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耍笑大姑娘出一上聯,姑娘以牙還牙怒懟回去,讓和尚無地自容

對聯俗稱對子,是我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學體裁。一副優秀的對聯,不但講究上下聯字數對等,而且講究詞性和意境達到對仗,因此,看起來不起眼的對聯,想寫好並不容易,往往需要深厚的文化修養,以及敏銳的才思作為支撐,方可寫出內涵豐富的對聯。

古代文人雅士聚在一起,最喜歡做的活動便是吟詩作對,其中,“對”就是指相互對對聯,文人們常常以寫出上聯,讓對下聯的人無言以對為樂趣。這樣一來,就能證明自己比別人才高一等,臉上有光。

和尚耍笑大姑娘出一上聯,姑娘以牙還牙怒懟回去,讓和尚無地自容

蘇軾(1037年——1101年)是我國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人,出生在四川眉州一個書香門第,跟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並稱“三蘇”,都是北宋文壇的扛鼎人物。同時,蘇軾也是修養十分全面的藝術家,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音樂等領域,都創造了同時代人難以企及的成就。

生活在這樣的書香門第,僅僅依靠耳聞目染就能學到很多東西,實際上,蘇軾的妹妹蘇軫,恰恰就是每天聽父親和兩個哥哥吟詩作對,深受薰陶,一步步變成了有名的才女。蘇軫因為聰明伶俐,活潑可愛,家人和鄉鄰更喜歡稱呼她為蘇小妹。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蘇軾畢竟是文化名人,因此,他身邊少不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文人朋友,如,歐陽修、文同、黃庭堅、米芾,等等。

和尚耍笑大姑娘出一上聯,姑娘以牙還牙怒懟回去,讓和尚無地自容

當然,蘇軾愛好廣泛,不但熱衷文學藝術,對佛學也非常感興趣,交往的佛門朋友也不少,他只要有空,就會跟這些佛門朋友談佛論道。詩僧參寥、惠勤,佛印和尚,大通禪師,都是他的佛門好友。其中,佛印和尚是跟蘇軾關係最為密切的出佛門中人。

佛印雖然是出家人,但在詩詞歌賦上有很高的造詣,跟蘇軾一樣,都是才華橫溢的人,因此,蘇軾非常尊敬這位朋友,只要有空,便會登門拜訪,或者邀請佛印到自家門上來,兩人一起品茶論道,還喜歡在一起文鬥,比拼才華,給文壇留下了許多佳話。

某天中午,佛印受蘇軾之邀,來到蘇家做客。蘇軾沏好茶,兩人一邊喝茶,一邊高談闊論,蘇小妹也在一旁時不時搭話聊天,氣氛相當活躍。

和尚耍笑大姑娘出一上聯,姑娘以牙還牙怒懟回去,讓和尚無地自容

不知不覺,天色漸暗,圓月升上枝頭,佛印依然談得眉飛色舞,忘記了回家。蘇軾看到此情此景,瞅了妹妹一眼,無奈地苦笑一下。哪怕客人再沒有眼色,世上可沒有主人趕客人走的風俗。

聰明絕頂的蘇小妹,當然明白哥哥看她的用意。她陪著佛印又聊了幾句後,發現佛印仍然無動於衷,就決定不客氣了。

蘇小妹清了清嗓子,朗朗說道:大和尚,月明禪門,還不速歸。

這明顯是下逐客令的意思,明月照到你家寺院的禪門了,天色這麼晚了,你怎麼還沒有回去的意思。

佛印能看出來蘇小妹要趕他走,但他決定在離開之前,要好好刁難一下這個女子。

和尚耍笑大姑娘出一上聯,姑娘以牙還牙怒懟回去,讓和尚無地自容

佛印對蘇小妹說:我出一個上聯,你如果能對上,我立馬告辭。若對不上,恕我無理,我還是不走。

蘇小妹心想:本姑娘什麼對聯沒對過,還怕你不成。就毫不猶豫答應下來。

很快,佛印出了一個讓人目瞪口呆的上聯:一女孤眠,橫豎三隻毛眼。

稍微有些文學修養的人,一聽便知這個上聯是什麼意思意思。作為一個還沒有出嫁的大姑娘,聽到這個上聯肯定要羞得面紅耳赤。很顯然,佛印是在故意刁難蘇小妹,以便讓她知難而退。

佛印出完上聯,坐在椅子上幸災樂禍,只等著看蘇小妹出醜了。

和尚耍笑大姑娘出一上聯,姑娘以牙還牙怒懟回去,讓和尚無地自容

然而,蘇小妹畢竟是蘇小妹,她壓住心頭怒火,既然你佛印這樣刻薄,也休怪我蘇小妹不客氣。蘇小妹用以牙還牙的方式,不假思索,對出下聯:二僧同榻,顛倒四個光頭。

佛印聽後,驚訝地差點噴出嘴裡的茶水。他萬萬沒有想到,一個大姑娘談這些事竟然會面不改色心不跳,給他上了一課,這下輪到他坐不住了。佛印不知如何收場,只好站起來雙手合十,施以佛禮,悻悻離去。

這個下聯堪稱絕對,從詞性到意思,再到內涵,都準確無誤地對上了。尤其“顛倒”對“橫豎”,非常經典,對得非常巧妙和形象,其中的內涵讓人忍俊不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