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评分低?那是你没看懂导演徐峥的苦心

最近徐峥导演的《囧妈》热播。


《囧妈》评分低?那是你没看懂导演徐峥的苦心

和《泰囧》一样,《囧妈》是一个公路片,在旅行中叙说着矛盾冲突以及最终回归平津。但《囧妈》和之前的“囧”系列有很大的差别。


这部片子更多的从单纯的欢笑喜剧,转化成了对亲密关系的反思。


可能很多人从《囧妈》这个标题中,看到的仅仅是作为亲子关系的亲密关系,但实际上远远不止于此。


《囧妈》揭露了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亲密关系,里面的徐伊万不仅仅是徐伊万,而是万千个处于三种亲密关系壁垒中的我们。


徐伊万和卢小花:亲子关系之中的百般控制


从影片本身而言,亲子关系的矛盾一直是贯穿着影片始终。


从开头袁泉饰演的妻子张璐跟徐伊万说:“你有多久没有抱过你的妈妈了。”


看上去有一些尬的台词,实际上却也是对“中国式亲密关系”的反思。


而影片在亲子关系中,向我们叙述了三点:


  • 父母不是被时代抛弃,而是被我们抛弃
  • 亲子关系需要心理边界
  • 比起表达,中国式亲子关系更擅长隐藏


徐妈妈不信任电子锁,只有在电子锁上加个大铁锁,自己才放心出去旅游。


经常疑心有小偷,无论是儿子给请的阿姨,还是火车上遇到的俄罗斯美女,她都不太信任。不信任的背后,是自己忘性大,不记得钱包已经塞给了儿子。


  • 开火车上的门,一味地去推,等待乘务长提醒,才能开车门。
  • 容易上当受骗,为了去俄罗斯合唱团,花了20000元,不敢让儿子知道。


而这些徐伊万的反应是如何:耻笑妈妈给锁上双重保险的行为;说妈妈怀疑别人是小偷是疑心病,跟不上时代,只用老年机。


《囧妈》评分低?那是你没看懂导演徐峥的苦心


老年人跟不上时代潮流的真相只有一个:抛弃她的不是时代,而是孩子。


徐峥饰演的徐伊万与母亲按部就班的相处,中年男人徐伊万和自己独居妈妈其实是没有什么话题的。反应是电影给我们最直观地感受,背后却也有着“中国式亲子关系”最常见的畸形关系:控制


徐妈妈会在儿子打电话的时候,拼命往他嘴里塞小番茄,不管儿子到底喜不喜欢;经常和儿媳妇通话,干预两人的感情问题在徐伊万说自己不生孩子的时候,徐妈妈着急:人怎么能不生孩子。


《囧妈》评分低?那是你没看懂导演徐峥的苦心


无论徐峥怎么解释,徐妈妈都是围绕着自己的提问继续绕圈。


最终得到的结果是:徐伊万屡屡在开往俄罗斯的K3火车上对母亲大喊:“我说话你听不见吗?


“你为什么坐火车呢?我不是跟你说让你坐飞机吗?”


“在这列火车上,你和我的距离要超过十米。”


而徐伊万也代表着亲子关系中的“子”呐喊:在你心里住着一个幻想中的儿子。


在徐伊万和卢小花的亲子关系中,展现了情感勒索的一面,正如《情绪勒索》这本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很多关于父母勒索孩子话语:

“我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

“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怎么能让我失望”

《囧妈》评分低?那是你没看懂导演徐峥的苦心

作为孩子的徐伊万,想要建立自我的心理边界,而这也是每一个长大成人的孩子对亲密关系的心理诉求。所以他不喜欢徐妈妈过多的干预自己和张璐之间的感情,他想要在这段亲子关系中,做一个独立的男人,而不是个孩子。


心理学研究证明:自我界限存在于人与人心理的心理边界,而有心理边界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徐伊万,一直有对心理边界保持渴望,他不希望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歇斯底里永远被妈妈牵动,也不想接受妈妈对他生子的安排。但是,亲子关系中,孩子永远处于弱势,能够决定是否控制这段关系的角色是妈妈。


如果想要正确地去爱,用好的方式去爱,就要重视个体之间的心理边界这个问题。徐妈妈没有意识到无论是儿子的婚姻,还是儿子的生育权都需要自己去安排。


也正是在这种情景下,当徐伊万表现出抗拒时,徐妈妈才会喊着:你怎么就这么不乖呢!


一个“乖”字就展示了亲密关系控制的精髓。


妈妈只想控制,而孩子只想逃脱去做自己。影片真正的高潮部分,正是在于徐伊万和徐妈妈的对抗,而喊出那一句:就是你害了我爸。亲子关系控制的畸形,少不了父母婚姻关系的缺席。


卢小花和徐翔:婚姻中的家暴与控制


《囧妈》最开始,从徐伊万的口中,我们很容易去谴责徐妈妈卢小花。徐爸爸是喝酒喝死的,而在徐伊万眼里,爸爸喝酒的原因是因为家庭不幸福。


父母情感破裂,徐伊万认为是母亲的过度控制导致的……


《囧妈》评分低?那是你没看懂导演徐峥的苦心


她去徐翔单位的喇叭上喊“你们谁也不要去我家找徐翔喝酒”


控制,不只是存在于亲子关系中,在婚姻关系中,也难以避免。


可事实的真相只是单纯的控制么?


