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孕媽執意選擇剖腹產,真的值得嗎?

馬瑞涵


臨近預產期,很多的準媽媽都會在自然分娩跟剖宮產之間徘徊。有些準媽媽怕順產太疼痛而自動選擇剖宮產,但是一些準媽媽是被逼無奈為了挽救腹中胎兒的生命安全而選擇剖宮產。那麼對於那些直接選擇剖宮產的準媽媽真的值得嗎?

在我個人看來,哪些剖宮產手術分娩的準媽媽也是非常棒的,只要是最終自己和胎兒都是平安健康的,那麼一切就值得。

為什麼很多的準媽媽直接選擇剖宮產了?

選擇剖宮產除了有少數一部分人怕疼痛外選擇剖宮產手術分娩,其餘的都是原因無非也就是這兩個方面的原因:

(1)準媽媽方面:

  • 骨盆狹窄或畸形,有軟產道的異常,如梗阻、瘢痕、子宮體部修補縫合及矯形等情況
  • 患嚴重的妊娠高血壓疾病,無法承受自然分娩的高齡產媽
  • 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有嚴重的妊娠併發症,如合併心臟病、糖尿病、慢性腎炎等。

(2)胎寶寶方面:

  • 胎兒過大,導致準媽媽的骨盆無法容納胎頭。
  • 胎兒出現宮內缺氧,或者分娩過程中缺氧,短時間不能順利分娩
  • 胎位異常,如橫位、臀位,尤其是胎足先入盆、持續性枕後位調整失敗等
  • 產程停滯,胎兒從陰道娩出困難,胎兒是多胞胎或者是存在臍帶脫出現象

而且就算是順產如果臨產出現下列情況,也依舊是要進行剖宮產:

  • 臍帶脫垂:如果準媽媽在宮口未開全時,臍帶掉到宮口外,就發生了臍帶脫垂,為搶救胎兒急需行剖宮產。
  • 胎膜早破:臀位分娩時,一旦胎膜早破,可能發生胎兒窘迫、臍帶脫垂,還很有可能出現宮縮乏力,導致滯產或感染。
  • 胎兒窘迫:臀位分娩時,最易發生胎兒窘迫,是很危險的,這大多是因為臍 帶受壓或脫垂的原因。

這時翻身或吸氧會有一定的好轉,但這時留給胎兒的時間已經很短了,不能過於樂觀而喪失了行剖宮產術的最佳時機。

宮縮無力或宮縮不協調。在臀位分娩中,常常會出現產力異常的併發症,宮縮無力會使產程延長,增加胎兒缺氧的風險。

一般情況下,二孩待產媽媽必須選擇剖宮產:

當頭胎行剖宮產的媽媽再次分娩時,醫生會對上次剖宮產切口的功能進行評估,評估剖宮產後子宮的復舊情況和切口變化,預估切口相關的再次妊娠併發症風險。如果風險過高,為了母子健康,就必須選擇剖宮產。

簡單來說,無論準媽媽們採取哪種分娩方式,對於胎兒來說那就是值得的,只是相對於順產的準媽媽來說剖宮產畢竟是一個手術,不僅傷了元氣而且後期的恢復夜市很慢的。所以說如果準媽媽不存在其他的併發症情況,不要輕易選擇剖宮產,畢竟生孩子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要經歷各種的疼痛和煎熬。

身為家屬,在剖宮產結束之後的前三天裡要格外的注意產婦各方面的變化:

1、產後宮縮痛

產後第三天,產婦基本適應了宮縮的疼痛。護士會通過給新媽媽傷口換藥,瞭解傷口有無滲血、有無紅腫發炎。在這個過程中,產婦會有小小的不適感,但是可以承受。

2、使用止痛藥物要定量,不能過於頻繁

術後麻醉藥的藥效逐漸消失,腹部傷口的痛楚越來越難以忽略。一般在產後 12 小時內,傷口就會產生劇烈的疼痛。

為了能夠好好休息,讓媽媽身體儘快恢復,可請醫生在手術當天或當夜用一些止痛藥物。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用術後鎮痛泵,鎮痛泵分為靜脈和硬膜外兩種,由新媽媽自行控制,幫助度過產後前三天的疼痛日子。

