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永遠不要當老好人”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基本贊成這個說法,但是我分人來對待,對要好的朋友可以一直做個老好人,對待一般的關係或者不認識的人,我都會堅持“你來我往”的原則,不會多貢獻也不會多佔便宜,“老好人”用對地方就是優點,用錯了就會是“二貨、懦弱”的象徵!

我有些非常要好的朋友,我們之間從不計較得失,即便有時候會因一些情緒而傷害到對方也無所謂,第二天大家還是“情同手足”;有次我的公司要搬遷,新的場所比這個舊的要小,所以我很多辦公傢俱都放不下,就打算送給他們用,而朋友覺得可要可不要,最後不但傢俱白給他們,連搬運費都是我出的,朋友拿到手用著挺起勁,還開玩笑說這“破銅爛鐵”都往我這“扔”;

那些辦公傢俱我才用了2年不到,按全新的價格加起來要好幾萬呢,照常理我不直接“損”他們,也多少心裡會有些難受,但是一點都沒有,且非常自然的就這麼過去了,因為我們的友誼早就超越了這些基本的“禮節套路”,沒人會刻意掛在心上。其實我也有過這樣“不識好歹”的情況,其中一個朋友是退役軍人,退役後沒什麼好工作就在自己的農田裡開始創業,種了些瓜果蔬菜,每次到他菜地就讓我帶些回來,但經常被我拒絕,不是我講客氣,是嫌麻煩懶得拿;

然後他總是想辦法,不是掛在我車門把手上,就是自己提著我走到哪就跟到哪,我偶爾接受,也有多種拒絕方法,要麼就把菜拿出來在一個個大棚撒進去,要麼就放在他不知道的地方,走了再打電話讓他去拿;不管天多熱、多涼我也沒珍惜他的勞動,他也屢試不爽,過程中只有歡樂,沒有計較。

這些都算是老好人的標準,“傷神費勁不討好”,於朋友而言這根本算不上個事,但是外人用這樣的交際方式無非就是一個“二貨”,一個“不屑”的表現,所以對待真朋友我會願意做那個永遠的老好人,對待外人我只會“禮尚往來”!


暴躁的光棍


首先,你覺得什麼樣的人,才能算得上好人呢?對於這個問題,考慮的角度不同,答案也是不同的。行為心理學上對於“好人”這個群體有一個普適性的總結,能夠滿足自己需求的人,是好人,一般而言,好人具有八大典型特徵。

1.不懂得拒絕別人

即使別人的要求讓自己內心抗拒,卻很難開口說“不”。

2.習慣說“對不起”

即便錯不在己,也會下意識開口道歉,“對不起”是他們的口頭禪。

3.畏懼衝突

他們總是會盡自己能力去維持一個穩定的局面,害怕出現衝突。

4.總是過度解釋

怕別人產生誤解,害怕對方不理解,所以習慣詳細解釋自己的做法。

5.喜歡證明自己

他們總是力求證明自己,很享受被人信賴和依靠的感覺。

6.缺乏明確立場

在重大問題決策方面,面對不同決策,他們往往考慮太多,不敢明確自己立場。

7.是很好的聆聽者

在交流溝通方面, 他們總是扮演聆聽者的角色。面對尖銳問題,他們更擅長巧妙迴避,並且更習慣把問題埋藏在心底。

8.看重面子

因為在乎在別人心目中的“好人印象”,很多時候,他們寧可犧牲自身利益。

總而言之,老好人的人際行為標準是:通過犧牲自己,委屈自己,來達到取悅別人的目的,並以此換回一段被認可的關係。

自我壓抑型和討好型的結合

心理學家指出,從性格角度看,好人這一角色屬於自我壓抑型人格和討好型人格的結合,他們自身承受了很多壓力,卻還要忍氣吞聲的討好他人,他們活得很累,感受不好,但是他們卻無法擺脫自己這種狀態。

在《薩提亞轉化式家庭之治療》一書中,著名心理學流派薩提亞流派提出一個溝通模型,包括自我、他人、情境三方面。同時,它還總結出五種不同的溝通模式。

其中對於沒有自我,只有他人和情境的類型,稱之為“討好型”人格。討好是這類人的一種求生存的應對姿勢,在壓力情境下,他們往往會忽略自己的感受,認為他人和情境都比自己更重要。正是因為這個心理原因,他們會取悅一切人和事,唯獨不在乎自己。

討好型人格最大的問題在於缺乏界限。他們做事以取悅別人為目的,自然而然會害怕別人的不滿和差評,這個做法會導致他們在生活中沒有原則,在交往中也喪失界限。而這種喪失界限會導致雙重問題

一方面,他們會喪失自我的界限和原則,即使別人會突破自己的底線,也很難做出反抗。另一方面,他們也容易突破別人的界限。因為上述的原因,他們也希望別人為自己負責,期待建立一種親密關係,但很多時候,會因為別人不能滿足自己的期待而受傷,並引發各種人際痛苦。

我們應該做好人嗎?

