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該如何做到尊重孩子?

蔣顯禮


有這樣一篇有趣的微小說,講到一個孩子從學校裡拿了成績單回家,他低著頭很不好意思的告訴爸爸,他數學拿了零分,語文也只拿了一分。

爸爸看到成績單之後,很久都不說話,還是在心裡就想,爸爸會不會罵他呢!然而爸爸說出一句話,他說“孩子啊,我看你比較偏文科。”

其實要是正常看起來,這孩子真的考得很差很差,但是這個父親卻非常幽默,指出了孩子語文比數學還多一分的事實,並且說比較起來,孩子比較偏文科。

當然這只是我看到的一個小笑話跟大家分享一下,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就是當我們的孩子有些事情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不要一味的去指責他,而是要去看到他某一些閃光點去鼓勵,並具體的指出他的優點,這樣子孩子的慢慢就有自己的成就感。

平時看到孩子,看到孩子的優缺點,適當的批評,多鼓勵。比如我們的孩子經常是我們導火線,幾天就會讓人氣一次,可是真的生氣的時候,你就一味的指著他有用嗎?我們不如講出事實的本身,然後跟他講,唉,接下來我們要怎麼做,引發他去反思,我覺得尊重事實,便是最大的尊重孩子。

市面上講這些親子溝通的非常多,但我覺得總結的一句就是告訴孩子你的底線是什麼?和善而堅定的告訴他什麼是可以的,什麼是不可以的,在可以的範圍內讓他自己去發揮就好了,多看見孩子,多高效陪伴,如此,你跟孩子的關係肯定會很不錯的。



兒科醫生雨滴


不久前,孩子所在的學校要舉行運動會,老師讓他們積極報名。孩子跳繩還可以,所以就報了跳繩項目。但是學校要求每人報兩項,還要報什麼呢?她猶豫不決。

那天放學後我接孩子回家。路上她試探性地跟我說:“媽媽,老師給我報了800米。”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才上3年級,這麼長的距離她能跑下來嗎?

我問她:“你知道800米有多長嗎?”

“我知道啊,跑800米要繞操場跑4圈。”

“你跑過嗎?”

“沒有,上體育課的時候我們最多跑2圈。”

“那你怎麼沒和老師說你沒跑過,也許跑不下來呢?你可要好好想想了。這樣吧,你先和我去拿快遞,回家以後我和老師說說讓你改跑200米或400米吧。”孩子沒出聲。

真巧,我們路上碰上孩子的班主任。我停下車子跟老師說了情況,大致意思是孩子沒有跑過800米,我擔心她跑不下來,能換的話就給換個短跑項目。老師對我笑了笑,和藹地問坐車後面的孩子:“蘭蘭,你是想試試800米呢,還是讓我給你改個項目?”

沒想到孩子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我試試吧。“我聽了好無奈。

拿了快遞迴家,孩子這樣對我說:”媽媽,你和爸爸的態度截然不同。“

”爸爸聽了我要跑800米,對我說他上學的時候 也跑過,要我好好跑。可是你卻.........."我聽了之後開始有些思索。

從那晚開始,每天吃完晚飯休息一會後,孩子便開始了她的“魔鬼訓練”:圍著我們小區跑。開始她是跑一圈走一圈,到後來是一氣跑完8圈。

運動會結束了,孩子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跳繩第二名,800米第四名。沒想到她跑完以後一點也沒覺得累,回家後對我說:“媽媽,最後一圈老師沒有吹哨提示,我還以為是第三圈,想到最後一圈再發力衝個第一呢,結果晚了。”

這件事給了我很深的觸動。很多時候我們都喜歡替孩子作決定,不肯放手讓他自己做主。可是,不試一試怎麼會知道結果呢?就如同這一次,如果當初老師聽了我的話給孩子換了項目,結果會完全不同。其實,若你尊重孩子的決定,他會因此成自我約束,追求自我提高的意識,進而取得進步並獲得成就感和責任感,這對孩子的一生非常重要。


小唐開飯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他們明白的越來越多,需求也越來越多,他們渴望自由,平等和尊重。

偷看孩子的日記是爸爸媽媽們經常會做的事情,公務員菲菲也不例外。孩子今年已經8歲了,由於年齡的增長開始變的有些不一樣,比如孩子的房間不希望媽媽不敲門就進去,打掃衛生的時候總是東翻西翻的。孩子經常會鬧著脾氣跟媽媽說不可以,甚至會吵架,於是媽媽就想知道是不是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呢?她悄悄的進入女兒的房間,剛一打開日記本,就被女兒發現了,爭吵之下,媽媽答應再也不會偷看女兒的東西。