如果疼痛難忍,也可以用口服止痛藥,一般不會影響餵奶和腸蠕動。

3、產後儘量保持側臥餵奶,可以避免壓迫傷口

躺著餵奶對剖宮產媽媽堅持母乳餵養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這樣有利於夜間的哺乳。採取側臥的方式餵奶,既可避免壓迫傷口,還能減輕腰痠背痛。

4、及時觀察

如果產婦出現胸悶、心慌等情況時家人要及時通知醫生。有些產婦會在產後出現胸悶、心慌、不能平臥等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孕期隨著胎兒的逐漸長大,子宮也隨之增大,將膈肌往上推,導致心臟也會往上移。

而胎兒和胎盤娩出後,子宮一下子縮小,原來與胎盤建立的血液循環停止,相應的血液突然進入母體的血液循環中,會增加新媽媽的心臟負荷,影響呼吸功能。

而且剖宮產手術在恢復的過程中多少都會有一些後遺症

  1. 存在切口妊娠的風險:準媽媽們在剖宮產手術後的1~2 年內再次懷孕,孕囊容易附著到上一次手術切口的瘢痕組織處,無法正常妊娠、分娩,人工或自然流產時會增加大出血的風險。
  2. 術後傷口出現紅腫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紅外線照射理療等相應處理,且每天定時更換藥物。當術後出現體溫偏高,傷口局部紅腫、發熱、劇痛等,就可能是傷口感染了,這時要及時通知醫生。一般情況下,醫生會給予準媽媽靜脈輸液,進行抗感染治療。
  3. 有很深而且明顯的刀疤:由於剖宮產手術對皮膚的損傷已經累及真皮層,皮膚因為過度修復和異常增生而形成瘢痕。如果恢復不好,子宮瘢痕在下次分娩時有破裂的可能。
  4. 嚴重傷害子宮: 在對子宮造成傷害的多種因素中,剖宮產手術居榜首。因為手術中準媽媽要承擔麻醉、出血、感染等風險,身體恢復較慢。此外,手術後的子宮為瘢痕子宮,會給避孕和再孕帶來麻煩。

總而言之,有條件的準媽媽可以孕期進行適當的活動,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能夠順產的建議最好是順產

最好祝大家好孕,提前祝各位準媽媽們新年快樂。

我是謙媽,用自己的實際經歷只分享大家最為關心的孕產期及育兒知識,感興趣的孕媽媽可以@ 關注我一起分享有趣的又有料的孕育知識。(文章配圖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沐謙媽媽育兒經


我生寶寶的時候是先破的羊水,凌晨三點多開車到的醫院,然後就是各種檢查,一胎真的很疼,也很慢,B超出來的時間照出寶寶有8.25斤(巨大兒可能),醫生問我敢不敢順產,因為我的檢查都還算可以,羊水也多。我很想順產,就試試了。一直到上午10點多,終於開了三指,實在忍受不了了,打了無痛,疼痛感瞬間減輕很多,然後就在產室裡面待著睡覺[淚奔]還是有痛感的,但是那個時候已經感覺不到了。一直到下午三點的時候開了十指,醫生說可以開始生了,然後我就開始了最尷尬最艱辛的產室兩個多小時,站立,蹲著,醫生說就像上大號一樣,老師說,真的很尷尬,折騰了一個多小時,我就上產床了,醫生叫我用力,剛開始疼的厲害老是叫出來了,醫生讓我不要喊叫,一口氣用力往外頂,那滋味真的是疼的生不如死。但是還是沒有放棄,腳都顫抖起來,最後的半個小時使力氣的時候很關鍵,要跟著醫生的指導來,不然自己更辛苦,孩子也下不來。下午五點二十分終於生出來了。感恩。順產雖然很辛苦,但是我還是建議寶媽們順產哦。因為順產完就一身輕鬆了。[耶]


花椒愛上小師叔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如今育兒圈裡面的生產方式鄙視鏈:

順產+難產〉普通順產〉無痛分娩〉被動剖腹產〉主動剖腹產

當然,鄙視鏈頂端的生產方式,是有科學依據的,但是這條鄙視鏈底端的生產方式選擇,沒必要被鄙視。

沒錯,我就是那個從懷孕一開始就堅定信念一定要剖腹產的人。


原因如下:

