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裡南門村產業扶貧“輸血”變“造血”

南昌新聞網訊 曾經的“十三五”省級貧困村灣裡區太平鎮南門村,在扶貧工作的開展下,村容村貌發生了“美麗蝶變”,乾淨、整潔,處處是風景,並逐漸被打造成為村莊秀美、村民幸福的秀美鄉村。

南門村共有住戶96戶,430人,扶貧工作開展以前,低保戶有4戶13人,建檔立卡貧困戶3戶9人。造成貧困的原因主要是地理位置偏,交通條件差,只有一條1.8公里4米寬的環山水泥路。村裡能用來耕作的土地資源非常匱乏,人均不到3分地,村裡80%以上的村民都外出務工、經商。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為零,無任何集體經濟收入。

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市政公用集團選派第一書記及駐村工作隊來到南門村掛點幫扶,因村、因戶施策,緊緊圍繞“基礎設施、民生改善、產業發展”三條主線,駐村開展幫扶工作,著力實現了整村推進的貧困村基礎設施改善,特色產業發展,貧困戶收入增加,村集體實現“造血”功能。

“2017年9月,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灣裡區太平鎮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兩年多駐村工作一晃而過,在各級黨委政府及派出單位市政公用集團的指導和幫助下,於2017年順利完成貧困村的脫貧摘帽,2018年完成全部貧困戶脫貧的任務。”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胡四維表示。

村裡從哪些方面將脫貧的路走通了?首先從黨建切入。村黨支部嚴格按照組織要求開展“三會一課”及黨員活動日,駐村“第一書記”帶頭上黨課。成立黨員志願服務隊,在家黨員對接一戶貧困戶、負責一個項目、抓好一片環境包乾,狠抓黨風廉政建設,設計並製作了“南門村幹部每日工作清單”,明確了工作任務,杜絕了村幹部“怕慢假庸散”現象的出現。

同時,將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擺在突出位置。2019年村裡完成產業道路安保設施建設、進村公路會車點建設、塗家壠至太公堖道路建設3個扶貧項目建設,經過重新規劃和改造,曾經髒、亂、差的南門現在乾淨、整潔,處處是風景,基本實現了村內路燈亮起來,道路兩旁綠起來,整個環境好起來的目標。

輸血變造血。南門村扶產業引項目,富民項目落地生根。因地制宜開發南門生態及旅遊資源,成立了南昌市灣裡區潘頭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將市委組織部下撥的30萬元扶持貧困村產業發展的引導資金投入“世外桃源”產業種植果樹,每年可以獲得3萬元的穩定產業受益分紅。2019年舉辦了“賞花節”、“採摘節”等節慶活動,吸引了大量灣裡及南昌周邊遊客,為南門發展休閒觀光產業奠定了基礎。與梅嶺旅遊公司合作,開發獻忠水庫周邊旅遊資源,每年可獲得10至15萬元左右的旅遊分紅。30KW光伏村站經多方協調現已建成併網,每年為村集體帶來1萬至3萬元左右的發電收入。

此外,村裡加大對貧困戶的精準幫扶力度,實施就業、產業、光伏、教育、醫療、金融、社會救助等幫扶措施全覆蓋。

“有一定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安排公益性崗位,擔任村護林員、保潔員;有完全勞動力的鼓勵並幫助外出就業。在‘世外桃源’產業項目上設立了黨建扶貧基地,貧困戶可以作為‘扶貧基地’的簽約員工,按日結算零散務工,從事除草、採摘、護園等工作。”胡四維介紹說。經過一系列的精準幫扶措施,2019年貧困戶收入顯著提高,貧困戶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2800元提高到18200元,3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新年期間,幫扶單位南昌市政公用集團給村裡送來了米、油、板鴨等慰問品和節日的問候。簡疊英、李火根、龔聲旭等村裡的貧困戶接過物品連聲表達感謝。此次,南昌市政公用集團還向村裡捐贈了書籍。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希望南門村在第三任扶貧書記的協助下,穩固當前脫貧成果,提高脫貧質量,結合南門生態優勢發展休閒觀光農業、民宿、農家樂等產業項目,讓南門真正成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秀美鄉村。”(全媒體記者 徐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