在我看來,面對女兒的變化,我一定不會選擇偷看日記,因為這樣不僅會影響兩人之間的關係,更是對孩子的不尊重。

父母對孩子不尊重,意味著你們矛盾的開始。孩子會和父母關係不融洽,既是因為孩子內心存在誤解,也是爸爸媽媽們的一些行為引起的結果,不尊重孩子就是其中之一。隨意的翻看孩子的東西、為孩子做出各種決定,這些行為都會讓他覺得家長不尊重他,他沒有人生自我,所以會和父母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父母對孩子不尊重,會讓孩子的性格發生變化。研究表明,父母長期對孩子的天性進行壓制的情況下,通常會出現耐心差,脾氣暴的情況。因為父母不尊重孩子就勢必引起矛盾,父母興許能就事論事,但是孩子不能,他會將爭吵中的情緒帶入生活,影響其性格的形成。

那麼家長該如何尊重孩子呢?

1.禁止在公共場合打罵孩子

生而為人,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家長隨意的在公共場合裡打罵孩子,會讓孩子無地自容,對他的心理造成傷害。

2.善於傾聽孩子的想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家長尊重孩子的表現之一就在於傾聽,讓孩子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在孩子看來是一件得意和舒服的事情。

3.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愛好是不分好壞的,父母只有尊重了孩子的興趣愛好,才能給予孩子信心,讓孩子體會到被尊重的感覺。

4.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和自由

孩子總有一天需要自己面對生活,所以他們需要培養獨立面對的能力和方式,自由和空間不僅能夠帶給他們成就感和快樂,也能增進親子關係。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自己,孩子只有在父母的尊重下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希望這篇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

朗朗育兒課堂


看看這個是不是很有趣!

和女兒的幾次有趣的對話!

和女兒一起完成一篇家庭作業,覺得很有意思,挺好玩的,就先秀一下,哈哈!

先把最終的結果展示一下,呵呵,畫完之後,我在幾個特別要好的朋友群裡顯擺了一下,得到了好多好評,有說好形象的,有說好溫馨的,還有說你太有才了,哈哈,我心裡別提多美了。

這是我女兒幼兒園的一個發下來的一個家庭作業,我和我女兒一起完成的。開始畫的時候,我就問女兒,寶寶你最喜歡什麼啊,女兒就說好想要個小弟弟。原因的就是我弟弟去年年底的時候又生了一個小男孩,我女兒可喜歡了,天天都想要個小弟弟),前一段時間去高中同學家裡玩,這個同學也是剛生了二胎,是個小弟弟,女兒又是很喜歡。就愛逗小朋友玩,開心的不得了!

於是我們就開始先畫了一個小弟弟,說曦曦想要個小弟弟。喜歡爸爸什麼呢,就喜歡爸爸畫畫。然後又把曦曦,我,我老婆,我爸爸。我們一家人都畫了上去,我老婆那天出差了,我就拍照彙報給我老婆,結果我老婆說,有點走題了,最後就補充了一個向日葵在那裡。畫完之後,我和女兒,我老婆,我爸爸,我們一家人都開心壞了,分享給朋友看,也是一件極為得意的事情。

記得有一次我那天有事休息了一天,早晨就送女兒去幼兒園!當天夜裡下了雨,還颳了風,地上落了好多黃色的樹葉,女兒就說:“爸爸,為什麼這麼多的樹葉啊?”我說:“昨天晚上下雨了,所以有很多黃色的樹葉!”女兒就接著問:“為什麼樹葉要掉下來呢?”我想了一下說:“因為樹葉掉下來之後,在樹根的旁邊,慢慢的就為了大樹更好的成長提供養料啊”,我就想起了龔自珍的那兩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說:“爸爸,教你一首詩吧?”,女兒說:“好啊好啊”,然後我就在去幼兒園的路上叫女兒好多篇“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雖然到幼兒園的時候,還沒有完全學會,因為我家到幼兒園太近了就幾百米的距離,但是女兒還是高興壞了!

