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寶寶6個月以後要發一次燒?

麗153626250


1、年齡不是決定寶寶是否發燒的主要原因,但是小兒的疾病往往與年齡有關。

2、為什麼認為6個月以後更容易生病,因為針對母乳餵養的寶寶,寶媽給予的抗體保護生病機會更少。

3、但也不是6個月以後就一定生病,只是6個月後抗體的水平會下降。

4、6個月寶寶活動空間更大,接觸到可能的病菌更多。

5、6個月以後寶寶口欲期更明顯,的小手更喜歡放在嘴巴里。

6、6個月寶寶自身的免疫識別病菌系統還不完善,機體還沒有針對病菌的抗體。

7、6個月以下寶寶發燒,建議去正規醫院檢查發燒病因,尤其3個月以下寶寶。

8、年齡大一些寶寶可以根據寶寶發燒時間,發燒高峰,寶寶精神狀態決定是否及時去醫院就診。

9、寶寶一歲以下發燒別濫用複方退燒藥物,可能濫用藥物本身比疾病可能來的副作用更

大。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必刪,請聯繫本人)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急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有關兒科專業諮詢請來好大夫在線找柯友建主任。

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聯繫我家寶寶的真實經歷來談談這個問題。我家八個月的寶寶剛剛幼兒急診結束。


我家寶寶幼兒急診圖片

簡單敘述一下我家寶寶幼兒急診的經過。最初的症狀就是發燒。經過是:一天下午,他情緒不高,後來就突然哭泣起來了,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摸著後背才發現原來是發燒了,溫度計一測量就已經39.5度了,趕緊給他吃了退燒藥,晚上又是反反覆覆,差不多四五個小時又燒起來了。第二天還是反覆,到了第三天寶寶的燒就退了,但是肚子脹的厲害,硬邦邦的,上午哭的特別厲害,我在家坐不住了,就抱著寶寶去了醫院,結果驗血一查是病毒性感染,但直到這個時候我們還不知道是幼兒急疹,醫生也只是問了問有沒有出過幼兒急診,我們說沒有,當時寶寶身上也確實沒有出紅色點點。因為肚子脹醫生就讓孩子做了一下20分鐘的理療貼,一會寶寶就放屁拉了一大堆臭臭,頓時寶寶精神了很多。第四天寶寶就已經退燒了,近中午的時候竟然發現他的前胸後背算是小紅點,才意識到原來寶寶得了幼兒急診了。好在燒已經退了,疹子已經出來了。第五天就差不多疹子退去了。

個人建議:幼兒急診要注意多喂水,輔食就不餵了;也要讓寶寶多休息;不去人流密集的場所,儘量不外出讓孩子吹著風了。


育見不一樣的自己


是不是寶寶6個月以後要發一次燒?

不是每個寶寶在6個月後一定會發燒,本身體質好或者護理得比較好的寶寶也有可能在6個月後沒有發燒。就拿我家的兩個寶寶來說,大寶6個月大的時候並沒有發燒,等到他快10個月大,長牙的時候才會有點低燒,而我的家小寶,由於我那段時間帶著他從深圳回老家呆了幾天,可能是不適應吧,在返回深圳的途中發高燒了。

但總的來說,大多數寶寶確實在6個月後比較容易生病發燒。

為什麼大多數寶寶在6個月後容易感冒發燒?

1、母體自帶抗體消耗殆盡

嬰兒出生後,體內有自帶母體的抗體,這些抗體可以在出生後一段時間內發揮作用。但在寶寶六個月之後,從母體中攜帶的抗體會消耗殆盡,如果寶寶身體又沒發育那麼完好,所以就更容易使得病毒和細菌侵入導致生病。

2、病從口入

六個月的寶寶可能開始會翻滾或坐了,別他們正處在口欲期,會抓到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所以就很容易致病菌侵襲。

3、缺乏運動

很多寶寶都喜歡被抱著,所以時間久了可能就會少了很多運動,這樣也不利於增強身體抵抗力。

從新生兒期開始,家長們就要多幫寶寶做做撫觸操,讓寶寶多爬一爬,慢慢引導寶寶翻身,會翻身之後就會常常跟寶寶互動,慢慢引導爬,會走了就要多到戶外去遛一遛,這樣也有利於寶寶各方面的發育。

