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煤改氣”每戶補貼高,環保又清潔,為何有些農民不願做?

迷失的風向


這標題就感覺是胡說八道,誰說補助高,誰說燒天然氣就環保,天然氣也是有費氣排的好不好。我們農民一年才有多少的收入,不幹別的廣燒天然氣就得花好幾千,要是燒煤兩千就夠了,誰能負擔的起。必竟平民老百姓多,富人還是佔少數,再說了,天然氣隱患多,管道都裸露在外面,全圍在了各家的牆上,大門上,誰知道管子過不過關,質量有沒有保障,讓我們普通老百姓每天都提心吊膽的。


男人不靠譜60後


“煤改氣”是指用天然氣來代替煤炭的使用。目前城市家庭幾乎全部使用的都是天然氣,只有農村因存在一些客觀因素導致農村家庭仍然以燒煤為主。農村煤改氣雖然國家給的補貼高,但落實到每一戶人身上仍有很多問題。

其一,安裝費用高,就像家電補貼和農機補貼一樣,即使國家給出補貼,仍然不如農民家自己燒煤炭取暖成本低。其二,供氣不足導致供暖效果差,燒煤不僅可以供暖,還能解決燒水煮飯的問題,而農村面積大,供暖範圍廣,供暖效果是否能到達燒煤的效果也是農民擔心的問題。其三,安全問題,天然氣不穩定,不能運輸,屬於易燃易爆氣體,天然氣洩露爆炸引起的嚴重安全事故令人膽戰心驚,而且農村以小孩和老人居多,萬一出現事故,這些弱勢群體應付不來。以上以及多種原因都導致了農民不願意進行“煤改氣”。


農醫生


環境汙染成一大公害,環保專家的建議直指農村燒火做飯,“煤改氣”項目在一些地方已付諸實施。

天然氣入村進戶,應該說是一件好事,清潔了能源。減少環境汙染也是環保“專家”的治理方案的實施效果。再說政府還有專門的補貼政策。我們這裡每戶最高補貼2700元,採暖期用天然氣每立方米氣量補貼1元,每戶最高補貼1200立方米。這些看起來是夠優惠的,可農民還是不滿意,有的還不情願。這到底是為啥呢?

設備安裝費補不及出。農村以前都是柴火、煤碳作飯取暖,建房本就沒有天然氣管道。要用天然氣就得重新開溝架管鋪設其管道。農村村與村、戶與戶相隔較遠,安裝時的材料費會很高,雖然農村有設備購置補貼70%,但卻是2700元就上限。很多農村天然氣入戶成本都超過了6000元,除補貼外,農民自己還要掏3000多。這補貼還真叫人尷尬。



天然氣價格高且有“氣荒”。也曾算過一筆賬,一個月用灌裝煤氣頂多100元,用天然氣取暖一天就要十幾立方,而且非採暖期是沒有補貼的,還不如用煤氣划算;一些農村離分佈式氣站較遠,導致供氣不足,“氣荒”時常發生,尤其是冬季,用氣量大,不用說管道末端的天然氣用戶基本用不成。

受煤改電的衝擊。煤改電是面向國家電網,又有了農村的“農網改造”政策,每戶最多隻要1000元就會鋪設好線路,用電的多在於農民的使用。而煤改氣則是各地燃氣公司,其設備主要是各壁掛爐的生產廠家。承包安裝的公司不同,選擇的廠家也不一樣,其設備也會有很大的差異。煤改電,又煤改氣,還有費用的區別,農民只能觀望。


對老年人有安全隱患。農村的一個現實是青壯年市年外出打工,家裡只是老人和孩子。用慣了柴禾和碳的老人,對新鮮的天然氣用不來,且感到困惑,不得不說有安全的問題值得思考。


