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攝影大師?

無敵馬克兔


攝影界沒有幾個大師,大師是指在這行業有引領引導作用,並不是你拍的好看,作品多有名氣就是大師,在這個大師已在貶義詞的時代有幾個人配得上稱為大師啊!

我心目中A亞當斯A是一位大師,除了作品好還寫出了區域曝光法這樣的書,學攝影時最早接觸的就是他的區域曝光法。讓我明白了曝光的區別,那是膠片時代,準確的曝光必不可少,不像現在拿臺數碼相機一頓狂拍,那時不論135.120還是座機,你等一個光線和時間可能一天只能拍下一張相片,準確的曝光尤為重要,而且亞當斯的作品也是精品中的極品。

還有決定性瞬間的佈列松,提出了紀實攝影的行業標準,要知道那可是膠片手動對焦時代,說著容易做著難。




我叫珊瑚蟲


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攝影大師?


中國攝影史

世界攝影史

廣播電視編導/攝影/攝像的藝考課程教程

能夠在廣播電視編導/攝影/攝像的高考教程中出現的名字,都是很不得了的了


你好,我談談我的看法和建議:


一、在生活中,人人都是攝影大師,大家互相恭維攝影大師

這是正常的,這沒啥不妥的。

而且,按照現代藝術的一些基本理論(一些著名藝術家或者藝術理論家的認識),確實是人人都是藝術家,人人都是藝術大師,這沒有錯的了。


二、但是,能夠被寫入藝術史或者攝影史的攝影大師,確實是鳳毛麟角的

就算是某權威機構組織或者權威媒體,評選出的藝術大師或者攝影大師,也並不一定能夠被寫入藝術史或者攝影史。


三、藝術史或者攝影史的圖書/課本,這是最高的標準

我有時候也接觸藝考的考生,也給他們上過課,也有藝考的一些教程。

比如說,廣播電視編導的藝考教程,能夠在這個教程裡面被評論或者被批評的電影導演,其實都是極其幸運的了,想一想,有很多電影導演的名字都是不可能出現在這些教材裡面的了。


這還只是普通的藝考教程。

如果是《中國美術史》、《中國書法史》、《世界藝術史》、《世界攝影史》、《中國攝影史》、《世界電影史》、《中國電影史》這樣的圖書,只要名字能夠在這些書裡面出現都是很了不起的,如果某個藝術家能夠用一頁紙來專門介紹評價一下,那就更不得了的了。


綜上所述,在平時,我們自稱攝影大師,這是沒有問題的,我們互相稱呼攝影大師,也是沒有問題的。在公開場合,主辦方介紹你是攝影大師,也是沒有問題的。在媒體上,說你是攝影大師,也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最終,還是要看《世界史》、《中國攝影史》這樣的圖書上有沒有你的名字。

不管是誰來寫《世界攝影史》、《中國攝影史》,誰都不敢亂寫的,而且,在這些書上,一般來說也不會把所提到的名字都封上攝影大師的封號。


光線攝影學院


全民攝影時代,隨著數碼相機的普及,攝影的技術准入門檻又降低了,各類全國攝影大賽、國際攝影大賽五花八門,一不小心獲個“金牌獎”“銀牌獎”的,就可能成為攝影圈裡的“大師”,所以當攝影大師滿地都是的時候,就會思考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攝影大師。

1858年雷蘭德

我認為攝影大師首先是在攝影美學上開創人類自身美學審視的新高度,比如梵高的繪畫作品,現在美院畢業都可以刷出來,但是,你不是梵高,你不在那個時代人類精神的制高點上,就算你畫的比梵高再好,你也不是這個時代代表了人類精神新高度的偉大人物,你就只能是一個過時的模仿者。

曼雷:玻璃淚,1932年

比如如國內著名的攝影家郎靜山,他的攝影美學代表就是集錦攝影,攝影如畫一般的唯美,在當時國內的語境下他是第一人,所以在國內可以稱為攝影大師。

愛德華·史泰欽:面紗,1924年

以下有些國際上的攝影大師供大家參:

奧古斯特·桑德:麵點廚師,1928年

多蘿西婭·蘭格:移民母親,加利福尼亞州,1936年3月

安塞爾·亞當斯:月出,埃爾南德斯,新墨西哥州,1941年11月1日,下午4點49分20秒

羅伯特·卡帕:諾曼底,美軍在奧馬哈海灘登陸,1944年6月6日

阿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抗戰勝利日,1945年8月14日

尤金·史密斯:走向天國樂園,1946年

佈列松,雅典,希臘,1953年

威廉·克萊因:紐約,1955年

羅伯特·弗蘭克:政治集會,芝加哥,1956年

何藩:寺廟,香港,1961年

黛安·阿勃絲:樹蔭下手持玩具手雷的男孩,紐約中央公園,1962年

李·弗裡德蘭德:紐約,1966年

筱山紀信:超現實人體攝影,1970年代

查爾斯·斯韋德林德:紐約,1970年

艾略特·厄維特:紐約,1974年

深瀨昌久:鴉,日本,1986年

薩爾加多:美國阿拉斯加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布魯克斯山脈是育空河流域和北冰洋流域的分水嶺,2009年6月

