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新型冠狀病毒,肥皂和清水洗手能管用嗎?

頭條健康情報局


洗手只是防疫的一個細節,不能杜絕病毒的傳染。

平時講究衛生,可以減少感染機會,勤消毒,減少外出,少聚會,戴口罩,增加營養,提高免疫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鄭東林


當然是管用的,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冠狀病毒確實厲害,已經引起了上千人感染,但是,病毒離開了人體,是很脆弱的,56攝氏度的溫度,30分鐘就可以殺滅冠狀病毒。使用75%的酒精,84消毒液等等,也可以殺滅冠狀病毒。

使用清水和肥皂來洗手,做好自己的手衛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的手可能在無意間會沾上病毒或細菌,因為在門把手,桌子,電梯等地方,可能存在一些細菌或者病毒,因為有的人咳嗽,打噴嚏的時候,會排出大量的細菌或者病毒,可能會噴濺到桌子上。

或者打噴嚏的時候,你用手觸摸了自己的口鼻,手上沾有分泌物,如果不及時洗手,你用手再觸摸桌子,椅子,凳子,電梯等等,就可能把病毒帶到這些地方,別人再觸摸,就可能造成傳播。

所以,搞好手衛生,定期洗手是預防很多傳染病的基本措施,不僅僅是冠狀病毒,洗手的目的,並不是用肥皂水或者清水來殺滅病毒或者細菌,而是把這些細菌或者病毒,從你的手上洗掉,所以,應該用流動的清水,也就是在水龍頭下清洗,認認真真的洗手,把各個部位都洗到,這樣就可以把手上的細菌和病毒都洗掉。我們建議的是外科7步洗手法

以下情況,都建議洗手:外出回家後;咳嗽或者打噴嚏後;吃飯前;大小便之後;做飯之前,接觸食材之前和之後;接觸動物之後。


普外科曾醫生


冠狀病毒那麼厲害,肥皂和清水洗手能管用嗎?

不僅管用,而且比包括75%酒精的洗手液在內的其他所有洗手液洗手更管用。

冠狀病毒屬於一類包膜RNA病毒

微生物對於清潔和消毒劑的對抗依賴於其生物結構特徵。

在這方面,病毒可以分為兩個大類:

包膜病毒,就是由宿主細胞來源的脂質分子形成的包膜包裹病毒的遺傳物質(RNA或DNA)構成,包膜上鑲嵌有由遺傳物質決定的表現病毒特徵的蛋白質。

這類病毒由於存在包膜,就會對破壞生物膜作為作用機制的消殺劑敏感,比如酒精。

人類最常見的傳染病之一,甲型流感病毒就屬於包膜RNA病毒。

而冠狀病毒也與流感病毒一樣,同屬於包膜RNA病毒。

無包膜病毒,另一類病毒無包膜,比如引發人類腹瀉最常見的諾如病毒就屬於無包膜病毒,這類病毒對酒精的消殺效應不敏感。

肥皂+水洗手,是預防病毒傳播做有效的手部衛生措施

研究發現,無論是包膜病毒還是無包膜病毒,肥皂+流動水洗手,都是最好的手部衛生措施,優於包括以酒精為基礎的洗手液,和所有其他洗手液的手部清潔效果。

這一點,在醫學界已經建立起了很多年。

比如,2009年臨床感染病學雜誌上一項來自澳大利亞的經典研究就給出了堅實的證據。

研究者招募了20名醫務人員,用一定量H1N1組織培養也汙染手部,然後先後採用5種洗手方法進行洗手:不洗手,肥皂+水洗手,或使用3種不同酒精濃度的洗手液(61.5%乙醇凝膠,70%乙醇+0.5%洗必泰溶液,或70%異丙醇+0.5%洗必泰溶液)洗手。

搓洗的時間都是30秒。

每次洗手前後通過病毒培養和實時逆轉錄酶聚合酶鏈反應(PCR)來測定手部H1N1病毒的密度。

結果,洗手後,20名醫護人員中有6人培養檢測中沒有回收到活病毒,14人回收到病毒,但是,病毒數出現即可大幅度減少。

所有20名醫護人員手上經過PCR檢測的結果都有相似的大幅降低,顯示4種洗手方案都具有顯著抗病毒功效。

其中,以肥皂+水的洗手方式病毒拷貝的減少最為顯著,說明肥皂+水優於酒精為基礎的洗手液。

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很多,一致性的結果都顯示,肥皂+水的洗手方式優於所有其他洗手液洗手方式。