農村,特別是偏遠的地方“煤改氣”,不能操之過急或採取一刀切的辦法,可以用優質煤或節能環保灶具逐步替代、過渡,達到減少汙染排放的目的,待條件成熟再推廣實施。


為生活而提神


我們這裡2600元帶壁掛爐和燃氣灶還有警報器,村裡安排工人上門接地暖花了200多,各種接頭弄了一下午,感覺還算合理,再說說實用費用,我的是20的壁掛爐,很多人都換了大一點的,我沒有換,覺得夠用,房間供暖120平,每天費用31元左右,室內溫度20左右,早上起來鞋裡都是熱的,起初建房鋪設地暖,天然氣還沒有通到我們村,用了一冬天空調,大概用了個2000多電費,但是空調只晚上開,白天家裡沒人,隨用隨開,只是客廳跟一個臥室開,時間都不長,睡覺前就關了,早上起來開一會,其他房間還是很冷,用地暖就不一樣了,兩個臥室廚房浴室跟客廳都暖和,我用的壁掛爐是艾瑞科牌,可以調節模式,我用第四種上班模式,覺得很合理,白天家裡沒人,下午4點開始自動點火,一直到晚上10點,這段時間屋裡溫度正合適,因為這個時間在冬季是白天到晚上開始冷的時間,10點多睡覺12點再次點火,2點熄火,4點又開始點火,到7點熄火,7點屋裡溫度還沒有下去,吃飯上班,白天到10點開始點火,12點停,一直到下午4點點火,注意這4個小時沒有點火,很合理,因為白天外面溫度也上來了,屋裡溫度下降的相對慢著,一直到下午4點火,這是一天壁掛爐的工作狀態,當然了,也得因人而異,家裡有老人跟小孩就不適合了,有全天模式,相對費用也會高一些,總之一句話挺省心,國家還有960的燃氣補貼,去年冬季出去國家補貼,我家費用不到2000元!覺得也可以接受!建房一定預留壁掛爐供水口,最好留在廚房,還可以用熱水,有的只留了室外燃煤鍋爐口,裝壁掛爐就不合適了,冬季很很容易凍壞,供水也不方便!


動動2811


很高興為您解答。


對於農村現在實行的”煤改氣“其實就是為了治理大氣汙染,從而將我們採暖用的煤炭等更換為天然氣了,而且為了更好的實施,對每戶家庭都是有相應的補貼的,雖然對於農村的煤改氣的實施,國家已經給了很高的補助了,為什麼在一些地區實施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呢?為何有些農村還是不願意呢?今天我們就從幾個方面分析一下。

一、相比費用更高:

雖然對於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來說我們使用天然氣的話,會更環保的,但是使用天然氣的話,我們需要安裝費用以及使用天然氣的費用這對於農民來說都是增加經濟開銷的,雖然現在有很多地區是在使用天然氣的,但是大家是結合著煤炭、柴火和天然氣搭配使用的,這樣的話,相比也要剩下不少的錢。

在農村生活並不像在城市一樣,尤其是現在農村老齡化問題嚴重,生活在農村的老年人是比較多的,相比來說老人的經濟來源就是一個大問題的,使用燃氣的話費用會增高,這樣的話肯定大家會不願意的。

二、安全隱患問題:

對於很多地區來說雖然實施煤改氣是一個好的政策,但是對於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來說,有的人是第一次接觸這個東西,在使用的時候難免會有疏忽的地方,這樣的話就會發生危險的,尤其是一些老人居多的地方,老人並不像年輕人一樣接受新鮮事物那麼快,操作不當發生危險就麻煩了。

而且我們使用天然氣的話,是需要購買燃氣費的,對於他們來說充值問題就是比較麻煩的,不行燒煤或者是柴火那樣,拿來直接燒取暖就可以了。

三、用氣緊張供應不足:

雖然我們積極落實農村的煤改氣,但是天然氣管道並不會像城市裡面做的這麼到位,尤其在寒冬的時候出現供氣不足的話,取暖肯定是要受到影響的,而且對於農村來說,村與村之間的距離都是比較遠的,供暖是不是達到理想的效果也是大家都關心的一個問題。

所以說對於農村來說實施”煤改氣“是比較好的政策,但是對於也有很大的弊端,而且在我們使用天然氣的時候其實還是比較複雜的,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的。


回答不易,如果覺得本文有幫助的話,請勞煩為小編點個贊,以示鼓勵,如果覺得意見不足,歡迎大家發表評論,感謝閱讀!


