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數千年的農村土灶該不該禁用,專家建議拆,你怎麼看?

海歸智庫


農村經濟在不斷髮展前進中,自然會面臨一些問題,比如傳承了千百年的土灶做飯。對於一些地區的農村,經濟發展好,農民手裡富裕,人們追求更便捷的生活,對於做飯可選擇的的燃料也多,也方便,他們不用你專家建議,也會棄用傳統的土灶,改用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但對於一些無工業的山區村莊,人們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裡,房屋後面就是山頭,大家從來都是就地取柴,撿拾柴火燒水做飯,熏製臘肉等等,千百年來從來如此,你讓他們拆掉土灶,他們不適應也沒有比土灶更便捷的方式,即便村裡通了天然氣,可能很多人都用不起,他們自然會保留傳統的土灶。

所以農村土灶該不該禁用,根本不是一個問題,問題是如何改善農村經濟發展,當更好的新生活來臨,農民朋友自然會自己做出選擇。所以農村土灶要不要禁用,要不要拆除,絕對不能簡單粗暴的“一刀切”,否則就是去了它的意義。

阿冰老家在河北南部,幾年前村裡就倡導拆掉土灶,改用天然氣。當時村裡人都是用地裡的秸稈、玉米骨頭等燒火做飯,既解決了燃料問題,也消耗了多餘“垃圾”,可是後來村裡通了天然氣,剛開始沒有天然氣村村到戶,響應拆掉土灶的人沒多少。

後來天然氣做到了村村到戶,除了少數老人習慣用土灶之外,大多數人不用專家建議,自己都轉用了天熱氣,雖然多花了一分錢,但方便了生活,天然氣也乾淨,大家不差那幾個錢,也就自己棄用土灶了。

可是對於一些偏遠山區的農村,本身經濟條件落後,世世代代都用土灶,土灶做飯也香。人們可選擇的做飯方式本來就少,你讓他們拆掉土灶,還額外增加了他們的花銷,這肯定不合適。

我知道專家建議禁用禁用土灶、拆掉土灶的本意是出在“環保”二字上,認為農村用土灶汙染環境、不安全也不衛生、甚至存在安全隱患。

但我想問一下,專家同志真的下鄉實踐經歷過農村燒土灶的生活了嗎?

1、農村燒土灶的歷史從古至今,從沒造成過環境汙染,而且土灶做飯對環境的汙染是短效性的,完全可以被空氣自然淨化掉。在我小時候祖國的天空還是碧藍的,也就是這幾十年工業快速發展,汽車不斷增多,環境汙染才格外凸顯。一味的禁止農村用土灶、拆掉土灶,是不是有點本末顛倒了。

2、農村土灶存在安全衛生隱患?我們從小到大都是自己生活做飯,做的飯菜還格外香甜。也沒見出過什麼事故,反而是現在一些人使用天然氣,總是出現這樣那樣的安全問題,這個問題是否考慮過?

有時候土灶本就代表著文化和生活方式,如果不考慮農村實際情況,一味的禁止使用,拆掉土灶,顯然不合適,也不明智。真希望某些人能多去農村走走,少看著報紙喝著茶,拍桌子提建議。


李阿冰


就這個提問,足以說明現在有些專家嚴重脫離群眾,缺少調查研究的精神,總是片面地去看問題,喜歡“閉門造車”得出主觀結論,製造惡性或者引發惡性循環!

農村的土灶,是生態環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原生態農副產品的基礎條件,是群眾力量服務於社會安全的客觀表現,是物質循環的重要環節。。。。。。農村土灶的存在不僅僅是基於燒火煮飯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保護生態環境”這個體系中的環節。

如圖的臍橙,都是以草木灰作為基肥種植出來的,營養豐富、口感甚好。如果我們使用化肥來種植臍橙,不但臍橙結不出好吃的果,恐怕吃臍橙與吃毒藥差不多。

在農村,如果處處都是枯木雜草,一定會滋生出人類難以應付的新物種,人類將面臨災難。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純樸的老百姓發明了土灶,一方面用火把枯木雜草燒成灰燼,另方面用枯木雜草燃燒所產生的熱能煮飯燒菜,一舉兩得。

大自然的物質,通過土灶得以循環。人們都知道一個道理:流水不腐!物質如果沒有循環,生命就會滅絕。從這點來說,可見老百姓是非常有智慧的,他們懂得事物運動的規律,他們知道物質循環是“天道”!

家家戶戶有土灶,人人都是安全員。群眾的力量,大大減少了山林火災的出現。可悲的是:因為煤氣灶與電灶破壞了自然生態,導致近期到處都是山林火災。

吃過兩種紅薯,一種是用草木灰做基肥,甜呀!一種是用化肥做基肥,硬呀!

筆者真擔心:因為某些專家的潛意識裡總是排斥勞動人民,想方設法不勞而獲,又喜歡把他們無知所造成的後果硬推到勞動人民身上。。。。。。如果某些居心不良的專家哪天用化學的方法制造出食品,是不是就會說“人類可以不要種田了”?

