我寶寶現在出門見到一些動物、花草樹木等很多很多他不認識的東西的時候,他會問這個用英語怎麼說?而且他熟悉的東西會經常會英語漢語混著說。他問我,我教他英語單詞,但是我卻沒辦法主動的去說出這些英語,換句話說我們用英語對話的主動性就很少,或者說我們根本是不會用英語來表達,我們只習慣我們的母語表達。與孩子對比,更覺得早點英語啟蒙好!

所以我覺得,讓小孩子學英語學的越早越好,讓孩子英語和漢語同時形成他的語言習慣和思維習慣,那麼將來在他的學習過程中,英語就不是一門刻意要學的,而且就像漢語一樣,自然而然要學的說的用的。

個人的一點見解和感受,歡迎大傢俬信討論,一起學習,一起帶娃!  園


與樂同行寓教於樂


家裡小盆友6歲了,上小學一年級,我們是從4歲開始報的新東方的英語培訓班,小朋友很喜歡英語老師,盼望著上英語課,中班的小孩來說,其實沒有很多的內容,無非就是些玩玩鬧鬧做做遊戲之類的,小朋友玩的很開心,其實光26個字母整整學了4學期,再加些英語小故事之類的.

收穫:1.小朋友現在小學一年級,現在開設的英語課對他來說很簡單,根本不用費心去教,並且我們主要關注的英語學習還是在培訓班。 2.發現小朋友的語言天賦不錯,現在不管聽到是什麼語言,不管是方言、英語、韓語還是日語,小朋友好像一下能抓住關鍵點,說的有模有樣!一直在想是不是跟他小的時候學英語有關係。沒有什麼遺傳天賦之類的其實我和他爸爸語言這方面很差只會說本地方言和普通話。

3.沒有什麼笨鳥先飛或者是望子成龍之類的,因為不管早與晚你遲早得學英語,讓他這麼早學習英語只是希望到了學英語這門課程的時候能稍微輕鬆點,現在暫時看來效果不錯,最起碼我沒有為小學一年級的英語課程擔擾過.


菩提花開8888


孩子幼兒園中班報英語班,經濟條件允許確是可以報。沒有,會方言也好的。

4歲左右的孩子處在語言敏感期,學一門新的語言,像是學母語一樣,語言學習上會有很大的一個優勢。

前提也是,浸泡式學習一定要中文已經學很好了。許多跨國婚姻家庭,兩門語言一定是先學好一門做為母語,再去學習另一種語言,避免語言混亂。

我家有兩個孩子例子,老公每天都在說英語,要和國外的客戶談事情,我曾需要每天用英語和我的國外供應商發信件。老大的語言能力非常好,在雙語幼兒園學習的時候,小班英語學的非常快,可以說普通話還說不利索,英語單詞只要一學就會,不帶忘的。

等到中班換到公立學校那邊沒有英語課程,還在同學中說英語被打擊之後,他也會說別人說的,我聽不懂英文。並說自己不想學,[快哭了]那個時間大人都忙。錯過了那個時間,老大就要到三年級去學習了。目測現在不論怎樣教老大學習英語都費勁,只能期待未來遇到一個好的啟蒙老師,再產生愛好來。

小的那個從小看英文版小豬佩奇,一兩歲還不會說中文,看英文版佩奇已經自己模仿重複裡面的句子了。即便現在4歲多了很多時候說普通話是英文的思維模式。英語學習對他而言非常自然,和認知生活中的事情一樣。有一天去幼兒園接他(我接他很少)他跑過來抱大腿說“This is my Mom!”

有一天我看著兩個孩子,又想著輔導老大的難,是不是因為老大語言切換思維沒有的關係。語言是可以通的,而我們的孩子們現在多數說普通話,只會說普通話,能聽懂父母的方言母語都少數,更不談會說方言。

而兩種語言的切換思維能夠極大的鍛鍊孩子的大腦。我們大人說普通話,方言,英語,三個模式下隨意切換自如,許多東西詞語和語句理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現在我們家老大會特別問一些明明可以直接理解的詞是什麼意思(最初覺得孩子這樣挺好學,再到後來聽到我只想拿豆腐撞死自己。)

英文學習十分有必要,多數幼兒園或者一年級就會開課,全國範圍最遲三年級。

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報班只是一個通向語言的方式,而方式一定有很多種!