就像影片中的徐妈妈说的那样:“小孩子是看不到那么多的。你看得到他是你爸爸,但你看不到他是我丈夫……”


徐妈妈被丈夫喝酒后家暴,胳膊上有淤青,家里被弄得一团糟,她忍着泪告诉孩子,家里是来小偷了。


《囧妈》评分低?那是你没看懂导演徐峥的苦心

亲子关系中,父亲的缺席,让孩子意识不到父亲的过错。但在婚姻这段亲密关系中,无疑是晴天霹雳,对于徐妈妈来说,孩子就是往后一生的救赎。她很多次都想一走了之,可是看着孩子就忍下去了。


“很多次我都想一走了之,但我一看到你就舍不得了。那天你跟我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我来保护你。那一刻我就告诉自己,我这一辈子,就是为你而活着。”


《囧妈》评分低?那是你没看懂导演徐峥的苦心


而在婚姻关系中,徐妈妈愈加用不合理的举动控制徐爸爸喝酒,徐爸爸的反抗也愈加激烈,用更多的酒精麻痹逃避这段亲密关系。


无疑,徐妈妈的这段婚姻关系以丈夫因喝酒过多导致心脏病而结束。而这段婚姻中的相处模式也逃不了:受害与施害的关系。


也正是因为婚姻关系的不幸福,徐妈妈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儿子徐伊万中,她也尝试着控制徐伊万的一切,可能“控制”这点在影片中展现并不是特别明显。源自于徐伊万并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四十岁的中年人。


她尝试着把小番茄一个个塞进徐伊万的嘴里,而徐伊万对此的反抗是偷偷把小番茄一个个扔到火车外。


《囧妈》评分低?那是你没看懂导演徐峥的苦心


前面的四十年,徐伊万没有反抗过,这才是亲子关系中的悲哀。


徐伊万与张璐:不幸的亲密关系代际传承


作为亲密关系中的婚姻关系是很容易在子女之间得到传承。徐伊万和张璐的婚姻关系正是心理学中的代际传承。


徐伊万和张璐,这段破裂的婚姻中,有爱情么?


答案是必然的,要不然徐伊万这个事务繁忙的商人不会专门给正处于离婚阶段的妻子修台灯。


可是作为付出方的徐伊万并不知晓张璐是否想要作为一个被授予方。徐伊万以为妻子最喜欢的台灯,妻子从来没有喜欢过。


《囧妈》评分低?那是你没看懂导演徐峥的苦心


也就是说在徐伊万并没有得到这段婚姻中的双向反馈。他没有去问对方是否喜欢,是否想要,就去做决定。看起来比较浅淡,但实际上也是“控制”的一种。


所以在徐伊万对妈妈说出我不是你幻想中的儿子之前,张璐也对徐伊万说过:“我不是你幻想中的妻子。都这么多年了,你难道不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囧妈》评分低?那是你没看懂导演徐峥的苦心

从影片中,也可以看出来,张璐和徐伊万的处事风格是完全不一致的。


  • 张璐条理清晰严谨,徐伊万丢三落四,临走前护照扔哪儿了都不知道。
  • 张璐言行谨慎,而徐伊万宁可免费转让暖霸的使用权,也不让张璐得到国外的机会。


这就是两人之间的差别,从精神分析上看,徐伊万试图将所有事情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他去问妻子的归处。可是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


代际传承的亲密关系是防不胜防的,可能徐伊万也未曾意识到自己从不沟通的感情给妻子带来这么大的负担。


在父母的亲密关系中,徐伊万没有学会爱是接纳和尊重,所以在和徐璐的夫妻关系中,他不能够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在妻子打算断绝关系前夕,才透露自己实际上所有举动都是因为自己还爱,不愿意离婚。


不会建立亲密关系的孩子,必定有一对亲密关系不妥的父母。


这是亲密关系不断循环的“咒语”,我们的试图“独立”的声音不曾被人听见,最终我们也看不见别人的独立的呐喊。


结语:


《囧妈》从一开始的隐忍不发,到中途冲突的撕裂,这个过程走得很不容易,也是无数个伊万难以去做的社会现实。


在影片的最终,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圆满。


伊万带着妈妈圆了她的梦想,千辛万苦下徐妈妈卢小花这次没有迟到,在莫斯科红星大剧院实现了主唱的梦。从影片开始到影片结束,始至终的这条公路之行的主线没有差错,得到了圆满。


《囧妈》评分低?那是你没看懂导演徐峥的苦心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从聚焦儿子伊万的婚姻生子,到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圆梦而努力,这是徐妈妈卢小花人格独立的过程。


所幸亲子关系上,也在结尾得到了圆满,伊万知道了妈妈维系家庭的不容易,徐妈妈也松口说不介意儿子要不要孩子。


但《囧妈》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大团圆结局,哪怕是伊万最终吐露真心,迟到的婚姻亲密关系终归还是迟到了。


《囧妈》的豆瓣评分看上去不太理想,但并不妨碍徐峥导演在这部片子里所下的苦心。


有些人,会等,有的关系,却难以重圆,这就是人生囧途吧。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