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發展特色農業 助推鄉村產業興旺

石柱:發展特色農業 助推鄉村產業興旺

沙子鎮盤龍村高山生態蔬菜基地

在石柱縣中益鄉全興村,去年才開業迎客的景軒農莊生意紅火。這家休閒康養旅遊的“黃水人家”,在6月至9月的旅遊接待高峰期,36間客房天天遊客爆滿。

“去年,農莊接待遊客的總收入超過30萬元。”老闆譚中華喜上眉梢地說,不僅他家收入好,還帶動周邊村民種植的綠色蔬菜、養土雞供不應求,大夥的錢袋子都鼓起來了。

不僅如此,譚中華還是石柱“黃水人家”旅遊專業合作社中益分社的負責人,在他的組織引領下,目前中益鄉已有七八十戶農戶掛起了“黃水人家”的牌子,到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的就有70家。

“這就是石柱通過建立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延伸出的產業鏈條。”石柱縣相關負責人說,以“黃水人家”為例,在全縣25個鄉鎮都建有分社,並採取統一標識、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的方式,延伸出了鄉村旅遊產業鏈條。

石柱:發展特色農業 助推鄉村產業興旺

辣椒技術指導

創新體制機制 促農業高質量發展

“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這是黨的十九大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要求。”石柱相關負責人說,在質量興農中,縣裡把體制機制的建立健全,放到了重要位置。

今年3月,石柱對創建全國有機農業示範基地縣,從機制、體制和政策上,制定下發了一個融合推進方案。在這個方案裡,從示範基地面積、運行機制以及縣裡對示範基地建設的相關配套政策都有具體的標準和措施。

按照融合發展的方式,石柱縣今年啟動了23個500畝以上的縣級有機農業示範基地。這些基地的建設由各鄉鎮和建設業主自行申報,並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品種、統一技術規範、統一建設標準、統一管理服務、統一訂單收購的方式實施,按照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方式,打造“研產加銷”的全產業鏈條。

石柱:發展特色農業 助推鄉村產業興旺

目前,全縣已經確定了8個有機蓴菜基地、7個有機水稻基地、3個有機蔬菜基地、4個有機辣椒基地、1個水果基地建設。

由政府與科研單位合作的機制,打造新型農業科技創新園,這是石柱質量興農創新的一種機制。在石柱三河鎮、冷水鎮、龍沙鎮等,武陵山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園的建設如火如荼。其中,在三河鎮的科研園內,新建的科研樓、智能溫室、大棚網室等,其內部實驗設施設備的安裝已完成,並投入使用。

據介紹,這個科技創新園是石柱縣政府與重慶市農業科學院共同投資14400萬元,在“十三五”時期進行“院縣合作”的重點項目。

該項目圍繞石柱縣“低、中、高”獨特立體氣候特性,佈局了“三心十區二帶”,規劃總面積6000畝。

石柱:發展特色農業 助推鄉村產業興旺

其中,三河鎮以科研為主,佈局“一心三區一帶”,共2000畝;龍沙鎮以辣椒、草莓產業為核心,佈局“一心三區一帶”2000畝;冷水鎮以蓴菜、高山蔬菜產業為核心,佈局“一心四區”2000畝。

它是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科技展示、農旅融合等為一體的山地現代農業示範基地。

近兩年來,石柱在現代農業的機制、體制和政策體系建設上,結合本地的實際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已建起較為完善的體制機制體系。並通過全縣90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83家龍頭企業、1120個家庭農場,使這一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在質量興農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石柱:發展特色農業 助推鄉村產業興旺

收穫的中藥材

整合農產品資源 提升農業服務水平

石柱縣萬安街道辦事處燈盞村的村民郎開華,在去年冬天與石柱澤泰中藥材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簽下一份協議:他將自己家的5畝旱地、4畝水田作為股份,交給專業合作社統一栽種中藥材皺皮木瓜。

按照協議,在前3年未投產前,郎開華家的這5畝旱地每畝每年可獲得200元,4畝水田每畝每年可獲得300元的固定收益。

從第四年開始,皺皮木瓜投產後,他家將獲得這9畝土地上純收益中的50%,其餘50%分別由合作社分40%、村組集體分10%。

去冬今春,澤泰中藥材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及各分社已在石柱沙子鎮、金竹鄉、大歇鎮等18個鄉鎮運用農民用土地入股,由合作社投資負責栽種、管理、銷售等機制,發展了3萬餘畝皺皮木瓜、辛夷花、吳茉萸等中葤材。