我女兒很喜歡一些小花什麼的,家裡有時候就搞一些花來!因為家裡的有一個放在餐桌上的花瓶裡插了三朵花,有兩朵已經謝了,我女兒就我問我,“爸爸,爸爸,這花都謝了。”我就說,“是啊,花是要謝的啊!”女兒不死心,接著問,“那爸爸花為什麼會謝呢?”我就說,“花謝啊,是因為,花謝了才能長出種子來,長出了種子,才能長出更多的花來,所以花不謝的話,就長不出種子,也長不出更多的花了啊!”女兒似懂非懂的說,“原來是這樣啊!”。女兒就接著問,“那小魚為什麼會死呢?”因為我女兒喜歡小動物,我們就給女兒養了幾條小金魚,養了一支烏龜!這個還真不好回答:“我就說,是因為小魚想他們的媽媽了,他們的媽媽在天堂裡面,所以,小魚也要去天堂裡去找他們的媽媽啊!”

其實帶孩子,我覺得就是這樣,小孩子需要最多的呢其實就是陪伴,父母通過與小孩子在一起,通過一些言傳身教的事情做給小孩看。小孩做錯的時候給他講道理,講道理不聽的時候就要揍了,而且必須揍,當然儘量不要到揍的地步。這樣對小孩子的性格養成和身心健康的發展是特別好的。

記得有一年的春晚就是講留守兒童的,當時我看到是哭的稀里嘩啦的,小孩子在家沒有父母照顧真的是太可憐了。小朋友就說自己最大的願望就是,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其他什麼都沒有,就是和爸爸媽媽在一起!

父母其實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這是孩子的性格和品德養成的最關鍵時期,有了父母的陪伴,小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才能得到好的發展,將來也最有可能成為一個至少對社會有用的人,他以後也會將你培養他的這種方式或過程來傳遞給他的孩子,一代代的傳下去,其實這也就是家風了。好的家風使能夠讓一個家裡代代出英才的,比如曾國藩的家風,這一百多年以來,每一代都有很牛逼的人物,科學家,各行各業的精英。

有時候我女兒就拍著媽媽的肚子說,你肚子裡是不是有個小寶寶啊,可好玩了。有一次他就問我,說,爸爸你肚子裡面有沒有小寶寶啊,我靈機一動就說,爸爸肚子裡面也有小寶寶,他就接著問那媽媽肚子裡有沒有小寶寶呢,我就說媽媽肚子裡也有小寶寶。爸爸肚子裡的小寶寶要和媽媽肚子裡的小寶寶在一起才能長成一個像你這樣的小寶寶,爸爸自己的小寶寶和媽媽自己的小寶寶都不能自己長成和你一樣的小寶寶。我女兒聽著似懂非懂,開心極了。

其實我覺得家庭教育就是這樣,可以通過一種“曲”的形式,來教育小孩子,這樣也能讓小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在一起才是最好的,才是幸福的。

比如還有一次,我們出去玩,我們和女兒開玩笑,我說爸爸給你找一個新媽媽好不好,女兒就說,我不要新媽媽,我就是要舊媽媽。那他媽媽又問,媽媽給你找一個新爸爸好不好呢,女兒有說,不好不好。其實小孩子是知道的,他們都懂得,他們也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就是最好的,其他的都不是,爸爸也媽媽也要在一起,這樣才是幸福的。

囉囉嗦嗦說了這麼多,今天看到頭條上有一個問題,說什麼是言傳身教,我想了一下,就說說我的想法:

小孩的最大的學習方法就是模仿:

1、學習說話是模仿,聽大人、父母的話多了就慢慢的學習的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以及慢慢的說其他的話!

2、學習走路也是模仿的,看著大人走路,他要模仿者學習走路,甚至跑步,跳躍等等,都是模仿來的!

3、看動畫面後,小孩會模仿動畫片裡面的人物的說話,動作,甚至不雅舉動!不好的話語!

4、父母相愛,和睦,小孩會很開心,學會愛護爸爸媽媽!父母天天吵架,孩子就會陷入孤獨和焦慮,害怕,恐懼!甚至哭鬧!逐漸的會形成孩子的性格!這也就逐漸的決定了孩子的命運!

5、父母孝敬爺爺奶奶,孩子看到,會學習著愛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父母不孝敬爺爺奶奶,孩子看到,同樣會不孝敬爸爸媽媽!

6、父母背後說親戚、朋友的壞話,小孩也會學習的說爸爸媽媽,同學,其他小朋友的壞話!父母背後說親戚朋友的好話,小孩也會學習著說同學和其他小朋友的好話!不會老是抱怨別人的壞處!也會想起別人的好處!!

這些都是言傳身教!

你帶小孩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也可以分享一下

言傳身教,你是怎麼看的呢?