1 我怕疼。

我一直是個對疼痛特別敏感的人,而且有嚴重的痛經,原發性的,治不好,記得學生時代,我經常疼的一動不動,肚子猶如藍翔挖掘機訓練場地,疼到嘔吐不止,被學校的巡邏車拉走。工作之後,每次大姨媽,都是要請假。

一個被痛經摺磨十多年的人,再讓我去體驗順產的疼,sorry,不接受。

孕晚期我經常宮縮,有一次半夜正睡覺,疼的我直接驚醒,直接疼哭了。那個時候,我已經大概能估摸出順產對於我而言可能是災難。

如果讓我對疼痛毫無預知,不知道都久,多嚴重,還不如來一刀痛快。

2 我更希望自己有尊嚴。

孕期的時候親戚朋友只要聽到我要剖腹產,立馬巴拉巴拉說一堆,什麼剖腹產就是醫院為了掙錢、恢復不好、生完孩子三年內不能生二胎。

這是什麼邏輯?剖腹產手術醫院能掙多錢手術費請問,我當時出院清單顯示,兩千多一點,這兩千多的手術費,怎麼在有些人眼裡就猶如兩個億一樣。恢復不好?順產撕裂、側切,恢復好嗎?三年之內不能生二胎?我為什麼要生二胎?如果生育不能自由,我是什麼?行走的子宮嗎?

朋友生孩子的時候,順產,當時場面出了個小概率事件,屎尿亂濺,而且當時的助產士態度並不友好,這對她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且做過孕前檢查或者常規婦科檢查的姐妹們都知道,那種按壓子宮,想要大便的感覺,真的不是很好啊。

而剖宮產就不一樣了,我自己知道我什麼時候生孩子,大概多久能出來,不用在待產室不斷被檢查開了幾指,生的時候如何用力,萬一屎尿亂濺怎麼辦等等。

所以,對於我而言,剖腹產是基於我自身價值觀做出的選擇。

3 剖腹產是救命手術。

我自從做了系統B超之後,喬治就一直是橫位,醫生給出了參考的方式,讓嘗試一下看能不能調整過來,但是沒有,最終變成了臀位,而且一直是面向我坐著的這個姿勢。

無論是想給孩子選擇生日,還是我這種恐懼順產的,胎兒及產婦自身條件不能順產,在剖腹產手術之前,這都是人力改變不了的,而且生孩子能不能活下來真的是聽天由命。

剖腹產是醫療水平進步的產物,不管做哪種選擇,是自己的私事,無須羞愧,也無需給任何人解釋。

值得嗎?

值得,雖然瘢痕體質,傷口反反覆覆兩年,但是我不後悔,因為我不敢想象,如果是側切傷口,我怎麼辦?正常的排便估計都會影響。

好媽媽不是由生產方式決定的,也不是由吃了多少苦決定的。

我專心帶孩子,不斷學習,提升自己,自己活的開心,孩子和家人也開心,生活中,很多人用自己的苦難去綁架別人,那種壓的人透不過氣的控制慾,猶如空氣裡瀰漫的甲醛。

有句話說的好,中國女權最大的問題,不是男性對女性的歧視,而是女性之間的相互歧視,這個標準竟然是為家庭做多大犧牲,失去多少自我。

我改變不了別人的看法,我只想從那些固有的鄙視鏈裡跳出來,只要沒有傷害別人,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人生。


喬治和媽咪


多數孕媽執意選擇剖腹產,真的值得嗎?

我是一名剖腹產的媽媽。但是起初我是堅持順產的,但是就因為一直堅持順產,結果胎兒出現了缺氧的症狀,最後不得已順產轉剖腹產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寶寶在出生的時候出現缺氧的症狀。加上這個原因以及準媽媽對順產分娩疼痛的恐懼。所以現在很多準媽媽都會選擇剖腹產。我想起啦,我姐姐生寶寶的時候,到時她婆婆就說:“因為我經歷過生孩子的疼痛,所以我也不想讓自己的媳婦兒再經受。”所以直接給我姐選擇的剖腹產,定好了日子直接去剖的。二胎也是如此,沒有等陣痛發作直接去剖了。

