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石柱有座最神祕的皇家寺院,春節想不想去看看?

重慶石柱有座最神秘的皇家寺院,春節想不想去看看?

重慶石柱有座最神秘的皇家寺院,春節想不想去看看?

CULTURAL TOURISM

要說重慶地界上最神秘的寺廟,非銀杏堂莫屬,這座深藏石柱河嘴偏遠山中的古剎,不僅歷史橫跨千年,而且身披皇家寺廟金裟,在悠長的歷史長河中,眾多神秘事件層出不窮,讓本已謎團重重的寺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天子之氣誕名剎


銀杏堂始建於唐武德年間,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曆史。據說當年有高人遊歷到此,聞此山名盤龍,駐足端詳,發現果然山形盤龍,九峰蜿蜒數公里,第一峰靈鷲峰(又名龍頭峰)獨探一頭,腳踏官渡河蜿蜒而過,半山對稱兩口天生水塘正如龍眼閃亮,天子之氣逼人,但青龍低於白虎,所謂白虎生將軍,如果修建宅邸官府必會誕生奪天子的大將。

重慶石柱有座最神秘的皇家寺院,春節想不想去看看?

銀杏堂遠景


朝廷聽說此事不敢怠慢,立即大興土木修建了寺廟,名為盤龍寺。清代時因寺廟前銀杏古樹環抱,改為銀杏堂。至今從寺廟出土的乾隆年殘碑上,還能斷斷續續找到“龍脈發生迢逅”“帶水屏山大望珠,龍持珠寶鳳衍書”“寶珠湧現、缽奉明珠養世尊”等大量關於銀杏堂風水和建寺原因的記載。

重慶石柱有座最神秘的皇家寺院,春節想不想去看看?

銀杏堂

民間流傳甚廣的是,稱建寺是因為當年縣城選址,開工不足三日挖出石頭菩薩,當地人大驚,不讓繼續修建,朝廷無法,只有按照當地裁斷習慣,稱土依天意選址,南賓土重而勝出,縣官不甘心,請來大師解卦。大師一看大驚,此地風水天子之氣環繞,讓縣官趕快向上奏報,修建了寺廟。儘管石碑殘記和民間口口相傳的故事略有不同,但銀杏堂成寺的真相似乎事實確鑿,絕佳的風水冥冥中也決定了名寺的命運。


皇家寺院藏僧兵


如果按照史書的慣用手法,盤龍寺誕於天子之氣,只能算做劉邦朱元璋出身時天生異象,要黃袍加身則還需要一段奮鬥傳奇。在漫長的積澱等待之後,大明王朝終於給了盤龍寺一個千載難逢的登基良機。

眾所周知,明代有個獨一無二的特殊現象,可能和朱元璋的身世有關,僧人和寺廟一改出世修心的形象,其重要角色貫穿整個朝代,如明初的姚廣孝,明中僧人與文官集團千絲萬縷的聯繫等等,而其中一個重要作用便是作為錦衣衛和東西廠的補充。

重慶石柱有座最神秘的皇家寺院,春節想不想去看看?

銀杏堂內部景象

早在建朝之初,朱元璋便利用外人對佛門不問世事的認識為掩護,秘密安排寺廟執行一些秘密任務,這些被選中的寺院和僧人權力極大,甚至具備先斬後奏之權,後人知之甚少主要源於其“只潛伏不啟用,待用時見奇效”的性質。

朱棣登基完成削藩之後,發現實行土司制的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不好控制,直接駐紮太多軍隊,難免引起少數民族多疑,於是精選西南寺院化兵為僧隨時掌握局勢。從銀杏堂古殘碑 “宣宗成皇帝,聖聖相承,世守勿替,國家承平已數百年矣……”等,記載盤龍寺在宣德皇帝朱瞻基時早被冊封為皇家寺院,駐僧兵之多全國罕見。

重慶石柱有座最神秘的皇家寺院,春節想不想去看看?

銀杏堂一角


不過這一秘密使命在盛世並無用武之地,直至明後期烽煙亂世,作為朝廷暗設西南擔負替國家承平責任的皇家寺院的盤龍寺,才慢慢展露出了他的真實使命,頻頻登上歷史舞臺。如今,從大量當時遺留下來的歷史名人史籍詩集、全國寺院高僧的詩和示偈、以及民間傳說中,還能真切感受到當時的血雨腥風。

重慶石柱有座最神秘的皇家寺院,春節想不想去看看?