4、添加輔食太過單一

很多媽媽都會發現原先寶寶光吃奶粉或母乳喂的白白胖胖的,但是輔食一直加不上去,這就導致營養不均衡,也會抵抗力下降。

所以媽媽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不要老是隻吃一種,這樣會使得寶寶膳食結構單一,營養不全面,應該輔食多樣化,這樣也可以促進寶寶身體發育,增強抵抗力。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也沒那麼有時間規律吧,寶寶是很容易發燒,有著涼引起的,有感染引起的,還有一些無緣無故的原因,有些來得快也去的快,說是長骨什麼的,但不管是哪種,時時刻刻關注體溫是最主要的。有一次我小孩玩得好好的,突然間的就感覺她心情不佳了,我馬上抱起她,一摸額頭,燙啊。還有一次,幼兒園放學去接,就看她一個人靜靜的坐在小凳子上無精打采的,牽過手就感覺是發燒了,她也不敢和老師說,可能都燒了一個下午了(早上送去還好好的),你看,多可憐,那麼多小孩,老師估計也沒那麼多精力關心得到的。小孩子是很容易發燒的,大人要時刻關注牢。


左手斷了線


通常都是會發一次燒的,這個燒是高燒,可以到38度5以上。而且待燒退,有的孩子會全身或局部出現疹子,這也就是平時老人說的騷疹子。

我家寶寶六個月時候就發燒了,白天好好的,到晚上7點左右,頭有點熱,精神狀態很好,所以我就給孩子貼了退熱貼。但到晚上9點一測量,已經燒到38度了,於是我就開始物理降溫。

1、寶媽們要注意給孩子貼退熱貼的位置。因為通常我們都說燒壞腦子,但腦子壞不是因為頭熱,是因為血液由於發燒而血液溫度升高,血液輸送到大腦,導致大腦被燒壞。所以我們可以把退熱貼貼在寶寶的後頸,用來降溫。

2、給寶寶擦身用溫水。注意擦的位置,腋下、後頸、腹股溝、額頭,這些都可以很好的給寶寶降溫。這期間大人都是最辛苦的,夜裡我兩個小時醒一次給孩子溫水擦身。

3、發燒別捂著。因為我家寶寶發燒是冬天,雖然冷,但是也不能捂著。給孩子捂著會讓孩子身上的熱度不能散發出去,這樣寶寶會更難受的。

4、餵奶的寶媽們這期間一定不能吃辛辣食物。

5、讓寶寶多喝水,排尿降溫。

以上我都做了,但第二天還是38度5不退燒。只好去醫院,醫生說是急疹,開了布洛芬,醫生說孩子雖然體溫到了38度5,但是還可以看看孩子的狀態,如果特別蔫,承受力不好,在用藥。如果物理降溫能見效,還是物理降溫,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等燒退了,有的寶寶會出疹子,有的則不會,出疹子也不用擔心,還是該幹嘛幹嘛,是不影響的。

所以寶寶發燒是正常的。即使在家沒有出門,不知所以的就燒起來了,也不要急躁,很有可能是急疹子,但是注意,急疹是不會伴有感冒流鼻涕的症狀,所以需要寶媽們自行判斷。


新睿育兒


並不是每個寶寶6個月以後就要發一次燒,這位寶媽之所以有這樣問題,是因為6個月以後生病的寶寶比較常見,本來6個月以前寶寶挺好,不經常生病,但這是為什麼呢?

6個月之後寶寶為什麼容易生病呢

免疫因子就像人身體裡有一隻軍隊,可以抵抗疾病,當疾病出現時,軍隊就會出面攻擊,這隻軍隊每次和疾病作戰之後都會有損耗,然後由人體再次產生新的軍隊。

但剛剛出生的寶寶因為年齡小,產生新的軍隊的能力是不夠的。

那寶寶依靠什麼抵抗疾病呢?原來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媽媽已經派遣了一隻強大的軍隊在寶寶身體裡保護寶寶,寶寶出生前六個月左右抵抗疾病全靠這些媽媽的軍隊,所以六個月以內的寶寶基本不生病。大約六個月以後的時候這些來自媽媽的軍隊就已經消耗沒了,而寶寶自身又不能產生足夠的新軍隊,所以就會容易生病。

6個月後寶寶一定要發燒嗎?