我問她:“你選擇剖腹產後悔嗎?”她告訴我說無所謂,後悔不後悔。現在兩個孩子健健康康的。只是自己肚子上留下了一道刀疤。一直下不去,除了這一點兒其他的都還好。

我想起來前幾天看到朋友發給我的一張圖片。她生完寶寶三年了,肚子上的增生還特別的嚴重,因為她是疤痕體質。但是她老公一起公公婆婆都想讓她再生二胎。她卻害怕了。

其實我想說選擇剖腹產值得不值得,就在於如果生寶寶的時候寶寶出現了危險,不得已要剖腹產,我想這個時候為了寶寶的健康,即使肚子上留下一道傷疤也是值得的。就像我的這種情況。如果再晚一點兒進行剖腹產的話,估計寶寶會更嚴重。所以我覺得是值得的。

如果有的媽媽還沒有經歷過陣痛,沒有嘗試過順產的分娩。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進行順產的情況下,直接進行了剖腹產,我想會在日後看到肚子上的刀疤有一些遺憾吧。但是這個具體的還要看個人。


討論:
剖腹產的你或者你身邊進行剖腹產的媽媽們有沒有後悔過呢?


笑笑媽談育兒


鄰居欣兒生孩子堅持順產,堅持了十幾個鐘頭宮口始終只開了二指,醫生說她那種情況只能選擇剖腹產,於是欣兒就成了一個順轉剖的剖腹產媽媽了。


在我的身邊,有順產條件的都選擇順產了,不太有準媽媽執意要選擇剖腹產。因為她們認為剖腹產肚子上留下疤痕不好看,而且剖腹產花的錢是順產的5倍。

在生完孩子後,順產媽媽要比剖腹產媽媽恢復得快得多,所以我身邊那些能夠順產的人還是堅持順產,一些無法順產的人只能順轉剖,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如果沒有順產條件的人,那就只有選擇剖腹產了,這個時候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只有剖腹產才能救母嬰二人的命。所以,是否執意選擇剖腹產要分什麼情況下,為了母嬰二人的健康平安,肯定是值得的。

你說呢?


文海撈夢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一孩之媽,專注孕產、育兒話題,歡迎大家關注我,如有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感恩遇見!


文海話育兒


您好,我是藍貓說育兒,每天分享科學育兒知識、這是我在悟空問答回答的第117個問題,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在即將分娩的時候,總會面臨著一個問題,是否要順產還是剖腹產,這對每個即將臨產的孕媽媽來說都是一次艱難的選擇。

先說下我的經歷吧

在每次孕檢之後,醫生就鼓勵我,能自己生的話一定要自己生,對寶寶和大人都好。雖然說心裡多多少少會緊張,但是在分娩的時候還是選擇順產,好在各方面都是符合順產的條件,好在餓堅持下來了,但是身邊不少的孕婦朋友卻選擇了剖腹產。

剖腹產值得嗎?

  • 我的觀點:這沒有什麼值得不值得,很多孕媽媽由於自己身體的原因,比如說血糖高、羊水少只能夠選擇剖腹產,或者是胎兒的胎位不正、臍帶繞頸這種現象也是沒有辦法進行順產的,所以只能進行剖腹產,是要是對身體好,哪種分娩方式都是可以的,不要過於的糾結。大人和孩子平平安安就是最好的。

  • 剖腹產的好處你瞭解嗎?

1.減少風險的幾率,順產的時間是不確定的,這需要根據孕媽的自身情況來確定,有的孕婦需要疼上一兩天才生出寶寶,而剖腹產則僅僅需要半小時左右,約好手術的時間就可以安心等待了。

2.疼痛感減少,順產的痛感真的就是無法形容了,剖腹產就是不一樣的了,在手術過程中會打上麻藥,即使是手術過後都不會覺得特別的疼痛,這對於怕疼的孕媽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3.可以為寶寶算好出生日期和時間,不少家庭都希望寶寶在良辰吉日出生,這就需要和醫生說一下,只要是在可以進行手術的時間內,都是可以進行的。寓意也是比較不錯的,我身邊好幾個家庭就是為寶寶選擇日子。

4.減少各種病症,就比如說在子宮內很少的腫瘤是通過彩超看不出來的,但是在剖腹產的時候,可以同時進行,避免了二次受罪,這也是一舉兩得。

擴展資料:剖腹產後可以立馬下床嗎?