鵬程日誌


要問尊重對孩子來說重要嗎?答案一定是肯定的。作為父母特別是新時代的父母,更應該時刻把自己的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有精神意志的生命體,去對待,去尊重!而不要一味地藉口孩子還小,吃好喝好就行,他的思想見解可以忽視。


在這裡筆者就要講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了,就是我一個鄰居家的兒子,今年已經大學畢業工作了,可是父母對他的精神意志包括生活的管控,還是讓常人無法想象的。你像這個孩子雖然不小了,可是自己的衣服包括小到襪子內褲都得由他的母親給買,而他的母親我平時喊她嬸子,也很篤定的認為他的兒子還小,買東西這種大事他是不能做的,萬一買貴了怎麼辦?萬一錢丟了怎麼辦?而她這個兒子也由於習慣了父母的一切事無鉅細的安排,變得做事唯唯諾諾,缺乏自信,又依賴心理很強。我想這就是父母不尊重孩子個性發展和獨立意識培養的最悲哀的例子了,也是一個妥妥的媽寶男養成的例子。

父母給予孩子的尊重,對一個孩子成長來說是很重要的。這種尊重我想應該從孩子嬰兒時期就應該有了,家長要意識到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他是一個有生命有意識的獨立個體。那種傳統觀念中家長要在孩子中樹立權威形象的觀念,我認為大可不必要。父母適當放低姿態,遇到事與孩子一起平等交流,共同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這樣更有助於孩子能力的培養,增強孩子的自信,同時孩子也會更加信賴父母,有事情和父母商談,也能一定程度上減輕青春期叛逆的心理!你像前兩天說謊稱乘公交車遭尾隨性侵懷孕的女孩,我想她的家庭在平時親子關係的相處中,父母和孩子之間就沒有能很友好的交流,造成孩子一系列的問題。

現在社會我們大都一個孩子,所以怎樣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健全人格的人,是我們做父母的義不容辭的責任,而這其中對孩子的最起碼的尊重是必須的!


有情懷的熊寶媽


相信每一位家長對待孩子都是十分疼愛的,不管家庭條件優與差,都會想方設法去滿足孩子們的物質需求。但真正意義上去尊重孩子,使孩子處處都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卻很難完全做到。

所謂“尊重”就是指無論孩子說什麼話都要耐心地聽,無論提出什麼問題都要用適合孩子能理解的語言去回答,並且還要鼓勵孩子多問、多想。從而達到對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於孩子做什麼事,更應該去細心觀察,要引導孩子愛動手做事,養成勤勞、大膽做事的習慣。但不能縱容孩子去做壞事。

如果孩子們在家裡不小心把什麼東西搞壞,或者把事給做砸了,家長應該有理智地對待,尋求解決的辦法,決不可嚴厲地責備,甚止動手打罵。


很多家長都是望子成龍心切,在學習上給孩子施加壓力。除了正常的補習功課,還要額外增添許多家庭作業,搞得孩子身心疲憊。甚止逼迫著,打罵著讓其完成,這樣不僅激不起孩子愛學的興趣,反而創造孩子們產生厭學情緒。

有些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沒有采取啟發誘導式,直接用注入式或乾脆把答案說來讓其不加思索地去照抄。問題是解決了,但孩子根本不知道其然,更弄不懂其所以然。

有時候,還會出現一些家長由於忙於它事,當孩子糾正錯題或不懂的題詢問時,把孩子支配給找他的同學們去詢問,就會造成其他同學替完成作業的現象。當看到孩子在學校成績好時滿面笑容,成績一旦下降就發脾氣,久而久之造成孩子說假話欺騙家長的習慣。

總之,教育孩子是多方面的,孩子的成才不僅取決於學校,還與家庭的教養有緊密的聯繫。因此,對孩子的培育必須從多方面入手,不只單純關注學習文化,還要教他們學會做人、做事,講道德修養,講文明禮貌。要做到這些,家長只有賦予行動,以身示範才能收到預期的結果。尤其是同孩子在一起的場合裡不同於孩子不在的場合,自己的言行舉動都不能隨便放肆。身教重於嚴教,只有從真正意義上尊重孩子,讓他們有健康的心靈,打造出適宜他們成長的良好環境,才真正做到了對孩子的關愛。






粼水映摯緣


家長對孩子的尊重非常重要!但是傳統意識中,總是談孩子對父母、長輩的尊重,忽略了孩子對尊重的需要。

不同的年齡段,孩子對尊重的需要是不同的,總的趨勢是:越長大就越強烈。


在小學階段,這種需要並不強烈,家長只需要多聽孩子說,就已經是尊重了。若是再能肯定孩子正確的想法和做法,他必定會感到非常高興。

到了初中階段,這時期最微妙,孩子處在青春期發育時期,會有強烈的自主意識,常常不願意聽父母的安排,甚至你說東他偏往西,反著來幹。他會認為自己已經是大人了,可父母偏偏還認為他是屁事不懂的小孩,逆反期就是這麼來的。

