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侍、典侍、掌侍···古代日本的職業女性:平安京的女房

平安王朝,絢麗典雅的黑暗時代。這樣一個時代之所以能夠給後世留下無盡的美麗與哀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有著日本歷史上最早的一批職業女性,她們被稱為“女房”。

女房二字,顧名思義,其本意是“受賜一局,在局中生活的女子”。這裡所謂的“局”在理論上是獨立的居室,但大多數情況下也就是在一間廳堂之中由屏風、幾帳等傢俱隔開的一個個小空間——猶如現代的格子間。而且既然是職場生活,那就意味絕非生活在世外桃源。所以,作為女性的職場——平安王朝的後宮,從一開始就和所有的男性職場一樣,充滿了或明或暗的規則——也就是說,在集體生活中,等級、制度、關係永遠是優先於個人品質和能力之上的存在。這一點,千年之前便已經如此,千年之後也依舊會如此。


尚侍、典侍、掌侍···古代日本的職業女性:平安京的女房

《源氏物語繪卷》中女房的居住“宿舍”就是在宮中一角,用帳子隔開。


根據《大寶令》,掖庭中除后妃之外,其餘的女性無論職務高低,皆稱為女官,屬於宮中十二司的編制;而內侍司之外的女房,五品者以上稱內命婦,五品以下稱外命婦。但實際上,在平安王朝的宮廷之中,因為出身不同,女房實際被分為三個等級,《榮華物語·日陰蔓》篇中有這種記載:

“眾女房於宮中服侍有年,如今皆盛裝打扮,難辨上中下之分······”

“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 ”,此處的上中下之分,應該是那個時代的約定俗成,而非正式的制度。而在《女房官品》之中,這些等級則正式的被分為:上臈、中臈、下臈。

上臈是指尚侍、典侍這些高級女房,大多數是四相(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內大臣)或侍中(兼任近衛大將之大納言)之家的女兒或孫女,通常情況下,這一級別的女房或者以本家姓氏稱呼,如《榮華物語》中的“藤典侍”、“橘典侍”;《源氏物語》中的“源內侍”。或以父兄的官職稱呼,根據《增鏡》、《今鏡》記載,龜山帝后宮中有大納言藤原實平女,號“大納言典侍”;後一條帝乳母號“宰相典侍”;太宰帥藤原為經女號“帥典侍”。更多的是稱呼是:一位局、二位局、三位局、大納言局等。還有一種被稱之為小上臈的,地位基本等同於中臈,為中納言、卿、大輔這些尋常公卿之女,多以京中街道之名稱呼。其中被稱為一條、二條、三條、近衛、春日的為上,京極、大宮次之,高倉四條為下。上臈級別的女房有時還會以居住的方位做自己的稱呼,在《女房官品》總結除了這樣的規律:一般來說已東、北為上,如東之御方、北政所。

中臈多為是內侍司之外的女官,基本上被等同“內命婦”,通常是殿上人之女。因為高級別的中臈等同於小上臈,所以其中小宰相、小督、左衛門督等稱呼可同時用於小上臈和中臈,中將、少將、左京大夫、宮內卿、新介、左衛門佐、右衛門佐、少納言、少弁等稱呼只用於普通的中臈。

而下臈就是比較“接地氣兒”的級別了,她們的父輩大多是攝政、關白家的家司,或是地方官的女眷,有時是作為上臈女房的跟班進入宮中的,其工作性質基本上就是女藏人,其稱呼是父兄或夫君曾擔任的官職,如筑前、肥後、播磨、丹後。

女房之間使用的敬語也有一定之規。最常見的是在稱呼之後加上“君”或“御許”,以《紫式部日記》為例,其中經常見到“大納言之君”、“小少將之君”、“大式部御許”。在一般情況下:“君”用來稱呼同級別和更高級的女房;“御許”則用來稱呼年長的女房。對於地位低於自己的,則以“殿”、“御”作為敬語。如《大和物語》中的“伊勢之御”、《源氏物語》中的“常陸殿”。