裝修搭配師


我老家地處河北南部,煤改氣在我省,乃至臨近省,都在陸續的進行中,可是很多地方進展的非常緩慢,我們村做的只有1/3,農村煤改氣補貼高,環保又清潔,可為什麼農民都不願意做呢?

我老家在農村,我生長在農村,我非常瞭解這種情況,對於這種現狀,無非是以下幾點。

1.農村生活比較節儉。很多家庭只有留守老人,或是留守婦女和兒童,對於2600元的初裝費用,他們非常不認可。用電和煤氣每月也花不了多少錢,甚至很多老人,包括做飯,每月電費才幾元錢或者十幾元錢,而一下交納2600元,這應該夠他們做幾年飯呢?不用我說,大家也能算得明白。

2.安全隱患。很多老人和婦女都不會使用,其實它們更怕使用不當。網上不斷出現,天然氣爆炸和著火的事件,使得他們產生了恐懼心理。也充分展示了,天然氣使用的普及知識,後期管理和維護,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漏洞。

3.補貼利益。政策明文規定,冬天取暖可以得到900多元的補貼,但前提是必須消費夠3000多元。普通家庭取暖1000多元足夠了,兩噸煤都用不完,如果是老人或者單個房間取暖,500元足夠了,再不濟也用不了一噸煤呀!如果使用蜂窩煤,比這個數字還要少。

4.工程質量。天然氣改造是大工程,很多地方質量把控嚴格,有一個地方控制不嚴。主管道直徑應該多大呢?管道可以固定在危房或者危牆上嗎?焊口的防鏽處理做的到位嗎?整個工程的使用時間長短,農民朋友看不見嗎?

我是直觀鄉村鄉,以上是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直觀鄉村


近些年,全國範圍內的空氣汙染觸目驚心,人們漸漸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國家也相應出臺了不少政策,其中農村“煤改氣”就是舉措之一。

目前,農村實行“煤改氣”,可領取這些補貼:第一,70%的設備購置補貼。農戶所購置安裝的燃氣設備費,可享受70%的補貼,最高補貼不超過2700元。第二,採暖費用補貼。給予每戶1元/立方的補貼,每年最高補貼1200立方米,補貼3年。第三,給予建設村內入戶管線戶4000元投資補助,用戶不再執行階梯氣價。

有這麼好的補貼,部分用戶為何不願意配合呢?簡單來說有這幾個原因:

第一,費用問題。儘管在改造過程中,國家給予了不少補貼,但對很多經濟收入微薄的農戶來說,首次安裝費用及後期燃氣使用費用,都是一筆額外的開支。

第二,生活習慣原因。許多農戶大半輩子都堅守著一方家園,習慣了一種生活方式,比如燒大鍋灶。新型燃氣的使用,對於這輩農戶來說較難適應。

第三,冬季採暖和安全疑慮。以前,農戶們依靠天然的樹枝、木材等明火取暖,不需要額外的費用支出,現在安裝燃氣後,禁止明火取暖,許多農戶不願意接受這種取暖方式。同時,有的家庭只留老人在家,他們對新型設備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難和憂慮,因而也就不願意去做。

大體來說,不願接受“煤改氣”的農戶,主要是因為費用和生活上的習慣適應問題。但隨著政策的推行和環保觀念的深入人心,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理解執行。


新華融媒新消費


農村“煤改氣”每戶補貼高,環保又清潔,為何農民不願做?