剖腹產與順產還是不同的,需要插尿管、按肚子,需要休息一段時間,只要覺得身體可以了,就可以適當的下床活動,雖然第一次下床會覺得很疼,但是還是要堅持,這對身體的恢復也是有好處的。

結語

總之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每個孕媽媽都是超級偉大的,當看到寶寶的那一刻覺得所有的苦難都是值得的,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能夠幫助你呢~大家覺得剖腹產好還是順產好?歡迎下方評論互動。


藍貓說育兒


很高興為您答疑解惑!我身邊選擇剖腹產的人很少,她們都認為順產才是孕媽咪們堅定果斷要選擇的最佳分娩方式,因為順產遵循了自然規律,對女性和胎兒都有好處。沒有剖腹產之前,祖祖輩輩的人都只有一種分娩方式,那就是順產。

多數孕媽執意選擇剖腹產,真的值得嗎?

在這裡,我想說的是,並不是多數孕媽咪選擇剖腹產,中國是世界上剖腹產率最高的國家,剖腹產率佔30%以上,其他許多國家都在15%~20%左右。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剖宮產率警戒線為15%,而我國居高不下,是世衛組織要求的2倍多。許多孕媽咪選擇剖腹產都有難言之隱,不得已而為之,比如胎兒臀位、橫位,羊水少且渾濁,胎兒缺氧等等情況下,需要剖腹產。當有一種生產方式能救命,能救母子命的時候,這種方式就非常值得。因為和生命相比,其他都是小事。我覺得對於那些能順產卻執意要選擇剖腹產的孕媽咪們來說,一點都不值得,本來可以順產生下寶寶,可以保持身體不受傷害,這些人偏偏要剖腹產,結果不但捱了疼,而且要花費很長時間身體才能恢復,有的人還落下了剖腹產後遺症,確實不值得。別的不說,但就想生二胎這點來說,剖腹產要相隔2年以上才能備孕懷孕,而且還要看身體和子宮的恢復情況,而順產只要一年後就可以備孕生孩子了。

我是剖腹產生的孩子,當時胎兒臀位,臍繞頸2圈,順產不了,醫生評估後實施了剖腹產。雖然我很感謝剖腹產讓我們母女都平安,但是,我不建議能順產的孕媽咪選擇剖腹產,因為順產的有點比剖腹產多得多。當你選擇了剖腹產,你必須承受剖腹產所帶來的結果。


紅良育兒


多數孕媽執意選擇剖腹產,真的值得嗎?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剖腹產有什麼好處,首先就是可以適當的避免順產陣痛,其次就是改善產後漏尿的情況,最後就是縮短產程,對高危高齡孕媽來說安全性相對較高一點,也可以減少寶寶窒息的概率,當然世事無絕對,羊水少或者羊水渾濁,錯過最佳時間,即使剖腹產也難以挽救。

既然剖腹產的好處也有這麼多,為什麼還要倡導順產呢?自然是順產的寶寶相較之更加健康一點,並且產後媽媽的恢復更快一些。

其實現在大多數孕媽選擇剖腹產都是被迫的,比如:遲遲順不下來,導致寶寶缺氧;產婦身體條件達不到順產的條件;胎位不正,難以順產;一胎剖腹產,二胎也剖等等,這類孕媽我們應該理解,畢竟分娩形式不重要,母子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也有許多孕媽身體條件合適,寶寶也很健康,卻自主選擇剖腹產,這又是為什麼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第一,對疼痛感覺很敏銳的人,要知道有些人是非常怕痛的,哪怕被針紮了一下,也會覺得難以忍受,更別提是號稱不止十級的陣痛,十級的陣痛時什麼感覺,舉個例子吧:

  1. 一級痛感相當於被蚊子咬了一下;
  2. 二級痛感就像是自己拍了一下大腿;
  3. 三級痛感被拉扯頭髮的感覺;
  4. 四到五級痛感摔倒在地膝蓋直接撞擊地面且摩擦,還帶有後勁;
  5. 六級痛感摔傷、扭傷、斷手,從樓梯上摔下去試試;
  6. 七到八級痛感更恐怖,被烈火燒傷,還是持久的疼痛;
  7. 巔峰痛感來了,九級到十級,幾根肋骨同時被這段。

看了這個形容,是不是覺得十級陣痛真的很恐怖呢,當然了有些孕媽體質比較好,即使到達十級陣痛也能夠輕鬆堅持,但是有些孕媽就不行了,所以只能靠剖腹產來逃避這十級陣痛了。