哈羅德·埃傑頓:牛奶皇冠,快門時間僅為千萬分之一秒,1957年

歐文·佩恩:香菸紅唇,紐約,1961年

塞西爾·比頓:Twiggy, 1967年

皮特·特納:push,1970年

威廉·埃格爾斯頓:紅色天花板,格林伍德,密西西比州,1973年

斯蒂芬·肖爾:佛羅里達州,1977年11月17日

辛迪• 舍曼:無題96,1981年

斯蒂芬·麥凱瑞:阿富汗女孩,1984年

馬丁·帕爾:布里斯托爾,英國,1995年

安德列亞斯·古爾斯基:萊茵河,1999年

中平卓馬:Documentary,2005年


浙江賈錦新


大師一般是指在某領域或某方面造詣深、享有盛譽、德高望重且具有一定專長的人。比如學者、專家、藝術家等等。

一個人要想成為某領域的大師,必須要在自己所熟悉的領域,勤奮刻苦鑽研,有很深的研究,並取得同行公認的優秀成果或作品。想要成為大師的人,就必須對自己嚴格要求,一絲不苟,在研究和發現中注意每一個細節,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個人素養,同時要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能為社會和科學的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正所謂德高為範,一個對社會作出貢獻並被大家認可的專業人員才能被稱之為大師。大師這個稱號,並不是自己能夠考取的,而是公眾在心裡進行評判的,也不是哪個人想要就能得到的,也不是一個機構隨便可以頒發的證書,必定是某個人同時具有專業專長又德高望重,對社會貢獻突出,才能被人稱之為大師的。

大師的評判沒有很具體的標準,但是應該具備基本的幾個要素:1.首先必須學有專長,在某領域有領先的研究成果和作品。2.德高為師,要有比較高的道德情操,有社會責任感。3.造詣深厚,享有盛譽,在某領域被公知公認。

我認為以上應該是評判一個人是不是大師的基本標準吧。很多做專業研究的人都想成為自己領域的大師,但是真正能實現的卻不多。可見真正大師的稱號也不是可以隨意得到的。

但是在當下社會上也有一些人為了名利,而自詡為某某大師,也有一些機構為了個人利益吹捧某些人物為大師,在社會上進行招搖撞騙,但最終還是會被大家揭穿其醜惡嘴臉的。


拍客睿媽


專業攝影師用的攝影器材,也都是專業的。就算是普通的器材,他也能發揮出它的優勢。因為專業攝影師知道,器材就像畫筆,只是工具,不是決定作品好壞的唯一因素。業餘愛好者的攝影器材,可能也很專業,但不一定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他們更多是追求一種“擁有好器材”的快感,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至於能不能拍出好照片,則看自己的追求和修煉了。


石頭世景


好的攝影對攝影基本功就不必說了,比如:光線運用、構圖的準確,等等攝影的基礎知識;裡更多是對人物或事物刻畫、對時間和空間的記錄和表達,對內心感悟等等,大師作品對上述內容都有表現,真正的大師對整個攝影史進程有推動作用,有的是理論完善,也有的是完全創新出新的攝影體系。


陳香豫阿


1、藝術類——這一類人拍照是為了完成心中的作品,不太計較收入和成本,也不太在意被拍攝的人是否喜歡自己拍的照片,有一部分人會參加一些國內國際的藝術攝影比賽並獲獎。拍攝的東西五花八門,也很少有限制。

2、職業類——這一類人是以攝影為工作,這時分工就比較細,如新聞攝影、人物攝影、會議攝影、產品廣告攝影等,拍攝內容往往有一定的限制,如新聞攝影必須真實,大多數時候有時效性,而其他的與客戶相關的攝影門類常常要獲得客戶的認可才算成功完成。

3、職責類——更多的時候攝影師是一種職責的描述,如一大群人出去玩,只有Y君帶了一臺相機,Y君就可以聲稱:“我是今天的攝影師。”又或者單位有活動,常常也會指定某一員工為臨時的攝影師。


一鏡全景


善於捕捉瞬間的美麗

很多東西瞬間出現

在這一瞬間記得拿起相機

抓住時機




龍捲風L7696


相機背後的是人本身,而不是器材發燒友。人要有高尚的藝術情操和捕捉美的眼睛,這個是大師的靈魂,攝影就是修煉自己的精神時間和靈魂。用光找尋神的蹤影。


洛寶房車環遊世界


別人認為是大師就算!

如果你的伴侶認為你是大師,那你就是他/她心目中的大師。

在你村裡的20%的人都認可,那你在你村裡就是大師。

在商業界,在藝術界裡,的某個領域的20%的人認可,也是大師。

如果在全球範圍內有20%的人認可,那麼肯定是世界級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