比如,2019年日本一項研究中,如果是用來清除手部沾染的呼吸道黏液(痰液)中的流感病毒,則肥皂+水更顯著優於酒精為基礎的洗手液:

如果要完全清除,即使是含95%酒精的洗手液,所需要的時間也達2~4分鐘。

洗手液洗手搓手僅是沒有肥皂和水情況下的一種替代方案

目前世界上廣泛流傳的是WHO和CDC推薦的兩種洗手方案。

不過,無論是哪一種方案,一致性的推薦是首選肥皂+流動水洗手;

只有在肥皂和水不可用,才用基於酒精的洗手液洗手;

並且,只有在手上沒有明顯的汙物,比如糞便、痰液等汙染的情況下,才可以用酒精或基於酒精的凝膠搓手。

也就是說,肥皂+水是清潔病毒或細菌效果最好的洗手方法。


掙脫枷鎖的囚徒


有用啊,非常有用啊,洗手是國家衛健委反覆強調的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重要措施之一,不需質疑是否管用,關鍵的是正確洗手的方法和時機。


新型冠狀病毒確實很厲害,截至1月27日24時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已經2959例,死亡82例,自24日起犮病人數增長迅速,來勢洶洶,自25日起各地醫療隊己緊急馳援武漢,我們醫院正在選拔人才即將奔赴武漢,可見新型冠狀病毒的厲害,切不可輕視。為己為人,遵循黨和政府權威指引,做好防範措施是關鍵,也是對醫護人員和政府最大的幫助和支持。

1.新型冠狀病毒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

飛沫傳播由感染者說話、咳嗽、打噴嚏時病毒隨飛沫排出空氣中,由附近的人(一般為1米內)吸入引起新的感染。防止飛沫傳播重要措施是戴口罩。


接觸傳播是另一個重要的傳播途徑,包括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直接接觸是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排出含有病毒的飛沫、痰液等分泌物等直接接觸別人的皮膚和粘膜,如眼睛、鼻腔和口腔,引起新的感柒。間接接觸感染是指含有新型冠狀病毒的分泌物汙染了門把手、扶梯等物體或握手等間接接觸引起新的感染。一句話總結:直接接觸指直接接觸到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感染,間接觸指接觸到新型冠狀病毒汙染的東西引起的感染。對接觸傳播重要的預防措施是洗手。

2.勤洗手是預防冠狀病毒感染的明確措施。

國家疾控中心、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控中心均推薦用肥皂和清水充分洗手。日常生活中,往往用洗手液代替肥皂,通過充分塗抹洗手液和揉搓動作,可以有效清除皮膚表面的汙垢和微生物,務必用流動水沖洗,用一次性擦手紙擦乾,不可用汙濁的毛巾,否則這個手白洗了。

3.正確的洗手方法。

正確洗手方法是要反覆揉搓手心、手背、手指、指尖、大姆指和手腕等部位,每次洗手至少15~20秒,我們行內稱七步洗手法。



具體如下圖演示

4.日常生活中,需要洗手的時刻。

在日常生活中,在下列時刻需要洗手。

*在咳嗽或打噴嚏後

*在照護病人時

*在製備食物之前、期間和之後

*吃飯前

*上廁所後

*手髒時

*接觸過動物之後

*外出回家時

5.旅途在外沒有清水的替代方法。

可以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消毒劑消毒雙手。


人冠狀病毒不耐酸不耐鹼,並且對有機溶劑和消毒劑敏感。75%酒精可滅活病毒,可用含有75%酒精成分的消毒產品作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品。現在市場有100毫升便攜式小包裝的,放在口袋和手袋裡都很方便,隨時隨地可以使用。。

小結:新型冠狀病毒雖然很厲害,但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卻是有效的預防傳染的方法,關鍵是正確的洗手方法和時機。



冠狀病毒很厲害,有很強的傳播力,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傳播,還有與患病的人直接接觸傳播,但是我們也可以進行有效的預防。現在有人覺得冠狀病毒那麼厲害,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肥皂水、清水是不能夠消滅這些病毒。但是,實際上用肥皂水或清水是可把這些病毒清洗掉的。

冠狀病毒它對熱是很敏感的,在56度水中泡30分,就可以殺滅細菌,或者是使用鹼性的肥皂水、含75%酒精的洗手液,如果沒有這兩樣東西的,可以用流動的水洗手也是可以的。