只要不是原則問題,父母都儘量讚許、肯定,然後再引導,孩子得到父母的尊重,孩子就願意多和父母說自己的事情,只要有交流就不擔心孩子會逆反,偶爾次把發脾氣也是正常。


到了高中階段,會有自己的見解,當孩子在說的時候,千萬千萬不要“不以為然”,更不要一句話塞死,留給孩子高談闊論的時間,父母的這份耐心必須要有,把他當做大人看待,這是對孩子最好的尊重。

祝您愉快!


南山劉向雄


無論孩子年齡多小,孩子都是有人格和自尊的獨立個體,作為父母,我們都應該尊重孩子,相信這是絕大多數家長的共識。不過,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家長卻有意無意的在傷害孩子的人格和自尊,給孩子造成深遠的心理影響,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做到尊重孩子呢?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反思一下,為什麼很多父母不尊重自己的孩子?

哪些行為是不尊重孩子的典型做法?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父母的很多做法對孩子的尊嚴和人格造成了不小的傷害,以下這些做法非常不可取。

一、隨意的訓斥、打罵孩子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要求高,孩子的表現稍不如自己的心意,犯了錯誤,就喜歡對孩子進行訓斥,打罵孩子,侮辱孩子的人格,而且不少家長因為工作辛苦,情緒不好,或者處於生氣的狀態的時候,習慣性的遷怒於孩子,讓孩子受到無端的責罵,只為了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

二、強硬的要求孩子服從命令

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年紀小,不懂事,不會有多少有意義有價值的想法,為了孩子好,自己給孩子拿主意,提要求,規定孩子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該上什麼興趣班,不該玩哪些,不管孩子願意不願意,強迫孩子按自己的想法來,剝奪了孩子選擇的自由。

三、隨意的干預中斷孩子在做的事情

這也是很多家長經常犯的錯,孩子在專注的玩耍、寫作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家長因為自己的主觀意願,強行干預打斷孩子在做的事情。

四、對孩子的想法進行隨意的否定,不聽取孩子的意見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想法太幼稚,不可取,絲毫不考慮孩子的思維意識是一個逐漸成長髮展的過程,對孩子的意願訴求和想法進行隨意的否定,甚至嘲諷,這樣的做法,會導致孩子變得自卑、內向。

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原因是什麼?

父母不尊重孩子,根源都在父母身上,通常有這麼幾方面的原因。

一、家長的權威意識

作為父母,多少都會在孩子面前保持一定的權威性,不管是為了管教孩子,還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和家庭地位,這種樹立權威的的訴求,會導致很多父母在對待孩子的時候,出現以強凜弱的情況。

二、對掌控感、控制慾的追求

客觀的說,每個人都有對掌控慾望的追求,在無法對其他的事務進行足夠的控制的情況下,孩子成了最有效的受控對象,控制孩子的言行舉止,讓孩子按照自己期望要求的去做,能夠有效的滿足父母的控制慾。

三、不願意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視角去思考

很多家長,因為心態、本位意識的原因,總是習慣於站在自己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忽略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心智發展的特點,不願意去感受孩子的想法,更不用說理解孩子的心態,站在孩子的視角去思考孩子的行為動機和想法了,不能做到跟孩子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四、“原生家庭”的影響深遠

原生家庭的影響,往往是被大多數人所忽略的。為什麼有的家長對待孩子的心態很好,而很多家長卻比較粗暴呢?除了個人素質修養的原因外,家長所處的原生家庭環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少家長在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經常遭受到自己父母的訓斥、責罵,尤其是飯桌上遭受父母的訓斥批評,這樣的經歷,在心理上形成了深深的烙印,在自己長大成年、做了父母之後,理所當然將這樣一套管教孩子的做法用在了自己孩子的身上。

得不到尊重的孩子,容易出現哪些問題?

得不到尊重的孩子,心理營養的滋潤不夠,自尊感和自信心經常受到打擊和摧殘,對孩子的心智發展有諸多負面影響。往往容易表現出自卑、內向、暴力傾向、自暴自棄、對學習和生活缺乏興趣和熱情、對待他人不夠真誠等問題,個人的價值觀更有可能趨於負面。

父母怎麼做,才算真正的尊重孩子?

