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培養孩子的“眼力見”和“心眼”?

平靜生活anan


我是育兒達人,在這上面我有一個大前提,我們所謂的“眼力見”並非是要孩子從小就學會看人說話,去討好別人,相信沒有一位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得那麼累。

但是“眼力見”在社會上還是一種生存技能,同時也有好的一面。

有眼力見的人非常受歡迎,他們更知道別人需要什麼,還能夠尊重長輩。這種說白了就是同理心、共情能力,也是家庭教育使然。我們只要區分出見風使舵和“眼力見”的正常界限就可以了。

“心眼”實際上用通俗的語言就是世故的一種,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很有心眼嗎?現代教育都是教導孩子成為一個簡單快樂的人,如果總是斤斤計較、算計來算計去,那樣活著會很累的。

歡迎關注我

莫嘰童書


我先分享兩個小故事:

故事一:大人們逗樂樂,你喜歡你爸還是你媽?樂樂說:都喜歡。大人說:只能選一個。樂樂說:兩個都喜歡。大人們評價,這小孩真有心眼,誰都不得罪。

故事二:小滿從小在姥姥家長大,過年去奶奶家,發現桌子上有一盒點心,就說:這種點心我老家也有(小滿認為姥姥家是老家)。一屋子忙碌的人全部都停了下來,看著小滿說:你老家在哪裡啊?小滿愣了一下回答:我老家就在這裡,這裡就是我老家。大家都開心的接著忙碌了。

樂樂和小滿大約就是大人們都喜歡的有心眼的孩子,有心眼的孩子都有以下幾個特點:

有禮貌

有禮貌的孩子所做出的行為通常讓人感覺特別有眼力見,比如:向成人主動問好,幫大人拿東西等等,這些在孩子來說只是習慣成自然的事情。

有同理心

能夠對別人的感覺感同身受,所以才能順著別人的心理說話或者做事。看到別人傷心會關心別人,說話的時候規避那些讓別人不開心的話,都是因為有同理心的緣故。

語言表達能力強

心眼多數是通過語言表達出來才讓別人知道的,語言表達能力強意味著理解能力也是很強的,因此才會很快準確的表達和表現。

有很強的應激反應能力

這一點真的是看孩子的情況了。有的孩子不是不會,是反應不過來。比如老師拿了許多東西,一個孩子看見了,心裡想:老師拿了好多東西走過來了。另一個孩子想:我去幫他一下吧。等第二個孩子已經結果老師手裡的東西,第一個孩子才想:我是不是要幫一下老師。成人有時候覺得第二個孩子很有心機,其實對於這種反應快的孩子來說,這就是他的正常反應而已。

如何培養孩子的“心眼”?

做有心眼的家長

以身作則,示範榜樣。家長對家中的長輩尊敬有理,孩子自然也就跟著模仿;爸爸幫助媽媽做事,孩子也會主動記在心裡。

讓孩子有主動做事的機會

家長不要過多的對孩子包辦代替,孩子想喝水,馬上遞水,想吃飯,立刻喂。這種方式就很容易培養出“沒眼色”的孩子,因為孩子有依賴性,也想不到要主動為別人去做事情。

告訴孩子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比如孩子和別人發生了矛盾,讓孩子想一想,你要是他你會怎麼做?這種從對方角度考慮的練習可以讓孩子逐步形成同理心,他能理解別人就意味著能理解自己父母的不易。



幼兒園張老師


我來說說我們家的事情吧。

我是一箇中年老爸,有兩個兒子,大的叫贊贊,7週歲;小的叫揚揚,4周3個月。他們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生活環境完全一樣,但在“眼力見”和“心眼”上,卻差別很大,比如,你問兄弟倆誰對他們好,老大讚贊會排出一個先後順序;老二揚揚的回答永遠是都好,即使你繼續追問,孩子也扭捏著堅持自己的回答。

再比如,孩子媽媽有時候下班比較晚,老二揚揚會一溜煙兒的跑去門口給媽媽拿拖鞋;而老大讚贊還是繼續看電視。


孩子身上的這些差別,一開始也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替老大著急。但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又覺得沒必要太過苛責。因為贊贊不是一個頑劣的孩子,有著很強的同情心,比如馬路上看見老年乞丐,會請求媽媽給人家一點錢;看電視裡感人的情節會偷偷落淚等。


所以,我認為,孩子身上的很多特質是天生的。雖如此,我們做家長的,看到這些缺點,也要盡力引導:

1,經營好夫妻感情,給孩子良好的家庭環境。

爸爸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互諒互讓的夫妻關係,融洽的家庭氛圍,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滋養幸福感;同時會讓孩子學會如何與人相處。


2,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不在孩子面前提“人家的孩子”

對孩子做的正確的事情,要及時給予正面的反饋;孩子錯了,也不要一味地指責,要幫孩子分析錯的原因,如何改正,讓孩子感受到你是在替他考慮,從而樹立自己的自信心、同理心。


3,陪孩子多讀書。

書裡有很多做人的道理,如果孩子自己讀懂了,接受了,慢慢就變成了自己的行為準則,這些,有時候比父母的說教更管用。


這是我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點心得,沒有宏大的理論,落實起來也因人而異,希望能對您有借鑑作用。