尚侍、典侍、掌侍···古代日本的職業女性:平安京的女房

《源氏物語繪卷·竹河》櫻下捉棋


尚侍、典侍、掌侍···古代日本的職業女性:平安京的女房

《源氏物語繪卷·繪合》 殿中觀畫


尚侍、典侍、掌侍···古代日本的職業女性:平安京的女房

《源氏物語繪卷·花宴》 宮中賜宴


下面就講一講後宮女房當差的衙門——內侍司、藏司、書司、藥司、兵司、闈司、殿司、掃司、永司、膳司、酒司、縫司,也就是所謂的十二司都是具體負責什麼工作的。

內侍司是十二司中最有權威的衙門,其職責是負責宮中、府中之間的奏請、傳宣。因為最初大內禁止男官出入,所以上奏、降旨皆由內侍司的女房們負責。而內侍司衙門設於溫明殿內供奉神望(八咫鏡的複製品)之處,所以又被稱為“威所”、“恐所”、“尊所”、“畏所”。當然,更多的場合下因為最接近天皇,所以又被成為“賢所”。掌管內侍司的長官為尚侍、次官為典侍、輔官為掌侍、普通工作人員為“東豎子”——雅稱姬大夫。

在女房中尚侍、典侍的地位非常特殊,因為這一職務從平城帝專寵藤原藥子之後就成為了從三位的要職,所以擔任此職務的女房往往也是家世顯赫,而且在很多情況下尚侍、典侍也往往會成為天子後宮中的一員,比如在平安王朝早期,尚侍還是單純的後宮總管類型的職務,到了中後期,尚侍就變成了天子內寵的代名詞、也開始有了“準女御”這樣的俗稱。

舉個例子,左大臣藤原時平女的尚侍藤原褒子(號京極御息所)、右大臣師輔之女尚侍藤原登子、關白兼家之女尚侍藤原綏子等等······都是天子內寵。而御堂關白藤原道長之女嬉子也是先封為尚侍,之後被東宮迎娶為妃。所以《禁秘抄》有云,尚侍“大略準於更衣”。

在平安王朝末期,自關白教通之女尚侍藤原真子去世之後,便極少有尚侍被敕封了。大約從鎌倉時代開始,內侍司的真正長官就變成了原來的次官典侍。而到了江戶幕府時期,也許是因為宮中財源皆仰仗阪東武家,無法支撐像平安宮廷那樣龐大的開銷,於是內侍司真正的長官又變成了更次一級的掌侍。

至於掌侍,在古人文獻中,單獨提及“內侍”的,大多是指這一職務,也稱“內侍之判官”、“內侍之丞”。這一職務最初是從七位,後提拔為五位。理論上是在天子移駕時負責捧著八尺瓊勾玉和天叢雲劍(草薙劍),根據《紫式部日記》中“土御門殿行幸”條記載:

“在南側柱下,簾櫳半卷,步出內侍二人······左衛門內侍捧御劍······弁內侍捧御璽匣······”

可知在當時宮中所謂的內侍便是掌侍。而位列第一的號“勾當內侍”,因住在從清涼殿(天子寢宮)到紫宸殿(天子起居之處)的長廊——也就是長橋,所以也被稱為長橋局。

在江戶幕府的全盛時代,五代將軍德川綱吉有一名側室大典侍之方,其人雖然名為大典侍,但實際上她嫁入大奧之前,在宮中真正的職位是一名“勾當內侍”,也就是四位掌侍中地位最高的那位。因為在江戶幕府時期,真正的“典侍”已經和當年的尚侍一樣,已經成為了天子內寵的代名詞,所以大家僅僅是按照慣例將勾當內侍敬稱為大典侍而已。