關於土灶所產生的煙塵,筆者發現是一種很好的燃料,只要對土灶結構進行改造,讓煙塵二次燃燒,不但可以做到無煙,而且節省了能源,又是一舉兩得!



龍潭山隱士


農村的土灶土炕,是非常實用的,為什麼要拆?

大鍋裡蒸的饅頭,非常好吃,熱炕上睡覺,非常舒服,無論老年人還是小孩,年輕人都喜歡熱炕頭,溫度也不太高,對腰疼腿疼的人相當有好處,和暖氣根本不是一回事。

我見不得煤煙味,家人多次要安裝燒煤取暖,都被我制止,我一聞煤煙就咳嗽,特別敏感。

現在農村的人口少,有很多的柴草,冬天需要燒的就多些,和暖氣比我還是喜歡農村的火炕和土灶。


知足常樂273298521


無論傳承千年也好,還是剛興起40年的改革開放期,任何事物的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價值和緣由!當百姓的外部生存條件健全了,內部生存收入提高了,一切原始落後的生存方式,自然會被淘態!從農業學大寨的開荒種地向荒山要糧,到退耕還林,是時代的變遷的結果,無須什麼什麼專家,站在一旁信口雌黃,一切的一切,都會在自然中誕生,在自然中消失……


亓桂玉


農村土灶不應禁用,

這是一份美好傳承。

農村土灶,

支撐大鐵鍋,

方方正正,

滋養一輩輩人,

點燃生活的激情!

升騰一縷縷飲煙,

如詩如畫,

書寫難忘的記憶,

溫暖遊子的夢境!

守一方淨土,

護一片綠色,

還青山碧水,

造福天下蒼生,

這是責任,

這是使命!

但禁止土灶,

炊煙傳播汙染,

聽起來心寒,

想起來心酸一一

禁止土灶,

割斷芬芳的鄉情,

遺棄美好的傳承,

與情不容,

與理不通!





短笛輕吹潤家園


建議拆的專家把錢準備好,給農民送到家裡去,讓他們買電買媒氣,這樣你的建議就可以真的頂屁用。


張長福695


傳承數千年的農村土灶到底該不該拆呢?我個人的觀點是不應該拆,畢竟有數千年的傳承了吧!從有人類開始,就有了這種土灶,沒有進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有點可惜了。專家之所以認為應該拆,是說土灶燃燒排放的煙汙染環境,那麼到底汙染不汙染呢?我不是很清楚。我只記得小時候,家裡也是用這種土灶做飯,可天依然是那麼藍,陽光依然是那麼明媚,水依然是那麼清澈。而現在呢,家裡的土灶只是蒸饃的時候用一下,其它時候不用,可天還藍嗎?水還清嗎?

下面我來談談不拆土灶的幾個理由:

一,燃料方便,土灶的燃料在農村隨處可見,農作物的秸稈,果樹的枝條,每年冬季果樹開始修剪,剪下來的枝條堆積如山,雖然現在提倡秸稈還田,可是在還田時,應該把秸稈粉碎,農民們沒有相應的農機具,還田工作困難重重,用土灶慢慢燒掉是唯一的處理方法。

二,適合人口多的家庭,大家都知道,農村家庭人口相對較多,三世同堂比比皆是,四世同堂也屢見不鮮,這樣的大家庭,小鍋小灶做的飯夠吃嗎?還有就是,農村人相對不富裕,輔食少,主食多,而主食又是以饅頭為主,就需要用土灶蒸饅頭。

三,土灶做出來的食物味道鮮美,現在好多人都說,啥啥的吃不出以前的味道了,前幾天剛看一個美食節目,人家還專門用土灶做呢!

所以我覺得土灶不應該拆,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感受的。


心相依93


記得小時候,在臨村上學,放學回家路上看到的天是藍藍的,雲是白白的,白雲在天上千變萬化煞是好看,路兩邊是一眼看不到邊的麥地。剛剛吐穂的麥苗 ,在微風中散發出淡淡的清香,遠處天幕下黛綠色的村莊炊煙裊裊,叫人遐想萬千……。

接近村莊,天也漸漸暗了下來,白天喧囂的村莊也歸於平靜,農家散養的雞鴨鵝也已回窩,空氣中瀰漫著才草的煙味和飯香……。


劉天奎


幾千年歷史傳承,改了依然不錯,可實際用煤還能將就,用氣天然氣剛剛入村,入戶費3600元、加上安裝幾個房間的壁掛爐取暖器,咋也要1萬多,用電更燒不起,現在國家搞環保確實是個好事,我父母70多歲,再過幾天我奶奶就96歲,假如我們家條件不允許家有老人怎麼辦?我家現在是五世同堂!歡迎各位評論!





市裡的農民


燃氣雖好要用錢,

養家餬口尚為難。

專家慧眼應知曉,

穩步前行莫超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