爸爸愛讚揚


我從來沒特意培養過女兒的眼力見和心眼,但從小機靈通透的她都有。她五虛歲那年我因為工作不得不把她寄存到她表姑奶家一天,可能是人家心裡煩沒說話用眼神表達出來了,女兒回家跟我說:媽媽你不要把我放到我侯姑奶家了,我從人家眼神裡看出來煩和不對勁了。我聽後心裡極度難受,在接下來的相處中我花了很多錢買了很多東西給老姑,兩家關係很好現在也好,老姑說我就喜歡你家的小丫蛋機靈聰明,我笑笑沒說話


嘀嗒5929


培養孩子眼力見

早期啊,比如我生病了,我會直接的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比如頭痛,給媽媽揉揉,孩子特別樂意幫我做啊。

下次孩子自然就做了。

家長需要給孩子明確的任務,不要含糊。慢慢孩子就有眼力見。

我家寶寶掃地,幹家務,裡裡外外"小能手",今天還給我刷鞋子。孩子特別開心的。

孩子心眼

比如玩具吧,告訴孩子的所有權問題。孩子去公園玩,帶上自己的玩具。可以跟人家換著玩,然後需要把自己的玩具收回來。




思寶媽媽成長記


今天還在跟女兒討論這個問題,昨天她的好朋友貝貝想跟她來我家一起玩,在回來的路上,貝貝悄悄跟她說:“你該叫你媽媽姐姐,你媽媽這麼年輕漂亮”在吃鈑時,貝貝又一直在說“你媽媽做的飯太好吃了”,總之就是各種誇,順便說下,女兒7歲,貝貝6歲。

女兒似乎突然間開巧了一樣,今天一直跟我說,貝貝真是會說話,一直在說讚美的話,並且她明明不喜歡吃土豆也說好吃,我說這就叫情商啊,你要可以好好學習下,這樣你就會有更多的好朋友了。可怎麼學呢:

首先,多看書。我們一生中的經歷是有限的,但大多的知識可以通過讀書來獲取,不需要刻意去模仿,但千萬不要小看潛移默化的力量。

其次,多交朋友。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今天你因為一件小事與好朋友爭執,下次再遇到類似的問題你也許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這是需要積累的。

第三,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試著去理解別人。

我的答案並不完美,也沒有具體的實施辦法,但關鍵是孩子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有興趣去了解學習,那麼做為媽媽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學習。


雙寶媽育兒


你所說的“眼力見”,可能就是指孩子的情商吧,遇到事情,孩子能做到有分寸、以最讓人舒服、妥善的方式加以處理。

關於情商的培養,其實,之前寫過很多這方面的內容,這裡,不妨再說一下。

遇事有“眼力見”,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也不是說有就有的,其實,需要孩子有一個同理心,有一個換位思考的能力:假如是我,假如我當時這樣,會需要別人怎麼做?怎樣做,能讓人舒服?

多從他人角度考慮,不自私、不只顧自己,慢慢地,如果能推己及人,採取最恰當的方式,就是最有眼力見的方式。

比如網上有個段子:領導夾菜你轉桌。

其實,這不光是有眼力見的問題,也是沒有禮貌,不尊重長輩的一個表現。只顧自己,只顧自己想吃什麼,不管他人,就是典型的沒有眼力見。

至於你說的“心眼”,我想問下,是多為自己考慮、多給自己好處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會和有眼力見相違背,只顧自己,只為自己考慮,眼裡只有自己,哪會想到他人,哪會有眼力見?



我是親子心理師徐婧英,更多育兒乾貨,歡迎關注!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說起孩子的“眼力見”和“心眼”,我不會特別培養。我更希望女兒快樂的做好自己,善良、熱情、陽光、積極上進,快樂的學好本領,面對人生的每階段,無所畏懼的勇往直前!

孩子的善良、體貼,遠勝於“眼力見”

回答前邀您做個選擇,兩位朋友二選一:一位很有眼力見、平時相處舒服;另一位平時不大說、人品好,有事二話不說直接頂上。讓您選擇一位長久相處,您咋選?

不用說,各位聰明的大大都會明智的選擇。生活中,我們更喜歡和善良、體貼、陽光能真正幫忙的朋友相處。一時的“有眼力見”遠不如永遠的體貼和善良!

為了孩子的長遠發展,我會告訴孩子什麼是善、惡、對、錯,言傳身教的引導孩子接她放學時,順手替老師擺個凳子;看老師端飯,拿一個;坐電梯等一等後面的人......

雖未告訴她要察言觀色、隨機應變,但孩子看到別人需要幫忙時,不自覺模仿父母,發自內心的幫助別人,這就可以了人的善更最重要些!我更願孩子善良、體貼遠勝於“眼力見”!