我們應該做好人嗎?做好人對我們好嗎?從心理層面看,我們不能一味的做好人,一味的老好人只會摧毀我們,一味的接納、接受只會讓我們的社會關係畸形化、不健康化。

並且,缺乏情感層面回應和溝通的社交關係不過是自虐過程,你終究只是一個自我壓抑者、討好者罷了。


原來是美男啊


老好人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不遵守規則的人,對於一個不守規則的人,我們的認知告訴我們要麼遠離,要麼拒絕。這就是“人,永遠不要當老好人”的出處。

我們生活中經常會說“嚴是愛”這裡的嚴是嚴肅的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嚴肅,紀律嚴明,規範管理,遵守規則都是這個“嚴肅”的範疇。我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我們的行為與規則,法律產生衝突的地方。一旦越過了規則,法律的底線的時候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無論你怎麼巧妙的避開規則或者法律的底線都不能逃脫懲罰。所謂天網恢恢 疏而不漏。所以我們必須要生活在一個規範的社會中。

老好人為什麼在“好人”前面加一個“老”字?這個“老”好人就是在你違反了一些規則(比如小範圍的規則,規章制度方面不堅持原則,)總是用“通融”的法則來繞過規則,規章等制度方面的實施,用人情來對待規則,看似“好人”,其實對於制度規則的破壞是巨大的,因為這樣會讓人的趨利避害的方式被無限放大。反而害了在小的違反規定中沒有得到有效的懲罰,導致人們誤以為任何事情都可以繞開制度,法律的懲罰。最終導致人仰馬翻。

所以“人,永遠不要當老好人”這句話其實是對規則,規章,法律的敬畏之心。而不是要一個所謂的“老好人”來破壞這些社會規則的。所以我們也不需要誰去做這樣的“老好人”!


秋風談車


一 永遠不要當老好人,這句話說的有點嚴重。

不當老好人,看分什麼事。如果平常遇到的都是一些紛紛擾擾的小事,不用你必須表態,也不影響你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必要去摻和嗎?當一個老好人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

二 我不完全認同這句話,除了牽扯到原則問題外,不必去多事。

給自己增加麻煩,破壞好心情。

人為什麼非要和別人叫真抬槓?或拉幫結夥搞小圈圈?這些都不合適,"君子能容人自安,小人可亂性損友"。

多做團結的事,大多老好人人緣都比較好,因為他們能化解矛盾。不惹事生非,所以受到好多人的喜愛和尊重。

對那些無原則的老好人,人們倒不買賬。認為他們沒有責任感,什麼事都你好我好他也好,好壞不分,有時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三 綜合起來看,因為獨生子女,因為現在的人都講人格獨立,有個性的人很多,老好人卻恰恰不好做,也沒人無原則地去當老好人。

社會和諧,家庭和睦,都需要我們做事圓融一點,這也是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精神的昇華。回答

個人觀點


君子蘭220555744


認同。何為“好人”,是指心地善良,寬厚待人,品行端莊的人,那麼這“老好人”就是更進一步了的意思了,在我看來這也是一個貶義詞的意思。也許在你看來做一個樂於助人的人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但是在幫助別人的這個事情裡,你有想過人家接受麼?當然大部分人都是非常感激的但是也存在個別沒有這方面感激之心的人。因為我覺得我的爸爸就是一個“老好人”,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總是去幫助別人(我爸朋友很多,很多朋友有什麼事情總喜歡找我爸爸幫忙,有些叔叔跟家裡人發生口角也喜歡找我爸聊聊,我覺得我爸是一個全能的人)最後自己又得到了什麼?結論是什麼都沒有……舉一個例子:我爸爸有個朋友想開餐飲店,找了我爸爸幫忙,我爸爸就去了從前期的準備工作開始事無鉅細的去幫他把店開起來(我爸爸是一名廚師,所以餐飲的東西知道的比較多點),下了班有空就去人家店裡幫忙啥的,最後人家店做起來了,火了賺錢了就沒有我爸爸的事情了,別說請我爸爸吃頓飯謝謝一下,發個消息給人家,人家都不搭理你,前段時間豬肉漲價厲害,餐飲不好做了,又來找我爸爸取經了我爸爸還答理,這個好人真的沒有話說了。做好人沒有錯,幫助那些有感激之心,需要幫助的人這個是值得的,如果是有困難了找你有福了你誰呀這類人,我覺得還是別對他浪費表情了,你的時間不是時間麼?你的資源不是資源麼?人,做一個好人是好的,但是做一個老好人就免了吧……


曉柒凌


為什麼不當一個好人?難道還要當一個壞人嗎?