銀杏堂一角

最有名的一次為萬曆年間,楊應龍在播州(今貴州遵義)作亂,時任盤龍寺方丈的永真帶領八百僧兵和秦良玉前往播州平亂,併成為秦良玉白桿兵總教頭。此後,盤龍寺的僧兵頻頻出擊,和秦良玉一起參與了幾乎明末時期所有重要的軍事事件,平定永寧(今四川省敘永、筠連、古藺等縣) 奢崇明判亂、阻擊大西軍犯境、北上勤王等,戰功卓絕。

重慶石柱有座最神秘的皇家寺院,春節想不想去看看?

銀杏堂一角


為表彰永真的功勳,崇禎皇帝應允其還俗,並將秦良玉之義女賜與永真上人為妻,同時特賜參與作戰的僧兵可以吃葷,娶妻生子,永真圓寂後與秦良玉同葬於石柱回龍山中。在後來漫長的時間裡,盤龍寺依然堅守著大明的使命,一直戰鬥在反清復明的前線。


兩次滅頂留疑團


有著深深政治背景的盤龍寺因此而福也因此而禍,甚至招來了滅頂之災。1642年,明朝吏部尚書牟秉素奉差金陵,遇到了一代宗師破山大師,遂與西南兵馬總節制樊一蘅商議,以吏部兵部之名迎破山禪師入住盤龍寺擔任第三十五世方丈,盤龍寺又一次達到鼎盛。

重慶石柱有座最神秘的皇家寺院,春節想不想去看看?

銀杏堂一角


但好景不長,沒過幾年明朝覆滅,七年後,大明餘脈南明朝廷再起內訌,監國朱蓉蕃於夔州(今重慶奉節縣)突然私刻封印私設朝廷,奇怪的是他並不急於進攻首都,而是舉兵十五萬進攻石柱。南明兵部尚書呂大器聞訊大驚,急調餘大海、李佔春、譚氏三兄弟三大總兵,各領部下所有兵馬,擬不惜一切代價務必將叛軍擋在石柱境外。此戰雙方投入兵馬三十萬,打得極為慘烈,最終南明落敗,叛軍進入石柱,馬不停蹄直搗盤龍寺而去,僧兵也寡不敵眾,寺破。

重慶石柱有座最神秘的皇家寺院,春節想不想去看看?

銀杏堂一角


呂大器請破山大師同退貴州,大師未從,由萬州輾轉梁平於1953年秋修福國寺(今雙桂堂) ,後人將其與盤龍寺一起作為祖庭,但自此,盤龍寺沉寂在歷史的長河中。康熙初年,厄運再至,一次政局風暴將西南地區百分之八十的寺院毀於一旦,史稱廟災,已人去室空的盤龍寺仍是其重點,遭到徹底的滅頂之災。

儘管不久之後,在當地地主的資助下,僧人厚沛復建盤龍寺,清雍正元年定慈和尚再次擴建,但失去了皇家寺院的至高光環,盤龍寺漸漸趨於平淡。直到清乾隆二年,隨著反清復明運動的平定,西南地區長達幾十年的戰火得到平息,時任石柱宣慰史馬宗大、馬孔昭父子重修寺廟,不過受朝廷之命,不再使用盤龍寺,而名銀杏寺至今,並恭請臨濟正宗三十六世傳透月大和尚由梁平雙桂堂入寺主持寺務。

重慶石柱有座最神秘的皇家寺院,春節想不想去看看?

銀杏堂一角


至此,幾十年前由石柱帶往梁平的脈搏重歸故地,佛法大振,重回繁盛,湧現了果聰、大舟等傳奇高僧,再度成為川東各地寺僧安禪傳戒的十方大叢林,與梁平雙桂堂合稱川東姊妹堂。

這兩次毀滅和復建給後世留下了眾多謎團,寺院為何在前後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遭兩次兵災?朱蓉蕃反叛後為何首先攻打石柱,清初廟災為何也將此地當做中心如此大動干戈,兩次為什麼都刻意要將寺廟毀的蕩然無存?

重慶石柱有座最神秘的皇家寺院,春節想不想去看看?

銀杏堂一角

除此之外,寺院還暗藏許多玄機和無數未解之迷。從史書上記載,盤龍寺作為名剎,從始建至今,歷經唐、宋、元、明、清,歷朝歷代整修,一直都有修碑記事的傳統,特別是明代皇家寺廟期間,這裡的石碑甚至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檔案庫,記載著眾多與之相關的歷史事件,比如明正德年間的最大一次修繕,明萬曆年冊封皇家寺護院的大擴建,更是由吏部尚書衛承芳親自主持寺碑撰寫工作。

重慶石柱有座最神秘的皇家寺院,春節想不想去看看?

