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偶像劇,為什麼只有內地的遭唾棄(2)


說完第一篇歐美劇和臺灣劇,現在繼續說下"一切為了愛"的韓國偶像劇。

韓國的愛情電影常遭遇滑鐵盧,不知用多少爛片墊底才能拍出一部《82年生的金智英》這種直擊人心的影片;卻在小屏幕上大放異彩,打出了東南亞的半壁江山。

和歐美劇難以準確定義偶像劇概念的情況截然相反,韓劇除了類似《熔爐》、《新世界》、《小委託人》的嚴肅題材外,無處不戀愛,無處不猝不及防地扔觀眾一臉甜甜的狗糧。


三、韓國篇

花樣百出的夢幻式戀愛

具體怎麼形容呢?

主角的身份,從活了1000年的鬼怪、400年的酒店老闆娘、甚至漫畫裡不重要的配角,都可以來一場說談就談的戀愛。其所涉獵的領域中,類似《天空之城》、《太陽的後裔》這樣的校園職場劇,編劇們早已駕輕就熟,《夜行書生》、《德魯納酒店》神怪劇的天馬行空更不在話下。

而他們有更曠闊的野心和奇思妙想,由此催生了《W兩個世界》、《他人即地獄》、《偶然發現的一天》等非正常人類集結地的偶像劇。

<strong>簡而言之,一句話:萬物皆可戀。

現在的國產劇也以此為標杆大行其道,非但不能"青出於藍勝於藍",還整得"畫虎不成反類犬"。

爛劇頻出的附加傷害,就是拖死一批演技派口碑崩壞。


明明製作經費不多,韓劇的制勝法寶是什麼?

偶像劇代表:《王在相愛》《陷入純情》

都是偶像劇,為什麼只有內地的遭唾棄(2)

《王在相愛》:古裝、宮廷、豆瓣6.6分及格劇

《陷入純情》:現代、職場、豆瓣8.7分精品劇


為什麼把這兩部劇放在一起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先說《王在相愛》。

高麗王、皇家侍衛、貴族女三個人間青梅竹馬的感情,識於微時,而歷經世事沉浮,最終各得其所的故事。

這劇在總體制作上,只能算靠顏值撐起整劇,用梗老套情節馬馬虎虎,勉強過得去的水平。而且它的起點是7.5分,之所以掉到現在的位置,主要是因為韓劇的通病:爛尾。

不過,也是少數女主和男二在一起,卻令人覺得順理成章的偶像劇。


<strong>最讓人欣賞的是它的劇名和敘事角度。

整劇用"王"這一奇特而細膩的視角來解析感情線。比如第二集中關於女主參加擊球比賽的條件,王和侍衛坐在廊下看女主跟球隊協商去山裡拿酒。

都是偶像劇,為什麼只有內地的遭唾棄(2)

都是偶像劇,為什麼只有內地的遭唾棄(2)

戀愛線緊緊圍繞王所參與的事件進行推進,雖然廊下有2個人,但是鏡頭明顯是順著王的目光去看女主的。

在這段感情中:

王是積極進取的開拓者,性格外露善於表現,但對愛的表達像初級生,不懂得如何走進女主內心。

侍衛則從小承擔守護的職責,雖沉默居多,但心思縝密實用技能強,對女主付出潤物細無聲。

關鍵在於女主的性格,表面大大咧咧,實則隱忍倔強又脆弱,表裡反差強烈。

這麼一說,3人的相處模式是不是很像《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齊衡、顧廷燁、盛明蘭?

不同的是,在劇情間歇不斷穿插王的獨白,如潺潺流水,一點一點表達對女主加深的喜愛。

都是偶像劇,為什麼只有內地的遭唾棄(2)

其所思所想,恰如全程旁觀著自己喜歡的人和別人戀愛的糾結情緒。從最初求而不得的悲憤與無奈,同時夾雜著不忍傷害和"想讓你幸福"的期盼,到最終的豁達與釋然,如此衝突而反覆地呈現在角色情感之中。

王的"相愛",實際意義是學習如何正確地去愛,成為夫子說的"人家開心,我才開心的人"。

他讓觀眾看到3個人的情感糾葛,同時也代替觀眾去見證女主和男二的愛情。既是三角關係中的當事者,亦能不時跳出來成為旁觀者,通過回憶去觀察和描述對其他2人的感受。

<strong>懂得放手和守護,讓所愛之人真正得到幸福,是王領悟到的愛情真諦。

王的地位和處境,我們沒有。

心悅一人,由TA的一舉一動隨意操控著內心起伏 —— 我們有。

這份難以宣之於口的情愫,並不僅僅是王的,也屬於天下所有的悲戀者。


接著說說《陷入純情》。

<strong>儘管它跳不出霸道總裁的設定,卻也正確示範了什麼叫"三觀洗腦"模式。

男主是心狠手辣聞風喪膽的企業收購專家,女主是目標企業的高級會長秘書。一個圈子裡的人,算來計去都是舊相識。在男主抓著女主當籌碼,並用錢有效離間了投資人的戰友情後,女主前半生單純的小美好也被破會殆盡了。