安裝天然氣確實環保又清潔,但是費用也高,我們農民不願安裝,最大的原因是安裝費太高還有後期天然氣的費用承受不起。安裝補貼大概是2700塊錢,有些地方高達三千以上,而且買燃氣灶和壁掛爐還有自己掏腰包買,這裡又要幾千塊,全部搞好能使用要上萬的費用,我們農民真的用不上,有些人辛苦工作一年除開支後,都沒剩下一萬多元,那麼高的費用讓人難以承受。


用天然氣平時取暖和做飯,每個月至少花費1000元以上,而用煤取暖做飯一個月兩三百塊就可以了,我們無法承受這個範圍,太貴了,我們生活得不到保障。

而且在有些農村天然氣是供應不上的,安裝起來只是一個擺設,等需要用天然氣時卻不夠用,煲壺水都要很長時間才行,取暖就更不要說了。

天然氣屬於易燃易爆的氣體,可以說非常的危險,稍有不慎漏氣會導致爆炸的事件發生,在農村老人還有兒童比較多,因為年輕人大部分出去打工了,很多老人都不會用天然氣,或者操作錯誤是很危險的。


農村“煤改氣”為何很多農民不願做,你認為還有其他什麼原因呢?歡迎留言,交流。


三農天地




西門觀點:補貼雖高,但只能解決安裝問題,很多農民仍然掏不起每月幾十元的燃氣費。

國家每戶補貼2700元安裝天然氣,但有些農民仍然不願意安裝,不是這些農民不願意使用既環保又清潔的天然氣取暖做飯,而是仍然用不起。

我們來算一筆賬。農村安裝天然氣,初裝費最少的地方也要3000元,很多地方高達4000到5000元以上,再加上燃氣灶、壁掛爐、地暖或暖氣片等設施,費用超過一萬元以上。



這還不算,即便安裝好,每月四五十元的燃氣費和冬季取暖每月幾百元的燃氣費,有多少農民用得起?2700元的補貼看起來的確不少,但對大多數農民來說,依然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2018年,我國農村還有1661萬貧困人口,還有幾千萬剛剛脫貧人口,至少這部分人目前還用不起天然氣,所以,一刀切讓所有農民都煤改氣是不符合實際的。

當然,隨著2020年的到來,國家扶貧攻堅的最後衝刺,農村貧困人口會越來越少,大多數農民收入會提高,煤改氣也就水到渠成了。

謝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門白甫


近幾年,剛一入冬,我國好多城市都被淹沒在層層的濃霧中,霧霾影響著人們的出行,威脅著人們的健康。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出門都帶著厚厚的口罩,人們的生活受到嚴重影響,鑑於這種環境狀況,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煤改氣”這項措施開始逐步在農村推進。


雖然農村“煤改氣”每戶都有補貼,但是農民卻不願意,為什麼呢?

一、費用太高

我們村90%的村民家裡是柴和煤兩者結合使用的,這個一年下來也花不了多少錢,而天然氣的安裝費用和後期購買燃氣費用,對於農民而言,無疑是增加了一筆額外支出。再加上在村裡居住的老年人居多,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他們則是能省就省,更不願意花這筆錢了。

二、不方便、存在危險隱患

村裡居住的多數都是老年人,年輕人已經很少很少了,老人記憶力逐漸衰退使得他們對新鮮事物不那麼感興趣,忘記關燃氣閥門這種事情會經常發生,有時候是很危險的;而且後期燃氣灶的檢修和燃氣購買對於他們而言更加不方便,他們更習慣燒柴火或者燒煤,方便。

三、用氣緊張的時間段,天然氣供應不足

每年冬天,都是各個地方用氣量最多的時間段。一個住在當地縣城的鄰居說,她中午做飯都得錯開十一點到一點那個時間段,要不然,氣量不足,就沒法做飯。

總之,農村“煤改氣”措施的推進,要根據各地區的村民的條件和生活環境來定,並且適當徵求村民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