“這一創新機制已經普遍運用到深度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長效產業發展中。”石柱縣農委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全縣總共有127家專業合作社、農業公司等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民合作,新栽種下15.2萬畝木本中藥材、優質李、核桃等長效增收產業。

石柱:發展特色農業 助推鄉村產業興旺

去年,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石柱三星鄉生產加工的“三星香米”為綠色食品,並獲得頒發的綠色食品A級產品證書。

“三星香米”也是在專業合作社與農民合作的機制下誕生的。三星鄉的小環境具有生產優質米的條件,鄉里建立起“三星香米生產合作社,與606戶農民合作,使香米水稻的種植做到統一品種、統一農資、統一技術、統一收購、統一銷售,確保了“三星香米”標準化生產。

由於有了這一合作社與農戶聯接的機制,在技術上就好統一把控,合作社與西南大學聯合在三星鄉建立科技示範基地,進行品比實驗、肥水實驗,使香米的種植技術更加科學。

在這一機制下,“三星香米”進行了品牌打造,已通過“綠色食品”認證,從原材料生產基地到產品加工以及品牌推廣和銷售都由合作社統一進行。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培育出一個在全市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綠色食品品牌來。

特色農業產業的融合發展,有效整合了農業產品資源,提升了農業生產服務水平和經濟價值,幫助更多農民找到了打開致富之門的金鑰匙。

石柱:發展特色農業 助推鄉村產業興旺

武陵山農業科技園

構建融合發展體系 延伸產業鏈條

延伸農業產業鏈條,提升農業附加值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環節,也是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創新,有力地促進了石柱農業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並開始形成一種新的體系。”石柱縣相關負責人說,通過這融合發展的體系,使石柱的特色產業鏈條得到延伸。

蓴菜是石柱最具特色的一項產業,前些年,這一產業只能是原料式的銷售,效益不高。在融合發展中,縣裡引進潘婆婆蓴菜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進來,建立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使蓴菜產業迅速擴大發展,並延伸到二、三產業。

在與種植蓴菜的農民聯接中,這家公司與農民通過“土地入股+保底收購+保低分紅”的機制,組建起原質蓴菜股份合作社、大石橋蓴菜股份合作社,公司以現金入股,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

公司與合作社簽訂《年度委託收購蓴菜協議》,合作社與社員簽訂《社員蓴菜收購協議》,公司與合作社建立“雙保”機制,保證社員種植蓴菜的收入,即“保底收購價”和“保低分紅”。

2017年,收購的蓴菜保證了4元/斤的保底價,並保證了平均1元/斤的分紅。

這一融合發展的機制體系,不僅促進了蓴菜種植面積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延伸了蓴菜產業的鏈條。

石柱:發展特色農業 助推鄉村產業興旺

目前,潘婆婆蓴菜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已建成蓴菜種苗繁育基地100餘畝,選育出蓴菜品種5個。

通過試驗,其中一個蓴菜品種表現優良,將作為今後蓴菜重點推廣品種,成為全國最大的蓴菜種苗繁育機構。

在向二產業延伸中,公司利用蓴菜已成功開發出包括食品、美容護膚、保健養生三大類共28種產品,共申報專利16項,其中取得證書的有11項。

在向三產業延伸中,通過建立蓴菜觀光溼地公園,引導產區農民利用自家房屋開辦“黃水人家”鄉村旅遊,僅冷水鎮八龍村就有上百戶村民,搞起了鄉村旅遊。

在未來幾年內,該公司還將投入10億元左右,打造10000畝蓴菜核心基地,進行蓴菜產品的研發,要把蓴菜產業延伸為一條年產值不低於15億元的特色高效產業鏈。

在融合發展體系下,石柱的其他產業鏈條也得到延伸,使產業發展提質增效。去年,辣椒產業全縣新增辣椒乾製加工生產線13條,新增幹椒加工能力8400噸、調味品深加工能力3000噸以上;在中藥材加工上,新增中藥材加工生產線11條,提高加工鮮品能力20000噸以上。

在向三產業延伸中,石柱利用農業資源,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出休閒農業“四大板塊”。

石柱:發展特色農業 助推鄉村產業興旺

①在大黃水板塊建成萬畝蓴菜觀光園、雲中花都、高山伏淡季水果特色產業園等;

②在城郊板塊,建成玉皇殿休閒農業觀光園、萬畝油菜基地和設施果蔬觀光采摘園等;

③在沿江板塊,建成萬畝佛手基地、千畝早熟水果觀光園等;

④在高山板塊,建成萬畝高山綠色蔬菜產業景觀帶等。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體系,延伸了石柱的產業鏈條,推動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全產業鏈整體推進,正在成為石柱新型經濟增長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