銀杏堂內碑文

按理說,這些石碑的留存必將解開上面所有的疑問,但可惜的是,我們現在雖仍能看見數量非常驚人的殘碑,卻均為清代康熙之後,這些石碑上關於銀杏堂歷史事件的記載自然也是清代重寫的,即使有個別留存也可看出大塊不同筆跡更改之處,以前的所有碑刻全部不知去向,連寺院的石楹聯、匾額等都遭到毀屍滅跡,甚至在查詢石柱廳志時,關於之前的歷史要麼人為撕掉或者明顯篡改。

清朝為什麼要刻意一改寺廟傳承有序的原則,更改寺名,為何要人為抹去寺內自第一世起至三十五世的所有文字資料,重新刻上清代的東西,原文到底記載了些什麼?這裡面是否隱藏著廟災的真正原因,讓銀杏堂永遠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滄海桑田再逢君


前面講了銀杏堂的風水,不管是否有天子之氣,但其環境和建築群體,當為寺廟中的絕佳之作。據寺院古碑記載:明代時佔地近二萬畝,建築面積兩萬四千多平方米,塔院和關帝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及法堂四級殿堂順官渡河、盤龍山、靈鷲峰逐級升高,鳳凰、正龍、七龍、龍鳳、黃龍等五大下院,周圍還相繼建有千佛塔院、金屏山、肖家坪兩處塔林群,兩處練兵場和鳳凰寺(又稱鳳凰奄),以及王母城等建築群體。

重慶石柱有座最神秘的皇家寺院,春節想不想去看看?

銀杏堂一角


遺址顯示東西廊寮,配套齊全,錯落有致;天井海壩,樓臺廊道,主次分明,防禦嚴謹。暢遊全院,和雙桂堂有異曲同工之感。可惜目前殘存的建築物除大雄、天王、三聖殿、法堂、齋堂、客堂及藏經居士二樓外,其餘建築盡數被毀,只剩遺址。

重慶石柱有座最神秘的皇家寺院,春節想不想去看看?

銀杏堂一角


留存建築大多保存原有的明代磚木結構,依然莊嚴璀巍,盡顯皇家寺院風範,其中也有許多耐人尋味的地方。比如大雄寶殿和藏經樓屋脊屋簷多為龍鳳相配,大雄寶殿兩條金龍依柱而盤,明顯逾制,從中透露出明代皇家寺院的特殊身份。特別是近年在藏書閣發現的巨大明代獅子彩繪,造型頗值得研究,歷經如此多浩劫,至今依然色彩鮮豔,吸引了眾多專家學者關注,奉為國寶。

重慶石柱有座最神秘的皇家寺院,春節想不想去看看?

銀杏堂一角

在部分寺廟建築毀滅之後,陸續露出了相互連通的暗道和用途不明的密室,至今遺蹟依然清晰,讓人更加浮想聯翩。而寺廟中大量清代石碑楹聯也同樣暗藏玄機,認真品來,竟有了一種破案之感,那些或是抹去或是更改的蛛絲馬跡,以及似乎有人在不敢違命的同時又苦心想將真相留下,謎團重重在這些不同筆跡的文字中演化成一場暗地的較量,而大殿一塊裂口的石柱礎,則時時刻刻為人們講述著果蘿大師智鬥悍匪的傳奇故事。

重慶石柱有座最神秘的皇家寺院,春節想不想去看看?

銀杏堂一角


如今,不管是硝煙還是輝煌都已過去,關於銀杏堂地界、建築、碑刻、地名、人物、僧兵、佈局、廳志八大謎團以及“寶珠光放佛頭頂”“帶水屏山大望珠”“凌霄城郭隔雲城,王母城池望更遙”“天然玉帶鎖蟠龍,回龍潛跡臥蒼江”“石僧悟經不計秋,屹石僧伽於艇山”“蟠龍翼鳳日追攀,木魚響徹鳳凰庵”“龍持珠寶鳳銜書,木魚蓮缽不輕敲”“向陽和尚補袈裟,和尚敲魚上佛堂”等十四大景觀,依然將神秘和美麗纏繞在銀杏堂的一片金黃之中。


圖 ◎ 寒溪夜浣

文 ◎ 寒溪夜浣

出品 ◎ 攝程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