一個人生存在世界上,要善良、要勤勞,要當一個好人,當好人是有很多好處的。

你希望別人好,希望身邊的人都一切順利、幸福美滿,內心也就很豁達,沒有糾結,沒有壓抑和苦惱。

你對別人好,關心別人,也會得到同樣的回報。


雖然有時候好人不一定有好報,也會遭遇生活中的暴風驟雨,但這是人生無法預料的機遇,與做一個好人沒有半點關係。

你是個好人,曾經幫助過別人,當你遇到人生艱難的時候,肯定會有人站出來幫助你,雖然不是你所有幫助的人都會站出來,但和那些平時生活冷漠,不關心別人的人相比,你得到的幫助肯定是多得多。

過去得到你幫助人,當你遇到人生風暴的時候,也許有一些人會默默的躲開,但一定是少數,在這個世界上,講良心的人,知恩圖報者還是佔大多數。

不過我一直強調幫助別人,做善良的事情一定要有個“度”。有的人家庭很困難,生活過得異常艱難,但也要傾其所有去幫助別人,結果給自己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和災難,這樣就是不可取的。

需要我們幫助的人,我們有能力幫助,一定不能袖手旁觀,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儘量去幫助別人。但一定是助一臂之力,千萬不要因為幫助別人給自己的家庭成員帶來新的困難,否則的話會給社會增添新的矛盾。


張望鹽井


我覺得做一個好人是沒有錯的!我也不覺得,一直做好人就是一個犯了原則性錯誤的問題!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會不自覺,說的再難聽點就是有點不要臉!把別人的好當成理所應當,或是自己的自命不凡!覺得自己好厲害的樣子,覺得自己就應該受到這樣的待遇!其實我眼中視為這樣的人像白痴!

世界上這麼多的人,我認為一定會有很多人想一生一世做一個好人的!但現實有時又不允許一個好人只做一個純粹的好人!所以,好人如果想做得消停點,做得舒服點,做得自由一點,那麼好人也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許的基礎上,“流氓”一點,才能讓自己這個當好人的心願得以實現!

我覺得很多錯,不是錯在了一輩子當好人的這個問題上!而是當我們得到了或是接受了別人的好處和善意時,我們是否把這種從別人身上收穫的好處當回事了!但令人失望的是,大多數人都不以為然!只有那麼一小部分的人會記住他人的好,並加以回報!所以,也導致了想做好人的人,不願意當好人了!太好的人真的會吃虧的,會讓人佔了便宜的,會讓心裡憋屈的!

我們總不能一直的要求好人,嘿,你是好人,你就一直憋屈下去吧!這種邏輯真的正常嗎?好人該死嗎?當好人有罪了嗎?做好人是錯誤嗎?

我覺得做一個好人是一個人最高貴的品質!所以,我們必須要善待好人,尊重做好人的人,而且也必須肯定做人就必須要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善良,真誠和寬容的人!

一輩子做個老好人沒有任何錯誤!但是,當老好人不是做一個爛好人!欺負老好人就是缺德,就是恬不知恥!所以,我們才更希望看到的好人的模樣是帶著稜角和鋒芒的!

這個世界上如果好人多,其實也是所有人的福分!別讓好人傷心,別人好人難過,別讓好人失望,這是最起碼對做好人的人一種回報!


炎焙焙


其實我個人是比較不認同這個觀點的,但當今社會來說,難做的不是壞人而是好人,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來分析一下:“如果一個老人在路邊不慎摔倒,這個時候我們是該扶還是不扶呢?”按照這幾年的所發生的事情來說,不扶老人就屬於見死不救,但是我們試想一下,近年來,因為扶老人反而被訛的人有多少?有多少人因為這件事弄得夜不能寐。

所以說最根本的不是說永遠不要去當一個好人,而是要改變當今社會人的思想,莫讓好心當驢肝肺,因爭創文明社會。


KU諾


為什麼不能當老好人,因為老好人總給人一種窩囊、無能,好說話的形象。當別人叫他幫忙的時候,他不敢拒絕別人,害怕得罪人,同時他的內心有道德,覺得不幫別人對不起別人,有時候付出自我幫助別人的時候,痛恨自己,但往往接著幹!他其實很孤獨,很排斥,但是不知道怎麼去拒絕!所以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老好人繼續做著,別人依舊輕視他,慢慢的自己就累死了!還費力不討好!

總結:我們要做好人,不要做老好人!


小蛋殼vlog


老好人和好人不同,老好人會把所有事都歸咎於自己,無論別人怎麼對他,最終他都會把結果歸咎於自己,不管別人怎麼傷害她,怎麼不理解他,最終他都會選擇原諒別人。

老好人會給自己找無數善良的藉口,也常常好心做壞事,他們往往認為,不管別人怎麼不對,一定都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對,常常好了傷疤忘了疼,為別人而活,看似無私實際上很自私,因為這樣的人給別人的感覺總是很壓抑,很沉重!

老好人多半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塌糊塗!不要做一個老好人,做久了,就變成一個爛好人了,人要有良知,有一顆善良的心,這不假,但不能事事都做好人,這樣下去,不但自己不會幸福,跟著你的人也活的很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