也不是的,有的寶寶會發燒有幼兒急疹,有的寶寶也是咳嗽肺炎等。

我是淮山,專注兒童健康知識,歡迎點贊關注。


淮山育兒


這個是肯定的答覆,而且不是發一次燒,可能會發很多次燒!我覺得你說的6個月以後要發一次燒,是指小兒急疹吧。

6個月前,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從母體帶來的免疫蛋白,讓寶寶獲得第一層天然免疫保護層。所以,6個月以前的寶寶,只要控制好餵養量,不要積食,注意好寶寶的衣服增減,不要受涼,寶寶很少生病的。

6個月以後,母體帶來的免疫蛋白和抗體消耗殆淨,這時候,又逐漸添加輔食。如果餵養不當,寶寶的營養吸收跟不上,自身免疫力還不完善,很容易生病。一旦受到細菌或者病毒感染,就很容易發燒。

而且,6個月以後,很多孩子都會出現小兒急疹。全身都出先小紅色斑點,持續高燒,大概會持續3-4天,爸媽給孩子監測好體溫。體溫38.5°以下給孩子用物理降溫就好了,如果燒到38.5°以上再吃退燒藥或者退熱栓。

另外,6個月以後寶寶的輔食添加一定要注意,不要添加量太多,從少到多,逐量添加。同時觀察寶寶大便情況,以避免小兒積食引起發燒。

只要爸媽細心照顧寶寶,控制好飲食,同時保證寶寶的營養攝入,多給孩子做撫觸,相信寶寶一定會健健康康的成長的!

我是多寶媽,國家健康管理師!專注健康育兒、實用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點贊、分享!

帶娃的那些事


你這個問題問的好啊,從字面上看貌似沒問題,但是細細琢磨一下,還是不對啊,好像孩子的發燒是受人為控制一樣,你要他發燒就發燒啊,不發燒還好了。


不過我細細想了下,你應該是想問,是不是寶寶6個月以後生病發燒的頻率就高了。

我的回答是就是不僅會發一次燒而且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要發燒很多次。

我們養過孩子的媽媽都知道還是在半歲之前很少生病,即便是生病了入感冒什麼的也能很快恢復的。


6個月以前孩子不容易生病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是因為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自帶母親的抗體,有和成人幾乎一樣的抵抗力,所以幾乎不會生病。而到六個月以後母親給的抗體逐漸減弱,寶寶自身的免疫力還沒有完全建立,所以大家就感覺六個月以後寶寶開始發上生病了。

第二,寶寶逐漸長大肯定有了一定的戶外活動時間了,這個時候就接觸的細菌啊,病毒啊多了起來,就容易生病發燒。

上面就是個人的一些看法,雖然不成熟,希望大家共同討論共同進步。


寶媽寶爸有話要說啊


對於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感冒、發熱的機會相對比成人多,6個月以內母乳餵養的寶寶,由於受母體抗體及母乳免疫活性物質的保護,出現感染性疾病的風險相對低一些。6個月以後的寶寶每年可能出現多次發熱,直到免疫系統相對完善了,發熱才逐步減少。嬰幼兒為何會發熱?寶寶發熱物理降溫靠譜嗎?退燒貼管用嗎?什麼時候需要服用退燒藥?積食會導致發熱嗎?

嬰幼兒為何會發熱?

引起發熱的原因很多,但通常是機體對感染、損傷或炎症的反應,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感染,如感冒或流感,病毒性腸胃炎(消化道感染),某些細菌感染,尤其是耳部感染(中耳炎)、鼻竇感染、肺炎和泌尿道感染等。

寶寶發熱物理降溫靠譜嗎?退燒貼管用嗎?