一個是獵人,一個是獵物。能連接兩者的繩索,除了仇恨之外,還有食物鏈法則。

所幸女主也不全然是無知的小白,能在大企業做到秘書室負責人的位置,沒兩把刷子可還行?男主剛開始甚至有種"寧我負天下人,不能天下人負我"的孤傲。

刨去恩怨情仇,單從人設性格上看,男女主是互補型的。

但是本劇的職場鬥爭融合男女主的情感相當緊湊,整體節奏非但絲毫不拖沓,甚至直接到戳心。

第一集裡男主的回憶,寥寥幾筆就交代清楚幼年的家庭遭遇,以及和女主偶然想見的契機。順著這段回憶再來看男主的行為模式,突然之間就對男主厭惡不起來了。

直到他說出這句話,更是戳中人心的軟肋。

都是偶像劇,為什麼只有內地的遭唾棄(2)

這句話是男主接受心臟移植手術之前說的,和後面的企業內鬼李理事的"這不是個公平旋轉的社會"有某種微妙的前後呼應。雖然兩人索求目的不同,但某一時刻對人生的感悟是有共性的。

<strong>韓劇的一大特色,就是角色總在不經意間說出人生哲理的金句,明明帶著負能量,又令人找不出反駁的理由。

原因是:它完全是基於客觀事實和普世道德觀,借角色之口對所處境遇的有感而發。

臺詞設計是為了嵌入角色心態的順勢而為,而非拗人設的強行插入。這種緊貼人物情緒起伏的臺詞,隨著後來男女主的相愛,變得越發動人。

都是偶像劇,為什麼只有內地的遭唾棄(2)

男主一開始就是鋼直的復仇使者,而手術後就像打了"英雄柔情"的補丁。

從一開始莫名其妙出現無法解釋的怪異行為,新的截然不同的小愛好,由不能自控到逐漸適應,最後為愛相互融合。

完整了人格的男主: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甚至到後期,2人得知移植手術真相後的震驚、懷疑和糾結,都是順應合理劇情作出的真切反應。

當男主對著女主離去的背影,撕心離肺地喊出"活著不是我的錯,可是,可是為什麼我要失去你啊!"時,讓多少在愛中沉浮的傷心人,有無可名狀的悲慟。

心臟移植手術的病痛經歷,不是所有人都能體會。

但無論是分手還是天人永隔,痛失愛人心碎不可自拔的心情,愛過的人都有體會。

戀愛,是正確表達情緒的學問。

如何寫出真實又動人的戀愛,是對編劇共情力的考驗,也是韓劇的魅力所在。


"爛"是概率問題,"爛法"是技術問題

韓劇到了後期也常出現爛尾,或者內容過於老套而導致整劇的分數被拉低。可是,起碼在前半段觀眾是很享受的。

可是國產偶像劇,似乎是和衣食父母有仇的養子似的,從開頭幾集就奔著辣眼的小目標而去,一直辣到大家忍不了棄劇為止,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更何況,韓劇中的支撐感情線的人物三觀,也是完勝國產的一大要素。


韓劇的戀愛觀值得借鑑和深思

不止以上提到的兩部劇,在韓劇中除了"三大法寶"外,<strong>還有用到吐血的老梗,就是青梅竹馬的初戀。

無論是多麼成熟的男女之愛,一旦碰上的反轉和回憶鏡頭,總是脫不開孩提時代的交集。

為了增加戲劇性的衝突感,編劇往往偏好將主角們設定成幼年不幸的孤兒,或坎坷的青春期。在此基礎上,主角間甜甜的互動和曖昧,才更易戳中觀眾的軟肋。

<strong>但"總角之交"的情節,並不只是功能性的背景提示,更多的是形成角色言行的重要前提。從它所反映出的,是原生家庭的變故,或年少時的特殊經歷,對角色成年後的為人處世和對事物反應態度的整體影響力,是導致角色在事件中所採取的言行的補充因素。

包括戀愛中的感情立場,產生矛盾時的心理掙扎,和最終做出的行為等,都來源於自身成長的環境所致。

而且,女性角色並不完全孱弱無力。她們人格獨立、性格柔中帶剛,有男權領域中所不具備的閃光點,因此才能在偶像劇中頻頻出彩,並和男性角色在人設上旗鼓相當,分庭抗禮。

說白了,青梅竹馬初戀梗,歸根到底,是為了樹立當前角色的形象做鋪墊和服務的。

<strong>且大部分偶像劇的戀愛觀,乃至三觀都非、常、正!!

韓劇給我最大的體會,即是讓女性學會如何拒絕不正確的人事物,尋找真正適合自己的正確的戀愛與人生。

都是偶像劇,為什麼只有內地的遭唾棄(2)

願天下痴情人,都能不為愛所苦,找到對的人相伴一生。


【今天就到這裡,下一篇,繼續!】


都是偶像劇,為什麼只有內地的遭唾棄(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