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成就事業,要審查自己的“動機”是否出於善念

導讀:

稻盛先生說,一個人的信念和意志是一種強大的、堅不可摧的力量。乍聽可能不好理解,稻盛先生舉了創建KDDI和參與日航重建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信念的力量比我們想象中要強大得多。

1檢查“動機”

創立KDDI是“意念”和努力所帶來的結果。

距今大約三十年以前,我在對通信完全沒有任何瞭解的情況下,開始挑戰當時的電電公社——這個從明治時代以來的超大企業。

當時的電電公社獨佔日本國內市場,每個人都需要支付高額的通信費用。而我的想法就是盡力讓人民少支付一些通信費用,減輕國民經濟負擔。

當時的京瓷規模尚小,我的舉動在所有人看來都無異於異想天開。

我用了半年時間反覆捫心自問,是否“動機皆善,私心全無”。具體的問題就是:“你為何想要與電電公社對抗呢?是出於利他之心,即為了他人謀福利,還是出於一己私心,比如想牟利,想壯大京瓷公司,想揚名立萬?”

隨著日復一日的自問自答,我終於得出了答案:“我的動機是出於善的,不含不純粹之念想。”

就這樣,我用超乎所有人的努力開始發展電器通訊事業。然後抱著一顆利他之心心無旁騖地不斷努力,KDDl也不斷髮展壯大。

2不屈不撓的精神

日本航空的重建工作也是一樣。

當接到政府希望我重建日航的要求的時候,我找很多人商量過,但所有人都異口同聲地說:“還是放棄吧!”

但最終我還是決定接受這個巨大的項目,因為日本航空的重建工作有三大意義。

第一:對日本經濟整體的影響。我認為像日本航空這樣的代表國家形象的企業如果黯然凋敝,不僅僅會對日本經濟造成打擊,也會讓日本國民的自信喪失。反之,如果重建工作順利,還可以給岌岌可危的日本經濟注入巨大活力。

第二:

無論如何我也想要保住在這個企業三萬兩千員工的工作崗位。

第三:守護使用飛機的人們的便利性。如果日本航空不復存在,日本的大型航空公司就變得一家獨大,市場的競爭原理就不再有效了。如此一來,飛行費用會高漲,而且各種服務質量都有可能降低。

雖然那時我即將滿80歲,竟然也因為這番“大義”而心潮澎湃。

我決定在這項重建的工作中,不取分文。就這樣,我住進了東京的酒店,全力投入到了日本航空的重建工作之中,工作結束得晚就去便利店買一點飯糰充飢。

看到我也這麼努力,再加上我說過的那些話,越來越多的員工開始轉變心態,全身心投入到重建工作之中。

通過眾多員工眾志成城的努力,日本航空在破產三年之後搖身一變成為世界上收益最可觀的航空公司。

一個人的信念和努力,就是一股如此強大、堅不可摧的力量。

無論是京瓷集團、KDDI還是日本航空,都不是從最開始就能看得見成功的可能。這些從最開始都是完全看不到任何成功跡象的事,昇華成了一種“無論如何也要為了造福世間其他人而必須達成”的強烈信念,再加之無人能及的努力,才造就瞭如今的成功。

稻盛和夫:成就事業,要審查自己的“動機”是否出於善念

(文章節選自《母親的教誨改變我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