糖果色的星球


我在微信里加了媽媽群,裡面的媽媽們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一樣,都想著自己家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她家孩子報名了,我家也得去報……


說實話,我也帶兩歲多的寶寶去家門口某英語機構試聽了。一節試聽課40分鐘左右,家長可以陪著孩子進屋,孩子坐前面和老師互動,家長安靜地坐在最後面看著。一個外教主講,一箇中國的老師在旁邊輔助,但是全程都是英文。帶孩子邊聽兒歌邊跳舞,遊戲認識動物和顏色什麼的。

孩子們的表現也是大不相同。有兩個女孩子從一開始活躍到最後,表現一直不錯。有一個男孩子,每次輪到他說話的時候他就搖頭。我兒子年齡最小,前半程一言不發後半節課開始說話。

課程整體聽下來還不錯。但是我沒報班。主要我覺得自己現在有時間也有能力自己去教他。等我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我要看一下他在班上屬於什麼英語水平再來決定要不要給他報班。

幼兒園中班可以適當多給她看一些英文動畫片了,給她創造一個環境,讓她去模仿。或者多放一些英文音頻。家長最好陪著寶寶一起學習,以身作則,也是為了方便指導孩子。這個過程中一定要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

當然,如果家長覺得自己教不了,也可以給孩子報個班。我推薦全外教的模式,能有全天的課最好,孩子可以接觸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活動的地道英文表達。

報班的目的是讓孩子積累輸入,培養英語思維,切不可盲目要求小孩子高輸出。


英語來了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如果一直盯著別人,看別人的孩子是怎樣的,然後就要求自己孩子也這樣,不僅孩子累,家長更累!

我來說說我和孩子的故事。

我女兒在上幼兒園中班時,我給她報了英語班。但不是因為別人,而是我自己認定那個階段是孩子英語啟蒙的好時機。但上了一個學期,我發現,孩子的收穫很小。老師講的,她能吸收的有限。連26個字母,她都沒有全部認會。所以,到了第二期,我給她停了。

我自己觀察,我女兒對寫不感興趣。但屬於聽覺敏感型孩子。所以,我自己在家給她放英文童謠。還給她買了鵝媽媽的光盤和書,陪著她磨耳朵。結果,一學期下來,效果比在機構好很多。她自己能唱能說好多童謠,對音律也有了感覺。

所以,我再一次確認:

自己的孩子自己最瞭解。想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家長一定要心裡有數。

別跟風,別攀比,別把跟別人一樣當成自己心理安全感的來源。這是我作為一個小學孩子的母親的親身體會。分享給您,希望能有所啟發和幫助。


小公主變形計


兒子五歲,接觸英語班2年,總體語感要比其他小朋友要好,現在經常教我唱英語歌,說英語單詞,還說英語繞口令。我覺得條件允許還是報吧,我兒子是看幼兒園小朋友上啥興趣班他都想自己試一下,興趣愛好非常廣泛,就是我的錢包跟不上[捂臉][捂臉]


北漂的孩他娘


哈哈,昨天才給我2歲9個月的寶寶報了英語課程。首先她是9月份出生要到明年9月才上幼兒園,現在什麼都懂了,說話也很流利,在家裡感覺很浪費時間,所以一個星期上兩節英語課我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其次剛好培訓機構離家裡近,都是外教老師,都是美國加拿大的口語比較純正,所以體驗了一節課就幫她報了名。她自己很喜歡,問她要不要跟外國人老師上課,她都說要,雖然第一節課上半節哭著抱著老師上完的,後來下半節課就開始聽從老師指揮了,塗顏色畫畫,跟老師一起讀,對於沒有入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脫離媽媽已經是一種很大的進步,回家我會教她,但是還是調皮不太愛配合,相信她會隨著年齡增長慢慢的安靜下來學點東西!價格方面嘛,確實是比較貴的一年18000,之前對比過附近的私立幼兒園小小班一個月3000的,一年下來差不多,但家裡有老人幫忙帶著還是選擇學習英語了,等明年再開始上學!不要說小孩讀英語太早,當我的孩子跟小區同伴玩耍的時候,其他小朋友交流經常蹦出各種英語單詞出來,都能夠聽得懂,而我的孩子聽不懂也插不上話的時候,我就會覺得,這個社會低齡學習英語不再是父母的虛榮心了,而是你不去這樣做,你的小孩會融入不了他的群體,英語已經是一種基本溝通能力,而不是才能才藝!數學以後會有計算機電腦代替你工作,英語口語其他東西可以代替你表達嗎!根據實際情況,及早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