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每一个节日 只为每一次救治

使命在肩 绝不放弃

缺席每一个节日 只为每一次救治
缺席每一个节日 只为每一次救治

救护车的警笛声、急救床轮子滑过地砖的声音、医生护士急促的脚步声、查看伤情、诊断、治疗……这就是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每天都在上演的“生死时速”。作为救治急诊病人的第一道关口,这里的医护人员技艺精湛、训练有素,全年24小时坚守在岗位上,随时准备投入一场与死神博弈的攻坚战,哪怕是合家团圆的春节,他们依然在为生命值守。

缺席每一个节日 只为每一次救治

“年关年关,别人过节,我们过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卢强这样评价自己的春节。卢强在急诊科工作近20年,每周工作50个小时,早已将急诊科的工作强度和难度,视为平常。但这句玩笑话,还是道出了急诊科医生肩上压着守护患者生命的特殊重任。

缺席每一个节日 只为每一次救治

节日期间,不少人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容易诱发各种疾病,种种因素叠加,导致急诊科工作量大增。对急诊科医生来说,越是紧急情况,他们越会挺身而出。

缺席每一个节日 只为每一次救治
缺席每一个节日 只为每一次救治

面对大量病人,尤其是急重病人,“先救命后治病”是急诊科的金科玉律。对急诊科医生来说,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往往无法第一时间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寻找病因,所以救命是第一位的。所以,急诊科医生需要的不仅是广博的知识面和快速的反应力,更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和决断力,方能救生命于瞬间。

这个春节,始终有这样一群人,牢牢守护着、温暖着每一座城市。此刻,他们是医生、更是战士!

缺席自己的节日 却从不缺席每一次救治

缺席每一个节日 只为每一次救治

“从选择这个行业开始,注定了我在家庭中的缺席,缺席孩子的成长,缺席给爱人以及给父母的陪伴。”急诊科外科医生徐浩,从业7年,还没有休过一个年假,只要患者有需要,他都是飞奔前往。有一年春节,他刚值完24小时班到岳母家拜年,刚到岳母家,就接到科室电话:一个农药中毒的青年女患者,已经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必须立即予以气管插管,还有深静脉置管。于是饭都没来得及吃,他就立即赶回科室抢救病人。“我们挽留一个生命的背后也是挽救了一个家庭,就算缺席了家庭团圆的节日,我也觉得一切都值得。”徐浩说。

缺席每一个节日 只为每一次救治缺席每一个节日 只为每一次救治

“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这句话是徐浩的座右铭,他说,每一个专业医生都是怀着想治愈每一个病人的初心,开始制定诊疗的。但由于大众医学知识短缺,造成对正规医疗程序的不理解,只知道看病贵,甚至花了钱还看不好病,所以做大量的思想工作,也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

缺席每一个节日 只为每一次救治

一次,一个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出现腹痛,徐浩作为接诊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高度怀疑其患有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比较少见,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必要。徐浩深知对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他和病人家属解释后,建议进一步做主动脉造影确诊,但因为检查费用相对常规检查高,家属不理解,徐浩耐心劝导并陪同患者前往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确实为腹主动脉夹层,徐浩赶紧联系血管外科,让患者及时接受下一步治疗。

无愧医生这门职业

缺席每一个节日 只为每一次救治

徐海燕是一名急诊科医生,她个头瘦小,却有大大的能量。她无时无刻都在体谅患者和家属。她说:“加夜班、节假日不能休假时,我就觉得自己挺累的,可一想到守护边疆的战士站在冰天雪地中站岗,我就觉得自己一点也不苦,我也应该在医生岗位上站好岗。”徐海燕在急诊科工作10年,一直坚守在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她说自己无愧医生这门职业,却愧对家人,尤其是孩子。

缺席每一个节日 只为每一次救治

徐海燕有两个孩子,平时都是婆婆照看。有一次家里二宝生病了,当天徐海燕正在上夜班,得知消息后,她十分担心,但为了不耽误工作,她马上联系亲戚把孩子送到医院。见到孩子,做了检查,找到病因后,孩子就坐在医院走廊座椅上打点滴,徐海燕则回到门诊室继续给其他病人看病。三个多小时过去了,孩子点滴已经打完了,坐在凳子上昏昏欲睡,徐海燕才忙完手头的工作来看孩子,这时,孩子含着眼泪对徐海燕说:“妈妈,你平时不陪我,我生病了,你都不来陪我。”

缺席每一个节日 只为每一次救治
缺席每一个节日 只为每一次救治

急诊科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正是有了这一群可爱的尽职尽责的医护人员,无数患者才能从死亡线边缘回到美好世界,才能勇敢战胜疾病。今年这个冬天虽然有点冷,但是,别慌,我们始终在坚守,寒冬总会过去,春天马上就会到来!

缺席每一个节日 只为每一次救治
缺席每一个节日 只为每一次救治

展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