無論是尚侍、典侍還是掌侍,這些都是內侍司的“官”,在這些女性高官權貴的手下還有著同樣是由女性擔任、人數不定的“吏”,也就是被稱為“東豎子”、“姬大夫”、“姬松”、“女嬬”的基層女房。這些人最風光的時刻是每當天子行幸之際,身穿男裝隨侍左右。所以在清少納言《枕草子》中便吐槽這時的姬大夫猶如年夜飯上的蘿蔔、下雨天的斗笠、擺渡的舟子,是“尋常之物的揚眉吐氣之時”。


尚侍、典侍、掌侍···古代日本的職業女性:平安京的女房

《大奧》中的公家女性,萬里小路良子,曾經是宮中的掌侍。


尚侍、典侍、掌侍···古代日本的職業女性:平安京的女房

NHK大河劇《篤姬》中和宮內親王帶領眾女房進入大奧。


尚侍、典侍、掌侍···古代日本的職業女性:平安京的女房

江戶幕府時代,公家女性的髮型也不同於古昔。


再說說宮中負責具體事物的衙門:藏司、書司、藥司、兵司、闈司、殿司、掃司、酒司、縫司、水司、膳司。

藏司負責收藏冕袞、關防符契、文書等重要的權力象徵物;書司負責保管典籍、文房、禮器、樂器;藥司負責宮中的醫療保健、兵司負責儀仗中使用的軍械;闈司是掌管御門鑰匙的衙門,《紫式部日記》就提到過一位隸屬於闈司的女房服飾妝容具顯粗疏云云;殿司也稱“主殿司”凡宮中的燈火、碳薪皆由殿司負責——這個職務大概是個很有實惠的工作,以至於清少納言在《枕草子》中還說到:

“主殿司這個差使可真不錯呀!以基層女官而言,沒有比她們更令人羨慕的了,所以貴人家的女孩擔任這一職務也是很好的。”

掃司就不同了,平日的工作就是擦擦洗洗、拜訪傢俱器皿,是個清苦的工作;酒司負責釀造、儲存宮中御酒,縫司負責裁縫。

水司負責為宮中提供除酒之外的所有飲品,平安朝尚無茶道,偶有茶葉,也是被當做保健品被藥司收藏。所以水司的女房們也不會像後世幕府中的茶頭一樣,過著與茶結緣的生活;膳司相當於御膳房——所有的司都有被稱之為“尚X”的長官,如尚膳、尚書,以及被稱為“典X”的次官,如典膳、典書。除水司、膳司的基層女房被稱為“采女”之外,包括內侍司在內的其餘十司中負責具體工作的女房皆被稱為女嬬。


尚侍、典侍、掌侍···古代日本的職業女性:平安京的女房

長谷川一夫版《源氏物語》中的公家女性。


尚侍、典侍、掌侍···古代日本的職業女性:平安京的女房

実相寺昭雄的代表作《早夢》中鎌倉時代的女房們。


以上這些都是正式在編的女房,在當時的環境之下,宮中還有一種地位相當於女房的職業女性,那就是乳母。因為高級別的女房都是三公九卿府上的千金,故入宮之時也經常將人生閱歷豐富的乳母一起帶入宮中。最典型的就是《紫式部日記》中記載,中宮分娩之時,左右侍候之人就包括藤原道長次女、四女、六女的乳母。這些老嫗雖然不在編制之內,但是卻享有和女房同等待遇。

除此之外,在當時的宮中還有一種不屬於女房階層的“刀自”群體。她們主要由中老年女性組成,通常在膳司之下的御廚子所、檯盤所擔任雜役。與之類似的還有幹雜活的雜仕、下仕、半物、長女以及負責打掃衛生間的御廁人、樋洗。但那是據《枕草子》記載,寒酸之事者為:

“女房之僕婦······長女及御廁人之僕婦、碎石敗瓦。”

便可知即使是這些下人也有自己的下人——真是讓人對階級社會絕望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