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藥,是骨科腰腿疼的常用藥,卻也是最容易被老百姓誤解的藥

不管是骨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還是骨折打石膏,還是鋼板螺釘手術後,你都能看到「

非甾體類抗炎藥」的身影。

即便你沒有聽過「非甾體類抗炎藥」這幾個字,但你應該也聽說過布洛芬、芬必得、扶他林、塞來昔布、美洛昔康這些名字,對麼?是的,它們都屬於「非甾體類抗炎藥」。

這個藥,是骨科腰腿疼的常用藥,卻也是最容易被老百姓誤解的藥

很多人都覺得所謂「非甾體類抗炎藥」,其實就是止痛藥,只是單純止痛的而已。我在臨床,尤其是門診給患者開具「非甾體類抗炎藥」的處方時,經常會有患者或家屬脫口而出:“大夫,我不吃止痛片,這玩意副作用大,疼我能忍”。

這個藥,是骨科腰腿疼的常用藥,卻也是最容易被老百姓誤解的藥

也正是因為「非甾體類抗炎藥」實在太重要,而老百姓對它的誤解又實在太深,今天,我就來帶大家離開這個大誤區。

其實,所謂“甾體”看著很高大上,其實就是老百姓特別害怕的那個“激素”。

這個藥,是骨科腰腿疼的常用藥,卻也是最容易被老百姓誤解的藥

非甾體抗炎藥是一類不含有甾體結構的抗炎藥,NSAIDs自阿司匹林於1898年首次合成後,100多年來已有百餘種上千個品牌上市,這類藥物包括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萘普酮、雙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羅非昔布、塞來昔布等,

該類藥物具有抗炎、抗風溼、止痛、退熱和抗凝血等作用,在臨床上廣泛用於骨關節炎、多種發熱和各種疼痛症狀的緩解。

非甾體類抗炎藥,之所以能止痛,是因為這類藥物可以減少炎症物質,控制炎症,緩解“紅腫熱痛”症狀,是通過抗炎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這個藥,是骨科腰腿疼的常用藥,卻也是最容易被老百姓誤解的藥

是的,它跟“嗎啡”那類止痛藥完全不一樣,並不只是單純的止痛,非甾體類抗炎藥是確確實實可以抗炎的,通過抗炎達到了緩解疼痛的效果。即,這類藥物是除了止痛作用外,是有明確的治療炎症作用的,對於各種炎症引起的疼痛,比如骨性關節炎、椎間盤突出壓迫刺激神經引起的炎症等等,都是有治療作用的,而不只是單純的止痛。

而且更為可貴的是,與“嗎啡”這類阿片類止痛藥不同,非甾體類抗炎藥,是作用在發炎的局部,並不作用於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也不會有成癮性。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因為關節炎、腰腿疼看病,醫生給開了芬必得、扶他林這些非甾體類抗炎藥,你可千萬別再認為這東西只是止痛的,能不吃忍著疼就不吃了,那你可就吃虧大發了。這些藥物可是有明確治療作用的。

這個藥,是骨科腰腿疼的常用藥,卻也是最容易被老百姓誤解的藥

儘管非甾體類抗炎藥是骨科治療炎症和疼痛的“利器”,但是畢竟“是藥三分毒”,少數情況下也可能造成其他問題。具體如下:

(1)胃部不適、潰瘍和出血:NSAIDs可造成胃部不適。如果您長時間定期使用NSAIDs,還可造成胃部或腸道的潰瘍或出血。

(2)肝臟損傷:長期使用NSAIDs可損傷肝臟,尤其是在高劑量時。

(3)腎臟損傷:即使是短時間使用NSAIDs,也可損傷腎臟。該類藥物對已有腎臟疾病者尤其危險。

(4)耳鳴–使用高劑量阿司匹林者常見耳鳴,使用其他NSAIDs者也可出現。這種耳鳴在藥物劑量降低後通常會消退。

這個藥,是骨科腰腿疼的常用藥,卻也是最容易被老百姓誤解的藥

在實際使用NSAIDs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防範藥物不良反應:

(1)儘量避免不必要的大劑量、長期應用NSAIDs。不建議同時使用2種,甚至2種以上的非甾體類消炎藥,不僅不會增加治療作用,反而會顯著增加藥物的不良反應。

(2)下列情況應禁服或慎服NSAIDs:活動性消化性潰瘍和近期胃腸道出血者,對阿司匹林或其他NSAIDs過敏者,肝功能不全者,腎功能不全者,嚴重高血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細胞減少者,妊娠和哺乳期婦女。

(3)用藥過程中如出現可疑不良反應時應立即停藥,諮詢醫師或藥師後決定是否繼續用藥,必要時對不良反應給予合適的處理。

(4)用藥期間不宜飲酒,否則會加重對胃腸道黏膜的刺激。不宜與抗凝藥(如華法林)合用,因為可能增加出血的危險。

(5)不能盲目地認為NSAIDs中新藥、進口藥、價格高的品種就不存在安全隱患。

NSAIDs不斷有新品種上市,新品種往往是進口藥,而且價格昂貴,但同樣存在一些潛在的危險。

這個藥,是骨科腰腿疼的常用藥,卻也是最容易被老百姓誤解的藥

現在你明白了:NSAIDs確實具有鎮痛的作用,但我們更喜歡稱其為抗炎藥,而不是“止痛藥”

簡單直觀理解的話,這類藥物起效是因為其控制了炎症

,從而起到止痛、鎮痛的作用,而並非單純的止痛。

因此與嗎啡、可待因、曲馬多等止痛藥完全不同,不會產生依賴和成癮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