第二,害怕陰道撕裂的孕媽。

在順產的過程中,因為胎兒過大或者產程發展過程等諸多原因,可能會導致陰道撕裂的可能性,雖然產後3~4天左右就能癒合,但是還需要配合盆底肌修復,否則還將引起產後漏尿的尷尬現象。有些孕媽咪表示,陰道撕裂後的前幾天,上廁所的感覺真的酸爽。

第三,迷信。你沒看錯,就是迷信,有些家庭思想非常的傳統,做任何事情以前都要先算上一掛,生孩子更不例外,為了孩子未來前程似錦,一定要算一個黃道吉日讓寶寶出生,期寄於一個好的生辰八字能為孩子帶來一個美好的人生,當然了,這種思想是不可取的,生孩子還是要講究一個自然。

當然了,無論是被迫選擇剖腹產的媽媽還是自主選擇剖腹產的媽媽,都要做好一個準備,也就是產後疼痛,比如說:壓宮底的痛、刀口痛、餵奶痛等等,並且剖腹產產後康復時間相比較順產產後康復時間要更久一點。所以,在此還是建議孕媽們能夠選擇順產,就儘量選擇順產,至少順產的痛只是一時的。

我是燕旅聊育兒,一位不愛心靈雞湯的實戰派媽咪,關注我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吧!(以上配圖選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燕旅聊育兒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至於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相信準媽媽們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考慮了。剖腹產到底值不值得?每個孕媽對生產這件事的側重點不一樣,所以會有不同的選擇。有的媽媽寧可自己忍受疼痛,也要選擇對寶寶有諸多益處的順產;有的媽媽對順產前長時間的宮縮疼痛感到恐懼,而堅定地選擇剖腹產。

為什麼孕媽會選擇剖腹產,我們先來對比一下剖腹產的利弊。

一、剖腹產的好處:

1、產前陣痛短:與順產宮縮陣痛需要數小時,到十多個小時的長時間陣痛不一樣,剖腹產產前陣痛時間短,孕媽不用耗費過多的精力面對難以忍受的宮縮疼痛。

2、產程短:順產從陣痛到胎兒娩出,需要的時間長。而剖腹產只要手術期間沒有併發症跟突發的意外,一般來說順利的話1個多小時就可以完成。

3、保護胎兒遭受意外傷害:避免了順產突發意外時,由於難產導致胎兒遭受產鉗、吸引器等傷害。

二、剖腹產的壞處:

1、麻醉副作用:麻醉後有的孕媽會出現頭暈、眼花、頭痛、噁心等身體不適。對一些貧血、妊高症的孕婦,在手術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不可預測的意外。

2、疤痕任娠:

剖腹產不僅會在腹部留疤,也會在子宮留下疤痕。再次懷孕時由於胎兒的長大,疤痕組織被撐裂,導致子宮破裂,引發生命危險。

3、術後身體恢復慢:順產的產婦生完孩子,幾小時後就可以下床走動了,剖腹產的主婦還要在床上躺幾天養傷口。同時還要注意預防傷口感染。

4、哺乳遲:就哺乳孩子這一點來說,剖腹產也不如順產媽媽方便,能及時給孩子哺乳開奶。

5、費用高:剖腹產的費用遠高於順產。

三、既然剖腹產的“弊”高於“利”,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孕媽會選擇剖腹產呢?

1、自身條件不允許:對於一些不符合順產指徵的孕媽,為了提高生產的安全係數,只能剖腹產,如胎兒過大、胎位不正、妊娠綜合徵、高齡產婦。

2、因為怕疼寧可選擇剖腹產:對順產十二級疼痛的恐懼,讓一些符合順產指徵的孕媽寧可肚子被劃一刀,也不願嘗試順產。

四、生產過程要聽取醫生建議

不論順產還是剖腹產其實都有其潛在的風險,重要的是不要固執已見,關鍵時刻最好聽取醫生建議。

一鄰居因為堅信順產的種種好處,在醫生告知難產,對小孩不利,建議剖腹產的情況下還要堅持順產。最後歷盡艱難,孩子出生了。但是由於在生產過程中缺氧,導致智力低下,媽媽後悔莫及。這位媽媽因為聽說順產的寶寶更聰明,所以一直堅持順產。其實於她來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剖腹產才是最有意義的。自己少受罪,孩子也健康。