預防病毒需要勤洗手,到過一些公共場所要記得洗手、飯前便後要記得洗手。

我們洗手也需要認真洗乾淨,隨便這樣搓一下,也是不能夠消滅病毒的,最好要按照醫院裡面醫生護士的那種七步洗手法來洗手。

七步洗手法的注意事項:

  • 每個步驟至少需要做10次,需要10秒,要認真的洗指家、指尖、指縫和指關節等汙染的部位。
  • 手部不能夠佩戴戒指、首飾。注意徹底清洗帶戒指、手錶或其他裝飾的物品,如果有條件應該摘下手上的飾品,再徹底清洗,因為手上戴的戒指會使局部形成一個藏汙納垢的地方。
  • 擦手的毛巾應該用一次然後消毒一次。冠狀病毒在56℃的水中泡30分鐘就可以完全殺滅冠狀病毒。所以,我們可以把毛巾煮沸就達到消毒的目的了。

總結

殺滅冠狀病毒洗手選用肥皂水或者是75%的酒精、含氯消毒液都可以,如果沒有這些消毒水就用流動的清水洗也行。

作者寄語:每天更新科普知識,請大家幫我點贊、關注我,謝謝!


楊爽醫生


目前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是通過空氣傳染的,洗手可以洗掉附著在手上的病毒,當然有用!但是怎麼洗,還必須有講究。

吃瓜群眾群眾洗手,一般就是掌心搓洗幾下就完事了,這雖然比不洗強,但是並不能真正達到洗手的目的。

掌心互搓,只能是清洗掌心的病菌,手上其他地方都沒有清洗到,所以還需要左右手互洗手背,手指之間的夾縫,同時要環繞每個指頭都要清洗。總之,就是手上所有皮膚都應該清洗。而且不能只是搓一下,在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之後,每個洗手動作應該至少有10下,這樣才能洗得乾淨。

如果你能夠這麼洗,基本就達到了醫院裡醫生洗手的標準了。在沒有要求醫生這麼洗手之前,醫院裡交叉感染細菌、病毒的幾率是很高的。在十九世紀中期,匈牙利醫生Ignaz P. Semmelweis注意到,如果醫生在給嬰兒接生之前好好洗手,產婦的產後死亡率就低很多,因此提議所有醫院都應該加強對洗手的要求。


Semmelweis醫生的提議一開始受到很多同行的嘲笑,但最終為醫療行業所接受,因為好好洗手確實避免了醫院裡發生的很多事故。


所以,認真洗手,不但能防新型冠狀病毒,也可以防其他病毒和細菌。

當然,每次都這麼認真洗手,也很難做到。可以在從外面回家的時候,或者感覺接觸了有病原體的物品後,特別認真一些。

另外,因為56度的溫度可以讓新型冠狀病毒儘快失活,所以如果有可能,也可以用熱水洗手。

當然,最主要的防護,還是在公共場合或者人多的地方戴上口罩,防止病從口鼻入。


一節生薑


肥皂和清水不能有效滅活新冠狀病毒,但是可以作為清潔手的方式之一。新冠狀病毒對熱敏感,56°C30分鐘可以滅活,此外,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含有酒精、苯扎氯氨的溼紙巾、84消毒液等均可滅活新冠狀病毒。但氯己定不能滅活新冠狀病毒。


腫瘤醫生董倩博士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

根據中疾控和世界衛生組織各方專家的觀點,公眾預防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勤洗手。包括在製備食品之前、期間和之後;咳嗽或打噴嚏後;照護病人時;飯前便後;手髒時;在處理動物或動物排洩物後,立刻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二是主動防護。在自己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或袖口或屈肘將口鼻完全遮住,並將用過的紙巾立刻扔進封閉式垃圾箱內,並洗手。

  易感人群應儘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可佩戴口罩減少接觸病原風險。避免在未加防護情況下與病人密切接觸,避免觸摸其眼、口、鼻。同時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場所開窗通風,環境清潔。

  三是避免密切接觸。儘量避免在未加防護情況下與養殖或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避免與生病的動物和變質的肉接觸;避免與生鮮市場裡的流浪動物、垃圾廢水接觸。

  四是良好安全飲食習慣。將肉和蛋類徹底煮熟食用,處理生食和熟食之間要洗手,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

綜上所述 清水和肥皂水洗手是很重要的 ,希望能幫到你 謝謝!


郭先生的Vlog


建議用窒內高效空氣淨化器


用戶8527298137180


洗手時間要在二十秒以上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