傳統上,建議採用物理降溫,如擦溫水浴,擦酒精等,擦酒精是千萬不能給嬰幼兒實施的,以免造成酒精中毒。而擦溫水浴的效果也不夠理想,目前也不太推薦了。但如果寶寶發熱了,儘量不要穿太多衣服,周圍環境溫度應低一些有利於散熱。

寶寶發燒了,很多家長給寶寶貼退燒貼,其實退燒貼對降溫的作用可能非常有限,權威機構也沒有推薦給寶寶用退燒貼。

什麼時候需要服用退燒藥?

通常認為寶寶發熱38.5度以上用退燒藥,38.5度以下采用物理降溫。其實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只要寶寶感覺不舒服,就可以通過服用退燒藥來降溫。如果寶寶精神很高,超過38.5度也可以不用吃退燒藥。

發熱也是機體的自我保護,通常情況下,只要不是持續41度以上的高熱, 不會對機體造成危害,不會燒壞腦子。發燒也不會燒出肺炎等,發燒只是症狀表現之一。

對於嬰幼兒,常用的退燒藥有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可用於6個月以內以內的寶寶,而布洛芬可用於6個月以上的寶寶,也就是說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可以用於6個月以上的寶寶。但不建議混用,而是選擇其一。

以往醫生還給孩子用阿司匹林退熱,由於阿司匹林可能與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或水痘)相互作用並引起一種稱為雷耶綜合徵的嚴重疾病 ( 雷耶綜合徵),現在不再推薦給兒童使用。所以,如果遇見醫生還給寶寶開阿司匹林退燒,堅決要拒絕。

但有時候,發燒可能是較為嚴重的感染導致的,如腦膜炎、肺炎等,如果是持續的發熱且伴有精神萎靡、嗜睡、反應差等明顯異常情況時注意及時看醫生,或者當家長把握不準孩子的病情時及時就醫,但不是孩子只要發燒就往醫院跑。

積食會導致發熱嗎?

很多人認為孩子吃多了出現積食,積食會導致發燒。事實上,吃多了本身不會導致發燒,但吃了有病菌的食物可能會引起胃腸炎,而胃腸炎可能伴有發燒。所以,積食(吃多了)跟發熱沒啥關係,主要還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導致的。

發燒期間注意給寶寶補充水分,預防脫水。飲食上,選擇容易消化吸收的或者孩子願意進食,肉類和雞蛋並不是發燒的禁忌食物,根據需要選擇。

還推薦使用水溫體溫計嗎?

水銀體溫計容易被打碎,打碎以後汞暴露會汙染周圍環境,目前很多國家都不再推薦使用水溫體溫計,而是推薦採用電子體溫計。然而,我們國家電子體溫計還沒有完全普及,但為了安全,家裡應備上電子體溫計,不要再用水溫體溫計給寶寶量體溫。

作者介紹:劉長偉,南京市兒童醫院營養醫師,註冊營養師,科普作者,編著《輔食每週吃什麼》、《不挑食長得高》、《寶寶分齡餵養指導》、《寶貝、早餐吃什麼》等。2016年江蘇十大微博自媒體之一。

兒童營養師劉長偉


雖然說六個月後從母體帶出的免疫蛋白和抗體就消失了,但並不一定就會發燒。我家第一次發燒是一歲兩個月,得了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這個詞,很多家長並不陌生,因為通常孩子出生後的第一次高燒,幾乎都是幼兒急疹引起的。並且,高燒來的特別迅猛,讓家長們猝不及防。 而且,孩子在高燒期間,一般還沒有其他症狀,只是單純的發高燒,呼吸道症狀非常輕微。

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孩子發燒呢?

孩子發燒往往有一個界點,就是38度5,高於38度5家長就要使用退燒藥或去醫院查明病因對症下藥,而低於38度5,我們就採取物理降溫。

如何物理降溫

1.用溼毛巾敷在額頭上。身體其他部位也可以敷 上,期間要連續不斷的更換,這樣寶寶的皮膚血管張開了就利於散熱。

2.少穿衣服,少蓋被子。但是這時候要適當提高室內溫度,用溫水擦身體,不間斷的,直到體溫有所下降

3.多喝水,多排尿。寶寶發熱很容易岀現脫水現 象,多喝水利於體內散熱,排尿有助於新陳代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