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種對立到極致,日本二戰時海陸軍連核武器都分頭研發

核武器這玩意你說他可怕吧,的確。但呆在發射井裡的核武器也給大部分人類帶來了長久的和平。關於核的故事狗子也不多描述了,二戰時德國最早開始核武器的研發,但由於經費和重視度的不夠,最後被美國後來居上,率先研製完成。而咱們隔壁的日本在二戰時期同樣有自己的核武器研發計劃,而且因為海陸軍的一慣矛盾,兩個軍種是分頭研發,連鈾235的分離提純都是兩套方法。

軍種對立到極致,日本二戰時海陸軍連核武器都分頭研發

1938年,德國人奧托·哈恩和弗裡茨·施特拉斯曼發現了核裂變,打開了利用核能的閘門。隨後德國、美國、英國、日本都開始了核武研發計劃。日本的帶頭人是個叫仁科芳雄的物理學家,他也算日本現代物理奠基人,和海森堡、玻爾他們挺熟的。

軍種對立到極致,日本二戰時海陸軍連核武器都分頭研發

1940年,仁科芳雄在火車上遇到了時任日本陸航技術研究所長的安田武雄,並向其介紹了將核能武器化的可能性。幾個月之後,安田武雄又和東條英機說了這事兒,東條覺得這事兒可以試試,因此啟動了被稱之為“二號研究”的核武器研發項目,(二是仁科的羅馬音Nishina的Ni,音同日文“二”)

軍種對立到極致,日本二戰時海陸軍連核武器都分頭研發

為了分離出U235,當時普遍認為有氣體擴散法,熱擴散法,電磁法,超速離心法。而受限於環境和資金,仁科芳雄團隊採用的是最方便易行的熱擴散法。然而這種方法在當時已經被美國曼哈頓計劃證實是白費功夫。

而且在二號研究整個實行過程中,發生了多次事故,而且死活沒能分離出U235。這個團隊還在蒙圈為啥老失敗的時候,美軍已經開始火燒東京了,實驗室頻頻被炸,不得已將一部分實驗室搬到了大阪繼續研究。最後美軍登陸,找到了還在初始研發階段的實驗裝置,檢查了一下發現這就是個廢物以後,把它丟到了海里...

軍種對立到極致,日本二戰時海陸軍連核武器都分頭研發

日本海軍那邊對核武器的研發計劃比陸軍還晚那麼些,在1942年6月的中途島吃癟之後有了危機感,因此也開始尋思核武器這玩意到底能不能扭轉戰局。但到1943年才正兒八經啟動核武器研發,他們將其稱之為“F研發”,F是Fission(裂變)首字母。由於當時海軍已經看到陸軍那邊的熱擴散法死活不成功,因此採用了超速離心法。

軍種對立到極致,日本二戰時海陸軍連核武器都分頭研發

然而超速離心法得用到每分鐘10萬轉以上的離心機,這對於當時已經被打的半殘的日本而言完全不可能有條件去實現。因此離心機就畫了個圖紙,然後就沒然後了。

狗子在這裡丟兩個圖,能讓大家直觀一點

軍種對立到極致,日本二戰時海陸軍連核武器都分頭研發

軍種對立到極致,日本二戰時海陸軍連核武器都分頭研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