所以說,剖腹產值得與否,得看孕媽自己的價值衡量。因為特殊原因不能順產而只能是剖腹產的媽媽,自然是覺得很值,因為剖腹產確保了母子的平安。而那些符合順產條件,卻還是選擇剖腹產的媽媽,剖腹產於她們的價值就是減少疼痛與恐懼心理,能更舒適地享受與寶寶見面的這一過程,這也是一種值得。

我是【仟言育兒】 讀書、育兒,關注親子關係與家庭教育。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仟言育兒


您好,我是「京媽說」,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剖腹產手術”是解決各種高危妊娠和難產的有效分娩手段,但是現在很多年輕媽媽就算有順產的指徵也要求剖腹產,因為她們覺得順產太痛苦、產程過長、使陰道鬆弛影響以後夫妻生活。總之,會由於各種片面的認識,會執意選擇剖腹產。


多數孕媽執意選擇剖腹產,真的值得嗎?

剖腹產畢竟是手術,我們也知道“任何一個手術都會有風險”,那剖腹產手術對於產婦和胎兒來講,也都會有不利的影響;而且和順產相比較,剖腹產出現產後併發症的可能性比較大。也就是說,沒有醫學指徵的剖腹產弊大於利

但是,有的產婦執意要選擇剖腹產,醫生大多也會尊重產婦的意願,因此沒有什麼值得不值得可言,只要徵得醫生同意,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醫生都會盡全力保證母嬰健康、確保胎兒順利娩出的。

接下來,京媽就來說說,剖腹產的缺點和優點都有哪些。

▶ 剖腹產的缺點

1. 對產婦精神和身體方面都可能造成影響。

剖腹產手術對產婦的精神和身體都會造成創傷;而且手術過程中必須要打的麻醉,有可能會發生意外,影響孕婦和胎兒的中樞神經系統。

2. 手術過程可能發生大出血、影響腹部內其他臟器。

剖腹產手術中也是有可能出現大出血的,會損傷腹部內的其他器官,對手術後泌尿、心血管、呼吸等系統可能會產生併發症。

3. 術後影響大、恢復慢。

剖腹產媽媽身體恢復會比較慢,

手術後2天才能緩慢下床產後7天刀口還會隱約疼痛產後子宮的復原和刀口的癒合都要很長一段時間

如果手術後刀口護理不周全,還容易感染髮炎,有的產婦會出現發燒、傷口開裂、血栓性靜脈炎等情況。

4. 剖腹產後要做好嚴格避孕。

剖腹產的媽媽,產後對於避孕工作要嚴格實施,兩年內再次懷孕的話,子宮就有破裂的危險;如果意外懷孕人工流產時也容易發生子宮穿孔。

5. 剖腹產對寶寶也有影響。

有研究表明,剖腹產出生的孩子,更容易出現注意力障礙、脾氣暴躁、動作笨拙等狀況。

▶ 剖腹產的優點

1. 有效縮短產程,特殊情況確保母嬰安全。

剖腹產可以有效縮短產程,尤其是在胎兒發生宮內缺氧、胎兒過大、產婦產道畸形等胎兒無法順下來時,剖腹產就更加能顯示出它的優越性,大大增加母嬰的安全性。

2. 手術時可以同時解決些其他疾病。

可以在手術時查看腹腔內其他疾病,並解除疾病,比如子宮肌瘤。我有個同事就是懷孕後查出了子宮肌瘤,生的時候選擇因為孩子大選擇了剖腹產,那剖腹產生娃的同時也做了個子宮肌瘤摘除術。

3. 可以同時做結紮手術。

剖腹產手術生娃,對於沒有繼續懷孕的想法的產婦來說,就可以同時進行

結紮手術

4. 不用等到胎兒發動,提前選擇時間生娃。

剖腹產手術不用等待胎兒發動,可以在預產期之前就預約好手術時間,能夠避免產前的宮縮陣痛,也能緩解產婦臨產前的緊張。


因此,經過這樣的對比,剖腹產對產婦身體的損傷還是很大的,

如果孕媽沒有剖腹產指徵就不要執意選擇剖腹產了,要聽專業醫生的建議,這樣更能確保自己和寶寶的安全,也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身體損傷。


京媽說:醫學專業、營養師媽媽,母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孕產育兒知識,幫助您做靠譜家長,歡迎點贊、關注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