吃虧是福,“大智慧”遠勝於有“心眼”

有些家長很擔心:孩子天真善良,沒一點心眼,到社會上被騙怎麼辦?怎麼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為孩子將來不吃大虧,一定要培養孩子有些“心眼

。可憐天下父母心,非常理解父母的擔心,我也一樣。

曾經,女兒班裡一位經常打人的男孩和女兒一組。女兒脾氣好,男孩打到她的頭有點暈,第二天才告訴我。我有些擔心,想去和老師說說。女兒卻說“我們已經處理好了,另外兩個小夥伴來保護她,小朋友的事,讓小朋友自己處理吧

我女兒就是這樣一個善良大度的性格,沒有“心眼。幾年的幼兒園生活,老師喜歡,小夥伴喜歡,人緣很好,一直是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其實,孩子的培養,只要教給他們正確的三觀,為人處事有原則底線,孩子的生活就交給他們吧。一時的吃虧不計較,反能收穫更多的認可和友情。吃虧是福,“大智慧”遠勝於有“心眼”!


總而言之,培養孩子的善良、體貼和大智慧,遠比眼力見和心眼更重要。與其想著孩子將來面面俱到、不吃虧,不妨讓孩子人正、心正,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收穫友誼、獲得成功!在他們的童年裡幸福的做好自己,快快樂樂的成長!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吖! 不方便的話,也謝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

格桑花談育兒


孩子的“眼力見”和“心眼”說到底還是一個情商和智商的問題。我們都說“先做人,後做事”,這樣將來做什麼都可能順風順水,而如果反過來,就可能在開始時處處碰壁。

如何培養孩子的“眼力見”?

培養孩子的“眼力見”其實就是一個同理心的問題,也就是換位思考,讓孩子能夠通過觀察或者對方的表述感受到對方目前的狀態,並有所行動。

前陣子有個視頻在網絡走紅,是一個6歲的姐姐教訓2歲的弟弟,因為弟弟總喜歡無緣無故打人,那天打了姐姐十幾下,然後姐姐忍無可忍就給了弟弟兩下,然後弟弟就哭了,姐姐就說他:“你哭什麼哭?你打了我十幾下我都沒哭,我就打了你兩下你就哭了?你知道疼,你打姐姐,姐姐疼不疼?在這個世界上你怎麼對別人,別人就會怎麼對你。”這一番話說的讓網友都連連稱讚,而視頻中的弟弟相信也會記住這個教訓,以後再也不敢隨便打人了。

通過這個例子其實我想表達的是,訓練孩子的“眼力見”最好還是從生活中去教會他,或者是從別人的故事中去教給他。空口講大道理誰都會,重要的是在實際中遇到時,能不能用上,能不能及時反應過來。所以這方面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就是需要父母時刻觀察孩子,發現孩子的問題然後去加以糾正,同時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很多行為都是受父母影響的。

如何讓孩子“長心眼”?

讓寶寶“長心眼”其實算是智商問題了,就是在做某件事之前,有沒有利害關係的判斷,能不能預料到之後發生的事或者可能引起的情況,而這方面可以讓孩子從小做一些鍛鍊邏輯思維的遊戲等,教給他思考方式,當他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會自己主動去思考了。另外就是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實際例子,類似給孩子講故事似的,教給他如何思考,哪裡會有風險等。但是絕不能教孩子去佔便宜,這方面需要家長以身作則,教給孩子如何思考只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受損。給孩子打下基礎之後,將來孩子在學校和社會會學到更多。


小兒外科龐軍良


首先,關於孩子的“眼力見”,通常就是建立孩子的同理心和同情心,減少對他人的敵意,增加對他人的理解。

那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眼力見”呢?

第一,家長是孩子的榜樣。都說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為孩子做好榜樣,比如遇到長輩進門,主動幫助扶門,這類小事可能家長都沒有在意過,但是卻很在細微處給孩子做出表率。

第二,增長孩子的見識。都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所以,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讓孩子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是孩子在無形中增長閱歷。

第三,也是最容易實現的,那就是一定要多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古訓中的《弟子規》、《三字經》等,家長多帶孩子讀,並解釋其中的意思,讓孩子增長知識,積累見識。另外,還可以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分析角色,對事件提出不同的看法等,也是引導孩子同理心的方法。

其次,再說說孩子的“心眼”。小時候經常被老人調侃,“這孩子淨長心眼兒了”。那到底什麼是心眼兒呢?我記得歷史上常說比干有顆“七巧玲瓏心”,這應該就是心眼兒吧。實際上,我理解的心眼,就是孩子的理解力、思維力提高了,不再像小時候那麼好哄騙了。

那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眼”呢?

第一,家長應該積極傾聽,對孩子有足夠的尊重。不要總是覺得孩子小,一切都應該是“服從”。孩子的“心眼”是一次次跟家長鬥智鬥勇中鍛煉出來的,所以,家長們,請珍惜每次與孩子的“正面交鋒”!

第二,讓孩子多與同齡朋友玩。任何的玩具也無法替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尤其是同齡間的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也是孩子心智成長的過程,所以,千萬不要浪費了這最簡單,最實用的方法!

總之,無論是“眼力見”還是“心眼”,都類似與情商,是孩子未來立足社會的必要條件,希望每位家長都能重視起來。

我是權媽,致力於3-12歲育兒親子關係改善,喜歡可以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