作為父母,既是孩子的長輩,也應該努力讓孩子信任尊敬你,而這種尊敬,一定是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礎上的,以下這幾種做法,對於孩子而言,更容易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

一、剋制自己的脾氣,不遷怒

家庭教育的問題,根源大多在父母的心態和個人素質上,作為父母,首先要剋制好自己的脾氣和情緒,在對待孩子教育和相處的時候,不要讓自己的情緒破壞了親子的關係和氛圍,更不要對孩子遷怒。

二、就事論事的討論和批評指正,不進行人身攻擊

孩子難免會犯錯,或者表現的不如預期,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然經歷,作為父母,你應該對孩子的不足進行及時的提醒和指正,但是一定要做到就事論事,孩子什麼事情做錯了,錯在哪裡,應該怎麼做,這些都要直接跟孩子說清楚,一定要避免對孩子的品行、習慣、人格進行攻擊和侮辱,避免對孩子進行定性、貼標籤的做法。

三、跟孩子保持商量的口吻,建立平等溝通的氛圍

孩子一天天長大,自我意識會越來越強,作為家長,要捨得放下自己的權威感和家長的架子,認識到孩子對於被尊重的訴求,多跟孩子進行商量,徵求意見和想法,建立平等溝通的家庭氛圍,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感受到寬鬆、自由,才更有可能將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

四、給孩子試錯的機會

犯錯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過程,作為父母,要意識到這一點,給孩子機會,讓孩子去體驗和感受,不要剝奪孩子試錯的機會。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元寶爸爸聊育兒


要做到尊重孩子,首先從思想上認識到孩子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不是依附父母的“寄生蟲”。


亦師亦友

父母要當老師,又要扮演朋友的角色。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點沒錯,從生活經驗到學習習慣,都離不開父母的教導。

放下長輩的身架,和孩子玩在一塊兒,在玩樂中,培養出彼此信任的朋友關係。這樣親密的關係,更容易溝通交流。遇到事情時,孩子才不會藏著,願意主動找父母分析解決問題。



一、涉及到孩子的事情,都應該和他商量著辦。很多家長都不相信孩子的判斷力,總以為大人的決定是絕對正確的,孩子只要照著執行就行了。如果父母能試著把決定權交給孩子,只需要幫助他分析出做決定後,可能會出現哪些結果,讓他做出選擇。這樣不僅尊重了孩子的意願,也能鍛鍊他的分析判斷能力,執行起來也會更徹底。



二、和孩子發生衝突時,不要擺出官僚作風,一味壓制他,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可以先聽聽他的想法,他為什麼會這麼想。然後再把你對他想法的看法告訴他。如果彼此不能互相說服,那就先放下,或者求同存異。

尊重不是溺愛,要把握好這個度。聆聽孩子的表達,是對他再大的尊重。

我是女兒的玩具。


女兒的玩具


尊重孩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我們根深蒂固的誤以為孩子小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會記得。氣急敗壞之下很多父母會粗魯地拿孩子洩氣,沒完沒了的嘮叨數落,甚至以侮辱性言辭吼罵他們。

我們會要求他們無條件服從父母權威,不允許他們對父母說不,卻從不檢視自己即使身為父母老了一輩也是可能犯錯的。

我們會以愛之名越俎代庖替孩子包辦一切,破壞他們的邊界意識和獨立意識,替他們做許多本應該他們自己做的選擇和決定。

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不能忘記他們不是你的私有財產不是你的附屬,更不是你實現自己未竟夢想的工具。

首先,允許孩子表達情緒

這是教會他們辨識和尊重自己的感受最簡單的做法。

有些父母聽到孩子哭,就喝止;

看到孩子畏縮害怕,就貼上標籤膽小鬼;

看到孩子為一些大人看來很小的事傷心,會指責孩子嬌氣;

看到孩子發脾氣,不嘗試瞭解原因就懲罰他們……

時間長了他們如何接納自己?

其次,不溺愛孩子,但需要合理關注和支持

缺乏關注和支持的孩子,會逐漸封閉自己的內心,因為太小很容易歸咎於自己的錯,漸漸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自我價值感越來越低:

一開始是“找不到”父母傾訴,久而久之就不願意跟父母說,遇到精神世界的困擾只能自己摸索,喜怒哀樂均沒有陪伴沒有共鳴,孩子在日復一日的孤獨中長大。

因此這就需要家長多多關注孩子,理解孩子的需求,達到共識,才可以從真正意義上做到尊重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